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
时间
p>
:100
分钟
满
分
:12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
(22
分
)
p>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
)(3
分
)
A.
洗濯
(zhuó)
取缔
(dì)
晌
午(xiǎng)
转弯抹
角(mò)
< br>.
.
.
.
B.
应
酬(yìng)
.
C.
慰藉
(jiè)<
/p>
.
D.
倒坍<
/p>
(tān)
.
锃
亮(zhèng)
.
顷
刻(qǐng)
.
p>
诘
问(jié)
.
涟漪
(yī)
.
坦荡如砥
(dǐ)
.
风雪载
途(zài)
.
荫庇
(pì)
招徕
(lái)
硕腹巨贾
(gǔ)
< br>.
.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真理面前一切华丽的谎言都会黯然失色
。
....
B.
新版《鹿鼎记》于
2018
年
6
月开拍
,
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
来炙手可热
的明星。
....
C.
在
2018
年博
鳌亚洲论坛年会上
,
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
共识
,
那就是用好政府、市
场“两只手
”
,
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
,
相得益彰。
....
D.
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
,
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
,
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
的脚
。
.........
3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p>
(
)(3
分
)
A.
有一句名言
: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
么样的人
,
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
现的过
程。
B.
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
了大会。
C.
医学
专家指出
,
大量快速地进食冷饮
,
p>
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
,
引起急性胃痉挛
,
导致腹痛
,
腹泻
,
食欲不
振。
D.
年少时
,
< br>眼神澄澈
,
心地纯良
;
长大了
,
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
,
变了质
,
走了味
p>
,
失了魂。
4<
/p>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
A.
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
,
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
,
取得佳绩。
B.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
再反弹
,
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
,<
/p>
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
,
摇曳生姿
,
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
,
使我
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
感悟了人生真谛。
5
.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
,
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
,
他决定这一
课
,
,
,
,
。
p>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
,
懂得感恩<
/p>
,
懂得回报
,
也
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
,
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
,
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
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②④①③
6
.
阅读下列材料
,
按要求答题。
(7
分
)
材料一
有专家认为
< br>,
“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
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
/p>
,
人们使用过后
,
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
某机构透露
< br>,
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
110
0
亿只。另据统计
,
按照每个订
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
,
目前国内互联网订
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
4000
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
要
120
亿个塑料袋、
247
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
目前
,
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
了
一篇论文
,
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
的所有塑料为
83
亿吨。其中约
63<
/p>
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
,
这些垃圾有
p>
7%
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明
,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
2.45
亿吨塑料
,
全球范围内
,
只有
14%
的塑料包装被回收
,1/3
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
,
直
接污染着环境
,
己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
,
甚至回
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
分
)
(2)
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
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4
分
)
1
二、阅读理解
(48
分
)
(
< br>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7~9
题。
(1
5
分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
我赞美白杨树
!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
扑入你的视野的
,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
,
未开垦的荒
地
,
几百万年
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
绿的呢
,
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
是麦田。
和风吹送
,
翻起了一
轮一轮的绿波
,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
,
若不是妙手偶得
,
便
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
,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
醒了你
(
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
,
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
),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
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
也许是“伟大”
,
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
,
你
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
,
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
?
单调
,
有一点儿吧
?
然而刹那间
,
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
不
,
或者只是三五株
,
一株
,
傲然地耸立
,
像哨兵
似的树木的话
,
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
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
,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7
.
文中“坦荡如
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
(
空旷
辽阔
平坦
)
。
(3
分
)
8
.
第二段
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分
< br>)
9
.
第二段中“单调”一词是否与文章的感情基调相矛盾<
/p>
?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
有什么作用
?(6
分
)
(
p>
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0~14
题。
(20
分
)
柳
母
宁新路
①柳的韵味
< br>,
是女人的韵味
;
柳的神态
p>
,
是女性的神态。我在柳下长大
,
柳的妩媚与柔情
,
恰是母亲那纯
朴与慈祥的神形。
②家乡的院落里是柳
,
路边是柳
,
湖河沟旁是柳
,
荒郊野外是柳。我记事时
,
也是记住母亲模样和柳树样
子的那次
,
是个很热的中午。母亲抱着我
,
靠坐在房后柳下
做针线活。我躺在母亲怀里
,
在瞅母亲的脸
,
也瞅
柳树。母亲的脸上不停地滴下汗珠
< br>,
滴到了我嘴里。我不安分起来
,
要抓柳条
,
要上树
,
要跳到柳树上与小鸟
玩。母亲揪柳条给我。我闻到了柳叶上的糖甜味
,
柳叶上有糖蜜
,
像母亲
的乳汁那样甜。
③柳叶的糖蜜充当了母亲的乳汁
,
在我哭闹的时候
,
母亲会
把我抱去柳树下
,
揪柳叶糖给我吃。
④满树柳叶糖的柳树长得粗壮
,
母亲喜
欢坐在柳下
,
我也喜欢上了柳树。越老的柳树
< br>,
蜂窝越多
,
蜂越忙
,
柳枝上往下滴的蜜汁越多。屋后的老柳
,
蜂爬满了柳叶
,
它们吐出的金黄蜜
,
随风散着甜香味。
⑤
我自己很快就可以够到柳条了。屋后的柳长成了老柳
,
粗壮高大
且枝粗叶茂
,
柳条垂地
,
树洞和树杈
上尽是蜂窝
,
极
忙的蜜蜂
,
在柳上酿着金黄的蜜
,
p>
一片柳叶一片糖
,
一条柳枝一捧蜜。
⑥可有一天
,
几个
壮汉要砍这棵老柳
,
用它去架桥。我抱着柳树不让砍
,
他们问我为啥
,
我说是
我妈妈栽
的柳
,
砍了它
,
我妈没了乘凉的柳树
,
我也
就没了吃糖蜜的柳叶。他们说它是闲树
,
架桥是积德
,
是为我家积
德。我问母亲
:
“他们砍柳是为我家好吗
?
