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赠序类文言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6 02:40
tags:

-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德古怎么抓)


赠序类文言文



一、明确赠序是古代散文的重要文体。




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书序”和“赠序”。


< p>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介绍作家生平或目


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书序”


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还有欧阳修

< p>
的《伶官传序》、


《梅圣俞诗集序》,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曾巩的《 战国策目录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柳宗元的《愚溪诗序》等等。



1


、写在作品前面的称为“前言”。“前言”是说明 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写体例和


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 问题的研究阐发。



2


、列在后面的称 “后序”或“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类文章,按 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


内容的,属于说明 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


是议论文。

如欧


阳修的《伶官传序》等。



“ 赠序”


始于唐初,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

用于临别赠言,


集而为之序的,


称为


“赠


序”。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 观点,相


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韩愈的 《送李愿归


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


《送董邵南序》、


《送石处士序》,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


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序”,并非“序言”,而是

“赠言”的意思。



“赠序”是取“赠人以言”之义,是临 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


许之辞。以情感为主,有专属之对象,故其 内容固可无所不包,其起结则不离送别之意,故


往往特重形式,讲究章法,除写送别之外 ,文境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明确观点



古代送别各以诗相 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予的文章,不附


于诗帙也都叫赠序,< /p>


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阅读赠序类文言文,除了要具备一定的

文言文阅读能力外,还应掌握一些赠序类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古人在赠序中,除叙友谊、


道别情外,还阐述主张,议论时事,咏怀抱负,劝诫德行等,有的赠序甚至是作者不平则鸣


的表现。因此,


在阅读赠序类文言文时,


首先要对作 者的思想观点和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态


度进行分析。作者在文中对某事物或赞颂或批评,


或喜爱或厌恶,


或冷静或热情,


都带有 鲜


明的感情色彩。这种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让人一目了然;或暗示,取譬设喻,含 蓄委


婉;或集中议论;或散见于字里行间,学生只有认真辨别、筛选,才能掌握。



要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 上把握作品的内


容、思想与主题,二是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


作 者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一


贯的思想观点,


作品 产生的背景以及与文章运用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等,


这些都可以辅助学

< br>生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




1


在赠序类文言文中,作者有可能会引用别人的一些看法,也 可能会批驳别人的一些观


点。因此,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哪些是别人的观点。



(二)、把握主旨



赠序类文言文的内容或议论现实政治,或抒发内心感慨,或阐述文学主张,它是作者

经过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思想结晶,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思

< br>想的表现。


把握赠序类文言文的主旨,


必须对全文进行整 体把握,


并掌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 倾注其中的情感,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把握作品的主旨,首先 要抓住关键。赠序类文言文在表现手法上往往熔叙事、抒情、


议论于一炉。文中议论、抒 情性的句子,或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或表明作者内心的情感,


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而“文眼”更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是探索文章主旨的窗口。



(三)、赏析技巧



唐宋以来的文学大 家,写过不少赠序,大都是叙事、说理兼有抒情的散文名篇,蕴涵


着较高的文学价值。< /p>



赠序类文言文的写作往往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运用自如 ,灵活多变。阅读时,


学生不仅要弄清作者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还要看其是否有益于表现主题,


是否收到了鲜明、


生动、突出 的效果,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理解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意。





【例题演练】



1.

< br>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共


13


分)



送杨寘序·欧阳修



予尝有 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


乐之,不知 疾之在其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 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


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 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


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 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


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心深;而纯古淡 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


《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 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


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p>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 剑浦。区区在东南数


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 异宜。以多疾之体,有



2


不平之心 ,


居异宜之俗,


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


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


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31


.本文题为“送杨寘序”,“序 ”的意思是























1


分)



32


.第②段运用了不少比喻,其中(


1


)“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写出了琴声












2



“如怨夫寡 妇之叹息”



写出琴声的











3




(如)


雌雄雍雍之相鸣”


,


写出琴声的

< p>








。(


3


分)



3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欧阳修曾因退职闲居而患抑郁症,后来他常听友人弹琴, 久而久之,病不治而愈。



B.


弹琴 作为一种技艺,微不足道;但等到好琴师来,能弹出多种妙音,表达多种感情。



C.


琴声同《论语》、《易》、《诗》等儒家经典一样,有启 迪心智、陶冶情操的作用。



D.


