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辞令
外交语言
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异于常态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
模糊和折衷。难
怪曾在联合国内担任过美国代表的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感
叹地说:
同样的一些
话,
在正常情况下
是一种含义,
但在外交文件中却是另一种含义,
“
这像是学习另一种语言。
”
外交语言讲究委婉。
有位外交官甚至戏言道:
婉言
“即便是辱骂,
听起来也令人愉快”
。
在外交交涉中,
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
,意味着将对此采取强硬步骤;
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
,是暗示如事态继续恶化干预
将是不可避免
的;
说
“将不得不仔细地
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
,
就包含
p>
友好关系即将转为对立甚至敌对状
态的警告;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
其外交身份的活动”
,是指控对方进行间谍活动并将予以
驱逐出
境。
对外交谈判,也有一套委婉的“外交辞令”
。说会谈是“建设性的”
,其含意是双方取得
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
,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
但谈总比不谈为好;说会谈是“
坦率的”
,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
对方
立场的了解。
在多边外交中,
更是几乎言必委婉。
在国际会议上
听别国代表发言,
要旨是注意
“但是”
后面的文章。比如,
“本代表团对这个建议有着最大的同情,但是愿意指出……”
;
“我对某
国杰出的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
是我认为……”
,等等,其实都是“拒绝”
、
< br>“否定”
、
“不
同意”的委婉表
述而已。
有网友说了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总是“答非所问”
?
是的
,
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
p>
者问题时回答有时不是很切题,
有点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并且
发言人总说些我们
“注
意到……的表态”
、
“
我们注意到……的报道”
、
p>
“
我们将继续关注……”
等没有什么意义的
话,
好像总在说废话。
确实,
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
说套话的现象,
需
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
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
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
外交语文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
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
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不失本意的
情况下让为对方领悟。
因此,
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
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1.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2.
我们赞赏——同意一部分;
3.
我们尊重——不是很同意;
4.
我们持保留态度——不同意;
5.
双方坦率交谈——说了很多,但谈不拢;
6.
双方交换了意见——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7.
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我们吵了一通;
8.
双方增进了了解——我们承认分歧很大;
9.
会谈是有益的——我们能坐下来谈就很棒棒了;
10.
遗憾——不满;
11.
不愉快——我们吵得很厉害;
-
-
-
-
-
-
-
-
-
上一篇:外交辞令的真正含义
下一篇:《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