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7 20:22
tags:

-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分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2015-09-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三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六次会


议于


2015



8



29


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自


2016


1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5



8


月< /p>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p>


1987



9



5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p>



根据


1995



8



29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2000



4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 次修订



2015


< br>8



29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



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



第三节



机动车船等污染防治



第四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五节



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



第五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第六章



重污染天气应对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 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防治大气 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 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


污染联合 防治,


对颗粒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


挥发性有机物、


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p>



第三条



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


治的财政投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 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


气污染 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



第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大


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 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考核办


法,对 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应当


向社会公开。



第五条


< /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br>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推广

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



第七条



企业事 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


法 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



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当以保


障公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 境为宗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 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第十条


< /p>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 部


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第十二条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标


准适时进行修订。



第十三条



制定燃 煤、石油焦、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烟花爆竹以及锅炉等产品


的质 量标准,应当明确大气环境保护要求。



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 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 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



前款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 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



第十四条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取措施,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 p>
编制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征求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的 意


见。



第十五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 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


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


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


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大气 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七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 规划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


技术条件适时进行评


估、修订。



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 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 制要求。



第十九条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



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


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


可的具体 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 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禁止通过偷排、篡改 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


放通道 、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二十一条



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 br>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征求国务院有关 部门和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会同国务院经济 综合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并下达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控制或者削减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


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



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总量控制指标的具体办 法,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


定。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对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之外的


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国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



第二十二条



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目标的地区,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

< p>


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和评价规范,


组织建


设与管理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


组织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 测,


统一发布全国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与管理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 质量和大气污染源


监测网,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大 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第二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

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


和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 ,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其中,重点排污单


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 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


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 监测的具体办法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条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 /p>


规定,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


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大气


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 浓度等因素,商有关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 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


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第二十六条



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 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


备。


第二十七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淘汰期限,并


纳入国家综合性产业政策目录。



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停止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目< /p>


录中的设备和产品。工艺的采用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目录中的工艺。



被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损害评估制度。



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 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门,有权通过现场检查监测 、自动监测、遥感监测、远红外摄像等方式,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


和其他生 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检查的部门、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三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 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


大气污染,


或者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被隐匿的,


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


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 设备、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一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 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


电子


邮箱等,方便公众举报。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 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举报的,


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人


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反馈处理结果等情况,查证属实的,处理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


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举报人举报所在单 位的,该单位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



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


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 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


产、使 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三十三条



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 降低煤炭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


煤矿应当同步建设配套的 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的硫分、灰分含量达到规定标准;已建成的煤矿除所采煤炭


属于低 硫分、


低灰分或者根据已达标排放的燃煤电厂要求不需要洗选的以外,

< br>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


设施。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第三十四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


发和推广。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等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行开采利用, 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从


事煤层气开采利用的,煤层气排放应当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p>



第三十五条



国家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



单位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应当采取防燃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民用散煤的管理,禁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


准的煤炭,鼓励居 民燃用优质煤炭和洁净型煤,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



第三十七条



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



禁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



第三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 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


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在禁燃 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

< br>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 br>


第三十九条



城市建设应当统 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


盖地区,禁止新 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


规定的期限内拆除。



第四十条


< /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 不得生产、进口、


销售和使用。



第四十一条



燃煤电厂和其他燃煤单位 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


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 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国家鼓励燃煤单位采用先进的除尘 、脱硫、脱硝、脱汞等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置,减少大气


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二条



电力调度应当优先安排清洁能源发电上网。



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 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


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的措施 。



第四十四条


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

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国家鼓励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四十五条



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 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


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 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第四十六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低 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


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 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四十七条



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 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行日常维


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 ,对泄漏的物料应当及时收集处理。



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 、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安 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



第四十八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 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


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 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 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


节产生的粉 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九条



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


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可燃性 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

< br>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


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 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并向


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按照要求 限期修复或者更新。



第三节



机动车船等污染防治



第五十条



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出行, 根据城市规划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


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 例。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 型和新能源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


高油耗、高排放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 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


阶段排放限值, 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并 改善城市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设置,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续、畅通。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


< /p>


禁止生产、进口或者销售大气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 、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企业应当对新生产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检


验。经检 验合格的,方可出厂销售。检验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



省级以 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等方式,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

< br>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业、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第五十三条



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


由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定期对其进行排 放


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方可上道路行驶。未经检验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 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


格标志。



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集中停放地、


维修地对在用机动车的大气 污染物


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


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 /p>


可以通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


车的大气污染 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配合。



第五十四条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 依法通过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


备,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对机动车进行排放检验,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实现


检验数据 实时共享。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排放检验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布其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排放检验信息、污染控


制技术信息和有关维修技术信息。



机动车维修单位应 当按照防治大气污染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对在用机动车进行维修,


使其达到规


定的排放标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禁止机动车所有人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 检验。


禁止机动车


维修单位提供该类维修服务。禁止破坏机动车 车载排放诊断系统。



第五十六条


< /p>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业行政、水行政等有关部门对非< /p>


道路移动机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排放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 p>


第五十七条



国家倡导 环保驾驶,


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三分钟以上的情况


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第五十八条



国家建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保护召回制度。



生产、进口企业获知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属于设计、生产缺陷或 者不符


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的,应当召回;未召回的,由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会 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


门责令其召回。



第五十九条



在用重型柴油车、非道路 移动机械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不


能达标排放的,应当加装 或者更换符合要求的污染控制装置。



第六十条



在用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物 超过标准的,应当进行维修;经维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术后,


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 国家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


应当强制报废。


其所有人应当将机 动车交售给报废机


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



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排放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报废。



第六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 气环境质量状况,


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


区域。



第六十二条



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发动机及有关设备进行排放检验。经检验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船舶


方可运营。



第六十三条


< /p>


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普通柴油。


远洋船舶靠港 后应当使用符合大气污


染物控制要求的船舶用燃油。



新建码头应当规划、设计和建设岸基供电设施;已建成的码头应当逐步实施岸基供电设施改造。船 舶靠


港后应当优先使用岸电。



第六十四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可以在沿海海域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


进入排放控制


区的船舶应当符合船舶相关排放要求。



第六十五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 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燃料;禁止向汽车和摩


托车销售普通柴油以及其 他非机动车用燃料;


禁止向非道路移动机械、


内河和江海直达船 舶销售渣油和重油。



第六十六条


< /p>


发动机油、氮氧化物还原剂、燃料和润滑油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的有害物质含量和其他< /p>


大气环境保护指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不得损害机动车船污染控制装置效果和耐久 性,不得增加新


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第六十七条



国家积极推进民用航空器 的大气污染防治,鼓励在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p>



民用航空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适航标准中的有关发动机排出物 要求。



第四节



扬尘污染防治



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 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保持道路清洁,控制料堆和渣土堆


放,扩大绿地、水面、湿 地和地面铺装面积,防治扬尘污染。



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境 卫生、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


做好扬尘污 染防治工作。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20: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1003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