-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安排了
《春夏秋冬》
《姓氏歌》
《小青蛙》
《
猜字谜》这四篇识字课
文,通过儿歌和字谜的形式,让我们来认读汉字,感受汉字的形态
美和文化美。
《春夏秋冬》
以词串识
字的形式出现,
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
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
四季画面。全文用
8
个词语,
8
个短语,分成四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
物并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姓氏歌》
通过儿歌的形式,
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常
见的姓氏并告诉我们这些姓氏的写法,
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
愿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小青蛙》是一篇儿歌韵文,语言优
美,富有童趣。通过对学习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
习语文的乐趣,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
心人。
《猜字谜》呈现了两则谜语
,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在猜谜语的
过程中,主动识字,培养学习
汉字的乐趣。
“口语交际:
听故事,
讲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通过观察
图片,
仔细聆听故事,能大胆地、声
音洪亮地讲述故事,
从而达到训练口语表达以增强口语
交际能力
的目的。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通过三组词语,
让我们认识了
和天
气有关的词语。“字词句运用”下面有三个小版块,通过对
26
个字母、“
an
与
ang
”
和儿歌
《祖国多么广大》
的学习,让我们巩固了知识。“书写提示”让我们学会了书写汉字
的规则,
知道了如何正确书写汉字。
“日积月累”通过对
8<
/p>
个与春天有关的成语的学习,
更
深层次地
理解了春天的特色。
《和大人一起读》通过对儿歌《谁和谁好》的学习,是亲子读
书互动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
35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
10
种基本笔画。
2
.图文结合,了解春
天的特点,知道常见姓氏的写法,学习汉字的构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所有的课文。
4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5
.能识记
26
个字母,正确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
过程与方法
1
.图文结合,自主识字。
2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老师适当点拨。
3.
课后练习生活实际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
,能用心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能感受
< br>传统的姓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有爱心,能保护小动物,树立环保意识;能感受汉字文
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识记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
10
种基
本笔画。
2
.图文结合,了解春天的
特点,知道常见姓氏的写法,学习汉字的构成。
3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1
.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
.能在生活中认识汉字。
3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措施
1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2
.学生自主学习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p>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课时安排
《春夏秋冬》
1
课时
《姓氏歌》
1
课时
《小青蛙》
1
课时
< br>《猜字谜》
1
课时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
课时
语文园地一
2
课时
识字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掌握
2
个偏旁,
1
个笔画。
2
.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
季
的美好。
3
.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
音韵美,感受四季的美。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
< br>7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
7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
解词义。
教学难点
1
.掌握
2
个偏旁和
1
个笔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
/p>
一年有几个季节呢?他们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欢哪一
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
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
.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p>
(1)
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雪、花、霜、池”这些生字时,
可以结合图片;学习
“飞、吹、落、降、飘、游”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春、
皮”可以用猜谜语的方
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
(
谜底:春
解谜:
“
三人
”
照应
“
春
”
字的上半部分,
“
同日来
”
加上一个
“
日
”
,就是
“
春
”
;
“
百花开
”
照应
“
春
”
。
)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
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
谜底:雪
)
形近字示例:
?
?
春
?
chūn
?
春天
春风满面
?
?
香
?
xiāng
?
香味
鸟语花香
?
?
风
?
fēng
?
风景
谈笑风生
?
?
?
凤
?
fè<
/p>
ng
?
凤凰
龙凤呈祥
?
?
?
?
入
p>
?
rù
?
入门
引人入胜
?
?
人
?
r
é
n
?
人口
人来人往
(2)
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
春
”
的第
2
笔的横要稍微短点,第
3
笔横在横中线上。
“
雪
”
的雨字头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
2
笔不能写出头。
易错提示:
“
冬
”
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写成了反文旁。
p>
“
风
”
的中间是
“
“
花
”
的右下部是
“
成<
/p>
“
匕
”
。
(3)
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欠:吹
< br>(
吹气
)
——
< br>砍
(
砍柴
)
——
坎
(
坎坷
)
”
,不要写成了
“
又
”
。
”
,不能多写一撇,写
票:飘
(
飘动
)
——
漂
(
漂亮
)
—
—
镖
(
镖局
)
也:池
(
水池
)
——
他
(
他
们
)
——
弛
(
松弛
)
(
4)
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
一
)
学习第一组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
.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1)
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师提问。
(2)
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
、冬雪。
明确:
这四个词语写出了四
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
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
景物。
(3)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字
——
“风”“冬”,翘舌音的字“霜”。
(4)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 br>
2
.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
.出示“霜和雪”的图片。
(1)
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
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借助字的
偏旁,拓展认识汉字。
雨字头汉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雾、霾、零、霞、霸
(3)
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 br>(4)
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 br>
(5)
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写并口头说出笔顺
。
(
二
)<
/p>
学习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
.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明确:
这组词串在第一组四个词语的后面都分别加上了一个表示
动作的词语。
2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p>
4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
的感觉,读好“落”。
5
.了解“霜
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汉字拓展示例:
降、队、阵、阶、阳、陆、险、防、院、隐
< br>6
.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
.有感情地齐读词串。
(
三
)
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
/p>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
.学习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明确:
“
青
”
和
“
红
”
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
用来描写
“<
/p>
草
”
和
“
花
”
的颜色。
“
p>
游
”
和
“
飞
”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用它们来写
“
鱼
”
和
“
鸟
”
非常形象,
因为我们通常说
“
鱼<
/p>
儿游,鸟儿飞
”
。
3
.学习词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明确:
前两个词语形式相同,
都是针对上一排的前两个词语来说的。
意思是池塘里的草
是青的,
山上的花是红的。
“
池<
/p>
”“
山
”
都表示
地点。
前两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相对的:
“
池
”
对
“
山
”
,
“
草
p>
”
对
“
花
”
,
“
青
”
对
“
红
< br>”
。后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先说动物名称,
接着说它
们的动作,最后是到哪里。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的:
“
鱼
”
对
“
鸟
”
,
“
出
”
对
“
入
”
,
“
水
”
对
“
林
”<
/p>
。
4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5
.出示词串三和四。
6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7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8
.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9
.知识拓展。
与四季特点有关的词语:
春天: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夏天: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鸟语蝉鸣
莲叶满池
郁郁葱葱
秋天: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红叶满山
丹桂飘香
冬天: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课文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课后大家可以
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点的事物。
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四季、
了解自然,
做一个热爱大
自
然的孩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
?
