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p>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
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
析,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1
1
、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
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
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
、小说
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
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
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
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3
、语言
,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
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4
、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
的语言
--
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
、往往
有这样的说法
:
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
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
、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
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
小说中的
“
我
”
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
“
我
”
的一个同桌的女同
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
“
我
”
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
:“
她长
得很
纤秀。
”
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
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7
、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
“<
/p>
满宫明月梨
花白
”
都是这样。
“
闹
”
< br>字
“
白
”
字,有什么稀奇呢
?
然而,未经人道。
8
、
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
受不了的。
< br>
9
、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
”
靠
”
。
10
、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
华横溢,妙语如珠
;
倦疲的时
候往往词
不达意。
11
、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
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12
、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
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
;
这张画
画得不错
,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
:
这篇小说不错,
p>
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13
、语
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14
、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
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
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
里,已非
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
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
又甜蜜
,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15
、他
(
闻一多
)
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
庄子》
,说他的文
字
(
即语言
)
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
(
大意
)
。我
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16
、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
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
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
下来也可以。
不写下来,
就记住
(
p>
真
正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记的
)
。记忆里保存了这种常
用语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写作时就
会从笔端流出,不觉吃力。
p>
17
、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
/p>
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要留出
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
18
、
我们
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
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
出来的。
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
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
的语言。
19
、我一直都错怪
是你带走了一切
其实一切本来就会离开
只
有你如约而来。
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
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20
、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
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
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p>
语言是要磨
练,要学的。
21
、如
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
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
了。
2
2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
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
?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p>
23
、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24
、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25
、曾
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
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
成
“
个儿
”
,
没有咬劲。
26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27
、<
/p>
“
气,水也
;
言
,浮物也
;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
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28
、他
(
韩愈
)
提出
一个语言的标准
:
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
不少作家都说过
“
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
”
,比如福楼拜。他把
“
宜
”
更具体化为
“
言之短长
”
与
“
声之高下
”
。
29
、一
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
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0<
/p>
、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
也没有没
有思想的语言。
汪
曾祺散文好句及赏析
2
1
、
我初学
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
哲理,有时甚至很
< br>“
玄
”
。沈从文先生对我说:<
/p>
“
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
壳打架
!”
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
“
人是不
能用警句交谈的。
”
p>
2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
沉的。
p>
3
、
我以为
语言具有内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
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的
气质、他的思想
(
他的生活态度,
不是
理念
)
。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
文化性。
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
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
来参差不
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
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
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
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
那是每天
都叫的,
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
的枝头。
5
、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
?
即
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
6
、
p>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
时我们去
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
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
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
喀拉拉
”
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
< br>书室在楼上。
楼板上挖出一个长形的洞,
从洞里用绳吊下
一个长方形
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
——
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
“
飞子
”
p>
,昆明人
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
“
飞子
”
,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
/p>
叫做
“
飞子
”<
/p>
,
——
这位管理员看一看,
放在木盘里,
一拽旁边的铃铛,
“
< br>当啷啷
”
,
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
了。
——
上面大概有个滑车。
不一会,
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7
、
194
8
年
3
月,香港出了一本《大众文艺丛
刊》
,撰稿人为党
内外的理论家。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写的《斥反
动文艺》
,文中说沈从
文
“
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
”
。这对沈先
生是致命的一
击。可以说,是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
文物研究者。事隔
30
年,沈先生的《中国古
代服饰研究》却由前科
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序。
人事变幻,
p>
云水悠悠,
逝者如斯,
谁能逆料
?
-
-
-
-
-
-
-
-
-
上一篇:浸渍法介绍分析
下一篇: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