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2 06:41
tags:

-

2021年2月2日发(作者:brightness)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第 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32


年国际版



原文是德文



写于


1844



5


月底


6


月初至


8


















我在< /p>


《德法年鉴》


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 学进行批判.


在加工


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 的批判同针对各种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


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 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样,


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


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着作中,


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


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表。因此,


我打算连续用不同的单独小册子来批判法 ,道德,


政治


等等,


最后再以一本专着 来说明整体的联系,


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


批判。由于这个理由,在本着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关

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所专门涉及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

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


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





不 消说,


除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


我也利用了德 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创作,


除去魏特林德著作外,


就要算


《二


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在


《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本着作的要点。




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实 证的,


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 /p>


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



《逻辑学》以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 p>




同当代批判的神 学家相反,


我认为,


本着作的最后一章,


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


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XL〕这样的工作还没 完成-不彻底性是必然的,因为批


判的神学家毕竟还是神学家,


就是说,


他或者不得不从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出发,


或< /p>


者在批判的过程中以及由于别人的发现而对这些哲学前提发生怀疑,


于是就怯懦地,


不适当


地抛弃,撇开这些前提,


而且仅仅以一种消极的,


无意识的,


诡辩的方式来表 现他对这些前


提的屈从的恼恨。





仔细考察起来,


在运动之初曾是一个 真正进行因素的神学的批判,


归根到底不外是旧哲


学,


特别是黑格尔的超验性被歪曲为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


历史现在仍然指 派神学这个历


来的哲学的溃烂区去显示哲学的消极分解,


即哲学 的腐性分化过程。


关于这个饶有兴味的历


史的判决,这个历史的 涅墨西斯,我将在另一个地方加以详细的论证。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工资




< /p>


〔I〕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


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


资本家的联合是很通常而卓有成效的,


工人的联合则遭


到禁止并会给他们招来恶果。此外,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可以把产业收益加进自己的收入,


而工人除了劳动所得既无地租,也无资本利息。所以,工人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从而,

< p>
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只有对工人来说才是必然的、本质的、有害的分离。资本和


地产无须停留于这种分离,而工人的劳动则不能摆脱这种分离。





因而,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





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 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


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活


口并使工人 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


“普通人”

< br>即畜类的


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人的需求必然调节人的生产,


正如其它任何产品生产的情况一样。


如果供给大大超过需

< p>
求,


那么一部分工人就要沦为乞丐或者饿死。


因而 工人的生存被归结为任何其它商品的存在


条件。工人成了商品,如果他能找到买主,那就 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而


需求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的兴致。

< p>
如果供给的量超过需求,


那么价格构成部分


(利润 、


地租、


工资)


之一就会低于价格而支 付,结果,


价格构成的一部分就会脱离这种应用,从而市场价


格 也就向作为中心点的自然价格靠近。但是,


第一,


在分工大大发 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


己的劳动转用于其它方面是极为困难的:


第二,


在工人从属于资本家的情况下,


吃亏的首先

< p>
是工人。





因此,


当市场价格向自然价格靠近时,


工人无 条件地要遭到最大的损失。


正是资本家把


自己的资本转用于其它 方面的这种能力,


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


或者


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





〔II〕


市场价格的偶然的和突然的波动,


对地租的影响比分解为利润和工资的价格部

< p>
分的影响小;而对利润的影响又比对工资的影响小。一般情况是,


有的地方 工资提高,


有的


地方工资保持不变,有的地方工资在降低。





当资本家 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例如,


当资本家由 于制造秘密或商业秘密,


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


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其次,劳动价格要比生活数据的价 格远为稳定。两者往往成反比。在物价腾贵的年代,


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下降而下降,< /p>


因生活价格提高而提高。


这样,


二者互相 抵消。


无论如何,


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没有饭吃。


在物价便宜的年代,


工资因对劳动的需求提高而提高,


因生


活数据价格下降而下降。这样,二者互相抵消。





工人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





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


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


在劳动时,


个人活动的 全部自然的、


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表现出来,


因而所得的报酬也 各不相同,


而死


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根本不在乎实际的 个人活动如何。





总之,


应当看到,工人和资本家同样在苦恼时,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 本家则是


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





工人不仅要为物质的生活数据而斗 争,


而且要为谋求工作,


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

< p>
可能性和手段而斗争。





我们且举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状态,并且考察一下工人在 其中的地位。





(1)如果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那么工人所受的痛苦最大。因为,即使在社会的幸

< br>福状态中工人阶级也不可能取得像所有者阶级所取得的那么多好处,


“没有一个阶 级像工人


阶级那样因社会财富的衰落而遭受深重的苦难”






(2)< /p>


现在且拿财富正在增进的社会来看。这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资本家之

< p>
间在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





但是,


第 一,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


他们就越不得牺

< p>
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来替贪婪者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


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 产生对劳动的新需


求,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其次,


社会在什么时候才处于财富日益增尽的状态呢?那就是一国的资本和收入增长的


时候。但是,这只有由于下述情况才可能:





(a)大量劳动累积起来,因为资本是累积的劳动;就是说, 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


地从他手中被剥夺了,


工人自己的劳动 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


而他的生存数据


和活动数据 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资本家的手中。





(b)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而分工则增加工人的人数;反过 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扩大


分工,


而分工又扩大资本的积累。一方 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


工人


日益完全依 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在


肉体上被 贬低为机器,


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


工人越来越依赖于市 场价格的一切波动,


依赖于资本的运用和富人的兴致。


同时,< /p>


由于单靠劳动为生的阶级的人数增加,


工人之间的


竞争加剧了,因而他们的价格也降低了。在工厂制度下,工人的这种状况达到了顶点。

< br>




(c)


在福利增长的社会中,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靠货币利息生活。其余的人都不得不


用自己的资本经营某种行业,


或者把自己的资本投入商业。


这样 一来,


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就


会加剧,


资 本家的积聚就会增强,


大资本家使小资本家陷于破产,


一部分先 前的资本家就沦


为工人阶级,


而工人阶级则由于这种增加,


部分地又要经受工资降低之苦,


同时更加依赖于

少数大资本家。


资本家由于人数减少,


他们为争夺工人而进 行的竞争几乎不再存在;


而工人


由于人数增加,


彼此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反常和带有强制性。


正 像一部分中等资本家


必然沦为工人等级一样。





由此可见,


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


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


过 度劳动和早死,


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资本的积累作为某种有危险的东西而与他 相对立)


,发生新


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





〔V〕


工资的提高在工人身上引起资本家般的发财欲望,


但是工人只有牺牲自 己的精神


和肉体才能满足这种欲望。


工资的提高以资本的积累为 前提并导致资本的积累:


因而劳动产


品越来越作为某种异己的东 西与工人相对立。


同样,


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 /p>



工不仅导致人的竞争,


而且导致机器的 竞争。


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


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

< p>
争者与他相对抗。最后,


正像资本的积累增加工业的数量,从而增加工人的 数量一样,


由于


这种积累,


同一数量的 工业生产出更大量的产品;


于是发生生产过剩,


而结果不是有很 大一


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最低限度。





这就是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 状态,即财富正在增长、增进的状态所产生的后果。





然而,


这种正在增长的状态终究有一 天要达到自己的顶点。


那时工人的处境会怎样呢?





(3)


“ 在财富已经达到它可能达到的顶点的国家,工资和资本利息二者都会极低。工


人之间为就 业而进行的竞争如此激烈,


以至工资缩减到仅维持现有工人人数的程度,


而国家


的人口这时已达到饱和,所以这个人数不能再增加了。

< br>”





超过这个人数的部分注定会死亡。





因此,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 贫困日益加剧;


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


具有错综复杂 的形式;在达到繁荣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VI〕但是,既然按照斯密的意见,大多数人遭受痛苦的社 会是不幸福的,既然社会


的最富裕的状态会造成大多庶人的这种痛苦,

< br>而国民经济学


(一般是私人利益占统治地位的


社会)又会 导致这种最富裕的状态,那末国民经济学的目的也就在于社会的不幸。





关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还应 指出,


工资的提高对资本家说来,


可以由劳动时间总

< p>
量的减少而绰绰有余地得到补偿;


工资的提高和商品利息的提高会像单利和 复利那样影响商


品的价格。





现在让我们完全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


并且仿效他把工人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要求


比较一下。





国民经济学家对我们说,劳动的全 部产品,本来属于工人,并且按照理论也是如此。但


他同时又对我们说,


实际上工人得到的是产品中最小的、


没有就不行的部分,也就是说,只


得到他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生存所必要的那一部分以及不是为了繁衍人类而是为繁衍


工人这个奴隶阶级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国民经济学家对我们说,


一切东西都 可用劳动来购买,


而资本无非是积累的劳动;


但他


同时又对我们说,工人不但远不能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不得不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的尊严。

< p>




懒惰的土地所有 者的地租大都占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


忙碌的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于两倍

< br>于货币利息,


而剩余部分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挣得的部分,


只有这么多:


如果他有四个孩子,


其中两个必定要饿死。





〔VII 〕


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劳动是人用来增大自然价值的唯一东西,劳动是

< p>
人的能动的财产;


而根据同一国民经济学,


土地所 有者和资本家


(他们作为土地所有者和资


本家不过是有特权的闲 散的神仙)处处高踞于工人之上,并对工人发号施令。





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


劳动是唯 一不变的物价;


可是再没有什么比劳动价值更具有


偶然性、更受 波动的了。




< br>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增进社会的财富,


促使社会日益 精致,


同时却使工人限于贫困


并变为机器。

劳动促进资本的积累,


从而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长,


同时却 使工人越来越依附


于资本家,


引起工人间更剧烈的竞争,


使工人卷入生产过剩的疯狂竞赛中;


而跟着生产过剩

< br>而来的是同样急剧的生产衰落。





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


工人的利 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


而社会却总是必然


地同工人的利 益相对立。




< br>按照国民经济学家的意见,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


(1)因为工 资的


提高可以由劳动时间量的减少和上述其它后果而绰绰有余地得到补偿;


(2)因为对社会来


说全部总产品就是纯产品,而区分纯产品对私人来说才有 意义。





劳动本身,


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


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 在于增加财富,


它就是有


害的、造孽的,这是从国民经济学家的 阐发中得出的结论,尽管他并不知道这一点。






按照理论,


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的扣除。


但在现实中,


工资却是土地和 资本让给工人


的一种扣除,是从劳动产品中给工人、劳动所打的回扣。

< br>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


工人遭受的痛苦最深重。


他遭受特别沉默的压迫是由于自己所处


的工人地位,但他遭受压迫则由于社会状况。





而在社会财富增进的状态中,


工人的沦落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


产物。就是 说,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社会的最富裕状态,


这个大致还是可 以实现并且至少是作为国民经济学和市民社会的目


的的理想,对工人说来却是持续不变的 贫困。





不言而喻,


国民经济学把无产者,即既无财产又无地租,


只靠 劳动而且是片面的、


抽象


的劳动为生的人,仅仅当作工人来考察 ,


因此,它才会提出这样一个论点:


工人完全和一匹

< p>
马一样,


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


国民经 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


不把工人作


为人来考察;


它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


司法、


医生、


宗教、


统计表、


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





现在让我们 超出国民经济学的水平,


试以前面几乎是用国民经济学家的原话所作的论述


中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中具 有什么意义?





(2)


主张细小改革的人不是希望提高工资并以此来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就是< /p>


(像蒲鲁


东那样)把工资的平等看作社会革命的目标,他们究竟犯 了什么错误?





