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E
E
E
< br>8
0
2.
协
议
简
介
3
精品文档
IEEE802.3
局域网协议
IEEE 802.3
局域网协议
(
Ethernet LAN protocols as
defined in IEEE 8
02.3
suite
)
简介
以太网协议是由一组
IEEE 802.3
标准定义的局域网协议集。在以太网
标准中,有两种操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
。半双工模式中,数据是通过在
共享介质上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
冲突检测(
CSMA/CD
)协议
实现传输
的。它的主要缺点在于有效性和距离限制,链路距离受最小
MAC
帧大小的
限制。该限制极大的降低了其高速传输
的有效性。因此,引入了载波扩展技
术来确保千兆位以太网中
MAC
帧的最小长度为
512
字
节,从而达到了合理
的链路距离要求。
传输速率
当前定义在光纤和双绞线上的传输速率有四种:
10 Mbps
-
10Base-T
以太网
100
Mbps
-
快速以太网
1000 Mbps
-
千兆位以太网(
< br>802.3z
)
10
千兆位以太网
-
IEEE 802.3ae
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以太网的总体概况。有关快速以太网、千
兆位以太网
以及万兆位以太网的具体内容将在其它文档中另作介绍。
基本组成
以太网系统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
物理介质,用于传输计算机之间的以太网信号;
介质访问控制规则,嵌入在每个以
太网接口处,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公
平的使用共享以太网信道;
以太帧,由一组标准比特位构成,用于传输数据。
在所有
IEEE 802
协议中,
ISO
数据链路层被划分为两个
IEEE 802
子
层,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和
MAC
-
客户端子层。
IEEE 802.3
物理
层对应于
ISO
物理层。
MAC
子层有两个基本职能:
数据封装,包括传输之前的帧组合和接收中、接收后的帧解析
/
差错检
测。
介质访问控制,包括帧传输初始化和传输失败恢复。
介质访问控制(
< br>MAC
)-
客户端子层可能是以下一种:
逻辑链路控制(
LLC
),提供终端协议栈的以太网
MAC
和上层之间的
接口,其中
LLC
由
IEEE 802.2
标准定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