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实
验
教
案
1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实验一:放大镜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目标】
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
间
较厚(凸起)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实验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
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
镜片、水。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导入:师出示放大镜:
“看,这是什么?”
(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
熟悉,
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
己——
《我是放大镜》
。
可以从放大镜
的构造、
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
、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
、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
,提醒学生
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
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
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
察花、
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
< br>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
线路板检验、
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
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
p>
农
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
时使用……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
、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
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
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
、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
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p>
3
、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
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
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
、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
,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
p>
片具有“凸”
、
“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
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
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
、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
瓶等物体来放大物
体的像。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
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
、师: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
起,透明的)所以放大
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
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
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2
于熟悉的放大镜,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
(放
大镜也叫凸透镜,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运用放大镜细心
地观察物体,
还能看
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实验结论】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
实验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
世界
(一)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实验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实验
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实验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 br>这是一个洋葱,
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
你能看到
些什么?如果
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 br>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师演示)
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
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
能折叠。
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
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
余的水。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
、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
13
页)
2
、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
、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
、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
的发现呢?
2
、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p>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
房间似
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阅读
12
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让学生
谈谈对细胞的认识。
)
【实验结论】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与肉眼看到的洋葱表皮区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