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是
A. NK
细胞的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B.
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成分抗肿瘤作用
C.
细胞免疫
D.
体液免疫
E. TIL
、
LA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2
、可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CTL
D. LAK
E.
γδ
T
细胞
3
、用于主动免疫特异治疗肿瘤的物质是
A.
酵母多糖
B.
卡介苗
C.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D.
生物导弹
E. IL-2
4
、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 CDC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
E.
封闭因子(增强抗体)的作用
5
、不用于肿瘤被动免疫治疗的是
A. DNA
疫苗
B. TNF
C. TIL
D.
外源的免疫效应物
E.
生物导弹
6
、高水平血清甲胎蛋白(
AFP
)见于
A.
孕妇
B.
重度嗜烟者
C.
酒精性肝硬化
D.
结肠癌切除术后病人
E.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7
、大多数人类肿瘤抗原属于
A
、胚胎抗原
B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C.
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D.
细菌诱发的肿瘤抗原
E.
自发肿瘤抗原
8
、可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的因素有
A.
肿瘤特异抗原
< br>(TSA)
及相关抗原
(TAA)
密度低
B.
肿瘤细胞
MHC
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C.
患者
APC
的
B7
、
CD40
下调
D.
上列
A
和
B
两项
E.
上列
A
、
B
和
C
三项
9
、打
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可用的方法是
A.
可用抗
TGF-
β抗体治疗
B.
对瘤细胞转染
MHC
基因及
B7
或
CD40
基因
C.
制备
TSA/TAA
基因克隆重组蛋白作肿瘤多肽疫苗
D.
上列
A
和
B
两项
E.
上列
A
、
B
和
C
三项
10
、与
HTLV-1
有关的疾病是
A.
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B.
鼻咽癌
C.
原发性肝癌
D. B
细胞淋巴瘤
E.
胰腺癌
11
、关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
错误
< br>的是
A.
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被封闭
B.
增强抗体
C.
瘤细胞的“漏逸”
D.
宿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低下
E.
某些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应答的抑制
12
、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13
、介导
ADCC
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 IgG
B. IgM
C.
IgE
D. IgA
E. IgD
14
、抗体抗肿瘤的机制
不
包括
p>
A.
增强抗体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CDC
E.
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15
、
NK
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
ADCC
B. CDC
C.
诱导瘤细胞凋亡
D.
释放穿孔素
E.
释放
IL-2
、
IFN-
γ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16
、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FN-
γ
B. TNF-
α
C. CSF
D. IL-2
17
、以下关于肿瘤免疫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E. TGF-
β
A.
检测血清
AFP
抗原,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B.
检测抗
EBV
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
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
检测
CEA
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
检测
CA19-9
有助于
B
淋巴细胞瘤诊断
18
、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
A.
黑色素瘤抗原
B.
甲胎蛋白
C.
胚胎抗原
D.
癌胚抗原
E. CA19-9
19
、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是
A. NK
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Th
细胞
D. B
细胞
E. Tc
细胞
20
、属于肿瘤主动生物治疗方法的是
A. LAK
细胞治疗
B. TIL
治疗法
C.
化疗
D.
放射性核素标记
mAb
E.
接种肿瘤疫苗
21
< br>、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 CEA
B. T
抗原
C. MAGE-
蛋白
D. EIA
抗原
22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巨噬细胞杀伤肿瘤
D. NK
细胞杀伤肿瘤
E.
细胞因子杀瘤作用
23
、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病原体是
E. EBV
蛋白
A. EBV
B. HTLV-1
C. HIV
D. HCV
E.
HPV
24
、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
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
B.
免疫监视功能的障碍
C.
免疫自稳功能的障碍
D.
免疫调节功能的障碍
E.
免疫功能亢进
25
、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 NK
细胞
B. CTL
C.
巨噬细胞
D.
γδ
T
细胞
E. CD4+T
细胞
26
、已检出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是
A.
宫颈癌细胞
B.
胰腺癌细胞
C.
肝癌细胞
D.
鼻咽癌细胞
E.
黑色素瘤细胞
27
、下面与胚胎抗原
无关
的
是
A.
当细胞恶变时
,
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
B.
可以用于某些肿瘤的临床诊断
C.
能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对这种抗原的免疫应答
D.
由胚胎组织产生
E.
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
28
、用于主动特异免疫治疗肿瘤的是
A. IL-2
、
INF-
α
B.
短小棒状杆菌
C.
独特型抗体瘤苗
D.
放射免疫疗法
E.
输入肿瘤特异性
T
淋巴细胞
29
、有关癌胚抗原正确是
A.
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
对宿主无免疫原性
C.