春夏秋冬
?
夏:夏雨
落
?
秋:秋霜
降
?
冬:
冬雪
飘
春风
吹
?<
/p>
?
春:
?
青草<
/p>
红花
?
?
p>
游鱼
飞鸟
p>
?
?
四季美景
?<
/p>
春光无限
?
?
识字
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掌握
3
个偏旁。
2
.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姓氏的意思,初步了解
姓氏,知道自己的姓。
3
.能正确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学习正确、规范的姓氏读
法,主动积累有
关中国姓氏的字词。
过程与方法
<
/p>
1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
7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
.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姓氏这一中
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
7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
解词义。
教学难点
1
.掌握
3
个偏旁。
2
.了解姓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
国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冯陈褚
(chǔ)
卫,蒋沈韩杨……”是的,这就
是我们《百家姓》
中的内容,是我们的姓氏。我们的姓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走进《姓氏歌》
,
去了解一下我们姓氏的相关文化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
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
.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p>
(1)
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教学“姓、双、国”这些生字时,可以
用组合法来识字;同
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组合法识字示例:
女+生
——
姓
(
姓氏
)
又+又
——
双
(
一双
)
囗+玉
——
国
(
国家
)
顺口溜识字法
木子李、弓长张、口天吴、文刀刘、子小孙、耳东陈等。
多音字:
?
shé
n
:什么
?
什
?
?
shí
:什么
什锦
?
形近字示例:
?
什
?
shé
n
?
什么
?
?
<
/p>
?
计
?
jì
p>
?
计算
不计其数
?
?
ng<
/p>
?
王后
p>
目无王法
?
王
?<
/p>
wá
?
?
p>
玉
?
yù
?
玉石
亭亭玉立<
/p>
?
?
?
方
?
fāng
?
方言
千方百计
?
?
万
?
wà
n
?
万能
万古长青
?
(2)
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
姓
”
的
“
女
”
在做偏旁时,长横变成提。
“
双
”
的两个
“
又
”
在写的时候要
注意变化,
左边的捺要变成点,
稍稍比右边的
< br>“
又
”
小。
“
国
”
的里面是
< br>“
玉
”
,不要写成
“
王
”
。方框儿要稍微大一
些,竖画要直,
“
玉
”
字要写得小,里面的
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
王
”
的笔画少,注意竖
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
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p>
易错提示:
“
么
”
不要多写一捺,写成
“
公
”
。
“
方
”
的笔顺要注意,第三笔是横折弯钩,不是撇。
(3)
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生
——
姓
(
姓名
)
——
性
(
性别
)
——
星
(
星光
)
又
——
双
(<
/p>
双方
)
——
观<
/p>
(
观看
)
——<
/p>
欢
(
欢迎
)
(4)
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
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1
.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朗读指导:注意读好后鼻音、翘舌音的汉字。
2
.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
.揭示课题,并板书。
4
.随文识字:“姓”。
(1)
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
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
(2)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
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
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
中线上。
5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
字,请教老师或
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
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两个小节,第一小节讲了姓氏的介绍
方法,第二小节讲的姓氏数量多。
(3)
小组交流,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弄清楚不懂的地方。
6
.教学第一节。
(1)
指名朗读第一节。
(2)
齐读第一节。
(3)
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明确:
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
人徐,言午许。
姓氏的介绍是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的。
拆字法介绍姓氏拓展示例:
章
—
立早章,吕
—
双口
吕,林
—
双木林,陈
—
耳东陈,黄
—
草头黄。
(4)
齐读第一节。
(5)
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6)
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①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②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③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7)
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7
.教学第二节。
(1)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