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1842―1949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8 16:44
tags:

-

2021年2月8日发(作者:intact)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


1842



1949







摘要:


本文以各种史料为基础,


对建国前


《聊 斋志异》


的百年英译历程做历时性描述研究,同时从共时的维度宏观

分析翟理斯译本出现前后的两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并从深层


接受心理的维度诠释


《聊斋》


在英语世界得以经典化的成因。


作 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典范,


《聊斋》在英语语境中的


经典化 对当下的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但也让


我们对英语世界普遍存在之东方想象 导致的文本误读进行


反思。







关键词 :聊斋志异;英语世界;翟理斯;东方主义;中


国文化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文献标识码:


A





《聊斋志异》

(以下简称


《聊斋》



不仅在国内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在海外也久负盛名,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

< br>与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


《聊斋》的翻译语


种最多,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外文版本最多的一


部,截至

< br>2013


年底已有日、英、俄、德、法、韩、西班牙、


意 大利、捷克、越南、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荷兰、挪


威、瑞典、塔吉克、丹麦、蒙古 、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吉


尔吉斯、朝鲜、拉脱维亚、白俄罗斯、马来文等


20


多个语


种的译本。其传播之广,读者之众,堪称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


成功典范。在众多的外语译本中,英语译本数量最多,达近

< p>
20


种,在英语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聊斋》在 英语世界的


译介之旅、接受过程及其经典化的深层原因非常值得我们深

< br>入研究与探讨。






国内学界对《聊斋》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经给予


了一定关注,如王丽娜于


1988


年出版的《 中国古典小说戏


曲名著在国外》一书以四十二页的篇幅专节介绍了《聊斋》


在国外的译介与研究情况,其中关于《聊斋》在英语世界传


播状况的资料有< /p>


7


页。这是中国学者最早的关于《聊斋》外


译的研究。此外,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年第


3


期上刊登


了何敏的《 英语世界〈聊斋志异〉译介述评》



《外国语文》


2009


年第


5


期上刊登了 李海军的


《追随蒲松龄的足迹――


〈聊


斋志异〉英译概述》


,这两篇文章都是从单篇译文和(节)


译本 两个角度分别评述《聊斋》的英译历程。三位学者的研


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


《聊斋》


的译本情况,


为研究者了解


《聊


斋》的译介情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随着中国古典文学


译介研究的不断深化,学界应该更深入探讨《聊斋》英译历


程中译入语国家主流 意识形态、诗学范式以及赞助人等影响


译本接受的超文本因素,找出《聊斋》被广泛接受 并经典化


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是当务

之急。鉴于


1949


年前《聊斋》的英译在译介模式、译者 身


份、意识形态、传播路径以及译本接受上都迥异于建国后的


译 介。本文主要就建国前一百余年的翻译活动进行评述,从


历时性的角度纵向考察建国前《 聊斋》的英译历程,以


1880


年翟理斯(

Herbert Allen Giles



1845-1 935


)的首个《聊斋》


节译本的出现为界,将这一长达百年的 译介过程分为两个时


期;同时,从共时性角度出发,在评述个体译文(本)的基


础上对《聊斋》英译历程进行宏观观照,分析各个时期译介


的总体特征, 总结《聊斋》在英语世界获得接受的经验,为


当下中国文学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与 参考。






一、始于歧见,但终成贡献(


1842-1879







1842


年到


1880


年的近四十年是《聊斋》在英语世界传


播的第一阶段 。虽然《聊斋》早在


1768


年的昭和时代就传


入了一衣带水的日本,其后不久也传入朝鲜,对两国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 响。但由于日本与朝鲜同属汉字文化


圈,两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汉学功底深厚,具备无障碍 阅读汉


语原文的能力,


因此日朝两国迟迟没有出现


《聊斋》


的译本,


反而是与中国语言文化差别悬殊的 英语世界最先出现了《聊


斋》的译介。






这一阶 段始于


1842


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


)和德国传教士郭实腊(


Kar l Gutzlaff



1803-1851

< br>)


分别向英语世界介绍了


《聊斋》



讫于


1880


年翟


理斯(


Herbert Allen Giles


)的 首个《聊斋》节译本问世。关


于《聊斋》在英语世界的首次译介,学界至今仍存有不同说


法。王丽娜于


1988


年出版的《中国 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


外》一书中认为“最早发表《聊斋志异》单篇译文的译者是


卫三畏。


他的两篇英译文


《种梨》

< p>


《骂鸭》



收录在他< /p>


1848


年出版的两卷本《中国总论》



The Middle Kingdom


1848



的第一卷中”



[1] 214



此说法长期以来被广 泛接受,


但近年


来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燕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 学研究中


心的顾钧等学者提出了商榷的意见。






王燕在


2008


年第


2


期的


《明清小说研究》


上发表了


《试


论〈聊斋志异〉在西方的最早译介》一文,认为德国传教士


郭实 腊第一次将


《聊斋》


介绍到西方。


据王 燕考证,


1842


年,


英文月刊


《中国丛报》



Chinese Repos itory



第十一卷第四期


上发表了 名为“


Extraordinary Legends of the Taoists




《道家


之 非凡传奇》


)的评介文章,把《聊斋》归为宣传“异教信


仰”的 宗教读物。除了介绍《聊斋》外,这篇文章还简要讲


述了其中九则故事的情节,分别为:


