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多媒体计算机概论
1
.什么是媒体?按照
ITU
的定义,媒体是如何分类的?
媒体是是存储信息的实体;是信息的载体。
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
.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有哪些关键特性?
< br>
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字、数据
、文件等各
种媒体的组合。
a.
p>
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它使用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增加
p>
对信息的关注和理解。
b.
多样性。
c.
集成性。多媒体的集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二是处理这些
媒体的
设备和系统的集成。
3
.信息载体革命的
3
个重要里程碑是什么?<
/p>
a.
文字的出现
b.
印刷术的发明
c.
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3
.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征?
a.
数据量大
b.
数据长度不定
c.
多数据流
d.
数据流的连续记录和检索
4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a.
数据存储技术,
解决随
着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
各种信息在介质中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
在存储和传输这些信息时需要很大的空间和时间开销问题。主要应用于
DVD
光盘。
b.
多媒体
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解决大数据量存储与传输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先
进的压
缩编码算法对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信息进行压缩,
既节省了存储空间,
< br>又提高了通信
介质的传输效率,
同时也是计算机实时处理
和播放视频、
音频信息变成可能。
主要用于可视
电话和视频会议。
c.
虚拟
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生成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人可与该虚拟现实环境
进行
交互,在各方面都现实出诱人的前景。主要用于数据头盔和数据手套。
d.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除了要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外,还要处理大
量非结构化数
据。主要用于解决数据模型、数据压缩
/
还原、数据库操作、浏览、统计、查询以及对象的
表现等问题。
e.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科技
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它时时
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速度
,
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主要
用于
ip
电话、视频会议、高清晰度殿试、视频点播
。
f.
智能多媒体技术,
,更加拟人化的高级智能计算,解决计算机视觉和听觉方面的问题。主
要应
用于电影,游戏等。
g.
多媒体信息
检索,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对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进
行检索,<
/p>
得到用户所需的信息。
主要用于,
电子会
议、
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
电子图书馆
‘艺
术收藏和博物馆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地球资源管理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等方面。
第
2
、
3
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环境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层次结构是什么?
第一层为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实时综合处理文、图、声、像信息,实现
全
动态视像和立体声的处理。同时还需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的压缩与解压缩。
第二层是多媒体的软件系统。它主要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托媒体通信
系统等部分。
第三层为多媒体应用程序接口(
API
)
。这一层是为上一层提供软件接口,以便程序
员在高
层通过软件调用系统功能,并能在应用程序中控制多媒体硬件设备。
第四层为多媒体创作工具及软件。
它是在多媒体操
作系统的支持下,
利用图形和图像编辑软
件、
< br>视频处理软件、
音频处理软件等来编辑与制作多媒体节目素材,
< br>并在多媒体著作工具软
件中集成。
第五层是多媒体应用系统,
这一层直接面向用户,
是为满足
用户的各种需求服务的。
应用系
统要求有较强的多媒体交互功能
,良好的人
-
机界面。
2
、简述显卡的工作原理。
将数据通过总线传送到图形加速芯片(显示芯片)
b.
显示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放到显示存
储器中。
c.
显示存储器将数据传送
到数模转换器(
RAM
DAC
)并进行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d.
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通过
VGA
接口输送到显示器。
3
、光
盘在存储多媒体信息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a.
记录密度高
b.
存储容量大
c.
采用非接触方式读
/
写信息<
/p>
d.
信息保存时间长
e.
不同平台可以互换
f.
取代传统媒体存储介质
g.
价格低廉
4
、光驱读取光盘有哪两种方式?各有哪些特点?
a.
恒定线速度
(CLV)
方式,内圈数据少,外圈数据多。对于高速运转的光驱来讲,
CLV
方式
容易造成光驱耐用性的降低。
< br>b.
恒定角速度(
CA
V
)方式,内、外圈转动的线速度是不相等的,因此内、外光道的数据记
录密度也是不同的,光盘的存储空间没有充分利用。
c.
p>
区域恒定角速度
(PCA
V)
方式,内圈数据以
CA
V
方
式读取,外圈数据以
CLV
方式读取。这
样既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性能。
5
< br>、只读光盘是如何记录信息?光盘读取信息的原理是什么?
