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二、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三、名词解释题(共
4
小题,每小
题
5
分,共
20
分)
四、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
、什么是传播?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信息?
3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4
、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
解这
个观点?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
、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2
、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
、简述符号的定义
2
、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
、信号与象征符有什么区别?
p>
4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及作用
5
、什么是象征行为?
6
、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
7
、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1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
、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2
、直线模式的结构特征
(拉斯韦尔
5W
、香农
-
韦弗)
3
、循环模式的结构特征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德弗勒)
4
、系统模式的结构特征
(赖利夫妇、马莱兹克)
5
、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七章
大众传播
1
、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
2
、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3
、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包括其负功能)
4
、大众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5
、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6
、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p>
7
、简述电视的媒介特性。
8
、简述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
<
/p>
9
、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0
、简述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11
、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
哪些方面?
12
< br>、什么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
、简述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2
、如何定义技术和媒介技术?
3
、简述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
/p>
4
、简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5
、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观点。
<
/p>
6
、
“电视人”
、
“容器人”是说明什么问题的概念?
7
、什么是“媒介依存症”?如何看待网络时代的网瘾症现象?
8
、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哪些特点?
2
9
、
“电子乌托邦”思想指的是一种什么倾向?
p>
10
、试析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1
、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12
、简述怀特的“把关”过程模式。
13
、简述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p>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
、什么是传播制度?
2
、传播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
哪几个方面?
3
< br>、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
、简析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5
、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
/p>
6
、
“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
程”是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
则,这两个原则所依托的基本假设什么?
7
、简析社会责任理论
8
、简析民主参与理论
9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
、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3
、简析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4
、简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
/p>
5
、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利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权利。
6
、什么是分众?分众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p>
7
、分众论的主要理论依托是什么?
8
、受众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9
、什么是“使用与满足”?
10
、
早期
“使用与满足”
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形态有哪些
类型?
11
、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