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命全形論》學習要點
一、通假字、古今字
1.
宝命全形。
(
宝:通“保”,保养。
)
2.
木敷者,其叶发。
(发:通“废”。)
3.
众脈不见。(脈
:
通“眽”,视。)
4.
众凶弗闻。(凶
:
通“讻”,喧闹。)
5.
三曰知毒药为真。
(为:同“伪”,虚假。)
6.
至其當發,間不容瞚。(瞚,同“瞬”,眨眼。)
7.
神无营于众物。(营:通“荧”,惑乱。)
二、词语活用
1.
余欲针除其疾病。(针,名
p>
7
状,用针。)
2.
若夫法天则地。(法、则,名<
/p>
7
动,效法。)
三、课文重点今译
①
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絃
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
啰。人有此
三
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
②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扁鵲傳》學習要點
、通假字
1.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穰,通“禳”。)
2.
治病不以汤液醴灑。(灑,通“釃
[
酾
]
”。)
(
案,通“按”。)
3.
案扤毒熨。
4.
诀脉结筋。
(诀,通“决”,疏导。)
5.
揲荒爪幕。
(荒,通“肓”;幕,通“膜”。)
6.
以郄视文。
(郄,通“隙”,缝隙。)
7.
能使良医得蚤从事。(蚤,通“早”。)
二、古今字
1.
因五藏之输。
(藏,同
“臟
[
脏
]
”;输,同“腧”。)
2.
揲荒爪幕。
(爪,同
“抓”。)
3.
以郄视文。
(文,同
“纹”。图纹。)
4.
病应见于大表。
(见,同“现”。)
5.
目眩然而不瞚。
(瞚:同“瞬”,眨眼。)
6.
长终而不得反。
(反,同“返”。)
7.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厉,同“砺”,磨。)
8.
以
八减
之齐和煑之。(齐,同“剂”,药齐叽)
三、异体字
1.
彊
---
强
2.
決
---
决
< br>
3.
鍼
---
针
4.
-
--
睫
<
/p>
5.
煑
---
煮
6.
脅
--
-
脇
(
胁
)<
/p>
四、重点词语
(见教材)
五、词语活用
1.
鹊独奇之。
(
奇: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
3.
太
子病
血气不时。(时:名词作动词,按时运行。)
4.
齐桓候客之。(客:名词作意动词,把
当作客人
。)
2.
臣能生之。
(生:动词作使动词,使
活。)
扁
)
5.
闻贵妇人。
(贵: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6.
轻身重财。
六、特殊语序
1.
血脉治也
,
(轻、重: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重视。)
而何怪?(宾语前置。宾语:何。)
2.
问
中庶
子喜方者曰。(定语后置。“喜方”是“中庶子”的定语。)
3.
太子何病?
(宾语前置。宾语:何)
4.
是以阳缓而阴急。(宾语前置。“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5.
何
以言
太子可生也。(宾语前置。“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病家两要说》学习要点
一、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
执抝者若有定见。(抝:“拗”
2.
得稳当之名者,有躭阁之悮。
的异体字。
)
(躭:
“耽
的异体字;“阁”通“搁”。)
”
3.
昧經權之玅者,無格致之明。
的异体字。)
(玅:
“妙
4.
其于医也则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
(“谓”通“为”,因为。)
二、
重点词语
(见教材)
三、
词语活用
1.
烛幽隐于玄冥之间。(烛:名词作动词,洞察。)
2.
四、
特殊语序
1.
则仓卒之间,何所趋赖。(主谓
倒装。即“所趋赖何”,“何”是谓语提前。)
不得已而付之庸劣之手,最非计之得者。
(定语后置。
此所以相知之难,自古苦之。
(苦:意动用法,以…为苦恼。)
2.
“得”是“计”的后置定语。)
《大醫精誠》學習要點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
血脉荣卫之通塞。
(荣:通“营”,营气。)
2.
有浮沈絃紧之乱。
(沈,同“沉”。絃,“弦”的异体字)
3.
俞穴流注,有咼下淺深之差。
(俞,同“腧”。)
4.
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麤:“粗”的异体字)
5.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蚩,同“媸”)
6.
深心悽怆,勿避嶮巇、昼夜
寒暑。(悽:“凄”的异体字。崄:“险”的异体字)
7.
但发慙愧悽怜忧恤之意。
(慙:“惭”的异体字)
8.
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
(蔕:“蒂”的异体字)
(羞:同“馐”)
9.
珍羞迭荐,食如无味。
10.
而医者安然懽娱,傲然自得。
(懽:“欢”的异体字)
11.
不得多语调笑,谈谑諠譁。
(諠:“喧”的异体字
12.
炫燿声名,訾毁诸医。
(燿:“耀”的异体字)
二、重点词语
(见教材)
三、词义辨析
①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确
实)
②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
(诚
实)
?尔
①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词尾,……的样子)
②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
。(这样)
③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罢
了)
.
今
①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如果)
②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
(现
在)
③今病有内同而外异。
(语首助词)
4
.
审
①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详查,细究。)
②唯当审谛覃思。
(详尽,仔细。)
。譁:“哗”的异体字)
5
.
其
①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其不殆哉。(犹“岂”)
②
其有患疮痍、下痢……人所恶见者。(若,如果)
四、词语活用
1.
不得道听途说。(道、途:名词作状语,在道上,在途中。)
2.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博极:形
容词活用作动词,广泛、深入地研究。)
3.
