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易注”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30 09:21
tags:

-

2021年1月30日发(作者:plywood)





易注



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陈坚



(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



济南,


250100





内容提要:注释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主要方法,人们一直以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概括和指认这种注释,然而,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



六 经注我,我注六经



是陆九渊的一个


心学 命题,


根本就不是一种注释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通过对



易注



样本的分析以及相 关方面


的考察,


重新理解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现象,


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


释,


其实质乃是用母本的结构语义来表达注释者的思想;


这种注释不 是寻求原义的语义训诂,


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一种哲学写作方式。


关键词:



易注

< br>


,中国传统哲学,注释,母本,结构语义




On The A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CHEN Jia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P


.,250100)


Abstract: Annotation is a main method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It is completely wrong that


people always treat this method as equivalent as


of Classics


of Xinology created by Lu-jiu- yuan, not a principle or method of annot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ew the phenomena of the a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and concludes as follows


by analyzing some examples of the a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the


a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is


to


express


the


thought


of


the


annotator


in


the


structure-meaning-language


of


Classics


text,


the


annot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is


a


philosophical writing wa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not the method of semantics of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Key


words:


Annotation


of


Yi,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annotation,


Classics


text,


the


structure-meaning- language






标题中的



易 注



是一种方便的说法,系指历代对周易的注释。





我们都知道,


注释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要方法,


学界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的研


究不可谓不多,


但基本上都是研究注释的内容或思想的,


很少对注释这种方法本身进行研究。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西方哲学 从基督教对《圣经》的注释中发展出了解释学②,那么,



在中国 ,本来有很长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我们是否有可能从考察中国哲学家对古代经典


注释的 历史的梳理,并参照西方解释学来建立中国的解释学呢?



这是北 京大学的汤一介教


授在《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一文(载《周易研究》< /p>


1999


年第


4


期)中提


出来的问题。


想必中国哲学界的许多人也都曾想到过这 个问题,


现在汤一介教授将它摆到桌


面上来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篇论 文,


汤一介教授在另两篇论文中亦探讨了能否以中国哲传统哲学


中的注释为基础来创设中国解释学的问题:


一是


《能否创建中国 的解释学》


(载


《学人》


1998


年第


13


期;


二是


《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的通信》


(这是汤一介教授致山东大 学刘大钧教


授的一封信,载《周易研究》


1999


年第


3


期)


。在这些论文中 ,汤一介教授所关注的焦点是


相同的,那就是如何以


< p>
易注



为基础来建立中国解释学,换言之即,汤一介 教授将作为建立


中国解释学之基础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具体地落实到了



易注



上,

< br>他这样做的实质显然


是认为



易注



足以代表整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 -


这是我所完全赞同的一个观点。





按照一般的学术程序,


要想以中国传 统哲学中的注释为基础来建立中国解释学,


首先必


须要做的工作 就是弄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


中 国传哲学中的


注释实例五花八门,举不胜举,有儒学的,有佛学的,有易学的,还有道家 的。我们显然不


可能――事实上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实例都拿来研究一番,


才来确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注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例来



以斑窥豹

< br>



这就好比在科学研究


中,


科学家只有选取恰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


才能事半功倍,< /p>


得出某个普遍的规律


(比如孟德尔选取豌豆来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笔者认为,要想研究


和了解中国传统哲 学中的注释的样态和特征,



易注



是最好的样本,所以,本文的内容之一


就是通过对


易注



样本的分析,


来看看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者们


从中可以理解为什么 我说



易注



是理 解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的最好的样本了。





但是,



易注



样本与其所来自的那个总体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语境,


始终存在


着双向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


若要看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需要透< /p>




易注



来观察;另一方面,若要理解



易注



的真实状态,又必须将其放回到整个中国传统


哲学的 注释语境中,否则,孤零零地看



易注


< /p>


,难免失真。



易注



与整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注释语境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部分与 其所属的整体之间相互阐释、


相互照明之间的关系,



就好比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人来理解社会;反过来,亦需要通过社会来理解人,


只有在这种双向互动理解体制下的人和社会才是真实的人和社会。本论文也是要在



易注



与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 注释语境之间架起一座双向互动的理解之桥,


以期人们对



易注



和中


国传统哲学 中的注释能有一个



双赢



的理解。为此目的,本文的思路打得比较开,对与中国


传统哲学中的注释有关的 方方面面问题都涉及到了,


并不仅仅局限在


易注



的范围内讨论问


题,尽管



易注



在本文中占有 特殊的重要性。





不过,


就事论事地研究



易注< /p>



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及其双向互动并不是本文的最终


目的,


本文的最终目的乃是要回应汤一介教授建立中国解释学的努力,< /p>


在建立中国解释学的


大背景下探讨



易注



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为建立中国解释学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信