杨 寘身体多病,又遭贬官,心情抑郁,所以作者写本文劝慰他要“平其心以养其疾”。


< /p>


34


.纵观全文,简述“琴”在行文中的作用。(


3


分)











35


.本文较多地运用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句式。请从高中教材 的一篇文言文中举出运


用同样句式的例子,并简述其好处。(


3


分)










2.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题目。



莫能名斋记·杨简



①四明杨简,得屋 于宝莲山之巅。简思所以名之,东望大江,巨涛际天,越山对揖,


衮衮如画,风帆飞鸟, 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


逸颠迷,沉溺外景, 要不可谓真识江山。西望钱水,玉洁如镜,茂林奇峰,楼观辉月,烟霭


翠蒙,

< p>
模写不可,


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


不惟游逸颠 迷,


沉溺外景,


要不可谓真识湖山。



②反而即诸本真,敛其放情,落其外慕,穷理窟之幽微,探元珠之杳冥,不则事理两


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又不则悠然无事,惟意所之,无所造为,乐亦熙熙,< /p>


于是名之乎?如此命名,


不惟游逸颠迷,


沉溺外景,


俱不可谓实识本真。


周思天下古今名言,

< p>


3


无一可以称此,又岂惟简莫能名,正恐尽万 古明智绝识之士,竭意悉虑,穷日夜之力,终莫


能名。于是榜曰莫能名斋。



③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曰有能名之者:是斋之南,高松抚疏,微风过之 ,萧然有


声,


是能名吾斋矣;


是斋之东 ,


洪涛驾风,


怒号翻空,


是能名吾斋矣 ;


是斋之西,


湖光翠迷,


云飞鸟啼,是 能名吾斋矣;是斋之北与其麓,鳞比万屋,人物往复,啾啾碌碌,是能名吾斋


矣。有嘲曰 :既曰莫能名,又曰能名,何其立说之无常


?


简曰:常。



22


、第②段加点的“是”指代哪三方面内 容,请用文中三个字概

























。(


3


分)



23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得屋于宝莲山之巅










于是榜曰莫能名斋



B


、穷理窟之幽微














何其立说之无常



C


、不则事理两融














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



D


、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






萧然有声



24


、对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一定不能说真正认识了江山。



B


、关键是不能说真正懂得了江山。



C


、一定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D


、关键是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25


、从整句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26


、联系全文分析文末“常”的道理。(

3


分)










3.


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


13


分)



荷塘诗集序·姚鼐



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

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

< br>


4


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节,道德 之养,经济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


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



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


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


使天下终无曹子建、

陶渊明、李、


杜、韩、苏、


黄之徒则已,苟有之,


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③适来江宁,识泾 阳张君①。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


虽为一令,廿余年屡 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政事道途之闲,不辍于


咏。出其诗示余, 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


黄之美,则固 有不迨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


而于今人远 矣。



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 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


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 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


愚诚短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 于为诗者,


其诗重矣。


张君殆其


伦欤!



【注】①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 者。②义门:仁义之门。


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③治烦 :指治理政事。



22.


从全文看,作 者强调□□□□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2


分)

< br>


23.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是<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24.


对“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 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p>





)(


2


分)



A.


但诗清雅逸人,显现出胸中高洁、光明的情操,而且没有世 人庸俗、高傲的情志,这一点


和古人接近,而且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



B.


但诗清雅逸人,显现出胸中高洁、光明的情操 ,而且没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志,这一点


和古人接近,但和当今一般人相比离得很远。



C.


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尚 、坚贞的节操,没有世人圆滑、阿谀的情态,这一点和古


人接近,而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 很多。




5


D.


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尚、坚贞的节操,没有世人圆滑、阿谀的情态,这一 点和古


人接近,却和当今一般人相比离得很远。



25.


第②、③段都提到“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作用有何不 同?(


3


分)









26.


作者认为


“惟能知为人之重于为 诗者,


其诗重矣”



请联系学过的课文


(古代诗歌、


现代诗歌均可),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p>


4


分)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


而马群遂空。


夫冀北马多天下,


伯乐虽善知马,


安能空其群邪?”


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②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 ,其南涯曰温生。


大夫乌公以



钺镇河 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


为才,于是以石生 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


尤;暮取一人焉 ,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


不通,


事有所可疑,


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


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 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


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③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 朝廷,将为天


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 生以待老。今皆


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④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

< p>
也!




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02: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05002.html

赠序类文言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