劳动在国民经济学中仅仅以谋生活动的形式出现。






〔VI II〕


“可以肯定地说,那些要求特殊才能或较长期预备训练的职业,总的来说


已变得较能挣钱;


而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学会的那种机械而单调的活动的 相应工资,


则随着


竞争而降低并且不得不降低。


但正是这类劳动在劳动组织的现状下最为普遍。


因此,


如果说


第一类工人现在所挣得的是五十年前的七倍,


而第二类工 人所挣得的和五十年前一样,


那末


二者所挣得的平均起来当然是 以前的四倍。


但是,


如果在一个国家里,


从事第一类劳动的只


有一千人,


而从事第二类劳动的有一百万 人,


那末就有99900人并不比五十年前生活得


好,


如果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时上涨,


那末他们会比以前生活得更坏。


而人们却想用这种敷


浅的平均计算,


在关系到 居民人数最多的阶级的问题上欺骗自己。


此外,


工资多少只是估 计


工人收入的因素之一,


因为对衡量收入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把他 们获得收入的有保障的持续性


估计进去。


但是在波动和停滞不断 出现的所谓自由竞争的无政府状态下,


是根本谈不到这种


持续性 的。


最后,还应注意过去和现在的通常劳动时间。


最近二十五年 来,


也正是从棉纺织


业采用节省劳动的机器以来,


这个部门的英国工人的劳动时间已由于企业主追逐暴利


〔IX〕


而增加到每日十二至十六小时,


而在到处还存在着富人无限制地剥削穷人的工 议权利的情况


下,一国和一个工业部门的劳动时间的延长必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它地 方。



(舒耳茨,


《生产运动》第65 页)





“然而,


即使所谓社会一切阶级的平均收入都增长这种不真实的情况属实,


一种收入同


另一种收入的区别和相对的差距仍然可能扩大,

< br>从而贫富间的对立也可能更加尖锐。


因为正


是由于生产总 量的增长,


并且随着生产总量的增长,需要、欲望和要求也提高了,

于是绝对


的贫困减少,


而相对的贫困可能增加,

< p>
靠鲸油和腐鱼维生的萨莫耶特人并不穷,


因为在他们


那种与世隔绝的社会里一切人都有同样的需要。


但是在一个前进着的国家,

< p>
生产总量在大约


十年内与人口相比增加了三分之一,


而工人挣得的工资仍和十年前一样多,


他们不但不能保


持过去 的福利水平,而且比过去穷三分之一。



(同上,第65-66 页)





但是,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





“国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 展,


就不应该再当自己的肉体需要的奴隶,


自己肉体

< p>
的奴仆。


因此,


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 和精神享受的时间。


劳动组织方面的进步


会赢得这种时间。


的确,


今天由于有了新的动力和完善的机器,


棉纺织场的一个工人往往可


以完成早先100甚至250-350个工人的工作。在一 切生产部门中都有类似的结果,


因为外部自然力日益被用来加入


〔X〕


人类劳动。


如果说为了满足一定量的物质需要必须耗


费的时间和人力比现在比过去减少了一半,那末,与此同时,在不损害物质福利的情况下,< /p>


给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提供的余暇也就增加一臂。


但是,


在我们甚至从老克伦纳士自己领域


中夺得的虏获物的分配方面,


仍然取决于像掷骰子那样盲目的、


不公正的偶然性。

法国人有


计算过,


在目前生产状况下,

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平均每日劳动五小时,


就足以满足社会的


一切物质利益


......


尽管因机器改进而节省了时间,< /p>


工厂中奴隶劳动的时间对多数居民说来


却有增无已。



(同上,第67-68页)





“从复杂的手工劳动过渡,


首先要将这种手工劳动分解为简单的操作。


但是,

最初只有


一部分单调的重复的操作由机器来承担,


而另一部 分由人来承担。


根据事物的本性和一致的


经验,


可以说这种连续的单调的活动无论对于精神还是对于肉体都同样有害。


因此,< /p>


在机器


工作同较大量人手间的简单分工相结合的状况下,这种分工 的一切弊病也必然要表现出来。


工厂工人的死亡率较高尤其表明了这种分工的弊病


......


〔XI〕


人们借助于机器来劳动 和


人们作为机器来劳动,


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


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



(同上,


第6


9页)





“但是在各国人民未来的生活里,


通过机器起作用的盲目的自然力,


将成为我们的奴隶

< p>
和奴仆。



(同上,第74页)

< br>




“在英国的纺织厂中就 业的只有158818个男工和196818个女工。


朗卡斯特


郡的棉纺织厂每有100个男工就有103个女工,


而在苏格兰甚至达到209个。


在英国


里子的麻纺厂中每100个男工中就有147个女工;


在丹第和苏格兰东海岸甚至达到28


0个。


在 英国的丝织厂中有很多女工;


在需要较强体力的毛纺织厂中主要是男工。


1833


年在北美的棉纺织厂中就业的,


除了1859 3个男工以外,


至少有38927个女工。


< br>见,


由于劳动组织的改变,


妇女就业的范围已经扩大


......


妇女在经济上有了比较独立的地



......


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关系方面互相接近了。



(同上,第71-72页)





“1835年,

< br>在拥有蒸汽动力和水力动力的英国纺织厂中劳动的有8-12岁的儿童


20558 人,12-13岁的儿童35867人,13-18岁的儿童108208


< p>
......


当然,


机械的进一步改进使人日益摆 脱单调劳动操作,


促使这种弊病逐渐


〔XII〕


消除。


但是,


资本家能够最容易最便宜地占有下层阶级 以至儿童的劳动力,


以便使用和消耗


这种劳动力来代替机械手段 ,正是这种情况妨碍机械的迅速进步。



(舒耳茨,

< p>
《生产运动》


第70-71页)





“布鲁姆勋爵向工人大声疾呼:< /p>


’作资本家吧!



......


不幸的是,


千百万人只有通过糟


蹋身体、


损害道德和智力的紧张劳动,


才能挣钱勉强养活自己,


而且他们甚至不得不把找到


这样一种工作的不幸看作是一种幸运。



(同上,第60页)





“于是,为了生活,一无所有者不得不直接地或间接地替有产 者效劳,也就是说,要受


他们的摆布。



(见魁尔《社会经济的新理论》第409页)





“佣人-月钱;工人-工资;职员-薪金或报酬。

< p>


(同上,第409-410页)





“出租自己的劳动”



“出租自己的劳动换取利息”


< br>“代替别人劳动”






“出租劳动材料”



“出租劳动材料换取利息”



“让别人代表自己劳动”



(同上,


〔第4

11页〕






〔XIII〕


“这种经济结构注定人 们去干如此低贱的职业,遭受如此凄惨沦落之苦,


以至野蛮状态与之相比似乎也是王公的 生活了。



(同上,第417-418页)




“一无所有者以各种各样 的形式卖淫。



(同上,第421-〔422〕页)捡破烂者。





查. 劳顿在《人口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1842年巴黎版)一书中估计英国卖淫者的


数目有6-7万人。


“品德可疑的妇女”也有那么大的数目。





“这些不幸的 马路天使的平均寿命,


从她们走上淫荡的生活道路算起,


大约是 6-7年。


因此,


要使卖淫者保持6-7万这个数目,


在联合王国每年至少要8-9千名妇女为这个淫


秽的职业献身,


也就是说,


每天大约要有24名新的牺牲者,


或 者每小时平均要有一名新的


牺牲者;如果这个比例适用于整个地球,那末这种不幸者的人 数势必经常有150万人。



(同上,第229页)

< p>




“贫困的人口随 着贫困的增长而增长;


最大量的人在极端贫困的状况下挣扎,


彼 此争夺


着受苦受难的权利


......


1821年爱尔兰的人口是6801827人。


1831年增加到


7764010人,


也就是说,


在十年中间增加了14%。在 最富裕的伦斯特省,


人口只增


加8%,而在最贫困的康诺特省, 人口反而增加21%(


《在英格兰公布的关于爱尔兰的统


计调查 摘要》


,1840年维也纳版)



”< /p>


(毕莱,


《论贫困》第一卷第〔36〕-37页)





国民经济学把劳动抽 象地看作物;


“劳动是商品”


价格高,


就意味着对商品的需求很大;


价格低,就意味着商品的供给很多;


“劳动作为商品,其价格必然日益降低”



这种情况之所


以必然发生,一部分是由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竞争,一部分是由于工人之间的竞争。





“出卖劳动 的工人人口,


不得不满足于产品的最微小的一份


......< /p>


关于劳动是商品的理


论,难道不是伪装起来的奴隶制的理论吗?”


(同上,第44页)


“大企业家宁可购买妇女和


儿童的劳动,只是因为这种劳动比男子的劳动便宜。



(同上)


“工人在雇用他的人面前不是


处于自由的卖者地位


......


资本家总是自由雇用劳动,


而 工人总是被迫出卖劳动。


如果劳动


不是一瞬间都再出卖,那末它 的价值就会完全消失。与真正的商品不同,劳动既不能积累,


也不能储蓄。


〔XIV〕劳动就是生命,而生命如果不是每天用食物进行新陈代谢,就会衰


落并很快死亡。


为了使人的生命成为商品,


也就必须容许奴隶制 。



(同上,


第49-50页)





可见,


如果劳动是商品,那末它就是一种具有最不幸的特性的商品。然而,甚至根据国


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劳动也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自由交易的自由结果”



(同上,第5


0页)现存的经济制度。





“既降低了劳动的价格,同 时也降低了劳动的报酬;它造就了工人,却贬低了人。



(同< /p>


上,第52-53页)


“工业成了战争,而商业成了赌博。



(同上,第62页)





“单是加工棉花的机器(在英国) 就完成8400万手工劳动者的工作。



(同上,第1


93页,注)





工业直到现在还处于掠夺战争的状态:





“它像大征服者那样冷酷无情地浪 费那些构成它的军队的人的生命。


它的目的是占有财


富,


而不是人的幸福。




毕莱,


同上,


第20页)



这种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听之任之


......

就必然要互相冲突;它们除了战争再无其它仲裁者,战争的判决就是使一些人失败和死亡,

< br>使另一些人获得胜利


......


科学在对抗力量的冲突 中寻求秩序和平衡;


按照科学的意见:



绵不断的战争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方法;这种战争就叫作竞争。



(同上,第23页)





“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这场工业战争,


需要有人数众多的军队,


这种军队能调集到一个


地点,


不惜牺牲地投入 战斗。


这种军队的士兵所以能够忍受强家在他们身上的重担,


既 不是


出于忠诚,


也不是由于义务;


只不 过为了逃避那必不可免的饥饿威胁。


他们对自己的长官既


不爱戴 ,也不感恩。长官对自己的部下没有任何好意。在他们眼中,这些部下不是人,仅仅


是以 尽可能少的花费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的生产工具。


这些日益密集的工人群众甚至没有信< /p>


心会有人经常雇用他们;


把他们集合起来的工业只是在它需要他们 时才让他们活下去;


而一


旦能够撇开他们,

它就毫不踌躇地抛弃他们;


于是工人不得不按照人家同意的价格出卖自己

< p>
的人身和力气。


加在他们身上的劳动,时间越长,


越令人痛苦和厌恶,


他们所得的报酬也就


越少;


可以看到有些工人每天连续紧张劳动十六小时,


才勉强买到不致饿死的权利。< /p>



(同上,


第〔68〕-69页)





〔XV〕< /p>


“我们确信-那些调查手工织布工的状况的委员们也会相信-大工业城市如果


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健康人、


新鲜的血液不断从邻近农村流入,


那就会在短期内失去自己的劳


动人口。



(同上,第362页)




资本的利润



一.资本





〔I〕


(1)资本,即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是建立在什么 基础上的呢?





“如果资本本身并非来源于盗窃和诈骗,


那末,为了使继承神圣化,仍然需要有 立法的


协助。



(扎伊尔,第1卷第1 36页,注)





人怎样成为生产基金的所有者?他怎样成为用这些生产基金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所有


者?





根据成文法。


(扎伊尔,第2卷第4页)





人们依靠资本,例如,依靠大宗财产的继承,可以得到什么?





“继承了大宗财产的人不一定因此 直接得到政治权利。


财富直接提供给他的权力无非是


购买的权力 ,


这是一种支配当时市场上拥有的一切他人劳动或者说他人劳动的一切产品的权


力。



(斯密,第1卷第16页)





因此,

< p>
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


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 的或


人的特性,


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


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


权力。





下面我们首先将看到,

< p>
资本家怎样利用资本来行使他对劳动的支配权,


然后将看到资本

< p>
的支配权怎样支配着资本家本身。






什么是资本?





“一定量的积累的和储存的劳动。



(斯密,第2卷第312页)





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





(2)


基 金,


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


资金只有当它 给自己的所有


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作资本。


(斯密, 第2卷第191页)



二.



资本的利润





“资本的利润或赢利与工资完全不同。二者的差别表现在两个 方面:首先,资本的利润


完全决定于所使用的资本的价值,尽管监督和管理的劳动在不同 的资本之下可能是一样的。


其次,


在大工厂,

< br>这方面的劳动完全委托给一个主管人,


这个主管人的薪金同他监督如何使


用的资本〔II〕并不保持一定的比例。


尽管这里的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几 乎等于零,他仍然


要求利润和他的资本保持一定的比例。



(斯密,第1卷第97-99页)





为什么资本家要求利润和资本之间保持这种比例呢?