只读光盘记录信息的原理:是利用在盘上压制凹坑的机械办法,利用凹坑的边缘来记录
“
1
”
,
而凹坑和非凹坑的平坦部分记录
“
0
”
,并使用激光来读出。
光盘的读取过程是基于物理学的
“
光的反射
”
原理。凸面(
Land
)将激光按原路程反射回
去,同时不会减弱光的强度;凹坑面(
Pit
)则将光线向四面发射出去,光强度会减弱。
光驱就
是靠光的
“
反射和发散
”
来识别数据
。
6
、光盘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
-DA
标准,主要用于存储数字化
的高保真立体声音乐。
-ROM
标准,
CD-
ROM
可以存放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及动画
。
-R
-CD
f.
蓝光
DVD
与
HD DVD
7
、计算机数据在光盘上的存储格式是如何定义的?分别是由哪些标准
来定义的。
物理格式:规定了如何将数据放在光盘上,包括帧
格式、扇区的地址,数据类型,数据块的
大小,错误检测和校正码等。黄皮书标准
逻辑格式:文件格式,规定了如何将文件组织到光盘上以及指定文件
在光盘上的物理位置,
包括文件的目录结构,文件大小以及路径表。
ISO9660
标准
8
、
DVD
光盘为什么能大幅度地提高存储容量?
DVD
采用波长更短的红色激光、更
有效的调制方式和更强的纠错方法,具有更高的道密度
和位密度,并支持双层双面结构。
9
、
DVD
在音频和视频处理上采用了哪些技术?
对视频信号的处理,
DVD
采用的都是
MPEG-2
压缩编码标准。
对视频图像进行冗余量处理,
以实现无明显失真的视频图像压缩。
在音频方面,既可是
MPEG-1
立体声、
MPEG-2
环绕立体声,也可是杜比(
Dolby
)
AC-3
。
p>
10
.蓝光
DVD
与普通
DVD
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技术?
蓝光
DVD
技术采用蓝色激光波段,单
层蓝光
DVD
盘可以存储
25GB
p>
的数据,双层可存储
50GB
的数据,蓝光
DVD
提供了大的容量来容纳高清画质与音质。
HDDVD
也是采用蓝色激光,最高容量也达
40GB
,但由于其压缩标准采用
WMV
p>
-
HD
和
H.26
4
,体现了高压缩比和低专利费等优点。
11
.光盘数据编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第四章
多媒体音频信息处理
1
、
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多少?话音信号频率范围大约多少?
20Hz~20kHz
。
300Hz~
3000Hz
2
、
声音有哪几种等级?它们的频率范围分别是什么?
亚音频,小于
20Hz
,音频,
< br>20Hz~20kHz
,超音频,高于
20kHz
3
、
简述音频的数字化过程。
采样,每隔
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的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把时间上的连续信号变成
时间上的离散
信号。
量化,先将采样后的信号按整个声波的幅度划分成有限
个区段的集合,把落入某个区段
内的样值归为一类,并赋予相同的量化值。
编码,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经过采样和量化得到的离散数据记录下来,并在有
用的数据中
加入一些用于纠错、同步和控制的数据。
4
、
什么叫做采样?采样频率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
对模拟音频信号波形进行分割,以转换成数字信号。
根据奈
奎斯特采样定理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数字信号
表示的声
音还原为原来的声音。
5
、
什么叫
做量化?什么叫做线性量化?什么叫做非线性量化?若量化位数为
16
< br>,
则能够表
示的声音幅度等级是多少?
< br>
量化,对声波波形幅度的数字化。
< br>线性量化(均匀量化)
,采用相同的“等分尺”来度量采样得到的幅度
非线性量化(非均匀量化)
,对输入信号进行量
化时,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
小的输入信号采用小的量化间隔。
65536
个等级
6
、
什么是比特率?试分析比特率的含义?
将数字
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
7
、
什么叫
做
MIDI
?它有什么特点?
MIDI
是数字音乐接口
(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缩写。
或者说,
MIDI
是用
来將
电子乐器相互连接,或将
MIDI
设备与电脑连接成系统的一种
通讯协议。它使各家生产
的乐器之间通过统一的
MIDI
交换信息及控制信号,从而完成音乐的合成。
8
、
用合成器产生电子音乐的方法有哪两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波表合成法
,
把真实乐器发出的声音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播放时根据命令生成各种
音阶的音符,产生的声音质量比
FM
合成方法产生的
声音质量要高很多。
-
-
-
-
-
-
-
-
-
上一篇:+寒假英语作业篇作文参考范文
下一篇:凋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