虽曰贱畜贵人。(贱、贵:意动
用法,认为……卑贱,认为……高贵。)
4.
寒而冷之,热而温之。(冷、温
:使动用法,使……寒,使……温。)
5.
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耻:意动用法,认为……耻辱。)
6.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功夫:名词作动词,耽误功夫。)
五、特殊语序
1.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定语后置。定语“难精者”修饰“艺能”。)
《丹溪翁傳》學習要點
< br>
、通假字
1.
辟如滴水之器。(“辟”通“譬”)
2.
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葆”通“保”)
二、古今字
1.
足以激贪而厉俗。(“厉”同“励”)
三、异体字
1.
湊
---
凑
2.
甦
---
苏
< br>
四、重点词语
3.
誌
---
志
(见教材)
五、词义辨析
1.
[
益
]
①
益
闻道德
性命之说,宏深粹密。(逐渐)
②于是,翁之医益闻。
(更
加)
③
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有益)
2.
[
闻
]
①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听到)
(著名)
②于是,翁之医益闻。
③数年之间,声闻顿著。(声誉)
3.
[
遇
]
①
乃渡浙河……皆无所遇。(遇到)
②罗遇翁亦甚欢,即授以刘、
张、李诸书。(接待)
4.
[
良
]
①翁以其法治之,良验。
(确实)
②翁简慤贞良,刚严介特。
(善良)
③彼,良医也。(好的)
5.
[
一
]
①
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专心)
②
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完全)
③
一贫妇寡居病癞。
(一位)
④
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或者)
①
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
(研读)
6.
[
治
]
②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
(整理)
③即命治人参膏,而且促灸其气海。(调制)
④操古方以治今病。
(治疗)
⑤
翁为直陈治道。
(治理)
⑥
血脉治也,而何怪?
(正常)
⑦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举行)
7.[
①
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复往拜焉。(代词,之)
②
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词尾,……的样子)
p>
③而著《格致馀
论》……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于此,兼词)
p>
④
庶使后之君子得以互考焉。(语气词,无义)
8.[
①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
(那么)
②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
(法则)
③然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却)
9.[
①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轻视)
②少长,从乡先生治经。
(稍微)
六、词语活用
1.
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
(日:名词作状语)
2.
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起:使
3.
遂北面再拜以谒。(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
盖得之病后酒且内。(酒:名词
作动词,喝酒)
4.
于是诸医之笑且排者,始皆心服口誉。(心
、口:名词作状语)
6.
仍用防风通圣饮之。(饮:使……喝)
7.
以五倍子作汤洗濯,皱其皮。(皱:使……收缩)
8.
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声、影
: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9.
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友:名词作动词,交友)
七、特殊语序
1.
< br>翁穷昼夜是习。(宾语前置。宾语:是)
2.
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定语后置,定语:泥陈裴之学者)
3.
诸医之笑且排者。(定语后置。定语:笑且排者。)
4.
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宾语前置。宾语:末)
5.
而窃录其医之可传者为翁传。(定语后置。定语:可传。)
《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學習要點
、词语活用
1.
实实虚虚。(实、虚:使动用法,使……更实,使
2.
故可得而罪也。(罪:名词作动词,责怪。)
3.
可汗而出之。(汗:名词作状语,用汗法。)
4.
热客下焦。(客:名词作动词,侵入。)
5.
若人无病,粱肉而已。(粱肉:名词作动词,吃粱肉。)
6.
吐者,瓜蒂而已矣。(瓜蒂:名词作动词,用瓜蒂。)
7.
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条:名词作动词,分条列出。)
二、特殊语序
1.
< br>是之谓也。(宾语前置。宾语:是。)
三、课文重点今
译
1.
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
。
2.
夫
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
获利也,岂复计病者
之死生乎?
3.
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
重寒温于左。仍于三法之外,别著《原补》一篇
,
使不预三法。
《漢書?藝文志》學習要點
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
/p>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没,同“殁”。)
<
/p>
2.
战国从衡
,
真伪分争。(从衡,同“纵横”。)
3.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殽,“淆”的异体字。)
4.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
、阴阳、表里。(落,通“络”。)
5.
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箴,同“针”。)
(慈,通“磁”
6.
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7.
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瘉,“愈”
< br>
的异体字。)
8.
《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三
卜卷。(痺:“痹”
的异体字。)
9.
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
(辩,通“辨”
,辨别。)
10.
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反,同“返”。)
11.
神僊者,所以保性命之真
,
而遊求於其外者也。(僊,“仙”的异体字。)
12.
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盪,“荡”的异体字。)
13.
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晻,“暗”的异体字。)
二、重点词语
(见教材)
三、词义辨析
1
.
生
①
..........................
....................................
方
技者,皆生生之具。(使
生长不息;生命)
②
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生存)
③
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产生)
2
.
卒
①会向卒。(死)
②
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完成)
3
.
本
①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本原)
②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根据)
4
.
及
①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至于)
②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到)
③
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推及)
5
.
已
①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完了)
②
则疾可已,身可活也。(愈)《扁鹊传》
6.
书
①书缺简脱。(文字)
7.
因
②以书颇散亡。
(书籍)
③太祖累书呼。
(书信)《华佗传》
①因气感之宜。
(依据)
②
无所知,因破取。(于是)《华佗传》
四、词语活用
1.
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愚:
形
7
使动,使
愚昧。)
2.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条:名
7
动,分条列
出。)
-
-
-
-
-
-
-
-
-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精编
下一篇:中考语文选择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