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
?
元夕
【
教学目标】:
1
.了解辛弃疾及诗作背景,在诵读
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
作品思想内涵。
2.
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
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
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
法。
【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
教学难点】:
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
教学方法】
:
借助课件,采用品读、赏读、研读等反复诵读的方法进行授课。
【
教学时数】: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幻灯片)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
子
?
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③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p>
?
登建康赏
心亭》)
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
?
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
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
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2
、朗读全词,说说印象最深的词句
(学生解说,教师点拨)。
二、赏读文本
1
、解读文本。
这首《青玉案
?
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
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
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
追求。
2
、问题设计
(一)初读
⑴读全词(播放配乐朗诵),说说你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
说)。
⑵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千古
名句来看,
也就是从字面看我们初步可以把这首词定位为咏史词还是
爱情词?为什么?
这是学生初读文本能够感觉到的印象,
顺理成章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
后面分析理解词中的千古名句以及该词风格蓄势。
(二)品读
1
、这首词的题目是元夕,那主要写
了元夕的什么景象?请具体赏析
学生回答,明确:元宵节的景象:夜、花、星、车
元宵节的气氛:声、光、色、舞
元宵节的人群:宝马雕车、雪柳黄金、笑语暗香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花千树、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
盛。这
写出了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
化用了谁的诗句?在此起什么作用?
化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
花开”
,
赋予新意,
形象飞动,
极其创意,
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
/p>
“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借代的手法,
“香”
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
争相
去看灯
、戏耍的女子,这含蓄而又生动。
总结上片:元宵佳节的盛况——烟火璀璨、车水马龙、张灯
结彩。(板书)
2
、元宵节盛况的描写
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
下文中又出现了两类人,主角是谁?
——“那人”
。那人在哪里?在极尽狂欢闹元宵的人堆里吗?作者为
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
面?——渲染,
烘托,
反衬。
写景
p>
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a.
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
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
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
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
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p>
3
、请想象
一下诗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学生思考回答)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
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
然而
“过
尽千帆皆不是”
,
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
她们个个面
挂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中人尽,
“那
人”还
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
词人不经意
间
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
<
/p>
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
我
们
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
4
、小结:“那人”是怎样一个人?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
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
有一
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独在“灯火
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5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
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
,可谓
知音。本词下片写不慕荣华,
甘守寂寞的一位女性形象。
她便是寄托
-
-
-
-
-
-
-
-
-
上一篇:什么年份,什么命
下一篇: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