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30 02:42
tags:

-

2021年1月30日发(作者:梁国)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5080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


32


实验(上机)学时:


0





分:


2


适用对象:(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国际班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一、教学目标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全面系统地向学生


介绍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研究 流程和研究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


通过经典研究案例比较和分析,了解并掌握定性研 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研究范式


的原理、方法、流程、技术以及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从事社会 科学研究和分析


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引导如何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变成可 行的


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出一套研究方案并实施,如何写出一份规范的研究计划


书,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目标

< p>
1


:掌握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流程



目标


2


:基本掌握定性研究主要方法和技巧

< p>


目标


3


:基本掌握定量 研究主要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

实践性结合


较强的特点,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同时,课 堂讲授


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理论、


技术的阐述,


以及对于研究设计和操


作过程中的难点 和复杂问题的剖析,


同时辅之以适量的复习题和思考作业题,



全面、


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技巧;


在研究方法的讲授中,


多联系具


体研究课题的新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


实践性较强的


课程,因此采用依托案例教学达成实用性、操作性目标;案例教学的进行,有案


例分析 、学生讨论、启发式教学、文献导读等多种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教


学和学生实习结 合的方式。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 理论、方法、程序,并能


熟练运用其中


1-2

< br>种操作方法。



对毕业要求的促进:

符合专业培养方向,


掌握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尝试


解决 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学时分配






其他


章节内容



讲课



(案例


分析与


讨论



1

绪论


——


科学与社会研究



4




4


实验



小计



2


范式、理论建构



4




4


3


4


5


6


社会研究伦理


< br>研究建构



研究设计



研究建构



社会测量



研究建构



抽样



2


4


4


4


2


2








4


6


4


4


7


8


9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逻辑与技术



6


6


2


2


38


2


2



2


10







8


8


2


4


48


10


撰写研究报告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



第一节



科学与学科体系



合计



一、什么是科学?



定义与争论,从讨论开始



二、科学的范畴



1


、科学与技术



2


、科学体系与哲学体系和宗教体系



3


、科学与学科



三、科学的功能



1


、技术功能



2


、学术功能



3


、社会功能



四、科学研究



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使用试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


保证获得 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与形而上学(主观、思辨)相对。



第二节




求知方式



一、传统的求知方式



1


、权威法



2


、经验法



3


、思辨法



二、科学方法



(1)


通过对理论的演绎建立研究假设,



(2)


操作化,



(3)


经验观察或实验,


< p>
(4)


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研究结论。


该程序称为科 学纳逻辑,


是社会研究的基本


程序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



1


、系统性



2


、因果决定论



3


、普遍性



4


、开放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1


、实证性



2


、明确性



3


、客观性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1


、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



2


、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 /p>


3


、社会现象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其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 /p>



第四节



社会研究及其方法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



二、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三、社会研究方法三个层次:




(1)


方法论,




(2)


研究方式或研究法,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 p>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体系和框架,了解社会研究、


社 会调查、方法论体系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本章的考核要求:



1.



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2.



准确理解社会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2





社会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



第二章





范式、理论建构



第一节



社会研究范式的演进



一、实证精神的 引入: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


/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实践




社会事实、《自杀论》研究分析



二、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1


、马克斯韦伯的反实证主义



2


、现象学派(


20


世纪发展起来)否 定了实证主义的诸多假设



3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一、统计学方法



二、心理学方法



三、实验方法



第三节



社会理论的逻辑



一、两种逻辑体系:归纳与演绎



二、演绎逻辑的理论建构



三、归纳逻辑的理论建构



四、理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联性



本 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及其发展历程;理解社会


理论的两种逻辑及 其特点,理论对社会研究的指导作用。



本章的考核要求:



1.



理解社会研究范式的主要内容



2.



准确理解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差异性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社会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异性有哪些?



2





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在理论建构中的差异有哪些?




第三章





社会研究的伦理



第一节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一、“价值无涉”的内涵和争论




二、“价值无涉”的伦理问题(客观性与意识形态,客观性与技术制

度)



第二节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自愿参与



二、对参与者无害


/


有害知权



三、匿名与保密



四、欺骗与制度审查



五、分析报告伦理



六、其他伦理与悖论



本章教学重点、 难点: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构成,价值无涉原则的内涵。



本章的考核要求: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构成,价值无涉原则的内涵。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原则?



2




用具体案例分析社会研究中的伦理悖论。



第四章






研究建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二、描述性研究



三、解释性研究



第二节



分析单位



一、概念——什么是分析单位




就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一项社会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


对象(人和事)。



二、分析单位内容:个体


/


群体


/


组织


/


社会互动


/


社会事 实



三、



分析单位的两种错误



1


.层次谬误(


ecological fallacy


)—



用较高的分析单 位作研究,用较


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2


.简化论(


reductionism


)—



用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


象。



第三节



时间框架



一、横向研究(


cross-sectional surveys





例如:民意测验、全国人口普查



二、纵向调查


(longitudinal surveys)




1


)趋势 研究


(trend studies)


: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 移而发生的变化


的研究。





2


)同期群研究


(c ohort studies)


:指对同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

< br>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的例子:一项美国社会学家对 出生于


30


年代初(


30



~35


年)经


济大萧条时 期的人的经济态度的研究:


CGSS






3


)同组 研究


(panel studies)


:也叫追踪研究,是对同 一组人随时间推


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设计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框架




1


.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说明研究的内容




3


.说明研究范围、地点、调查对象 和分析单位




4


.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5


.说明抽样方案




6


.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 方法




7


. 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8


.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 p>
本章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对于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研究


设计的内容,程序,要求和格式;



本章的考核要求:准确理解社会研究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华莱 士环的上升路径。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好的研究设计是研究成功的一半”这句话?



2




标准的研究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3.


如何提出研究假设?用具体案例说明研究假设的几个来源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五章



研究建构—社会测量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测量的定义与基本要求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1.


测量客体(对象)



2.


测量内容,及测量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3.


测量法则——操作规则



4.


数字和符号—表示测量结果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1.

< p>
人的主客体矛盾。既是测量主体,又是测量客体。



2.


测量的内容常常是人的行为及行为构成的现象,


而人的测 量本身也是一种行


为和现象,二者相互影响,导致测不准。


< /p>


3.


测量的量化程度、精确化程度、可重复性比自然现象的测量差 。



四、测量层次



1


.定类测量



2


.定序测量



3


.定距测量



4


.定比测量



第二节



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1


.指数(


index


):由多个不同 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2


.量表(


scale



:


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



二、李克特量表



三、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四、语义差异量表



第三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一、几个核心概念的区别:




概念


/


变量


/


指标




二、操 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 程。




三、操作化的方法



1


.概念澄清与界定



2


.发展测量指标


< br>(


1


)列出概念的维度




2


)建立测量指标



四、


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


对同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


会产生出不同的测量指标。




操作举例: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某一社区的社会稳定状况……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


reliability


)即可靠性,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对同一对象重 复测


量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


.再测信度



2


.复本信度



3


.折半信度



二、



效度(


validity


)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


.表面效度



2


.准则效度



3


.建构(构造)效度


< /p>


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


相互联系,又相 互制约



本章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社会科学社会测量的结构、


内容,


信度和 效度的概念,


关系;如何提高社会测量水平。



本章的考核要求:理解社会科学社会测量的结构、内容,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关


系;如何提高社会测量水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用具体案例说明如何编制里克特量表?



2




用具体案例分析社会指标建构的复杂性和科学性。



3.


用具体案例说明内部效度的提高方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30 02: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88897.html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