“如果资本家从出卖工人生产的产 品中,


除了用于补偿他预付在工资上的基金所必须的


数额以外,


不指望再多得一个余额,


他就不会有兴趣雇用这些工人了;


同样,如果他的利润


不同所使用的资本成一定的比例,


他就不会有兴趣使用较大的资本来代替较小的资本。



(斯


密,第1卷第96-97页)





因此,资本家赚得的利润首先同工 资成比例,其次同预付的原料成比例。





那末,利润和资本的比例是怎样的呢?





“如果说确定一定地点和一定时间 的通常的、


平均的工资额已经很困难,


那末确定资本

< p>
的利润就更困难了。


资本所经营的那些商品的价格的变化,


资本的竞争者和顾客的运气好坏,


商品在运输中或在仓库中可能遇到的许许多多 意外事故,


-这一切都造成利润天天变动,


< br>至是时刻变动。



(斯密,第1卷第179-180页)


“尽管精确地确定资本利润的数额是


不可能的,


但是根据货币利息仍可大略知道这个数额。


如果使用货币得到的利润多,


那末为


使用货币所付出的利息就多;如果使用货币得到的利润少,那末 付出的利息也少。



(斯密,


第1卷第 181页)


“通常的利息率和纯利润率之间应当保持适当的比例,必然随着利润的


高低而变化。在英国,人们认为,相当双倍利息的利润就是商人所称的正当的、适度的、合


理的利润;这些说法无非就是指通常的普通的利润。



(斯密,第1卷第198页)





什么是最低的利润率呢?什么是最高的利润率呢?





“资本的最低的普通利润率,


除了补偿资本在各种使用中遇到的意外损失,


必须始终有

< p>
些剩余,只有这种剩余才是纯利润或净利润。


最低利率的情况也是如此。< /p>



(斯密,


第1卷第

196页)





〔III〕


“最高的普通利润率可能是这样的,


他吞 没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中地租的全部,


并且使供应的商品中所包含的工资降到最低价格,即 只够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价


格。在工人被雇用从事劳动时,人们总得设法养活他 们;地租却可以完全不付。例如,在孟


加拉国的东印度贸易公司的经理们。



(斯密,第1卷第〔197〕-198页)





资本家除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 微小竞争的一切好处之外,


还能用堂堂正正的方式把


式场价格保 持在自然价格之上。





首先,


如果那些在世场上销售商品的人离市场很远,

就利用商业秘密;


这就是说,


对价


格变动即价格高于自然价格保密。


这种保密,


可以使其它资本家 不致把自己的资本投到这个


部门来。





其次,


利 用制造业秘密;


这种秘密使资本家可以用较少的生产费用按照同样的价格甚至

< p>
比竞争者低的价个供应产品,


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



(以保密来欺骗不是不道德吗?交易


所的交易。

< p>
)-再次,把生产限制在特定的地点(例如,名贵的葡萄酒)


,以至有效的 需求永


远不能得到满足。最后,利用个别人和公司的垄断。垄断价格是可能达到的最高价 格。


(斯


密,第1卷第120-124页)




可能提高资本的另一些偶然的原因。





新领土的获得或新行业的出现甚至 在富国也往往可以提高资本利润,


因为它们可以从旧


行业抽走一 部分资本,缓和竞争,减少市场的资本供应,


从而促使这些商品的价格提高;在


这种情况下,


这些商品的经营者就能够对贷款支付较高的利息。


(斯密,


第1卷第190页)





“商品加工越多,


商品越变成加工对象,


商品价格中分解为工资和利润的部分就比分解

< p>
为地租的部分增长的越大。


随着商品加工的进展,


不仅利润的数目增大了,


而且每个后来的


利润总比先前的利润大 ,


因为产生利润的资本


〔IV〕必然越来越大。


雇用织工的资本必然


大于雇用纺工的资本,


因为前一种 资本,


不仅要补偿后一种资本和利润,


而且要支付织工的


工资,而利润必定总是同资本保持一定的比例的。


< br>(第1卷第102-103页)





由此可见,


在对自然产品加工和再加 工时人的劳动的曾价,


不是使工资增加,


而是一方


面使获利资本的数额增大,另一方面使每个后来的资本比先前的资本大。





关于资本家从分工中得到的好处,后面再讲。





资本家得到双重的好处:第一,< /p>


从分工;第二,


从一般加在自然产品上的人的劳动的增

< p>
长。人加进商品的份额越大,死资本的利润就越大。





“在同一社会,

< br>与不同工种的工资相比,


资本的平均利润率更接近于同一水平。

< br>”


(第1


卷第228页)


“各种 不同用途的资本的普通利润率随着收回资本的可靠性的大小而不同。


利润率随着风险增大 而提高,尽管二者并不完全成比例。



(同上,


〔第226-227页〕






不言而喻,资本利润还由于流通手 段(例如,纸币)的简便或低廉而增长。



三.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追逐私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决定把资本投入农业还是投入工 业,


投入批发商业的某一


部门还是投入零售商页的某一部门的唯 一动机。至于资本的哪一种用途能推动多少生产劳


动,


〔V〕或 者会使他的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年产品增加多少价值,他是从来不会想到去计


算的。



(斯密,第2卷第400-401页)





“对资本家来说,


资本的最有利的使用,


就是在同样风险的条件下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

< p>
使用。


这种使用对社会说来并不总是最有利的。


最 有利的资本使用就是用于从自然生产力中


取得好处。



(扎伊尔,第2卷第130-131页)





“最重要的劳动操作是按照投资者的规画和盘算来调节和指挥 。


而投资者所有这些规画


和操作的目的就是利润。


然而,


利润率不像地租和工资那样,


随社会的繁荣而 上升,随社会


的衰退而下降。


相反地,


利润率很自然在富国低,


在穷国高,


而在最迅速地走向末落的国 家


中最高。因此,这一阶级的利益不像其它两个阶级的利益那样与社会的一般利益联系在 一



......


经营某一特殊商业部 门或工业部门的人的特殊利益,


在某一方面总是和公众利益不


同 ,


甚至常常同它相敌对。


商人的利益始终在于扩大市场和限制卖 者的竞争


......


这是这样


一些人 的阶级,


他们的利益决不会同社会利益完全一致,


他们的利益一 般在于欺骗和压迫公


众。



(斯密,第 2卷第163-165页)



四.



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资本的增加使工资提高,但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又有使资 本家利润减少的趋向。



(斯密,第1卷179页)

< p>




“例如,


一个城市的食品杂货业把所需的资本如果分归两个食品杂货商经营,


那 末他们


之间的竞争秽史双方都把售价’


降到比一个人独营时便宜 ;如果分归二十个


〔VI〕杂货商


经营,


那末他们之间的竞争会更剧烈,


而他们结合起来抬高他们的商品价格的可能性也变得< /p>


更小。



(斯密,第2卷第372-37 3页)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


垄断价格是可能达到的最高价格;


既然资 本家的利益甚至按照一般


国民经济学的观点看来是同社会利益相敌对的;


既然资本利润的提高像复利一样地影响商品


的价格(斯密,第1卷第199-2 01页)


,-所以,竞争是对抗资本家的唯一手段;根


据国民经 济学的论述,


竞争既对工资的提高,


也对商品价格的下降产生有 利于消费公众的好


影响。





但是,


只有当资本增加而且分散在许 多人手中的时候,


竞争才有可能。


只有通过多方面


的积累才可能出现许多资本,


因为资本一般只有通过积累才能形成,


而多方面的积累必然转


化为单方面的机类。


各个 资本之间的竞争扩大各个资本的积累。


在私有制的统治下,


积累 就


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只要听任资本的自然趋向,积累一般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 果;


而资本的这种自然使命恰恰是通过竞争来为自己开辟自由的道路的。





我们已经听到,


资本的利润同资本的量成正比。


因此,


即使 一开始就把蓄谋的竞争完全


撇开不谈,大资本也会按其量的大小相应地比小资本积累得快 。


〔VI〕





〔VIII〕由此可见,完全撇开竞争不谈,大资本的积累比 小资本积累快得多。不过


我们要进一步探讨这个过程。





随着资本的增长,资本利润由于竞 争而减少。因此,遭殃的首先是小资本家。





资本的增长和大量资本的存在以一国财富的日益增进为前提。





“在财富达到极高程度的国家,< /p>


普通利润率非常低,


从而这个利润能够支付的利息很低,


以致除了最富有的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靠利息生活。


因此,


所有中等有产者都不得不自己使


用资本,经营一种实业,或参与某种商业。< /p>



(斯密,第1卷第〔196〕-197页)




这种状态是国民经济学最喜爱的状态。





“资本和收入之间的比例无论在什 么地方都决定着勤劳和懒惰的比例:


资本占优势的地


方,普通勤 劳;收入占优势的地方,普通懒惰。



(斯密,第2卷第325 页)





在竞争扩大的条件下,资本使用的情况如何呢?





“随着资本的增加,


生息信贷基金的数量也必然不断增长。随着这种基金的增加,


货币

< p>
利息会日益降低,


(1)因为一切物品的市场价格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而降 低;


(2)


因为随


着一国资本的增加,


新资本要找到有利的用途越来越困难。


不同资本之间就产生了竞 争,



个资本的所有者千方百计夺取其它资本所占领的行业。< /p>


但是,


如果他不把自己的交易条件放


宽一 些,


那末他多半不能指望把其它资本排挤掉。


他不仅要廉价销售 物品,


而且往往为了寻


找销售的机会,


还不得不高价收购物品。


因为用来维持生产劳动的基金逐日增加,


所以对生


产劳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工人容易找到工作,


〔I X〕而资本家却难以找到他们能够雇用


的工人。资本家的竞争使工资提高,利润下降。< /p>



(斯密,第2卷第358-359页)





因此,小资本家必须在二者中选择 其一:


(1)他由于已经不能靠利息生活而把自己的


资本吃光, 从而不再做资本家;


(2)亲自经营实业,比富有的资本家贱卖贵买,并且支付


较高的工资;


因为市场价格由于价定的激烈竞争已经很低,


所以小资本家就陷于破产。


相反,


如果大资本家想挤 掉小资本家,


那末,


与小资本加相比,


他拥有资本家作为资本加所具有的


对工人的一切优越条件。


对他 来说,


较少的利润可以由大量的资本来补偿;


他甚至可以长久< /p>


地容忍暂时的亏损,


直至小资本家破产,


直至他摆脱小资本家的竞争。


他就是这样把小资本


家的利润积累 在自己手里。





其次,


大资本家总是比小资本家买得便宜,因为他的进货数量大,


所以,他贱卖也不会


亏损。





但是,


如 果说货币利息下降会使中等资本家由食利者变为企业家,


那末反过来,

< br>企业资


本的增加以及因此引起的利润的减少,会造成货币利息下降。





“随着使用资本所 能取得的利润减少,为使用这笔资本所能支付的价格也必然降低。


(斯密,第2卷第359页)





“财富、工业、人口越增长,货币利息,从而资本家的利润就 越降低。利润尽管减少,


资本本身却不但继续增加,


而且比以前 增加的更迅速。


大资本利润虽低,


但比利润高的小资

< p>
本一般也增长得更迅速。俗语说得好:钱能生钱。



(斯密,第1卷第189页)





如果像在假定的那种激烈竞争状态下所发生的那样,


利润低的小 资本同这个大资本相对


立,那末大资本成把们完全压垮。





在这种竞争中,商品质量普遍低劣 、伪造、假冒、普遍有毒等等,正如在大城市中看到


的那样,都是必然的结果。





〔X〕


此外,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也是 大资本和小资本的竞争中的一个重


要情况。





“流动资本就是用于生产食物、< /p>


制造业或商业的资本。


只要它仍然留在所有者手中或者

< p>
保持原状,


它就不会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

它不断以一种形式用出去,


再以另一


种形式收回来,


而且只有依靠这种流通,


即依靠这种连续的转化和交换,才带来利润。


固定


资本就是用于改良土地,购置机器、工具、手工式工具之类 物品的资本。



(斯密,第2卷第


19 7-198页)





“固定资本维持费的任何节约能意味着纯利润的增长。


任何企业家的总资本必 然分成固


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只要资本总额不变,


其中一部分越小,另一部分就越大。流动资本用于


购买原料、支付工资和推动 生产。因此,固定资本的任何节约,只要不减少劳动生产力,都


会增加生产基金。



(斯密,第2卷第226页)





从一开头就可以看出,

< p>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对大资本家要比对小资本家有利的

< p>
多。


最大的银行家所需要的固定资本只比最小的银行家略多一些,


因为二者的固定资本都只


限于银行办公的费用。


大土地所有者的生产工具决不会按照他的土地面积而相应地增多。


样,


大资本家所享有的比小资本家高的信用,


就是对于固定 资本即一笔必须经常准备着的货


币的相当大的节约。


最后,不言 而喻,凡是工业劳动高度发展的地方,


也就是几乎所有手工


劳动 都变成工厂劳动的地方,


小资本家仅仅为了拥有必要的固定资本,


把他的全部资本都投


入也是不够的。大家知道,大农业的劳动,通常只占用不多的劳动 人手。





与较小的资本加相比,


在大资本积累时,


一般还发生固定资本 的相应的集中和简化。



资本家为自己〔XI〕采用某种对劳动 工具的组织方法。




< p>
“同样,


在工业领域,


每个工场和工厂就已经是相 当大一批物质财富为了生产的共同目


的而同多种多样的智力和技能实行的广泛结合


......