息。我认为,要建立中国解释学, 至少要做如下三件工作:





(一)弄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弄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 释与西方基督教对《圣经》的注释究竟有何不同;





(三)弄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有何哲学意义。







其中第一件工作是建立中国解释学的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本文所着力 要做的工作,


尽管


我不一定能把它做得很完美,甚至也有可能完 全做错,但这是我热切的心意。







注释虽不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唯一的 方法,


但却毫无疑问应是占第一位的方法。


注释在建

< p>
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由于注释的方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被如此广泛地使


用,以致于人们见怪不怪,对它缺少深入细致的考察,往往认为这种方法 无非就是



六经注


我,我注六经



。然而,笔者认为,以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来概括和指认中国传统哲学中


的注释是不妥的。




< /p>


考诸来源,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乃是陆九渊提出来的。


《陆九渊集·语录上》载 曰:








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韩退之是倒做,盖欲因学文而学


道。


[1](P399


同书的另一个地方又载曰:








《论语》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如



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



之类,不知所及、所守者何


事;如



学而时可之


,不知时习者何事。非学有本领,未易读也。苟学有本领,则知之所及


者,及此也; 仁之所守者,守此也;时习之,习此也。说者说此,乐者乐此,如高屋之上建


瓴水矣。学 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1](P395)



另,


《宋史·陆九渊传》载曰:







(陆九渊)尝谓学者曰:



汝耳自聪,目自明 ,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缺,


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


又曰:



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 ,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



或劝九渊著书,

曰: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又曰:



学苟知道,< /p>


六经皆我注脚。




综合上述这三段引文,我们分明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一)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并不

< p>
是一种注释行为,因为注释是古代著书立说的一种主要写作方式(如朱熹著《四书集注》

< p>



如果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是一种注释行为,那么陆九渊以< /p>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为自己的


不著书辩解就是自相矛盾。


(二)



学苟知道(或学苟知本,或学有本领①)


,六经皆我注 脚



乃是对



六经 注我,我注六经



的进一步解释,因此,理解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的关键就是< /p>


要理解



学苟知道,


六经皆我注脚



这句话。



学苟知道,


六经皆我注脚



的 含义可作如是分析:



六经



中所说的都是带普遍性的话,没有具有所指(



无头柄 的说话




,比如《论语》中所


说的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学而时习之



都没有具体指明究竟知之所及者何事,仁之所守


者何事以及时 习之者何事,但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地领悟到了



不必它求





< br>


自固有之




当然是指



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



的儒家伦常之道①,那他就会明白



六经



中所说的


就是



此道





知之所及者,及此也;仁之所守者,守此也;时习之,习此也。



这就是说,



六经



中所说的,其实都是





自固有之





,而不是说了别的什么;反过来,


< /p>




自固有






也都体现在



六经



的文字之中, 而不在别的什么地方,







六经


之间具有同一的


关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陆九渊才说



六经注我,


我注六 经





六经







互为



注脚

< br>


②。


既然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



中都已表达和体现了


< /p>




自固有之道,那





陆九渊还


有什么著书之必要呢?但是陆九渊认为,从根本上来说,









中,



六经

< br>


充其量也只



< br>道



的记载而已,


所以学道最终还 是要回归到






而不能求之于



六经

< br>


之文


-----


这实际上


就是陆九渊



内求诸已



的心学理路。韩愈的



文以载道



思想与陆九渊的这一心学理路相反,


认为






(既然)







就应从




中学







因学文而学 道




故陆九渊斥之为

< br>


倒做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所谓的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根本就不是什么注释的方法,而是


陆九渊根据自己个人的哲学实践而得出的一个哲学命 题,用来表示





一个儒家伦常实


践者


----




六经



之间所具有的 同一关系③,这种同一关系其实就是陆九渊



人同此心,心同


此理



心学思想的一个具体表现(

< p>


六经



是圣人之心之理,< /p>





< p>


六经



的同一就是





< br>


圣人



同心同理)


。当陆九渊用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来表示







六经



之间所具有的这种


同一关系时,他实际上是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的,然而,人们不究其


实,望文生义,以为其中有一个





字,就把


< p>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当作一种注释的行为或


方法来看待④,并用它来解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现象,这就离题万里了。

< br>






既然



六经注 我,


我注六经



连注释的方法都不是,< /p>


那我们显然就不能将中国传统哲学中


的注释方法归结为

< p>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那 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


的方法呢?表面上看来,

< br>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方法无非就是古汉语语言学中的训诂方法而


已,正因如此, 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所有注释作品都成了训诂学家们理想的研究材料。


我们都知道, 古汉语语言学


-----


即传统上所谓的



小学



有三个分支,一是文字学,研究


字形;一是音韵学,研究语音;一是训诂学,研究语义。训诂的方法也就是探索并确定母 本


(指被训诂的古汉语文本)