”母亲
在流泪
,
却又点点头。
⑦老柳粗大
,
他们虽用的是锋利的钢锯
,
却用了吃奶的劲
,
锯了足
有一顿饭的工夫
,
才把老柳锯倒。我从
屋前看柳
,
柳不见了。老柳躺在屋后
,
继而十多个汉子把它抬走了。锯开的柳是暗红色的
,
断口流出殷红的
血水。
⑧老柳真是被架在了小河上
,
马路被接通
,
人、马车顺畅地通过
,
老柳支撑起
了结实的桥。老柳虽被锯
走
,
但树根很
快冒出了柳条
,
铺成桥的柳身也冒出了柳条
,
老柳虽被锯倒却还活着
,
这使我
宽慰了许多。但仍
使我深深伤感的是
,
没了柳的屋后
,
就没了柳下的母亲。
⑨没了老柳
,
哪里找蜂蜜多的柳叶
p>
?
我很快知道什么地方的柳上蜂蜜多。那是村西的西湖
,
那里有满湖
的老柳树。老柳上蜂窝密布
,
好几种蜂在蜂窝产蜜
,
也把蜜产到柳枝和柳叶上
,
柳枝和柳叶如同在蜜里泡过
似的
,
随便舔哪片柳叶
,
都是片浓甜长久的叶糖。
2
⑩我在这柳林里找到了母亲和姐姐的影子。它们是泉边两棵
一大一小的柳。大柳有点驼背
,
柳条稀疏
,
像历经磨难的女人的脸。它让我想到了劳苦的母亲
;
小柳清秀得像姐姐
,
柳身婀娜
,
秀丽动人。这两棵柳的
糖蜜不同
,
大柳蜂多
,
甜得浓厚
;
小柳蜂少
,
甜得清香。
柳叶的蜜甜沁入我心脾
,
柳的样子与母亲的样子形成了一个样子
,
深深印在
了我情感深处。不管我走
到哪里
,
每当
我看到老柳
,
就好像看到了母亲的样子。
(
有删改
)
10
.
联系全文来看
,
作者称柳为“柳母”
,
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3
分
)
11<
/p>
.
本文描写柳母
,
感情跌宕起伏
,
请你根据提示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6
分
)
记住柳树的样子→
→为被锯的老柳伤感→
12<
/p>
.
文中的柳具有哪些特点
?
请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依据并简要概括。
(3
分
)
13
.
任选
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
分
)
锯开的柳是暗红色的
,
断口流出殷
红的血水。
14
.<
/p>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请结
合文章简述。
(6
分
)
p>
(
三
)
阅读下面的
文字
,
完成第
15~18
题。
(13
分
)
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
①在山西省闻喜
县
,
有一个被称为“中华宰相村”的裴柏村。据《裴氏世谱》统
计
,
裴氏家族在历史上
曾出过宰相
p>
59
人
,
此外还有
大将军
59
人、中书侍郎
14
人、尚书
55
人
,
p>
七品以上官员不完全统计在
3000
人以上
。源于周秦
,
盛于隋唐
,
延及宋元明清直到今天
,
裴氏绵延不绝
2000
多年且“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
背后的密钥是什么
?
②有话说“无裴不成唐”
,
特定的历史因素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裴氏家族的崛起
,
但无法解释裴氏传
奇如此长久的生命活力。
裴氏家族的经久兴隆
,
根源还是在内里
:
重教、廉洁、自强不息。裴氏曾有家
规
,
“子孙考不中秀才者
,
不准进入宗
祠大门”“子弟为官者
,
如贪污则死后不得入祖坟”。在现在的
裴柏
村
,
谁家生了孩子
,
门口都会挂上“自强不息”的牌匾
,
书写牌匾的毛笔和砚台也一并钉在门上
,
以示铭记祖<
/p>
训并躬身践行。
③重教为根
,
廉洁为本。优良家风与严谨家训不断荫泽后人
,
给予他们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财富
;
而坚守家风的责任与信念
,
又赋予后人对绵延至今的家风家
训不自弃的坚韧与自信。这可能是裴氏书写传
奇的原因所在。
④“积善之家
,
必有余庆
;
积不善之家
,
必有余殃。
”好的家风成就美好人生
,
腐化家风则是人生难以承
受的负资产。纵览传统名门世家不难发现
,
凡家业
辉煌、人才兴旺者
,
无不拥有独树一帜的家风和鲜明的家
族文化特征。“子孙虽愚
,
诗书须读”“有子
孙有田园
,
家风半耕半读
,
但以箕裘承祖泽”“可俭而不可
吝”“有学问曰富
,
有廉耻曰贵”……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才能行得正
;
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
,
才
能走得远。相比万贯家财
,
好的家风才是对一家一族最好的馈赠。翻看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
,
这样的教训
沉痛而深刻。权钱交易“夫妻店”
,
经济偷盗“父子兵”
,
处处伸手“一窝贪”
,
家风不正
,
p>
“爱”得越深
,
错得越离谱。
⑤《大学》有言
:
“一家
仁
,
一国兴仁。”国之本在家。《论语》有
言
:
“
”家之
本在身。家风绝不是私事小事
,
更要以身作则、
当好表率、树好榜样。正己以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
,
就
是要明晰情与法的辩证法
,
把握亲与情的分寸感
,
守
3
-
-
-
-
-
-
-
-
-
上一篇:2017上海语文长宁金山二模(答案版)解析
下一篇:高配室全套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