凡是立法维护大地产的地方,


日 益增长


的人口过剩部分就会涌向工商业,结果,正如英国那样,大批无产者主要聚集在工 业领域。


凡是立法容许土地不断分割的地方,


正如在法国那样,


负债的小所有者的数目就会增加起来,


这些小所有者由于土地进 一步分割而沦为穷人和不满者的阶级。


最后,


当这种分割和过重 的


负债达到更高程度时,


大地产就会吞掉小地产,


正像大工业吃掉小工业一样;


而且因为相当


大的地产 重新形成,


大批不再为土地耕作所绝对需要的贫穷的工人就又涌向工业。



(舒耳茨


《生产运动》第〔58〕-59页)





“同一种商 品的性质由于生产方法改变,


特别是由于采用机器而发生变化。


只是由于排


除了人力,


才有可能用价值3先令8便士的一磅棉花 ,


纺出350束总长167英里


(即3


6德里)


、价值为25基尼的纱。



( 同上,第62页)




< p>
“四十五年来英国的棉纺织品价格平均降低11/12,


并且根据马歇尔计 算,


相同数


量的制品,


在1814年需 要付16先令,


而现在只值1先令10便士。


工业产品的大落价


既扩大了国内消费,


也扩大了国外市场;


因此,


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工人人数在采用机器以后


不仅没有减 少,反而从4万增加到150万。


〔XII〕至于工业企业家和工人的收入,那


末由于厂主之间的竞争加剧,


厂主的利润同他们供应的产品量相比必然减 少了,


在1820


-1833年这一期间,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在每匹印花布上所得的总利润由4先令1



1/


3便士减少到1先令9便士。但是,为了补偿这个损失,生产量更加增大了。结果 ,在某些


工业部门有时出现生产过剩;


破产频频发生,


在资本家和雇主的阶级内部造成财产的波动不


定和动荡,


这种波动和动荡把一部分经济破产的人投入无产阶级队伍;


同时常常不得不突然


实行停工或缩减生产,而雇佣劳动者往往是深受其害。



(同上,第63页)





“出租自己的劳动就是开始自己的奴隶生活:


而出租劳动材料就是确立自己的自由


......


劳动 是人,相反地,劳动材料则根本不包括人。



(贝魁尔《社会经 济和国民经济的新理论》


第411-412页)





“材料要素如果没有劳动要素就根 本不能创造财富;


在材料所有者看来,


材料所以具有

< p>
创造财富的魔力,


彷佛是他们用自身的活动给材料加进了这种不可缺少的要 素。



(同上)


“假

< br>定一个工人的日常劳动每年给他平均带来400法郎,


而这个数目足够一个成年人 维持最起


码的生活,那末,这等于说,一个每年拥有2000法郎利息、地租、房租等等 收入的所有


者在间接地迫使5个人为他劳动;


10万法郎则表示 2500人的劳动。



(同上,


第41 2


-413页)从而,3亿法郎(路易-菲利普)表示75万工人的劳动。





“人们制定的法律 赋与所有者以使用和滥用即随心所欲地处置任何劳动材料的权



......


法律并不责成所有者始终及时地给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提供工作,

< p>
并且始终给他们足


够的工资,等等。


< p>
(同上,第413页)


“对生产的性质、数量、质量和适时性的确定是完< /p>


全自由的;


对财富的使用和消费以及对一切劳动材料的支配是完全 自由的。


每个人都可以只


考虑他自己的个人利益,随心所欲地自 由交换自己的物品。



(同上,第413页)

< br>




“竞争不过是任意交换 的表现,


而任意交换又是使用和滥用任何生产工具的个人权力的


直接和合乎逻辑的结果。实质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这三个经济要素-使用和滥用的权利,


交换的自由和无限制的竞争-引起如下的后果: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他乐意的方式,


在他乐意


的时间和地点,生产他乐意生产的东西;他可以生产的好或 坏、过多或过少、过迟或过早、


过贵或过贱;没有人知道,他能否卖出去、卖给谁、如何 卖、何时卖、在何处卖。买进的情


况也是如此。


〔XIII〕生 产者既不知道需要也不知道原料来源,既不知道需求也不知道


供给。

他在他愿意卖和能够卖的时候,在他乐意的地点,


按照他乐意的价格,卖给他乐意的


人。买进的情况也是如此。他在这一方面总是偶然情况的玩偶,是强者、宽裕者、富有者 所


强加的法律的奴隶


......


一个 地方是财富的不足,


而另一个地方则是财富的过剩和浪费。


一< /p>


个生产者卖得很多或者卖得很贵并且利润丰厚,而另一个生产者卖不出去或者亏本


......


供给不知道需求,


而需求不知道供 给。


你们根据消费者中的爱好和时


[


兴 去进行生产;


可是,


当你们准备好提供这种商品的时候,他们的 兴头已经过去而转到另一种产品上去了


......


这一切情况 的必然结果就是连续不断的和范围日益扩大的破产;


失算、


突如 其来的破落和出


乎意料的致富;商业危机、停业、周期性商品滞销或脱销;工资和利润的 不稳定和下降;财


富、时间和精力在激烈竞争的舞台上的损失或惊人的浪费。

< p>


(同上,第414-416页)





李嘉图在他的书(地租)中说:各 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


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 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


切。在法译本第二十六章中说:< /p>





“对于 一个拥有2万法郎资本,


每年获得2000法郎的人来说


... ...


不管他的资本是


雇100个工人还是雇1000个工人< /p>


......


都是一样的。


一个国家的实 际利益不也是这样


吗?只要这个国家的实际纯收入、


它的地租和 利润不变,


这个国家的人口有1000万还是


有1200万,都 是无关紧要的。


”德.西斯蒙先生说(第2卷第331页)


:< /p>


“真的,就只


能盼望国王孤伶伶地住在自己的岛上,


不断地转动把手,


通过自动机来完成英国的全部工作


了。






“雇主用只够满足工人最迫切需要的低价格来购买工人的劳动,


对于工资不足或劳动时


间过长,


他不负任何责任,


因为他自己也要服从他强加给别人的法律


......


贫困的根源与其


说在于人,不如说在于物的力量。




〔毕莱〕同上,第82页)





“英国许多地方的居民没有足够的 资本来改良和耕种他们的土地。


苏格兰南部各郡的羊


毛,因为缺 乏就地加工的资本,大部分不得不通过很坏的道路,长途运送到约克郡去加工。


英国有许 多小工业城市,


那里的居民缺乏足够的资本把他们的工业产品运到可以找到需求和


消费者的遥远市场上去。


这儿的商人


〔XIV 〕


不过是住在某些大商业城市中的大富商的代


理人。

< p>


(斯密,第2卷第382页)


“要增加土地和劳 动的年产品的价值,只有两种办法:


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


或者 提高已被雇用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


两种情况都几乎 总是必


须增加资本。



(斯密,第2卷 第338页)





“因为按照事物的本性,


资本的积累是分工的必要的前提,

所以只有资本的积累越来越


多,分工才会越来越细。


分工越 细,


同样数目的人所能加工的原料数量也就增加得越多;因


为这 时每个工人的任务越来越简单,


所以减轻和加速这些任务的新机器就大量发明出来。



此,


随着分工的发展,

< br>为了经常雇用同样数目的工人,


就必须预先积累和从前同样多的生活


数据,


以及比从前不大发达时更多的原料、工具和器具。

在任和生产部门,


工人人数总是随


着这一部门分工的发展而 增长,


更正确地说,


正是工人人数的这种增长才使工人有可能实 现


这种细密的分工。



(斯密,第2卷 第193-194页)





“劳动生产力的大大提高,


非有预先的资本积累不可,同样,


资本的积累也自然会引起


劳动生产力的大大提高。


资本家希望利用自己的资本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


因此他力求在

自己的工人中最恰当地进行分工,


并把尽可能好的机器供给工人使用。


他这两方面成功的可


能性如何,


〔XV〕要看他有多 少资本,或者说,要看这个资本能够雇用多少工人。因此,


在一个国家里,


不仅劳动量随着推动劳动的资本的扩大而增加,


而且,


同一劳动量生产的产


品,也由于资本的扩大而大大增加。


”< /p>


(斯密,同上,第194-195页)





因此出现了生产过剩。





“由于在更大规模的企业中实行更大数量和更多种类的人力和 自然力的结果,


在工业和


商业中


... ...


生产力更广泛地联合起来。


到处


......


主要的生产部门彼此已经更密切地结合


起来。


例如,


大工厂地主也力图购置大地产,


以便 他们的工业企业所需要的原料至少有一部


分不必从他人手中得到;


或者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业开办商业,


不仅为了销售他们自己的产品,

< br>而且为了购买其它种类的产品并把这些产品卖给他们的工人。


在英国,

< p>
那里一个工厂主有时


拥有10000-12000个工人

< br>......


不同生产部门在一个主管人的领导之下的这种


结合,


这种所谓国家中的小国家或国家中的属领,


已经屡见不 鲜。


例如,伯明翰的矿主近来


已把制铁的全部生产过程掌握起来 ,


而过去制铁的全部生产过程是分散在许多企业家和所有


者手里 的。见1838年《德意志季刊》第3期《伯明翰矿区》一文。-最后,我们在目前


已如 此众多的大股份公司中,


还看到许多股东的财力同另一些担任实际工作的人的科技知识< /p>


才能的广泛结合。


这样一来,


资本家就有 可能以更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利用自己的积蓄,


甚至


还可以把积蓄 同时用于农业、工业和商业。因此他们的利益就更是多方面的了,


〔XVI〕

< p>
而农业、


工业和商业的利益之间的对立缓和下来并趋于消灭。


然而,


正是这种增大的按不同


方式使用资本的可能性 本身,必定会加深有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之间的对立。



(舒 耳茨,


同上,第40-41页)





房东从穷人身上取得巨额利润。房租和工业贫困成反比。





从沦落的无产者的恶习中也抽取利 息。


(卖淫、酗酒、抵押放债人。






当资本和地产掌握在同一个人手中 ,


并且资本由于数额庞大而能够把各种生产部门结合


起来的时候 ,资本的积累日益增长,而资本间的竞争日益减少。





对人的漠不关心。斯密的二十章彩票。





扎伊尔的纯收入和总收入。











〔I〕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来源于掠夺。


(扎伊尔,第1卷第135页 ,注)土地所有者


也像所有其它人一样,


喜欢在他们未曾播种的 地方得到收获,


甚至对土地的自然成果也收取


地租。

< p>
(斯密,第1卷第99页)





“也许有人认为,地租不过是土地所有者用来改良土地资本的 利润


...


有时候,地租可


能部分地是 这样


...


