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播音的性质: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播音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播音是指播音员和
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
通过广播
、
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的活动。
播音是广播电视
传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播音与主持
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包含社会属性,
既包括新闻性,
又具有言语传播和艺术的属性等等。这
众多属性,同时发挥作用,构成了播音的性质。<
/p>
2
、播音和
主持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中的地位:播音和主持在广播电视节目传播中的地位是
十分重要
的。
首先,
播音主持处于广播电视的最前沿;
< br>其次,
播音与主持又是广播电视的
“中
< br>介之序”
;
最后,
播音与主持又
是
“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
是党和政府
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
纽带。
p>
3
、播音与主持工作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作用:播音与主持工作在广
播电视传播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
、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
和认识社会的
作用;
2
、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
、教育、激励
作用;
3
、规范美化语言
,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4
、
播音与主持的语言特点:
< br>播音与主持的语言特点具体概括为:
1
、
规范性;
2
、
庄重性;
3
、
鼓动性;
4
p>
、时代感;
5
、分寸感;
< br>6
、亲切感。
5
、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可以概括为:站在无产
阶级的党性和
党的政策的立场上,
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
/p>
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
想实际,
准确及时地、
高效率地、
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
p>
--
具体感受
--
形之与声
--
及予受众的
过程,
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
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
尽可能完美的
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
达出稿件的精神
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 br>
6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包
含的内容: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播音创作的
原则、
< br>播音创作的源泉、
播音创作的新闻属性、播音创作的自身特点、
< br>播音创作的标准和任
务。
<
/p>
7
、播音创作的特征:播音创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1
、媒介的音声性和语音的规范性;
2
、
内容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诚挚性;
3
、手段的单一性和交流的间接性;
4
、传播的转述性和
过程
的时效性;
5
、受众的开放性和接
受的个体性;
6
、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表态性;
7
、语言
的艺术性和规定的创造性。
8
、普通话的概念:普通
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
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9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它具有以下特点:
1<
/p>
、音系比较简单,
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
、四个声调抑
扬分明且高音成分较多。
4
、音
节间间
隔清晰。
5
、词的双音节化和轻重格式的区分,以及轻声、儿化
的使用,使得有声语
言表达更加准确、丰富。
10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
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1
、
音节:
用听觉可
以自然区分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
< br>一个音节。
12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普通话语音有
32
个音
素。普通话音节由
1
至
4
个音素构成。
13
p>
、元音:音素的一类。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弱且在口腔中不受明显阻碍,声带颤动,声音响
p>
亮。普通话中有
10
个元音音素。
14
、辅音:
p>
音素的一类。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强且在口腔中明显受到阻碍,
大部分
辅音发音时
声带不颤动。普通话中有
22
个辅音音素。
15
、声调: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
普通话中有
4
个声调。
16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以分
为七类:
1
、双唇音:
b p m
2
、唇齿音:
f
3
、舌尖中音:
d t n l
4
、舌根音:
g k h
5
、舌面音:
j q x
6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7
、舌尖前音:
z c s
17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方法可以分为
5
p>
种:
1
、塞音:
b
p d t g k 2
、擦音:
j q zh ch z c
3
、塞
擦音:
f h x sh s
r 4
、鼻音:
m n
5
、边音:
l
18
、单韵母:普通话单韵母有十个。其中有
7
个是舌面元音
19<
/p>
、复韵母:即复合元音韵母是由
2
或
p>
3
个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韵母。
20
、二合韵母共
< br>9
个,其中:前响
ai ei ao
ou;
后响:
ia ie ua uo ue;
三合复韵母共
4
个,都是
中响
:
iao iou uai uei
21
、
前鼻音韵母:
an ian
uan uan en in uen un
后鼻音韵母:
ang iang uang eng ing
ong ueng iong
8
个。
22
、声调是汉语音节所固有的,是
一个音节的组成部分,声调的变化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p>
23
、阴平调:高平调
55
;阳平调:中升调
35
;上声调:降升调
214
;去声调:全降调
51
24
、呼吸器官:口腔、鼻腔、咽腔
、喉腔、气管、肺、膈肌、腹腔等看作呼吸器官。
25
、呼吸控制的要领:播音发声呼吸控制的要领可以分为吸气、呼气发声和换气三种状态。
1
、吸气的要领:吸气要深,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
2
、呼气发声的要领:稳劲,持久,
变化;
3
、换气的要领:两句话之间,可以从容换气。
句首换气,吸气无声,换了就用,留
有余地,句尾余气播送。而在句子中间可以进行少量
补充(偷气)
。
< br>26
、咬字器官:包括双唇、上下齿、齿龈、舌、硬腭和软腭等。
27
、口腔控制的要领主
要表现在:
1
、唇舌灵活、力量集中;
2
、打开口腔;
3
、明确声音发
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28
、吐字归音方法:字头出字
--
叼住弹出;字腹立字