在所有的肿瘤中均可检查到
D.
结合在细胞表面不易脱落
E.
可以用作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30
、其中不是巨噬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的特点的是
A
、可特异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
B
、作为抗原提呈的
APC
C
、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
胞结合后,通过溶酶体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D
、巨噬细胞表面有
Fc
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的
ADCC
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E
、处理和提呈肿瘤抗原,激活
B
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应答
31
、
患
者
,
女
,
50
岁。有慢性乙肝病史
30
年,腹胀、消瘦
1
个月。
HBsAg
(
+
)
,
HBeAg
(<
/p>
+
)
,
HBcAb
(
+
)<
/p>
。
B
超和
CT
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选择肝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2
、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
A. AFP
B.
γ
-GT-
Ⅱ
C. AP
D. ALP
E.
AIF
33
、葡萄胎
A.
血清降钙素(
CT
)升高
B.
β
p>
2-
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
-
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34
、患者,男,
70
岁。尿频、尿流缓慢、排尿困难
3
年。选择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5
、甲状腺髓样癌
A.
血清降钙素(
CT
)升高
B.
β
p>
2-
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
-
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36
、患者,女,
56
岁。乳腺癌术后
3
年,胸骨疼痛
2
个月。血清
E
为
1968.45
< br>μ
g/L
。选择
乳腺癌骨转移的
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7
、患者,男,
69
岁。大便变细、便血
2
个月。选择肠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8
、患者,男,
51
岁。尿频、尿痛间断发作
2
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
1
年。查体:肛门指
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
,肛门括约肌无松弛。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
含量为
1.76mmol
/
L
,
B
超显示前列腺增大。不属于肿瘤标志的是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ENA
解析:
ENA
为可提取核抗原的英文缩写,
ENA
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与肿瘤无关。
39
、患者男性,
65
岁,无临床症状,健康查体时发现
PSA
升高,血清
t-PSA
为
43
μ
g
/
L
,
f-PSA
为
5.2
μ
g
/
L
,
p>
f-PSA
/
t-PSA
为
12.1%
。该患者最可能患的疾病为()
A.
前列腺癌
B.
前列腺炎
C.
前列腺肥大
D.
泌尿系感染
E.
慢性肾小球肾炎
40
、患者男性,
55
岁,主因右上腹疼痛
40
余天,
B
超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患者既往有
30
余年的乙型肝炎病史,甲胎蛋白:
600
μ
g
/
L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原发性肝细胞癌
B.
胆管细胞癌
C.
肝母细胞瘤
D.
胆管囊腺癌
E.
转移性肝癌
41
、患者,女,
48
岁。左乳无痛性包块
1
个月。查体:左乳可触及蚕豆大包块,表面粗糙,
边缘不整,活动度差,包块表面皮肤有橘皮样改变,左腋下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均无触痛。诊断:
左乳腺肿瘤。选择血清中高表达的乳腺癌肿瘤标志
A. AFP
、
CEA
B. CA15-3
、
CEA
C. AFP
、
CA15-3
D. CA125
、
CEA
E. CA125
、
CA15-3
解析:
CA15-3
在健康人血清中
含量很少,
30%
~
50%
乳腺癌患者明显增高,也是监测乳腺癌
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
CEA
是乳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42
、关于肿瘤标志物说法错误的是
A.
肿瘤标志物分为胚胎抗原类、糖
链抗原类、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蛋白质类、癌基因产
物类
B.
通常成人血清中
AFP
的含量极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
AFP
都升至
300
μ
g
/
L
以上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C.
CA15-3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
D.
CA125
< br>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E.
CA19-9
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解析:通常成人血清中
AFP
p>
的含量极低,参考值<
20
μ
g
/
L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
清
AFP
常
>
300
μ
g
/
L
p>
,但也有部分患者
AFP
始终不升高。
AFP
升高还可见于病
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妊娠。若孕妇血清中
< br>
AFP
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
畸形的可能性。
43
、以下哪项指标与
AFP
联用可提高小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A.
甲胎蛋白异质体
(
AFP-L3
)
B.
高尔基体蛋白
73
< br>(
GP73
)
C.
异常凝血酶原
(
DCP
)
D.
α岩藻糖苷酶(
AFU
)
E.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3G
PC-3
)
解析:小肝癌患者
AFU
阳性率高,可与
AFP
联用提高检出率。
44
、
AFP
升高常见的疾病应除外以下哪项
A.
原发性肝癌
B.
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D.
生殖系统肿瘤与胚胎性肿瘤
E.
妊娠
解析:自身免疫性肝病一般
AFP
不升高。
C.
自身免疫性肝病
45
、关于
CA125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
B.