但是,


(1)


土地所有者甚至对未改良的土地也要求地租,


而可以看做改

< br>良费用的利息或利润的东西,则往往是这种原始地税的追加额(附加费)



(2)此外,这种


改良并不总是用土地所有者的资本,


而有时是用租地农场主的资本来进行的:


虽然如此,



复位租约十,土地所有者通常要求提高地租,彷佛这种改良全是由他出资本进行的;


(2)


而且,


他有时甚至对那根本不能用人 力来改良的东西也要求地租。



(斯密,


第1卷第300


-301页)





为说明后一种情况,斯密举叉明草(海藻


Seekrapp, Salicorne


)为例。





“这是一种海洋植物,一经燃烧便可成为制造玻璃、


肥皂等等所用的碱性盐。


这种植物


生长在英国,


特别是苏格兰各地,


但是只生长在涨潮能达到的岩石上:


这些岩石每日两次被


海潮淹没,


因此这些岩石 上的产物决不能通过人的劳动而增多。


然而,


生长这种植物的地 段


的所有者也要求地租,


就像对谷田要求地租一样。

< p>
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盛产鱼类。


该群岛的


大部分居 民〔II〕都靠捕鱼为生。但是要从水产品获利,就必须在近海地带有住所。这里


的地租 不是同租地农场主可能从土地取得的东西成比例,


而是同他可能从土地和海洋这两方


面取得的东西的总和成比例。



(斯密,第 1卷第301-302页)




< /p>


“可以把地租看成土地所有者租给租地农场主使用的那些自然力的产物。

< br>这种产物的多


少,取决于那些自然力的大小,


换句话说, 取决于土地的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的大小。


地租


是扣除或补偿一 切可以看作人工产物的东西之后所留下的自然的产物。



(斯密 ,


第2卷第3


77-378页)





“这样一来,被看成是为使用土地 而支付的价格的地租,


自然是一种垄断价格。它完全


不是同土地 所有者改良土地所支出的费用成比例,


也不是同土地所有者为了不亏损而必须取


得的数额成比例,


而是同租地农场主在不亏损的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成数额 比例。



(斯密,


< br>1卷第302页)





“在这三大阶级中,土地所有者是这样一个阶级,他们的收入既不花劳力也不用劳心,


而是所谓自然而然地落到他们手中的,


并且用不着进行任何谋算和计划 。



(斯密,


第2卷第


161页)





我们已经听到,地租的数量取决于土地的肥力。





决定地租数量的另一个因素是土地的位置。





“不管土地的产品怎样,地租随着 土地的肥力而变动:不管土地的肥力怎样,


地租随着


土地的位置 而变动。



(斯密,第1卷第306页)





“如果土地、


矿山和渔场的自然资源富饶程度相等,


它们的产量就取决于用来耕种或开


发的资本数额以及


〔III〕


使用这种资本 的本领的大小。


如果资本数额和使用资本的本领


都相等,他们的 产量就同土地、


矿山或渔场的富饶程度成比例”


(斯密,


第2卷第210页)





斯密的这些论点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 在生产费用和资本额相等的条件下把地租归结为土


地肥力的大小。


这清楚地证明了国民经济学把土地肥力变成土地所有者的属性这种概念的颠


倒。





现在让我们 来考察一下地租,看它再现实的关系中是如何形成的。





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定的。


在国民经济学中,


我们到处可


以看到,各种 利益的敌对性的对立、斗争、战争被认为是社会组织的基础。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土地所有者和 租地农场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当决定租约条件时,


土地所有者设 法使租地农场主所得的数额,


仅够补偿他用于置备


种子,


支付工资、


购买、


维持耕畜和其它生产工具的 资本,


并使他取得当地农场的普通利润。


显然,


这个数额是租地农场主在不亏本的条件下所愿意接受的最低数额,


而土地所有者 决不


会多留给他。


产品或产品价格超过这一部分的余额,


不论它有多大,


土地所有者都力图把它


做为地 租攫为己有。这种地租就是租地农场主在土地现状下所能支付的最高额。


〔IV〕这


个余额始终可以看做自然地租,


即大多数土地在出租时自然而然地应 该得到的地租。




斯密,

< p>
第1卷第299-300页)





扎伊尔说:


“土地所有者对租地农场 主实行某种垄断。对他们的商品即土地的需求可能


不断增长:但他们的商品数量只能扩展 到某一点


...


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之间所达成的


交易,总是对前者尽可能有利


...


除了天然的 好处以外,他还从自己的地位,较大的财产、


信誉、


声望中得到 好处;


但是,


仅仅前一种好处就足以使他能够独享它的土地的一 切有利条


件。运河获到路的修建,当地人口和福利的增长,都会提高地租


...


诚然,租地农场主本人


也可能自己花钱来改良土 壤:


但是他只能在租期内从这笔投资中得到好处:


租期一满,< /p>


全部


利益就转归土地所有者了:从这时起,土地所有者虽然没有预 付分文,


却取得利息,因为地


租相应地增加了。



(扎伊尔,第2卷,


〔142〕-143页)





“因此被看 成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的地租,


自然是租地农场主在土地现状下所能


支付的最高价格。



(斯密,第1卷第299页)< /p>





“因此 ,土地地面的地租大都占总产品的三分之一,


并且这个数额大都是固定的,


不受


收成的意外变动的影响”


(斯密,


第1卷第299页)


“低于总产品的四分之一的地租是很少

< br>的。



(同上,第2卷第378页)




并非从一切商品上都能取 得地租。例如,在许多地区,对石头就不支付地租。





“通常只有这样一部分土地产品才能送往市场出卖,


即这种产品的普通价格足够补偿把


他们运往市场的资本,


并能提供这笔资本的普通利润。


如果普通价格超过足够价格,

< br>它的余


额自然会归入地租。


如果普通价格恰好是这个足够 价格,


商品虽然能完全进入市场,


但是不


能给土地所有者提供地租。价格是否超过这个足够价格,


这取决于需求。



(斯密,


第一卷第


302 -303页)





“地租是以与工资、


资本利润不同的方式加入商品价格的构成。


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商


品价格高低的原因,


而地租的高 低是这一价格的结果。



(斯密,


第1 卷第303-


〔304〕


页)





食物是始终提供地租的产品之一。





“因为像其它一切动物一样,


人的繁 殖自然同其生存数据相适应,


所以对食物总是有或


大或小的需求 。


食物总是能够购买或多或少的


〔VI〕劳动量,并且总是有人 愿意为获得食


物去做某种事情。诚然,


由于有时要支付高工资,


食物所能够买的劳动量,


并不总是同食物


被分配得最经济时所能维持的劳动量相等。


但是,


食物总是能 够购买到它按造当地普通生活


标准所能维持的那个数量的劳动。


土地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产出较大量的食物,


也就是


说,< /p>


除了维持使食物进入市场所必须的全部劳动外还有剩余。


这个余额 又始终超过那个足够


补偿推动这种劳动的资本并提供利润的数量。


所以这里始终有一些余额用来向土地所有者支


付地租。



(斯密,第1卷第305-306页)


“不仅食物是地租的原始源泉 ,而且,如果


后来其它任何土地产品也提供地租,


那末它的价值 中的这个剩余部份,


也是土地的耕种和改


良使生产食物的劳动生 产力提高的结果。



(斯密,第1卷第342页)





“除了食物之外, 衣服和住宅(连同取暖设备)就是人类的两大需要。这些东西大都可


以带来地租,但并非 必定如此。



(同上,第1卷第〔337〕-338页)


〔VI〕




< /p>


〔VIII〕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土地所有者如何榨取社会的一切利益。




(1)地租随着人口的增 长而增加。


(斯密,第1卷第335页)





(2)


我 们已经从扎伊尔那里听到,


地租如何随着铁路等等的修建,随着交通工具的改

< p>
善,增多和日益安全而增加。





(3)


“社会状况的任何改善都有直 接或间接地提高地租、扩大土地所有者的实际财富


即扩大土地所有者购买他人劳动或劳动 产品的权力的趋势


...


在土地改良和耕作上的进步可


以直接造成这种结果。


土地所有者在产品中得到的那个份额,

< p>
必然随着这个产品数量的增加


而增加


...


这种原产品实际价格例如家畜价格的提高,也可以直接地并以更大的比例提高地


租。


随着产品的实际价值的增长,


不仅土地所有者所得 份额的实际价值,


从而支配他人劳动


的实际权力增长了,


而且土地所有者得到的份额在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也增长了。


这种产品


的实际价格提高以后,


生产它所需的劳动并不比以前多。


这样,


产品中一个比过去小的份额,


就足够补 偿所使用的资本及其普通利润。


因此,


现在留归土地所有者的那 一部分产品同总产


品比较起来,将比过去大得多。


< p>
(斯密,第2卷第157-159页)





〔IX〕对原料的需求的〔增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原料价值的 提高,可能部份地是人口


及其需要增长的结果.


但是,


每一项新的发明,


工业对于过去从未利用或很少利用的原料的

< p>
每一次新的采用,


都提高地租。


例如,

< p>
随着铁路、


轮船等等的出现,


煤矿的地租大大增长 了。





除了土地所有者从工业、


各种发现和劳动取得的这种利益以外,


我们现在再看一看另一


种利益。





(4)


“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各种方法 既能直接降低工业品的实际价格,也能间接提高实


际地租。


土地 所有者用超过他人消费的这部分原料或这部分原料的价格来交换工业品。


凡是

< p>
降低工业品实际价格的措施,


都能提高农产品的实际价格。


这时,


同量原料相当于较多的工


业品,


而土地所有者就能得到较多的享乐品、


装饰品和奢侈品。



(斯密,


第2卷第159页)





但是,


斯 密从土地所有者榨取社会一切利益这一事实得出


〔X〕结论说(第2卷第16

< p>
1页)


,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始终同社会利益一致,这就荒谬了。根据国民经 济学,在私有制


占统治的条件下,


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利益同社会 从个人得到的利益成反比,


正像高利贷者靠


浪费者得到的利益决 不同浪费者的利益一致一样。





如果我们现在只顺便提一下土地所有者针对外国地产的垄断欲:


例如,


谷物法就来源于


这种垄断欲。同样,我们在这里不谈中世 纪的农奴制、殖民地的奴隶制、英国农民、短工的


贫困。让我们遵从国民经济学本身的原 理吧。





(1)按照国民经济学的原理,土地所有者从社会的繁荣得到利益;它从人口、工业生


产的增长,


从社会需要的增长,


一句话,


从社会财富的增长得到利益,


正如我们上面所考察


的,


这种增长与贫困和奴役的增长是一致的。


房租上涨和贫困增长之间的关 系,


就是土地所


有者从社会得到利益的一个例子,因为随着房租 的上涨,地租,即房基地的租金也增长。





(2)


根据国民经济学家们本身的看 法,


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租地农场主即社会的相当


大一部分人的 利益是敌对的。





〔XI〕


(3)因为租地农场主支付的工资越少,土地所有者能够向租地农场 主索取的


地租就越高,


又因为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地 租越高,


租地农场主就把工资压得越


低,


所以,


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雇农的利益是敌对的,


正如工厂主 的利益同他的工人的利益


是敌对的一样。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也要求把工资压到最低限度。





(4 )


因为工业产品价格的实际降低可以提高地租,


所有,土地所有 者从工业工人工资


的降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生产过剩以及工业发展所造成的一切灾难 直接得到利益。





(5)


由此看来,


如果说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社会的 利益完全不一致,并且同租地农场


主、雇农、工业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相敌对,那末,从 另一方面来看,一个土地所有者的利


益,


由于竞争的缘故,


也决不会同另一个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一致。


我们现在就来考察一下这


种竞争。





大地产和小地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是与大资本和小资本之间 的相互关系一样的。但


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必然引起大地产的积累和大地产对小地产的 吞并。





〔XII〕


(1)工人和劳动工具的相对数量,在任何地方也不像在地产中那样随着基


金的增大而减少的那么多。同样,全面利用的可能性,生产费用的节约和巧妙的分工,< /p>


在任


何地方也不象在地产中那样随着基金的增大而提高的那么多。


不管地块多么小,


耕种这块土


地所必要 的劳动工具如犁、


锯等等的数量到一定限度便不能再减,


而地产 的面积则可以大大


缩小,不受此限。





(2)


大 地产把租地农场主用于改良土地的那笔资本的利息供自己积累。


小地产则不得

< p>
不把自己的资本投入这方面。因而,对它来说,这全部利润便化为乌有。





(3)


每 一像社会改良都对大地产有利而对小地产有害,


因为这种改良总是要求小地产

< p>
付出越来越多的现款。





(4)还要考察一下关于这种竞争的两个重要规律:





(a)生产人们食物的耕地的地租 ,决定其它大部分耕地的地租。


(斯密,第1卷第3


31页)< /p>





归根结 底只有大地产才能生产家畜之类的食物。


因此,


大地产决定其它 土地的地租,



能把它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这种情况下,

< p>
自耕的小土地所有者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关系,


正像拥有自己的工具的手


工业和工厂主的关系一样。小地产简直成了劳动工具。


〔XVI〕对 小土地所有者说来,地


租完全消失了,


留给他的至多只是他的资 本的利息和他的工资:


因为通过竞争,


地租可能降


低到刚好相当于并非土地所有者本人所投入的那笔资本的利息。





(b)此外,我们已经听说,如果 土地、矿山或渔场的富饶程度相等和经营水平相等,


那末产品就同资本的大小成比例。< /p>


因而,


大土地所有者总是取得胜利。


同样 ,


如果资本相等,


那末产品就同土地的肥力成比例。

< p>
因而,


在资本相等的条件下,


胜利属于较肥沃土地 的所有


者。





(c)


“一般说来,一个矿山是富饶 还是贫瘠,要看用一定量的劳动从这个矿山所取得


的矿物量。



(斯密,第1卷第345-346页)


“最富饶的煤矿的产品价 个也调节邻近一


切矿井的煤的价格。


土地所有者和企业主都会发 现,


如果他们的产品的卖价比邻近矿低一些,


土地所有者就能得 到更多的地租,


企业主就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 /p>


邻矿也不得


不按同一价格出卖自己的产品,虽然他们不大有能力这 样做,虽然这种价格会越来越降低,


有时还会使他们完全失去地租合力润。


结果,


一些矿井完全被放弃,


另外一些矿井提供不了


地租,而只能由土地所有者本人开采。



(斯密,第1卷第350页)


“秘鲁银矿发现以后,


欧洲的银 矿大都废弃


...


