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腊八粥 人教部编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7 18:15
tags:

-

2021年2月7日发(作者:lucerne)


2


腊八粥



《腊八粥》 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


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 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后的满足,表现


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 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


亲情的眷恋。在内容上,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展现了 腊八节浓







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 气息。在写法上,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性


格特征。在本文中,人物的对话贯穿全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地询问,到


与母亲讨价还价,到看到腊八粥后的惊讶,都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 ,本文以八儿的心理活动为主要线索,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


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 ,都表现了八儿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


的过程中要以朗读感悟为主,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八儿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


重点揣摩描写八儿的神态 、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八儿的性


格特点。



1.


会写


13


个生 字,重点理解“腊八粥、搅和、甜腻”等词语。



< p>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



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 br>目


3.


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 受八儿的性格特




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4.


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把握文章内容,


梳理文中人


物的心理变化线索,


品析人物的


性格特点。








品味语言,


感悟作


者表达的情感,


体会八


儿一家的其乐融 融。








2


课时





1.


会写“腊、粥、腻”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甜腻、搅和、可靠、腊八


粥”等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 文章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梳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




1.


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 /p>


2.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线索。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几种熬制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及腊八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语:


同学们,


在上一课中,


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体验了老北京的春节。


在腊八那一天,老北京人 家家户户要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制腊八粥,


那犹如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的腊 八粥有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呢?在你们的印象


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主发言。)



2.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教师板 书:腊八粥。)



过渡:


同学们,


看来大家对老舍先生笔下的那碗腊八粥记忆犹新啊!


从大家


的发言中我也似乎品尝到了各种富有家乡味道的腊八粥,让人回味无穷。今天,

< br>我们将跟着沈从文先生一起去品尝一碗令八儿朝思暮想的腊八粥。


二、

< p>
初读课文,


检测预习



1.


简单介绍作者。



沈从文



1902



1988




原名沈 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


文物研究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 p>
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


地 方色彩,


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由于其独特的创作 风格,


被誉为


“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的代表作有小说《边城 》《长河》,散文集《从文自


传》《记丁玲》《湘行散记》《烛虚》等。



2.


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3.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p>




1


)出示带 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




八粥




腻的




口水



汤匙






浓稠















染缸






d


ū


zh


ǒ


n


ɡ


á


o


h

< p>
è


ɡā


n


ɡ


z


ā


n


ɡ

< br>l


à


zh


ō

u


n


ì


y


à


n


ch


í


j i


ǎ


o


ch


ó


u


方法拓展:


“粥、匙、褐、缸”等字 可以结合相关图片来进行理解;“腊、


搅、稠、脏”等字可以利用形近字来区分,“腻、 咽、嘟”等字可以联系生活实


际来理解。




形近字示例:



腊(腊月)



搅(打搅)



蜡(蜡烛)



觉(感觉)



稠(浓稠)



脏(肮脏)



绸(丝绸)



桩(树桩)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



[腊]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昔”上部竖画内收,下部“日”稍窄。



[腻]




左 右结构,左窄右宽。“月”细长;“贰”布白均匀,斜钩自然有


力。


[匙]



半包围结构。“是”捺画要平、长,托住“匕”;“匕”稍瘦长。



[熬]




上 下结构。“敖”左部横画间距均匀,右部捺画伸展;“灬”托住


上部。

< br>



易错提示:



[腻]



右上角有一点,不要漏写;右边里面部分有两横,不要漏写。



[嘟]




最右边部分是“阝”,不要写成“卩”。



[缸]




最右边是“工”,不要写成“夬”,和“缺”区别开。



[褐]



部首是“衤”,不要写成“礻”;右边下方不要写成“凶”。




3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

< p>
)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


提出 来全班讨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及不理解的地方。


< p>
过渡:


通过初读课文,


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文主要围 绕着


“腊八粥”


展开记叙,


写了有关八 儿和腊八粥的趣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语句,


梳理文章的线索,< /p>


了解八儿和腊八粥的故事,


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p>


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2.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p>


1


)梳理文章的线索。



预设:


学生把课文读了两遍以后,


不难 发现文章主要描写了八儿盼着吃粥的


心理活动,


因此教师只需稍 加点拨,


学生便能明了本文是以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


为线索的。



明确:


在本文中,八儿的心理活动变 化构成了课文的线索,其心理变化为:


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 →吃饱后的满足。




2


)了解八儿和腊八粥的故事。(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和吃粥两件事。)




3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盼粥——想粥——猜粥——


看粥——吃粥。)




4


)理清文章的脉络。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总起全文,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和腊八粥熬煮


时的样子。



第二部分( 第


2



19


自 然段):详细描写了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


20



21


自 然段):概括描写了一家人喝腊八粥的情景。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和交流的方法掌握了生字、词语,也 简单


地梳理了文章的线索、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p>
划分了文章的层次。


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


我们再次感受了腊八粥的美味,


体验了腊八粥这一传统美食中蕴含的真< /p>


挚的家庭亲情和浓郁的传统文化。


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 着古往今来细


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 念。


下节课,我们将去细细品尝,用心感受作者流淌于笔尖的浓浓的亲情。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


)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和句子。




2


)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体会八儿一家其乐


融融的氛围。



2.


揣摩文章语言,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


动作、


语言 和心理来表现人物


性格特点的写法。



3.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1.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


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


感悟作者是怎样展现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



腊八粥



腻腻的



咽口水



汤匙



搅和



浓稠



嘟囔



肿胀



熬粥



褐色



染缸



脏水



预设:


本课中的生字较多,有些生字比较难写(如“腻、嘟”),有些生字


容易写错


(如


“熬、


褐”




所以在课前检查一下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很有必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易写错的字做上标记,


在课堂上多留意,


课后多写几遍,



到完全掌握。



2.


引导学生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 br>



1


)全文围绕着腊八粥写了 八儿等粥和吃粥这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


和睦、温馨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普通老百 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盼粥——想粥——猜粥——看


粥——吃粥。



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7 18: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09662.html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腊八粥 人教部编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