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建
XX
铁路
XX
标
XX
隧道
斜井转正洞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受控编号: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批
准:
有效状态:
中
p>
国
中
铁
X
局
X
X
铁
路
经
理
部
< br>
2
0
1
1
年
6
月
目
录
页脚内容
10
1
p>
1
编
制
依
据
1
2
工程概况
............
..................................................
...... 2
3
斜井转正洞施工方案
.......
..................................................
. 3
3.1
总
体
施
工
方
案
3
3.2
桃花山隧道斜井转正洞“大包法”具体施工步骤
............................ 5
4
斜井排水
.................................................
................... 8
5
三管两线布置
..........
..................................................
.... 8
6
斜
< br>井
转
正
洞
方
案
实
施
阶
段
主
要
劳
p>
动
力
计
划
表
8
7
斜井转正洞方案实施阶段主要机械计划表
........................................
9
8
质量控制措施
..........
..................................................
.... 9
9
安全保证措施
..........
..................................................
... 10
隧道斜井转正洞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
(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
p>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
GB50086
)
页脚内容
10
1
(4)
《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
TB10108-2002<
/p>
)
(5)
张
唐铁路张家口至唐山
ZTSG06
标段《桃花山隧道设计图》<
/p>
(6)
张唐铁路张家口至唐山《辅助
坑道衬砌参考图》
(张唐施隧参
06-01~06-45
)
(7)
张唐铁
路张家口至唐山
《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
(无砟轨道)
p>
》
(张唐施隧参
02-01~02-65<
/p>
)
2
工程概况
桃花山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
,线间距
4.0m
,
进口里程为
DK395+986
,出
口
< br>里
程
为
DK402+390
p>
,
中
心
里
程
DK399+188
,
隧
道
全
长
6
404m
。
隧
道
DK397+587.97~DK399+563.43
位于左偏曲线上,左线半径<
/p>
R=3000m
,右线半
径
R=3005m
;
DK402+355.94~
p>
出口位于右偏曲线上,左线半径
R=2000m
,右线
半径
R=1995.6m
;
其余皆在直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大部分为上坡,仅
出口段为下坡。
坡度分别为5.1‰、
坡长
1500m
;
4.9
‰、
坡长
2050m
;
5.1‰、
坡长
2700m
;
-
3‰、坡长
300m
。
p>
本隧斜井与正洞线路交会里程为
DK398+360
,交叉地段正洞为Ⅱ级围
岩,交会处隧道正线路肩高程为
66.032m
,斜井长
L=487m
,斜井与线路平
面交角为
84.8
°
。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
10
%,综合坡度
8.81
%,斜井
内轮廓宽
5m<
/p>
,高
6.02m
,单车道设置。斜井不作
为永久结构,施工完毕后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不小于
3m
厚
C25
片石砼封堵,斜井井口设
5m
厚
C25
片石砼封堵
。
根据施工图设计和施组安排,斜井进洞后以出口(唐山)方
向作为主
攻方向,承担
1800m
施工
任务;往进口(张家口)方向为副攻方向,承担
1200m
施工
任务。
斜井进入主洞处设计图纸为Ⅱ级围岩,但根据设计院反
馈信息,实际
该段围岩为Ⅳ级;另外根据目前掌子面围岩和
TS
P
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结果
来看,
斜井进
入主洞处可能为Ⅳ级围岩。
主洞Ⅳ级围岩支护参数:
架设
I20a
型钢拱架,间距
1m/
榀,打设拱部
3m
中空锚杆、边墙砂浆锚杆,
(环
1.2
页脚内容
10
1
×
纵
1.2
)
,挂纵环向φ
6
×φ
8
钢筋网,网片间距
20cm
×
20cm
< br>,喷射
C25
砼厚
20cm
p>
。
3
斜井转正洞施工方案
3.1
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围岩情况
,斜井进入正洞施工地段拟采用“大包法”施
工。
即采用垂直正
洞线路中线的导坑切换法,
自斜井距正洞
13.54m
开始按
斜井断面宽度和高度,
往正洞顶上
1m
高度,折线上挑,
台阶法开挖导洞进
p>
入正洞,导洞开挖高度大于正洞开挖轮廓线,开挖长度也大于正洞开挖轮
廓线,导洞开挖支护到正洞线右端头后,在导洞侧壁上测量放线标识出正
洞开挖轮廓
线,施工完成正超前支护后分别向大、小里程方向开挖正洞,
转入正洞施工。斜井与正洞
相接处两端各
10m
较该段正洞围岩等级降低一
级,即初支及二衬提高一级进行加强,根据现场围岩情况暂定采用Ⅳ级衬
砌。采
用“大包法”施工,斜井与正洞相交位置空间结构复杂,开挖断面
及跨度较大,支护结构
随着施工的进行其力学状态不断变化。为了保证斜
井转正洞施工期间的安全,整个施工过
程中以新奥法基本原理为依据,贯
彻“短开挖、快封闭、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指
导思想,采取分块
开挖,
及时支护,
实
施信息化管理,
根据量测信息反馈指导施工
,
< br>确保安全、
稳定。桃花山隧道斜井转正洞“大包法”总体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分别见
图
1
、图
2
。
页脚内容
10
1
p>
图
1
斜井转正洞“大包法”总体平面示
p>
页脚内容
10
1
3.2
桃花山隧道斜井转正洞“大包法”具体施工步骤
3.2.1
斜井开挖至距正洞开挖轮廓线
10m
时,
即
1
< br>斜
0+13.54
时按照
斜井标
准断面不变,拱顶
8.4%
、底板
30
%
的坡度上挑开挖施工,并加强支
护,如图
2
、图
3
所示,以
1m
的间距安装
I20a
钢架
,拱部打设
3m
长环向
系统锚杆
1m*1m(
环向
*
纵向
)
,喷射
C25
< br>砼
20cm
,加强支护至正洞相交处
K
斜
0+03.54
。即如图
p>
2
所示开挖第①部分。
图
p>
3
斜井加强支护段平
面图
< br>
图
2
“大包法”斜井转正洞施
工断面图
页脚内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