古巴和圣多明各的银矿,甚至秘鲁的老矿,也 都发生同样的情况。



(第1卷第353页)

< br>




斯密在这里关于矿山所 讲的这些话,或多或少也适用于一般的地产。





(d)


“应该指出,


土地的普通市场价格始终取决于普通市场利息率


...


如果地产大大低


于货币利息,那末,谁也不愿购买土地,土地的普通市场价格会很快下跌 。反之,如果地租


的收益抵补货币利息而绰绰有余,


那末,


所有的人都愿争购土地,


土地的普通市场价格同样

< br>会很快回升。




〔斯密〕


,第2卷第〔367〕-368页)





从地租和货币利息的这种关系可以得出结论说,


地租必然越来越降低,


以至最后只有富


有的人才能靠 地租过活。


因而土地不出租的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竞争便不断加剧。


一部分土地


所有者破产。大地产进一步集中。





〔XVII〕其次,这种竞争还会 使大部分地产落入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同时也成为土


地所有者,


正如较小的土地所有者现在一般仅仅作为资本家存在一样.


同样,


一部分大土地


所有者同时也成为公业家。





因此,


最 终的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


以至在居民中大体上只剩下

< p>
两个阶级:


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


地产买卖,地 产转化为商品,


意味着就贵族的彻底没落


和金钱贵族的最后形成 。





( 1)


浪漫主义者为此留下感伤的眼泪是我们所不取的.


他们总是 把土地的买卖中的卑


鄙行为同土地私有权的买卖中包含的那些完全合理的、


在私有范围内必然的和所期望的后果


混为一谈。


首先 ,


封建地产按其本质说来是已买卖了的土地,


已是同人相异化并 因而已少数


大领主的形态与人相对立的土地。





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做为 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


同样,


长子 继承权享有者即长子,也属于土地。土地继承了他。私有财产的统治一般是从土


地占有开 始的;


土地占有是私有财产的基础。


但是,在封建的土地占有制 下,领主至少在表


面上看来是领地的君主。


同时,


在封建领地上,


领土和土地之间还存在着比单纯物质财富更

< br>为密切的关系的假象。地块随他的主人一起个性化,有他的爵位,


即男爵或伯爵的 封号;有


它的特权、


它的审判权、


它的 政治地位等等。


土地彷佛是它的主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俗语< /p>


说:


“没有无主的土地。



这句话表明领主的权势是同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样,地产的统治


在这里并不 直接表现为单纯的资本的统治。


属于这块地产的人们对待这块地产毋宁说就像对


待自己的祖国一样。这是一种最狭隘的民族性。





〔XVIII〕正像一个王国给它 的国王以称号一样,封建地产也给它的领主以称号。


他的家庭史,


他的家世史等等-对他来说这一切都使他的地产个性化,


使地产名正言顺地变


成他的家世,使地产人格化。同样,


那些耕种他的土地的人并不属于短工 的地位,


而是一部


分像农奴一样本身就是他的财产,另一部分对 他保持着尊敬、


忠顺和纳贡的关系。


因此,领

< br>主对他们的态度是直接政治的,


同时又有某种感情的一面。


风尚、


性格等等依地块而各不相


同;


它们彷佛同地块联结在一起,


但是后来把人和地块联结在一起的便不再是人的性格、



的个性,


而仅仅是人的钱袋了。


最后,


封建领主并不力求从自己的地产取得最大可能的收益。

< p>
相反地,


他消费那里的东西,


而心安理得地让农奴 和租地农场主去操心新财源的开辟。


这就


是贵族对领地的态度, 它给领主罩上浪漫主义的灵光。





这种假象必将消失,地产这个私有财产的根源必然完全卷入私有财产的运动而成为商


品;所有者的统治必然要失去一切政治色彩,


而表现为私有财产、< /p>


资本的单纯统治;所有者


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必然归结为剥削者和 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


所有者和他的财产之间的一


切人格的关系 必然终止,


而这个财产必然成为纯实物的、


物质的财富;


与土地的荣誉联姻必


然被基于利害关系的联姻代替,而土地也象人一样 必然降到买卖价值的水平。地产的根源,


即卑鄙的自私自利,


也 必然以其无耻的形式表现出来。


稳定的垄断必然变成动荡的、


不 稳定


的垄断,即变成竞争,而对他人血汗成果的悠闲享受必然变成对他人血汗成果的忙碌 交易。


最后,


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


地 产必然以资本的形式既表现为对工人阶级的统治,


也表现为


对那 些随着资本运动的规律而升降浮沉的所有者本身的统治。


从而,


中世纪的俗语


“没有不


属领主的土地”


被现代俗语“金钱没有主人”


所代替。后一俗语清楚地表明了死的物质对人


的完全统治。





〔XIX〕


(2)关于地产的分割或不分割的争论,应该指出下面一 点:





地产的分割是对地产大垄断的否定;


但是分割只有使垄断普遍化才消灭垄断。

< p>
地产的分


割并不消灭垄断的基础-私有制。它只触及垄断的形式,


而不触及垄断的本质。结果,


地产


的分割成了私 有制规律的牺牲品。


因为地产的分割是适应工业领域的竞争运动的。

除了工具


分散和劳动相互分离


(应当同分工区分开来:


这里不是一件工作由许多人来分担,


而是大家


各自从事同样的劳动,


这就是无数次地重复同样的劳动)


这种 经济上的不利之外,


这种分割


也和上述的竞争一样,必然重新转 化为积累和积聚。




< p>
因此,


凡是进行地产分割的地方,


就只能或者回到 更加丑恶的形态的垄断,


或者否定扬


弃地产分割本身。


但这不是回到封建的土地占有制,


而是消灭整个土地私有制。

< p>
对垄断的最


初扬弃总是使垄断普遍化,


也就是使它 的存在范围扩大。


扬弃了具有最广泛的、


无所不包的

< p>
存在形式的垄断,


才算完全消灭了垄断。


联合一旦 应用于土地,


就享有大地产在经济上的好


处,并第一次实现分割 的原有倾向-平等。同样,


联合也就通过合理的方式,而不在借助于

农奴制度、


领土统治和有关权的荒谬的神秘主义来恢复人与土地的温情脉脉的关系,


因为土


地不再是买卖的对象,


而是通过 自由的劳动和自由的享受,


重新成为人的真正的自身的财产,


地 产分割的巨大好处是,


一大批不再甘心忍受农奴制奴役的人,


将 以不同于工业的方式,



于财产而灭亡。





至于说到大地产,


它的维护者总是用诡辩的方式把大农业在经济上的好处同大地产混为


一谈 ,彷佛〔这种〕好处不是恰恰通过这种财产的废除,


〔XX〕才能一方面最充份地发挥< /p>


出来,


另一方面第一次成为社会的利益。


同样,这些维护者还攻击小地产的商贩心理,


彷佛


大地产甚至在 它的封建形式下也不是潜在地包藏着商贩行为,


更不用说现代英国的地产形式

< p>
了,在那里,土地所有者的封建主义是同租地农场主的牟利和勤勉结合在一起的。

< br>




大地产可以把地产分割 对垄断的责难回敬给地产分割,


因为地产分割也是以私有财产的


垄断为基础的,


同样,


地产分割可以把对分割的责难回敬给大地 产,


因为那里也是分割占统


治地位,只不过采取不动的,冻结的 形式罢了。总之,私有财产是以分割为基础的。此外,


正如地产分割要重新导致资本主义 类型的大地产一样,封建的地产,不管它怎样设法挣脱,


也必然要遭到分割,或者至少要 落到资本家手中。




< p>
这是因为大地产,


像在英国那样,


把绝大多数居民 推进工业的怀抱,


并把它自己的工人


压榨到赤贫的程度。


因此大地产把国内的贫民和全部活动都推到敌对方面,


从而促使自己的


敌人即资本、


工业的势力的产生和壮大。


大地产把国内的大多数居民变成工业人口,


从而使


他们为大地 产的敌人。


如果工业实力达到高度发展,


像现在英国那样,


那末工业就会逐步地


迫使大地产把它的垄断针对外国,迫使它同外国 的地产进行竞争。因为,在工业的统治下,


地产只有通过针对外国的垄断才能确保自己的 封建权威,


从而不受与它的封建本质相矛盾的


一般商业规律支配 。


而地产一旦卷入竞争,


它就要象其它任何受竞争规律支配的商 品一样遵


循竞争的规律。


它同样会动荡不定,

< br>时而缩减,


时而增加,


从一个人手中转入另一个人手中。


〔XXI〕


直接的结果就是地产分散到许多所有者手中,


并且无论如何要服从于工业资本的


权力。





最后,


那 种靠强力维持下来并在自己旁边产生了可怕的工业的大地产,


要比地产分割更

< p>
快产生危机,因为在地产分割条件下工业的权力总是处于次要地位。





正如在英国那样,


大地产就它力求搞到尽可能多的货币而言,


已经失去自己的封建性质,


而具有工业的性质。


它给所有者带来尽可能多的地租,

< br>而给租地农场主带来尽可能多的资本


利润。


结果农业工人 的工资就被降到最低限度,


而租地农场主阶级就在地产范围内代表着工

< br>业和资本的权力。


由于同外国竞争,


地租在大多数情况下 不再形成一种独立的收入了。


大部


分土地所有者不得不取代租地 农场主的地位,


而租地农场主则有一部分沦为无产阶级。


另一< /p>


方面,


有许多租地农场主也占有地产;


这 是因为有优裕受入的大土地所有者大都沉缅于挥霍,


并且一般都没有能力领导大规模的农 业;


他们往往既无赀本又无能力来开发土地。


因此,

< p>


们中间也有一部分人完全破产。


最后,


为了经得起新的竞争,


已经降到最低限度的工资不得

不进一步降低。而这就必然导致革命。





工业必然以垄断的形式和竞争的形式走向破产,


以便学会相信人,


同样,


地产必然以这


种方式或那种方式发展起来,以便以这些方式走向不可避免的灭亡。



〔异化劳动〕





〔XXII〕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



。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


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 地的相互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互相分离


以及分工,


竞 争,交换价值等概念当作前提。


我们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


用 它自己的话指


出,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 数量成正比;竞


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少中积累起来,


也 就是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


最后,


资本家和

他靠地租生活的人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

< br>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


但是,


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


它把私有财产


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


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 作规律。


它不


理解这些规律,


也就是说 ,


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


例 如,


当它确定工资和资本利润


之间的关系时,

< br>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后的根据:


也就是说,


它把应当 加以论证的东西当


作前提。同样,竞争到处出现,却用外部情况来说明。国民经济学也根 本没有告诉我们,这


种似乎偶然的外部情况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过程的表 现。


我们已经看到,



换本身在它看来 是偶然的事实。


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


是国民经济 学家所推动


的唯一的车轮。





正因为国民经济学不理解运动的联系,


所以才会把例如竞争的学说同垄断的学说,


营业


自由的学说同 同业公会的学说,


地产分离的学说同大地产的学说对立起来。


因 为竞争,


营业


自由,


地产分离仅仅被理 解和描述为垄断,同业公会和封建所有制的偶然的,蓄意的,


强制


的结果,而不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的结果。





因此,我们现在必须弄清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 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


争之间,


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 /p>


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


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

< p>
质联系。





我们不象国民经济学家那样,


当他想说明什么的时候,


总是让自己处于虚构的原始状态。


这样的原始状态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使问题堕入五里雾中。


他把应当加

< br>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


假定为事实,< /p>


事件。


神学


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 的起源,


也就是说,


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 /p>


史事实。





让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


他就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 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劳动不仅生产商品,


它还

< p>
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





这一事实不过表明: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及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 存在物,


作为


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


物化为对象 的


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的 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


那种状态 下,


劳动的这种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


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 丧失和被对象奴役,


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 化,


以至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


对象化竟如此

< p>
表现为对象的丧失,


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 象,


而且是劳动


的必要对象。


甚至连劳 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靠最紧张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间歇才能加以占


有的对象。


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


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


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


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 样一个规定中: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


象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 反对


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


他本身,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


归他所有的东西


就越少 。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


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


工人把自


己的生命投入对象:


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 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


因此,这个活动越多,工


人就越丧失对象 。凡是成为他的劳动产品的东西,


就不再是他本身的东西。


因此 ,


这个产品


越多,


他本身的东西就越少 。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


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


为外部的存在,


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他而在他之外存在,


并成为


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做为敌对的和 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





〔XXIII〕


现在让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一下对象化,

< p>
即工人的生产,以及对象中的


异化,丧失。





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它是工人用 来实现自己的


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





但 是,


自然界一方面这样在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数据,


即没有劳 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


就不能存在,


另一 方面,


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数据,


即提供工人本 身的肉体


生存所需的数据。





因此,


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 外部世界,


感性自然界,


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


生活资料;


第一,


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 他的劳动的对象,


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


活资料;


第二,


这个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数据,

< br>即劳动者的肉体生存


所需的资料.





因此,


工 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


工作:其此 ,他得到生存数据。因而,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


存。


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


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作为肉体的主体 的生存,


并且只有


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 规律,


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


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 够


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 自己


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 动越机


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国民经济学以不考 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


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 迹般的东西,


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


劳动创造了宫殿,


但是给工人创


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 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但是使一


部分人回到野蛮的劳动,


并使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


劳动生产了智慧,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


钝和痴呆。





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


是工人 同他的生产对象的关系。


有产者同生产对象和生产


本身的关系,


不过是前一种关系的结果的证实。


对问题的这另一个方面我们将 在后面加以考


察。





因此,当我们问劳动的本质关系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问的是工 人同生产的关系.




< p>
以上我们只是从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这个方面,


考察了工人的异化,


外化。


但异


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


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


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

< br>如果工人不是在生


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


那末工人怎 么会同自己活动的产品像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相对


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

< p>
生产的总结。因此,


如果劳动的产品室外化,


那末 生产本身就必然


是能动的外化,


或活动的外化,


外化的活动。


在劳动对象中的异化不过总结了劳动本身的异

化,外化。





那末,劳动的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 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


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 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


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


精神遭摧残。因此,< /p>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


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 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时就觉得 不舒畅。


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 需要,而只


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


劳动的异化性质明 显地表现在,


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


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 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


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 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说来,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


动不是他自己的,< /p>


而是别人的:


劳动不属于他


G

< p>
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


而是属于别人。


在宗 教中,


人的幻想,


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 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


也就是说,


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 /p>


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的,


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

< p>
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





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 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


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


动物


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 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


它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 的终极目的,


那末,


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


能。





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


第一,


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


异己的,


统治着他的对象 的关系。


这种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同感性的外部世界,


同自然对象 这


个异己的与他敌对的世界的关系。


第二,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


工人同他 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


不属于他的活动的-关系。在这里,活动就是受动:力


量就是虚弱:生殖就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


活动,又是什么呢?)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自我< /p>


异化,而上面所谈的是物的异化。





〔XXIV〕我们现在还要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 出它的第三个规定。





人是类存在物,


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似以及其 它物的类-当


作自己的对象:


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 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


有生命


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 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


类 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


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

< p>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几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


神食粮:同样,


从实 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


只有靠这些自然产 品才能生活,


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


燃料,

< br>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


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践上,


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


数 据,


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本


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p>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


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


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

< p>


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异化劳动,由于( 1)使自然界,


(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

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


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第一 ,


它使


类生活和个人相异化:


第二,< /p>


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


活的 目的。






因为,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 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


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


而生 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


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



个种的全部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


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





动物和它的 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它就是


这种生命活动。


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 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他的生命活动是


有意识的。


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 命


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 ,他


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


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


是自由的活动。


异化劳动把这种 关系颠倒过来,


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才把自己


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也就是这样


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


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


海狸,


蚂蚁等。


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

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


支配下进行生产,


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


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 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


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造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 和需要来建


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


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因此,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 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


的类生活。

< p>
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因此,劳动的对象是 人的


类生活的对象化:


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 重化,


而且能动地,


现实地使自


己二重 化,


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


因此,

< br>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


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


即他的现实的,


类的对象性,


把人对动物所具 有的优点变


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




同样,

< br>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


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


也就把人的 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


体生活的手段。





因而,


人 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


以至类生活对他来说竟成了手段。





这样一来,异化劳动造成下面这一结果:





(3)


人 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

< p>
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 外的自然界,使


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4)


人 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


直接结果就 是人同人相异化。


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他也同他人相对立 。


凡是适用于人


同自己的劳动,


自己的 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


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


同他人的 劳动


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总之,


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命 题,


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


以及他们中的每


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人的异化,


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 关系,


只有通过人同其它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


现。





因而,


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


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工人所处的那种关系和 尺度来观


察他人。





〔XXV〕


我们已经从经济事实即工 人即其产品的异化出发。


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


念:异化的、 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考察异化的、外 化的劳动这一概念在现实中必须怎样表达和表现。





如果说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


是作为异己的力量同我相对立,


那末,


它到底属于


谁呢?




< p>
如果我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被迫的活动,


那末,


它到底属于谁呢?





属于有别于我的另一个存在物。





这个存在物是谁呢?





是神吗?确实,起初主要的生产活动,如埃及,印度,墨西哥 的神殿制造等等,是为了


供奉神的,


而产品本身也是属于神的。 但是,


神从来不单独是劳动的主人。


自然界也不是主

< p>
人。而且,


下面这种情况会多么矛盾: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 己支配,神的奇


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


人就越是不 得不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的欢乐和


对欢乐和对产品的享受!




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 那个异己的存在物,


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用的那个


存 在物,只能是人本身。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


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


那末,


这只能是由于


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 一个人。


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只是一种痛苦,


那末,< /p>


这种活


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

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


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


异己力 量。





还必须注意上面提到的这个命题:


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人的关系,


才成为对他


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因此,如 果人同他的劳动产品即对象化劳动的关系,就是同


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 赖于他的对象的关系,那末,他同这一对象所以发生


这种关系就在于有另一个异己的,敌 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人是这一对象的主人。


如果人把自身的活动看作一种不自 由的活动,


那末,


他是把这种活动看作替他人服务的,



他人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迫和压制之下的活动。




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 自我异化,


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个与他不同的人


发 生的关系上。


因此,


宗教的自我异化也必然表现在俗人同僧侣同 耶稣基督


(因为这里涉及


精神世界)等等的关系上。在实践的, 现实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它人的实践的,


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 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


因此,通过异化劳动,人


不仅生产 出他同作为异己的,


敌对的力量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


而 且生产出其它人同


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


以及他同这些人 的关系。


正像他把他自己的生产变成自己的非


现实化,


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


正像他丧失掉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 产品一样,


它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


正像他 使他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



也使他人占有非自身的活 动。





上面




我们 只是从工人方面考察了这一关系:


下面我们还要从非工人方面来加以考察。





总之,

< p>
通过异化的、


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

< p>
站在劳动之外的


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工人同劳动 的关系,


生产出资本家


(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


的名字)


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从而,


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


的产物,结果和必 然后果。




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


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





诚然,


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 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


(外化的生命)


这一


概念。


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


与其说私有财产 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还不如


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


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


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 一


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


最高的阶段,


它的这个秘密才会重新暴露出来,

私有财产


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 的实现。





这些论述使至今没有解决的各种矛盾立刻得到阐明。





(1)


国 民经济学虽然从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这一点出发,


但是它没有给劳动提出任

< p>
何东西,


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


蒲鲁东从这 个矛盾得出了有利于劳动而不利于私有财


产的结论。


然而我们看 到了,


这个表面的矛盾是异化劳动同自身的矛盾,


而国民经济学 只不


过表达了异化劳动的规律罢了。





因此,


我 们也看到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


因为用劳动产品,


劳动对象 来偿付劳动本


身的工资,


不过是劳动议化的必然的后果,因为在 工资中,劳动本身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


表现为工资的奴仆。


下 面我们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现在不过再出现作出〔XXVI〕


几点

结论。




< br>强制提高工资


(不谈其它一切困难,


也不谈这种强制提高 工资做为一种反常情况,


也只


有靠强制才能持)


,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


份和尊 严。





甚至蒲鲁东所要求的工资平等,


也只能使今天的工人同他的劳动的关系变成一切同劳动< /p>


的关系。这时社会就被理解为抽象的资本家。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


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因此,


随着一方衰亡,


另一方也必然衰亡。





(2)


从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

< p>
解放,


从奴役制的解放,


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 形式表现出来的,


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


的解放,


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


其所以如此,


是 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


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 变形和后果罢了。




< p>
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


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


我们也可以


藉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


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


例如商业,


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





但是在考察这些范畴的形成以前,我们还打算解决两个任务:





(1)


从 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


产的普遍本 质。





(2)


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


外化这个事实,


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


现在要问,


人怎么使他的 劳动外化,


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我们把私有财产

< p>
的起源问题变为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也就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

< p>
西。因为当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


而当人们 谈到劳动时,则


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





补入 (1)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以及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财产的关系。





这里外化劳动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 ,


它们互相制约,


或者说它们只是同一种关系的不同

< p>
表现,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而外化表现为占有,异化表现为真正得到公民权。

< br>




我们已经考察了一个方 面,


考察了外化劳动同工人本身的关系,


也就是说,

< p>
考察了外化


劳动同自身的关系.


我们发现,


这一关系的产物或必然结果是非工人同工人和劳动的财产关


系.私有财 产作为外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包含着这两种关系;工人同劳动,自己


的劳动产 品和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同工人和工人劳动产品的关系.





我们已经看到,

< br>对于通过劳动占有自然界的工人说来,


占有就表现为异化,


自主活动表


现为替他人活动和他人的活动,


生命过程表现为生 命的牺牲,


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


即对象转归异己力量 ,


异己的人所有。


现在我们就来考察一下这个对劳动和工人是异 己的人


同工人,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首先必须指出,

< br>凡是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


异化的活动的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


异化的状态。





其次,


工人在生产中的现实的,


实践的 态度,


以及他对产品的态度


(作为一种精神状态)



在同他相对立的非工人那里表现为理论的态度。





〔XXVII〕第三,凡是工人做 的对自身不利的事,非工人都对工人做了,但是,非


工人做的对工人不利的事,他对自身 却不做。




我们来进一步考察这三种关系。


〔XXVII〕




第二手稿



(本手稿的前三十九页没有保存下来)




〔私有财产的关系〕






... ...