灵敏度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C.
可用于观察疗效,判断复发
D.
妊娠早期,
CA125
也有升高
E.
其他恶性肿瘤和部分非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46
、关于α
-L-
岩藻
糖苷酶(
AFU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FU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细胞溶酶体内及血液和体液中
B.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
AFU
活性明显升高
C.
AFP
浓度与
AFU
活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D.
其他恶性肿瘤
AFU
也有升高的情况
E.
妊娠期间
AFU
升高,分娩后迅速下降
解析:
AFP
浓度与
AFU
活性无相关性,特别是小肝癌患者,
AFU
阳性率显著高于
AFP
。
4
7
、溶血可影响以下哪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A. CA125
B. CA15-3
C. CA19-9
D. PSA
E. NSE
解析:
NSE
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所以溶血会影响其检测。
48
、参与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宿主应答的细胞是
< br>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吞噬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49
、通过
ADCC
效应作用杀伤
IgG
包裹的肿瘤细胞的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吞噬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50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辅助
T
、
B
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51
、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2
、肾脏功能早期损伤
A.
血清降钙素(
CT
)升高
B.
β
2-
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
-
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53
、酶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4
、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55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6
、隐性缺铁
A.
血清降钙素(
CT
)升高
B.
β
2-
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
-
周
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57
、临床上常用于监测甲状腺髓样瘤(
MTC
)治疗状况的是
A.
甲状旁腺激素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降钙素
E.
胰高血糖素
解析:怀疑患有
MTC
的病人以及需要随访的病人应进行降钙素的检测,因为降钙素水平的
升高对
MTC
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在
肿瘤的其他临床指标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降钙素
水平的升高;肿瘤的大小和循环系统
中降钙素的浓度也呈正相关。病人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
后,降钙素的检测用于对疾病
的复发进行监控。考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58
、可增加肿瘤发生率的因素不包括
A.
家族高发
B.
经常接受强
X
线照射者
C.
免疫缺陷病患者
D.
机体存在原癌基因者
E. EB
病毒感染者
59
、肿瘤相关抗原的特点是
A.
只存在于肿瘤细胞
B.
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
C.
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D.
仅存在于血液与肿瘤组织中
E.
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
60
、恶性肿瘤时伴随肿瘤抗原升高的蛋白质是
A.
铁蛋白
B.
转铁蛋白
C.
糖蛋白
D.
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61
、可辅助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抗体分子是
A.
抗
EB
病毒抗体
B.
抗卡介苗抗体
C.
抗
AFP
抗体
D.
抗
MHC
Ⅰ类分子抗体
E.
抗
CEA
抗体
62
、恶病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单核巨噬细胞
63
、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
A.
基因突变、细胞癌变过程使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
B.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
C.
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D.
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64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阳性率约为
< br>
A. 31
%以上
B. 40
%以上
C. 50
%以上
D. 65
%以上
E. 70
%以上
< br>65
、用于前列腺癌初筛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
A. AFP B. PSA C. CEA D. CA19-9 E.
HCG
66
、被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的是
A. CA15-3 B. CA125 C. CA19-9 D. CEA E.
AFP
解析:
CA19-9
是一种
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胃肠癌
相关抗原。
67
、以下不属于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性的
是
A.
灵敏度高,使肿瘤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B.
特异性好,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C.
在多个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
D.
可预测肿瘤的预后
E.
可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
解析: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要求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即具有器官特异性。
< br>
68
、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常用指标包括
A.
T
细胞及其亚群测定和
T
细胞增殖试验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B.
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C. NK
细胞活性测定
D.
血清中补体、抗体、某些细胞因子的测定
E.
以上均正确
69
、血浆蛋白质中
AFP
的中文名叫做
A.
总蛋白
B.
清蛋白
C.
甲胎蛋白
D.
免疫球蛋白
E.
甲状腺激素
70
、患者,女性,
48
岁,绝经后再次来潮,腹痛入院,
B
超显示卵巢肿块。该患者可做下列
哪项血清学指标进一步诊断
A. CA199
B. CA724
C. NSE
D. PSA
E.
CA125
71
、患者,男,
69
岁。大便变细、便血
2
个月。选择肠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72
、乳腺癌的标志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CA15-3
73
、在肿瘤的辅助诊断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AFP
对肝癌
B. MARA
对鼻咽癌
C. PSA
对前列腺癌
D. HCG
对绒毛膜细胞癌
E. B-J
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
解析:
MARA
是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有助于黑色素瘤的辅助诊断,而鼻咽癌多与
EB
病毒感
染有关。
74
、临床常见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
A.
酶学方法
B. EIA
和
RIA
C.