语义的方法,

当这种方法被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用来注释经典


------


这也是一种哲学写作方式


------


时,


说,



中国哲学就是语义学




Chinese philosophy


is philology



[3](P34)





然而,


当我们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就是语义训诂时,


一个问题马上 就出现了:


因为


语义训诂的目的只是要尽可能忠实地解释母本的 语义,所以它经常象其他两门



小学



一样,


被称为是



无 思想的学问





不需要思想创新的学问



;而作为一种哲学方法,中国传统哲学< /p>


中的注释,显然要表现出思想性或思想的创新性,若非如此,它就不能算是



哲学的



,既是



哲学的



,就要有思想,就要有 思想之创新。纵观中国传统哲学史,从先秦到明清,从魏晋


玄学到宋明理学,

< p>
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不言而喻的,


而这种发展和创新,


注释在其中起


到了主要的和根本的作用。


这个哲学史事 实说明,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虽然从形式上讲是


一种语义训诂 ,但又不是用语义训诂所能完全解释得了的。





我们不妨以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具体的注释实例来印证上述观 点。


比如智旭在


《中庸直


指》中对《中 庸》首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作了如下的注释:








不生不灭之理,名之为



< br>


;虚妄生灭之原,名之为





。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


阿赖耶识,遂为 万法之本,故谓之




< br>。盖天是性体,命是功能。功能与体,不一不异,犹


波与水也。

< br>......


此节且辨性修,下文方详示因果差别耳。夫



天命之谓性



,真妄混而难明;



率性之谓道



,善恶纷而 杂出。研真穷妄,断染育善,要紧只在





之一字。全部《中庸》





修道







也,故曰

< br>


自明诚谓之教




这显然是在用佛学思想来解释《中庸》首句,至于整部《中庸》


,智旭则认为, 是在谈佛教




不二心源



①。谁都知道,


《中庸》是地地道道的儒家经典,里面 是不可能含有


佛学思想的,这一点其实智旭在写作《中庸直指》时也是清楚的,他在《四 书禅解·自序》


中说:



今夏

< p>
......


偶以余力,


重阅旧稿,


改窜其未妥,


增补其未备,


首论

《论语》




《中庸》

< p>


次《大学》


,后《孟子》



《论语》为孔氏书,故居首。


《中庸》


《大学》


,皆子思所作,故居


次 。子思先作《中庸》



《戴礼》列为第三十一,后作《大学》< /p>



《戴礼》列为第四十二,所以


章首


'


在明明德


'


,承 前章末


'


子怀明德


'

< br>而言,本非一经十传,旧本亦无错简,王阳明居士已辨


之矣。孟子学于子思,故居 后。



智旭清楚地知道,


《中庸》是儒家 传承中的著作,


但是他却



明知故犯



,居然还用佛教的知识和道理来注释《中庸》


,这种以佛释儒的现象难


道可以用训诂一言以蔽之吗?









既然从训诂角度我们已无法圆满解 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现象,


那么一种新的解释就


成为必须。 我现在提出一种新的解释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释现象的假说,以求教于方家。





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就注释者的动机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可称之为



寻求原意



的注释,


另一类可称之为

< br>


寻求表达



的注释。


所谓



寻求原意



的注释,


是指注释者


努力探明母本(指被注释的经典 )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有


一种强烈的

< br>


道统传承心态



(亦称

< p>


韩愈心态




,这在儒道佛易四家都是如此。在这种心态


下,


哲学 家们都以正统自居,


都认为只有自己才真正懂得祖上经典的含义,


别人都理解错了,


因此都要对这些经典重新加以注释,


发掘出 其中的



原意




以恢复道统,


比如王弼注


《老子》



黄蘖禅师注《金刚经》


,朱熹注《四书》


,不一而足(至于这些注释最终是否真的就达到了



原意



,且放在后文去说)






所谓< /p>



寻求表达



的注释 ,


则是象智旭那样,


虽然知道


《中庸》


母本的原意是儒学的思想,


但却偏偏还要用佛学的思想来注释《 中庸》母本,他这样做的实质,乃是想借《中庸》母本


来表达佛学思想①。


在他的另一部著名的注释作品


《周易禅解》中,


智旭 更是明显地表现出


了这种



寻求表达



的注释动机。比如,对于《比卦》



六二



爻辞



比之自内,贞吉



,智旭如


是 注释:








柔顺中正之臣,上应阳刚中正之君 ,中心



比之



, 故









也。








佛法释者:欲天有福,亦复有慧, 但须内修深定,又通教界内巧度,与圆教全事即理


相同,但须以内通外。


[4](P463)



这个注释分两段,

< p>
第一段解释



六二



爻辞的原意,


第二段以佛学思想来注释该爻辞


( 整部


《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30 09: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90579.html

“易注”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