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适应症:
p>
1.
严重通气不良
2.
严重换气障碍
3.
神经肌肉麻痹
4
.
心脏手术后
5.
颅内压增
高
6.
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
时
7.
窒息、
心肺复苏
9.
任何原因的呼吸停
止或将要停止。
二、
禁忌症:没有绝对禁
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
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
率。
三、
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
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
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
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
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
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
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
出现了定时、
限压、<
/p>
恒流式呼吸机。
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
加和
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
又具有由于压力峰
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
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
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
供
IMV
(间歇指令通气)、
CPAP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
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
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
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
间歇正压呼吸(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
):最基本的通气
方式。
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
气
平
台
(plateau)
:
也
叫
吸
气
< br>末
正
压
呼
吸
(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
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
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
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
5%
,能减少
VD/VT
(死腔量
/
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
essure,PEEP
):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
下,使呼气
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
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非心源性肺水
肿、肺出血时起
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
):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
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
(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
,
保证每分钟通气
量,
IMV
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
10
次
/
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
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
(expiratory
retard)
: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
< br>疾患,如
哮喘
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 br>
6.
深呼吸或叹息(
sig
h
)
7.
压力支持
(pressure support)
: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
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
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
(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
ressure,CPAP)
:
除了调节
CPAP
旋钮外,
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
p>
3~4
倍。
CPAP
正常值一般
4~12cm
水柱,特殊情况下
< br>可达
15
厘米水柱。(呼气压
4
厘米水柱)。
-
-
-
-
-
-
-
-
-
上一篇: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下一篇:含金量高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