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片机的外部结构
-
引脚功能
< br>
一、教学目的:掌
握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二、教学重
点:单片机的
P0
、
P1
、
P2
、
P3
口的使用和区别三、教学
步骤:
(1)
单片机
(AT89
S51)
外观
(2)
单片机
(AT89S5
1)
的引脚功能图
(3) 51
系列单片机
8031
、
8051
及
89c51/89s51
均
采
用
40Pin
封装的双列直接
DIP
结构。上图是它们的引脚配
置
:40
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
< br>的时钟线两根,
4
组
8
位共
32
个
I/O
p>
口,中断口线与
P3
口线复用。现在我们对
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
1
、电
源引
脚
Vcc
40
脚
正电
源脚,工作电压为
5V
,另有
AT89
LV51
工作电压则是
2.7-6V,
引脚功能一样。
GND
20
接地端
2.
外接晶体引脚
Pin19
:
时钟
XTAL1
脚,
Pin18:
时钟
XTAL2
脚,
XTAL1
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则是输
出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应直接加到
XTAL1
,而
XTAL2
悬空。内部方式时,时
钟发生器对振荡
脉冲二分频,如晶振为
12MHz
,时钟频率就为
6MHz
。晶
振的频率可以在
1MHz-24MHz
内选择。电容取
30PF
左右。
型号同样为
AT89C51
的芯片,在
其后面还有频率编号,
有
12,16,20,24MHz
可选。大家在购买和选用时要注意了。
如
AT
89C51
24PC
就是最高振荡频率为
24MHz,40P6
封装的
普通商用芯片。
3.
复位
RST
9
在振荡器运行时,
有两个机器周期(
24
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出
现在
此引脚时,将使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
51
芯片便循环复位。复位后
P0
-
P3
口均置
1
引脚表
现为
高电平,程序计数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全部清零。
当复位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
ROM
的
0000H
处开始运行程序。
常用的复位电路如下图所示。
复位操作不会对内
部
RAM
有所影响。当
805
1
通电,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在
RESET
引脚上出现
24
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即
初始复位。什么叫复位?复位是单片机重新执行程序代
码的意思。
8051
的复位方式可以是自动复位,也可以是
手动复位,见下图。此外,
RESET/Vpd
还是一复用脚
,
Vcc
掉电期间,此脚可接上备用电源,
以保证单片机内
部
RAM
的数据不丢失。
输入输出
(I/O)
引脚:
Pin39-Pin32
为
P0.0-P0.7<
/p>
输入输出脚,称为
P0
口,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 br>口。内部不带上拉电阻,当外接上拉电阻时,
P0
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