电泳法
D.
化学法加酶学法
E.
免疫电泳
75
、消化道肿瘤最常用的疗效考核指标是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7
6
、用于小细胞肺癌诊断最好的指标是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NSE
解析: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能分泌
NSE
的神经内分泌性质的恶性肿瘤。
77
、铁蛋白减低可见于
A.
白血病
B.
实体肿瘤
C.
各种炎症感染、急性心梗、反复输血等
D.
缺铁性贫血
E.
肝硬化、肝坏死及其他慢性肝病
解析:铁蛋白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可靠指标。而其他四项发生时铁蛋白往往升高。<
/p>
78
、患者,男,
45
岁。刺激性咳嗽
2
个月,痰中带血
1
个月。胸片显示肺部有团块状阴影,
痰中可见肿瘤细胞。诊断:肺癌。选择血清中高表达的肺癌肿瘤标志
A. AFP+CEA
B. AFP+NSE
C. CEA+NSE
D. Cyfra-21+NSE
E. CEA+Cyfra-21
解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酶
(NSE)
是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标志;血清骨胶素
又称
细胞角蛋白
19(Cyfra-
21)
,是磷状上皮肺癌的标志。
7
9
、常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酶类肿瘤标志物是
A.
乳酸脱氢酶
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
碱性磷酸酶
D.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E.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解析:烯醇化酶是
催化糖原酵解途径中甘油分解的最后的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
是
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
胞肺癌的标志物。
80
、α
-L-
岩藻糖苷酶是诊断下列哪种疾病的有用指标
A.
前列腺癌
B.
乳腺癌
C.
肝癌
D.
肺癌
E.
卵巢癌
解析: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敏感性好,阳
性
率高,是
AFP
阳性率的
3
倍以上,对
AFP
阴性病例及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极大,是早
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
/p>
81
、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的最佳组合是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
A.
AFP
、γ
-GT
Ⅱ、
ALP
B. AFP
、γ
-
GT
、
GST
C.
γ
-GT
Ⅱ、
CA153
p>
、
GST
D. AFP
< br>、γ
-GT
、
TPS
E. AFP
、
CA199
、
NSE
82~92
、
下列选择的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主要针对的相应的肿瘤的分别是
82
、
AFP
83
、
CEA
84
、
CA125
85
、
CA19-9
86
、
CA72-4
87
、
NSE
88
、
HCG
89
、
PSA
90
、
Cyfra21-1
91
、β
2M
92
、
CA153
A.
结肠
/
直肠癌
B.
胰腺癌
C.
卵巢癌
D.
原发性肝癌
E.
胃癌
F.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G.
前列腺癌
H.
乳腺癌
I.
小细胞肺癌
J.
肺鳞癌
K.
多发性骨髓瘤
二、多项选择题
1
、参与
ADCC
杀肿瘤细胞的有
A. NK
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巨噬细胞
D. CTL
细胞
E.
树突细胞
2
、不能直接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CTL
D.
γδ
T
细胞
E. CD4 +T
细胞
3
、
CD4 +T
细胞杀瘤细胞的途径正确的有
A.
激活
M
Φ、
NK
细胞杀瘤
B.
辅助
CTL
细胞杀瘤
C.
辅助
B
细胞产生抗瘤抗体
D.
分泌
IL-2
、
TNF
等细胞因子杀瘤
E.
亦可直接杀瘤细胞
4
、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
A.
巨噬细胞
B. NK
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CTL
5
、
CTL
杀伤肿瘤的机制有
A.
分泌
IFN-
γ、
TNF
杀瘤
B.
分泌穿孔素
C.
释放颗粒酶
D.
诱导瘤细胞凋亡
E.
分泌
NO
6
、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性物质有
A. TGF-
β
B. IL-10
C. IL-l2
D. EGF
E. IL-4
7
、巨噬细胞杀瘤细胞可通过
A.
溶酶体酶
B.
补体调理作用
C.
分泌
TNF
D.
激活
T
淋巴细胞
E. ADCC
8
、关于肿瘤的逃逸机制,正确的是
A.
肿瘤细胞表面
MHC
Ⅰ类分子缺失
B.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C.
瘤细胞抗原调变
D.
增强抗体
E.
瘤细胞缺乏
B7
协同刺激分子
9
、实验诱发肿瘤的特点是
A.
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抗原特异性高
B.
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免疫原性较强
C.
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免疫原性较弱
D.
同一种病毒诱发的肿瘤可具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E.
化学、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有明显个体差异
10
、关于
TS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AGE-1
蛋白是
TSA
B.
胚胎性抗原主要为
TSA
C.
自发性肿瘤多为
TSA
宜春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