《祝翁》



《张诚》

< br>、


《曾


友于》



《续黄粱》



《瞳人语》


、< /p>


《宫梦弼》



《章阿端》



《云萝


公主》


< p>
《武孝廉》


。作者未署名,只说是某通讯员评论



reviewed by a correspondent



。经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


教授韩南(


Patrick Hanan



1927-2014


)考证,郭实腊在《中


国丛报》


上发表了


“关于


《聊斋志异》


的阐述性文字”



[2] 80



“郭实猎





在《中国丛报》上发表了关于《聊 斋志异》的


阐述性文字”



[2] 8 0


。王燕据此推论郭实腊应是本文作者。


王燕还将郭实腊的评介 译为汉语,题为《


〈聊斋志异〉西传


第一文》

< br>,发表在


2007


年第


2


期的《蒲松龄研究》上。






顾钧则对王燕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他于


《明清小说研究》


2012


年第


3


期上发表


《也 说


〈聊斋志异〉


在西方的最早译介》



认为


1842


年卫三畏在澳门出版的< /p>


《拾级大成》



Easy Lessons


in Chinese


1842


)中包含的三篇《聊斋》故事译文应被视为


是《聊 斋》西入英语世界的首次尝试。基于新发现的文献资


料,顾钧否定了王丽娜认为卫三畏于


1848


年在《中国总论》


中首次译介 《聊斋》的说法。


《拾级大成》是卫三畏于


1842

< p>
年编订的汉语学习教材。


在文选部分,


卫三畏选择 了三篇


《聊


斋》的故事,分别是《种梨》



《曹操冢》和《骂鸭》



1848


年,


卫三畏出版了汉学著作


《中国总论 》



在第二十三章


“雅


文学部分”介绍了《聊斋》


,并附录了《种梨》和《骂鸭》

两则故事的英译文。除了在《拾级大成》和《中国总论》中


收录

《聊斋》


的故事译文外,


1849


年卫三畏还在


《中国丛报》


第十八卷第八期上发表了《商三官》 的译文。①








一时期 是《聊斋》在英语世界走向经典化的关键时期,其中


翟理斯的译本功不可没。

< p>
翟译本收录了


164



《 聊斋》


故事,


是西方世界的第一个《聊斋》节译本,

< p>
“其后数度重刊,更


兼转译欧洲诸文,于西方代表蒲松龄百年之久”



[9] xxxii


< br>至今仍是英语世界乃至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译本。首先,翟


理斯把《聊斋》当作严 肃的文学作品看待。翟理斯对蒲松龄


和《聊斋》的极度推崇,在其所著《中国文学史》中 即可见


一斑。翟理斯编撰的《中国文学史》


< br>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 p>


1901


)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首部从历史发展 上系


统阐述中国文学源流传承的著作





。全书


4 46


页,仅专项


介绍蒲松龄与《聊斋》的篇幅就达


20


页之多,而介绍李白


和杜甫的内容加起来不过< /p>


6


页。他在书中说,


“观满清一朝


文学肇始,实在一志异之人”



[10] 338







翟理斯对蒲松龄的写作风格与渊博学识也推崇备至,


“文尽简约,几无一可删略之词”


。他说:


“观 满清一朝文学


肇始,实在一志异之人。




[10] 338


翟理斯对蒲松龄的写作

< br>风格与渊博学识也推崇备至。


“文尽简约,几无一可删略之


词,且词工新意,妙处横生,非文章宗匠如蒲松龄者不可为


也;文尚用典,经典引据含 千年之辞文诗赋,且隐喻甚丰,


广饰修辞,唯卡莱尔可与相媲。其文精润纯雅,中国文士 皆


引以为宗……”



[11] xxiii



将蒲松龄与


19


世纪的英国文体


大家卡莱尔



Thomas Carlyle



相提并论,


足见翟理斯对蒲松


龄的推崇。选译《聊斋》中他认为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篇 章译


为英语,也是由翟理斯对蒲松龄的敬仰所促成。






其次, 翟理斯翻译《聊斋》的目的是介绍中国的风土人


情和社会生活,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这 在


19


世纪中国面


临西方侵略瓜分时是 极为难能可贵的。翟理斯在序言中表达


了自己翻译的初衷:


“增 我人民之见闻,使中华帝国礼仪风


俗闻诸英伦。




[11] xxii


为此,仅在译书书名的选择 上,翟


理斯就用心良苦。他先后否定了卫三畏的“


Pastim es of the


Study


”和梅辉立的“


The Records of Marvels



or Tales of


Genii



,认为两者只着眼 于鬼神精怪而忽略了《聊斋》的文


学性及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太过狭隘,


不适合作为书名。


最后他敲定书名为“

< p>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翟理斯在译序中说,


“< /p>


‘聊’


字韵义甚广,


实不可译,


窃以


‘中


国’代之,此亦可表此书之要旨也”< /p>



[11] xx


。书名中重点


突出了原书名中并没有的“中国”


,足见翟理斯认为译书是

< p>
为了增进英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背景文


化,翟理斯在译 文后添加不少译注,每篇后几条至十几条不


等,有不少译注对译文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各 方面进行了细


致的描摹。这些注释涵盖范围十分广泛,


“丹方风 水之术,


葬丧婚娶之礼,不老长生之药,龙蛇狐怪之崇”



[11] xxii



在其内。翟理斯 译注的另一个特点是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证。


有时他援引西方学术著作对原文涉及的问题作 补正或将西


方的文学作品相互印证。如在《画壁》的一文中,翟理斯将

< br>朱孝廉飞升入壁和在英国妇孺皆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记》


的场景作对比,很容易 唤起英语世界读者的文化认同感,给


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翟理斯的译本出版之后风靡英语世界,拥趸众多,在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8 16: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15675.html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1842―1949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