--
拉开立起;字尾归音
--
弱收到位,趋势
鲜明。
29
、备稿的内容与方法:备
稿可以分为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
1
、广义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
础,
播音员主持人掌握稿件、
表达稿件
的思想文化基础及语言基本功的锤炼,
实质上反映播
音员主持人
的修养。
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平时要注意各方面的学习和积累,
培养较高的思
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和
生活体验;
具备较丰富的艺术修养和熟练的
语言表达技巧。为播
音再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
、狭义备稿是播音员、主持人播出
稿件的
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第一,划分层次;第二,概括主题;第三,联系背景
;第四,
明确目的;第五,分清主次;第六,确定基调。
30
、备稿应注意的问题:
1
、高度重视,认真备稿;
2
< br>、备稿应准确迅速;
3
、备稿不能机械
< br>死板;
4
、处理好备稿“质”与“量”的关系。
31
、思想感情的
运动状态:具体感受:感受的基本要素:形象感受。感受的结构要素:逻辑
感受。
32
、
情景再现的含义:
情景再现就是播音员主持人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
想象,
使其中
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自
己的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
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
33
、情
景再现的展开过程:第一步,理清头绪;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触景生情;第
四步
,现身说法。
内在语的概念:
p>
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文字语言中所不便表露、
不能表露,
或没有完全显
露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34
、内在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
大方面:揭示语句本质和揭示语言链条。
< br>35
、内在语的分类:
1
、发语
性内在语;
2
、寓意性内在语;
3
p>
、关联性内在语;
4
、提示性内
在语;
5
、回味性内在语;
6
、反语性内在语。
36
、
对象感的含义:
所
谓对象感,
就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
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
< br>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传达稿件节目的精神实质。
37
、对象感强的播音特征:一是体
现人文关怀;二是表达丰富亲切。
38
、
怎样才能使对象感不失之笼统?如何获得并把握住对象感
?我们必须具体设想:
这样的
稿件,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形式,
这样的宣传目的,在今天,应该播给什么样的人听?哪些
人最需要听?听到不同的地方会
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听完了又会有什么反应?给什么样的
人听最能增强我们的播讲愿望,
最有利于达到播讲目的?
1
、对象感的“质”与“量”
;
2
、
依据节目内容所
反映的主题和目的设想对象,获得对象感;
3
、我们所设想的对
象应该稳定
统一;
4
、播音员主持人与
所设想的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5
、为了获得对象感,为了使
设
想的对象具体有依据,要尽可能多地熟知各种对象的情况,丰富生活体验。
39
、
把握对象感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
播音员主
持人执着地去追求设想对象的客观
实体;误区之二:无论什么稿件都设想一种具体对象;
误区之三:对象感时断时续,时有时
无;
误区之四:
认为稿子并无确定对象就不必多此一举,
或认为稿子已有了限制就不必设想
具体对象了;
误区之五:
以为面前有对
象就不需要对象感。
不知道场外的受众才是我们传播
的主体。<
/p>
40
、停连
的定义:停连是指在有声语言的流动过程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定义是:在有声
语言的
表达过程中,
那些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作的声音中断、
休止就是
停顿。反之,那些不
中断、不休止的地方(特别是有标点符号,而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
)就叫连接。
41
、停连位置的确定:
1
、准确理解语句意思;
2
、正确分析语句结构;
3
、恰当体会情景神
态;
4
、合理处
置标点符号。
42
、停连的表达方式:
1
、落停;
2
、扬停;
3
、直连。
4
、曲连。
43
、重音的定义: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予强调的词或短
语就叫重音。
44
、重音的作用:重音就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
45
、重音的确定:
1
、重音应该是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
2
、重音应该是
体现逻辑关系的对
应词;
3
、重音应该
是点染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46<
/p>
、重音的表达:
1
、强弱法;
2
、快慢法;
3
、虚实法
。
47
、
语气的概念:
语气是具体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
式。
对语句的实质可以
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具体的思想
感情是语气的“神”
、灵魂。其次,具体的声音形
式是语气的“
形”
、躯体。
最后,语气存在于句子之中,它在整个的语言流动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48
、
语气
的感情色彩:
指语句包含的是非和爱憎等。
“是非”
,
是指正确、
错误、
反对
、
支持、
赞扬、批判、严肃、亲切、郑重、活泼、坚定、犹豫?
?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爱憎,是指
挚爱、憎恨、悲痛、喜悦、热望、焦急、恐惧、疑虑
、冷淡、愤怒??等感情方面的具体性
质。
49
、语气的声音形式(语势)
p>
: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
声语言
的发展趋向。
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
在播音中,
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
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
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50
、节奏的类型:
1
、轻快型;
2
、凝重型;
3
、低沉
型;
4
、高亢型;
5
< br>、舒缓型;
6
、紧张型。
运用节奏的方法:
1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2
、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p>
3
、欲轻先重,欲重
先轻;
4
、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51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
1
、坚持真实的原则;
2
、坚持准确的原则;
3
、坚持密
< br>集的原则;
4
、坚持迅捷的原则;
5
、坚持精美的原则。
52
、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分类:
1
、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
< br>2
、
综艺娱乐类主持人节目;
-
-
-
-
-
-
-
-
-
上一篇:BELLHOP
下一篇:Packet Tracer中的Ad-Hoc网络仿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