〔XL〕构成他的资本的利息。因此,资本是完全失去 自身的人这种情况在


工人身上主观地存在着,正像劳动是失去自身的人这种情况在资本身 上客观地存在着一样。


但是工人不幸而成为一种活的、


因而是贫 困的资本,


这种资本只要一瞬间不劳动便失去自己


的利息,从而 也失去自己的生存。做为资本,工人的价值按照需求和供给而增长,而且,从


肉体上说来 ,


他的存在、


他的生命也同其它任何商品一样,


过去和现在都被看成是商品的供


给。工人生产资本,资本生产工人,因而工人生 产自身,而且人做为工人、做为商品就是这


整个运动的产物。


人 只不过是工人,


并且做为工人,


他只具有对他是异己的资本所需 要的那


些人的特性。


但是因为资本和工人彼此是异己的,


从而处于漠不关心的、


外部的和偶然的相


互关 系中,


所以,这种异己性也必然现实地表现出来。因此,


资本一 但想到-不管是必然地


还是任意地想到-不再对工人存在,


工人 自己对自己说来便不再存在:


他没有工作,


因而也


没有工资,并且因为他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存在,所以他就会被人埋葬,会饿死,等

< p>
等。


工人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


才作 为工人存在;


而他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


在的时候,

< p>
才作为资本存在。资本的存在便是他的存在、


他的生活,资本的存在以一种 他无


法干预的方式来规定他的生活的内容。


因此,


国民经济学不知道有失业的工人,


不知道有处


于劳动 关系之外的劳动人。


小偷、


骗子、


乞丐 ,


失业的、


快饿死的、


贫穷的和犯罪的 劳动人,


他们都是些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并不存在,而只有在其它人眼中,在医生、法官、 掘墓人、乞


丐管理人等等的眼中才存在的人物;


他们是一些国民 经济学领域之外游荡的幽灵。


因此,



国民经济学看来,


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


而且只限于保持工


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


因此,


工资就与其它任何生产工具的保养和维修,


与资本连同利息


的再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资本的消费,


与为了保持车轮运转而加的润滑油,


具有完全相同的意


义。可见,工资是资本和资本家的必要费用之 一,并且不得不超出这个必要的界限。因此,


英国工厂主在1834年实行新济贫法以前 ,


把工人靠济贫税得到的社会救济金从他的工资


中扣除,并且把 这种救济金看作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做法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生产不仅把人当作商品、


当作商品人、


当作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


它依照这个


规定把人当作精神上和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工人和资本家的 不道德、退化、


愚钝。


-这种生产的产品是自我意识的和自我活 动的商品


......


商品人


.... ..


李嘉图、


穆勒


等人比斯密和扎伊尔 进了一大步,


他们把人的存在-人生产这种商品的或高或低的生产率-

< br>说成是无关紧要的,


甚至是有害的。


照他们看来,


生产的真正目的步是一笔资本养活多少工


人,而是它带来多少利息,每 年总共积攒多少钱。同样,现代〔XLI〕英国国民经济学的


一个合乎逻辑的大进步是,


它把劳动提高为国民经济学的唯一原则,


同时十分清楚地揭示了


工资和资本利息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指出资本家通常只有通过降 低工资才能增加收益,


反之


则降低收益。不是对消费者诈取,而 是资本家和工人彼此诈取,才是正常的关系。


-私有财


产的关系 潜在地包含著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关系,


以及这两


种表现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作为劳动,


即作 为对自身、


对人和自然界因而也对意识和生命


表现说来完全异己 的活动的人的活动生产,


是人作为单纯的劳动人的抽象存在,


因 而这种劳


动人每天都可能由他的充实的无沦为绝对的无,


沦为他 的社会的因而也是现实的非存在。



一方面是作为资本的人的活 动的对象的生产,


在这里对象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规定性都消失


了,


在这里私有财产丧失了自己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性质


(因而也 丧失了一切政治的和社会的


幻象,甚至连表面上的人的关系也没有了)

< br>,在这里同一个资本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的和社会


的存在中始终是同一的,


而完全不管它的现实内容如何。


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到达极限,


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因此,


现 代英国国民经济学的又一重大成就是:


它指明了地租是最坏耕地的利息和最好

< p>
耕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


揭示了土地所有者的浪漫主意幻想-他的所谓社会 重要性和所谓他


的利益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而这一点是亚当


?


斯密继重农学派之后主张过的;它预料到并


且准备了这样一个现 实的运动:


使土地所有者变成极其普通的、


平庸的资本家,


从而使对立


单纯化和尖锐化,并加速这种对立的消灭。这样一来,作 为土地的土地,作为地租的地租,


就失去自己的等级的差别而变成根本不讲话的,


或者毋宁说,


只用货币语言来讲话的资本和


利 息。-资本和土地的差别,利润和地租的差别,这二者和工资的差别,工业和农业之间、


私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之间的差别,


仍然是历史的差别,


而不是基 于事物本质的差别。


这种差


别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历史地形成和 产生的一个固定环节。


同不动的地产相反,


在工业等等


中只表现出工业产生的方式以及工业在其中得到发展的那个与农业的对立。


这种差别只要在


下述情况下就作为特殊种类的劳动,


作为一个 本质的、


重要的、


包括全部生活的差别而存在:


工业(城市生活)同地产(封建的贵族生活)对立而形成,并且本身通过垄断、行会、同业


公会和社团等形式还带有自己对立物的封建性质;


而在这些形式的规定内,< /p>


劳动还具有表面


上的社会意义、


实际的共 同体意义,


还没有达到对自己的内容漠不关心以及完全自为的存在


的地步,


也就是说,


还没有从其它一切存在中抽象出来,


从而也还没有成为获得行动自由的


资本。





〔XLII〕但是,获得行动自由 的、


本身有单独构成的工业和获得行动自由的资本是


劳动的必然 发展。工业对它的对立面的支配立即表现在作为真正工业活动的农业的产生上,


而过去农 业是把主要工作交给土地和耕种这块土地的奴隶去做的。


随着奴隶转化为自由工人


即雇佣工人,


地主本身便实际上转化为工厂主、


资本家、


而这种转化最初是通过租地农场主


这个中介环节实现 的。但是,租地农场主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是土地所有者的公开秘密;


只有依靠租地农 场主,


土地所有者才有经济上的存在,


才能作为私有者存在,< /p>


-因为他的土


地的地租只有依靠租地农场主的竞争才能获得。


因此,


地主通过租地农场主本质上已经变成


普通的资本家。


而这种情况也必然再现实中发生:


经营农业的资 本家即租地农场主必然要成


为地主,


或者相反。


租地农场主的工业牟利就是土地所有者的工业牟利,


因为前者的存在决


定后者的存在。





但是,


他们回想起对方的产生,


回想起 自己的来历:


土地所有者把资本家看做自己的骄


傲起来的、


发了财的、昨天的奴隶,


并且看出他对自己这个资本家的威胁;


而资本家则把土


地所有者看作自己游手好闲的、

残酷无情的和自私自利的、


昨天的主人;


他知道土地所有者


会使他这个资本家受损害,


虽然土地所有者今天的整个社会地位 、


财产和享受都应归功于工


业;资本家把土地所有者看成自由的 工业和摆脱任何自然规定的自由的资本的直接对立面。


他们之间的这种对立是极其激烈的 ,


并且双方相互揭了真相。


只要看一看不动产对动产的攻


击和相反的攻击,


就对双方的卑鄙行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土地所有者炫耀他的财产的贵族渊


源、封建的往昔、怀旧、他的诗意的回忆、 他的幻想气质、他的政治上的重要性等等,而如


果他用国民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达,那末他 就会说:


只有农业才是生产的。同时,他把自己的


对手描绘为狡 猾的、钻营的、拉人下水的骗子,利欲熏心的出卖灵魂的人;图谋不轨的、没


有心干和丧 尽天良的、


离经叛道和肆意出卖社会利益的投机贩子、


高利贷者 、


牵线人、


奴才;


花言巧语的马屁经;


冷酷无情地制造、培养和鼓吹竞争、


贫困和犯罪的、败坏一切社 会纲纪


的、没有廉耻、没有原则、没有实体、心灵空虚的金钱拐骗者(见其中的重农学派 贝尔加斯


的著作,对他,卡米尔.德穆兰在自己的杂志《法国革命和布拉班特革命》中曾 经严厉地批


评过;并见冯.芬克、兰齐措勒、哈勒、利奥


[1]


、科瑟加顿以及西斯蒙第的著作)


。动产也

显示工业和运动的奇迹,


它是现代之子,


现代的嫡子;


它可怜自己的对手何一个不理解自己


本质(而这完全是对的)


,想用粗野的、不道德的暴力和农奴制来代替道德的资本和自由的


劳动 的蠢人;它把他描绘成用正直、


诚实、为公共利益服务、


坚贞不 渝这些假面具来掩盖其


缺乏活动能力、贪得无餍的享乐欲、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和居心不 良的唐.吉诃德。它宣布


他的对手是诡计多端的垄断者;


它用揭 底和嘲讽的口气历数他的以罗曼蒂克的城堡为温床的


下流、残忍、挥霍、淫逸、寡廉鲜耻 、无法无天和大逆不道,来给他的怀旧、他的诗意、他


的幻想浇冷水。

< br>




〔XLIII〕据说, 动产已经使人民获得了政治自由,解脱了束缚市民社会的桎梏,


把世界联成一体,创造了 博爱的商业、纯粹的道德、温文尔雅的教养;


它给人民以文明的需


要来代替粗陋的需要,


并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手段;


而土地所有 者这个游手好闲的、


只会捣蛋


的粮食奸商则抬高人民最必须的生 活数据的价格,


从而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而不能提高生产


力;因 此,


土地所有者妨碍国民年收入的增长,阻碍资本的积累,


从而 减少人民就业和国家


增加财富的可能性;


最后使这种可能性完全 消失,


引起普遍的衰退,


并且像高利贷一样贪婪


地剥削现代文明的一切利益,而没有对它做丝毫贡献,甚至不放弃自己的封建偏见。最后,


让土地所有者来看一看自己的租地农场主-对土地所有者来说,


农业和土地本 身仅仅作为赐


给他的财源而存在,-并且让他说说,他是不是这样一个伪善的、幻想的、 狡猾的无赖;不


管他以前曾怎样反对工业和商业,


也不管他曾怎 样絮絮叨叨地数说历史的回忆以及伦理的和


政治的目的,


他早已 在内心深处并且在实际上属于自由的工业和可爱的商业了。


土地所有者

< br>实际上提出替自己辩护的一切,


只有用在耕作者(资本家和雇农)


身上才是对的,


而土地所


有者不如说是耕作者的敌人; 因此,土地所有者作了不利于自身的论证。据说,没有资本,


地产就是死的、

< p>
无价值的物质。


据说,资本的文明的胜利恰恰在于,资本发现并促进使人的


劳动代替死的物而成为财富的源泉。


(见保罗.路易.古利耶、 圣西门、加尼耳、李嘉图、


穆勒、麦克库洛赫、德斯杜特.德.特拉西和米歇尔.舍伐利 埃的著作。






从现实的发展进程中


(这里插一句)


必然产生出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


即发达的


私有财产对不发达的、


不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胜利,


正 如一般说来运动必然战胜不动,


公开的、


自觉的卑鄙行为必然战 胜隐蔽的、


不自觉的卑鄙行为,


贪财欲必然战胜享乐欲,


公然无节制


的、圆滑的、开明的利己主义必然战胜地方的、世故的、呆 头呆脑的、懒散的、幻想的、迷


信的利己主义,货币必然战胜其它形式的私有财产一样。





那些 多少觉察到完成的自由工业、


完成的纯粹道德和完成的博爱商业的危险的国家,



图阻止地产变成资本,但是完全白费力气。





与资本不同,

地产是还带有地方的政治的偏见的私有财产、


资本,


是还没 有完全摆脱周


围世界的纠缠而达到自身的资本,


即还没有完成的 资本。


资本必然要在它的世界发展过程中


达到它的抽象的即纯粹 的表现。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


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


这个关系的 各个成份所必定经历的运动


是:





第一-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





起初,


资 本和劳动还是统一的;


后来,他们虽然分离和异化,


却作为积极 的条件而互相


促进和互相推动。





〔第二〕-二者的对立。它们互相排斥;工人把资本家看作自 己的非存在,反过来也是


这样;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





〔第三〕-二者各自同自身对立。 资本=积累劳动=劳动。作为这样的东西,资本分解


为自身和自己的利息,


而利息又分解为利息和利润。


资本家完全成为牺牲品。


他沦为工人阶


级,正像工人-但是例外地-成为资本家一样。劳动是资本的要素,是资 本的费用,因而,


工资是资本的牺牲。





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





敌对性的相互对立。


〔XLIII〕




附注



[1 ]


见爱好夸张的老年黑格尔派神学家丰克的著作,他眼含眼泪,引用利奥先生的话说,在


废除农奴制时一个奴隶如何不肯不再充当贵族的财产。


并见尤斯 图斯.


莫泽尔的


《爱国主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2 06: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97792.html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