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英语热潮下的弊端
内容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科技的进步,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中国与国际的交
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外语学习
中,特别是在
2008
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盛
< br>大举行之后,学习英语的浪潮只增不减。
Chingl
ish
,即“中式英语”
,也叫“中国式英语”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
惯的英语,意思是汉语及英语组合而
成的
,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
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
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
不符合英语交际规范与文化习惯
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
说不可理喻或不可以接受。
中国式英语的弊病所在
论文关键词:中国式英语大学英语写作迁移
< br>论文摘要:
“中国式英语”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分析了“中国式英
语”
的成因主要是汉语的负迁移,并举出了“中国式英语”的
一些特征,最后给出了应对“中国
式英语”的对策。
一、前言
在大学英语每学期所进行的
语言能力测试中,写作部分都不尽如人意。学生作文里面充
满
了“中国式英语”
。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不能让人满意。作为大学英
语教师,
我们有义务找出学生错误的
成因,
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中外的许多学者通过比较中、
英两种语言的结构特征,
发现在二语习得中
,
中国学习者习得的英语与英语本族语不同,
它
要受到学习者母语及其文化的干扰。
二、
“中国式英语”的定义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式英语”是对标准英语的背离,是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不地道的英语,
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
说者的思维方式、
表达方法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
它是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与洋径浜不同的是,中国式英语是不规范的,有时晦
涩难懂,甚至容易产生误解。因此语言学习者应从他们输出的语言中杜绝
“中国式英语”
,
坚持使用标准英语
。集英服务社认为: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
母语的干扰和影响,
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
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的。
”<
/p>
三、
“中国式英语”的成因
语言迁移是写作中重要的认知因素。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表意
文字系统,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属于字母文字系统。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许多方面都与汉语
有差异,比如在语言结构,修辞方式,学习策略上都有不同,
在英语写作当中汉语的思维方
式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来,
这就是汉语的负迁移,
上面所说的中国式英语就是汉语负迁移的
典型代表。
汉语在英语习得中起到复
杂而重要的作用。
当学习写英语论文时,
他们或多或少
存在一定的压力,
因此他们在思考写作细节就
会在大脑中唤起汉语的系统资源。
有时学习者
会逐字逐句地从汉语翻译成英语,
认为这就是正确的语言。
有时他们倾向于用他们的母语来
思考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
问题。当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语际间的迁移体现在不同层面,
比如说词汇、
句法和句子结构等方面。
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的
过渡语的形成和在写作中经常出
现的非标准的口语方言都是受
到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
语际间的迁移普遍深入在外语学习过
程中是无可争议的。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是局限在正规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
而
汉语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的语言。
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汉语。在这一阶段,集英服务社认为学习者
使用
第
26
卷第
5
期
Vol. 26,No. 5
西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 (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200
7
年
10
月
Oct. 2007
收稿日期
: 2007 - 05 - 06
作者简介
:
夏新蓉
(1970
—
)
,
女
,
< br>四川农业大学外语系副主任
,
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现代英
语及语言理论研究。
·外语研究·
论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
夏新蓉
(
四川农业大学外语系
四川雅安
625014)
摘
要
:
p>
根据中国当前英语使用及学习的现状
,
本文
探讨了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差异。中
国英语是作为外
p>
语的使用型英语变体
,
是对外交流中不可或
缺的中性信息媒介
;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在未
掌握规范英语前所使
用的一种过渡语言体系
,
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经的一种心理和语言现象。
关键词
:
中国英语
;
中国式英语
;
过渡
语
;
变体
;
干
扰
中图分类号
:
H310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672 -
8505 (2007) 05 - 0102 - 03
A Study on
the D 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glish
XIA Xin2rong
(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 ent, S 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pan, S ichuan, 625014)
Abstract:Based on the p resent2day
English learning and using in China, this paper
exp l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glish. Chinese
English, as a performance variety, is a neutral
medium used mainly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non2Chinese peop le, while Chinglish,
a linguistic term
used in English
teaching, is a system
of inter2language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s used
by English learners of the
Chinese when
they havenpt
mastered
standard
English.
Chinglish
embodies
the
inevitable
mental
disposition
and
linguistic
phenomenon of language learning p
rocess.
Key words:Chinese English;
Chinglish; inter2language; variety; interference
一、前言
葛传
( 1983 )
首次提出“中国英语”这个概念
,
榕培
(1991)
< br>从“跨文化”角度提出的“国别变体”的概念
,
张培成<
/p>
(1995)
则把中国英语定位为国际
交流中的使用型变体
,
谢之
君
(1995)
则强调了中国英语在表达中国特
有事物中的独特
作用。
从这些对中国英语的讨论和争鸣中可以看出
,
我国
的外
语学习经历了从
80
年代努力学习地道的外国语言和熟知外
国文化发
展到
90
年代重视英语表达中的中国式特点的这样
一个过程。然而
,
随着对
在中国使用的英语的特征及其属性
的深入探索
,
人们又提出更多的质疑
:
1.
同样是中国语言、思维、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的影
响
,
为什么有些
(
p>
有时
)
称之为中国英语的“特色”
,
有些
(
有
时
)
却被称之为汉语思
维方式的“干扰”
?
2.
如何分析在中国使用的英语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
?
3.
在中国使用的英语到底代表谁的文化
?
4.
如何确定中国英语在世界诸英语中的学术地位
?
总的看来
,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手
段
和国内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被学习的对立之中。因此要想更
p>
全面地探究在中国使用的英语的特征和性质
,
首先要认清目
前英语在中国使用的现状
,
然后从中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
目的入手
,
并分别从外语教学中的英语和国际交流中的英语<
/p>
这两个方面探讨。
二、中国英语在世界诸英语中的学术地位
当今世界上的英语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专有
,
而是一
p>
种世界语
,
被当
作国际交往的工具。现实使用英语的目的并
非主要与英语民族
之间的交流和交际
,
而更多的则是非英语
民族互相之间的国际事务的交流和沟通。因此
,
保持一种共
同的标准和范式是必然的
,
否则双方就会因为表达的内涵不
一而造成无法沟通
,
进而失去了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
语言工
具作用。
但英语国际化的同时也意味着本土化
(
nativazation)
。
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都被当作具有独
<
/p>
立学术地位的英语
,
属于与英国英语、美
国英语地位相等的
国别变体系列。英语诸多变体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英语标准
p>
与范式的多元化
,
从而使非本族英语者所说
英语的可理解性
第
5
期夏新蓉
:
论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
与可接受性的外延被逐渐扩展
,
更具包容性。思维方式
、文
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差异
,
p>
决定了各国都有各自特有的语言
文化现象需要表达。无论哪一种民族在使用英语时都很难
以其固有形式完全准确地表达本民族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
特有事物。
中西民族之间思维、语言
、文化的相异
,
英语在涉及中国
p>
社会文化的时候
,
也只能用带有中国社会文
化特色的中国英
语来弥补其不足
,<
/p>
从而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异现
象。如大跃进
( great leap forward)
、四人帮
( gang of four)
、文
化大革命
(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双百方针
( two
hundred
policies)
、二胡
( erhu)
。这些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
特有事物
,
由于国人长期和广泛的使用
,
逐渐被英美人士所
认同
,
补充并丰富了标准英语。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中“许多”的表达方法
下一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