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相关研究开题报告参考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9 09:55
tags:

-饱和度

2021年1月29日发(作者:银箔)













学生姓名















教育学院教育


心理系









应 用心理学


(




)



指导教师





郭晓飞




完成时间




2010



12


< br>20






2011




初中生心


理控制


源与人


际信任


的关系


研究









开题报告


的内容



一、本课题国内外状况,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



(一)心理控制源的研究进展



心理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

< p>
是一个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是罗特


(Rotter)


于上世纪


50



代初从 社会学习理论角度提出的。心理控制源是指有关个人性格、行动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即


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是人们知觉到谁或什么事对生活中行为的结果是有责任的。心 理控


制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变量,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



从国内外的研究总结来看,对心理控制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一 是心理控制源的本质和结


构的有关研究;二是心理控制源量表的修订和编制;三是心理控 制源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心理控制源的相


关研究;五是心理控制源的跨文化研究;六是 心理控制源的干预及干预成效研究。



心理控制源理论认为知觉 者之间存在着一些稳定的个体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内外控


是衡量这种 个体差异的维度,内控和外控是维度的两个极端。内控者


(internal


control)


倾向于认为自己的


成败祸福取 决于自身因素,他们一般都具有一种乐观主义的“自我定向”,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并

< br>积极追求有价值的目的;而外控者


(external


control)


则常把行为之后的事件看成是机遇、运气或超出自己

< br>能力的外部力量所决定的,从而不愿去做一些必要的努力和尝试,他们具有一种悲观主义的“他人定向”,


这样的人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祈祷、赌博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去争取实现所希望的 目标。拥有控制感


的“内控”个体和丧失控制感的“外控”个体在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上 存在巨大差异。个体的心理控制源倾


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 生变化。



1954


年,在《社会学习 与临床心理学》


(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一书中,罗特提


出了他的社会学习理 论。在他的理论中关键的概念“强化值”


(Reinforcement Value< /p>



RV)


是指:同一刺激


对于不同的人并不具有同等的强化意义。罗特并不仅仅重视“即时强化”,而是更为重视“预期强化”对 行


为的调控作用,所以罗特提出了另一个关键概念,即预期


(E xpectancy



E)


。罗特将预 期定义为,个体关于


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导致某一特定强化结果的主观推测。罗特指出,要 预测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心理学家就必须考虑此人对该情境中的行为结果所 持有的预期与强化值。换句话说,某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可


能性


(


即行为潜能


Behavioral Potential



BP)


,应该是某人对该行为导致某一结果 的预期


(E)


与强化值


(RV)


的函数,即行为潜能


(BP)=


预期


(E)+


强化值


(RV)


,这便是著名的行为的预期—价值模型


(expectancy-value


model)


。这种强化值和预期通过不断被重复、验证可逐渐固定, 形成个体应付外界刺激时相对稳定的行为模


式。如果个体预期①某行为可以获得某种结果


(



E)


,而 且②某种结果对自己很有价值


(



RV )


,那么,他就


极可能采取这一行为,以达到目标;相反,如果 个体预期①行为得不到强化物


(



E)


,而且②强化物对自己


没有特别的价值


(



RV)


,则他产生该行为的可能性 就很小。



罗特认为,人们会形成在许多情境中都适用的预期— —泛化预期


(generalized


expectancy )


,即:在生


活中,个体预期的行为结果不断得到证实后形成一 种对普遍行为结果的相对固定的预期。这种泛化预期与个


体的行为模式直接相关,罗特将 其命名为“心理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


,之后又将其分为内控和外控


型两个维度。



国外学者作就心理控制源作过大量研究,


Baron



Byrne



1991


)认为心理控制源表示个体在压力情境中


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


Tiggermann



Marika



Rothblum



19 97


)有关于体重心理控制源的研究,证明对体


重的内控导致消 极的社会结果。


Henson



199 8



研究证明内控与积极的情绪正相关。


Abdel-Khalek



Ahmed

< br>M.



2000


)在与强迫观念 等心理因素的关系上,外控与之成正相关。


Andrew


St eptoe



2001


)有关健康心理 控


制源的研究证明健康内控与健康行为正相关。


David < /p>


Lester



2001


)的研究表明内控型的大学生心理更为健


康。



国内也有有关心理控制源的许多研究。王登峰(


1996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提出心理控制源期


望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 心理控制源期望是指个体对其行为能否受到强化即行为的随后事件的期望。


“认


知—知识系统模型”即个体的心理控制源期望既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一般性的内控或外控的倾向性 ,又受对


情境特点的认知的影响,两者有交互作用,而且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也起重要的 作用。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


Rotter


对心理控制源期望的描 述,而且将其论述中较为模糊的“强化经验”和环境影响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划




分。这一划分把经验、环境、以及具体事件和情境的交互作用 进行单独的考虑


,并且更加强调了它们之间的


交互作用过程。< /p>



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以及个人所处具体环境的特点都会对个体的 “知识系统”产生影响。许多的跨文


化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由于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和 社会条件的不同,中国被试的个人控制感相对地低于美


国被试。社会文化环境特点不仅影 响了一般性的心理控制源期望,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心理控制源期望与


适应环境间的关 系,对生活事件持一种乐观内控的态度有利于个体对事件的适应以及个体的心身健康。个人


的具体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控制源期望。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长 期受人照顾,


如患病、


残疾、或老年期或受人约束如住院治疗、 监禁等,则其心理控制源期望会向外控方向转变。个体的知识系统


中的内容既存在整合又 存在分化。



根据认知一知识系统模型,个体对情境特点的认知 与已有的“知识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其具体


的心理控制源期望,有关认知特点对 行为影响的研究却为此提供了间接的证据。例如,大量的研究表明,抑


郁患者往往会歪曲 对现实的知觉,易于把生活中的不良事件看作是持久的、无法控制的,而把好事件看作是


暂时性的。由于抑郁患者的这一特点,使得他们易于表现出对生活事件的外控性知觉。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支


持了这一假设。同时,由于心理控制源期望是由认知和知识系统共同决定的,因此,仅仅是认知 特点的暂时


性改变并不会对个体的知识系统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抑郁状态只是个体认知 上的失调,那么它对个体的知


识系统不一定产生多大的影响。



国内有关心理控制源的典型研究有,王登峰(


1991


)对


149


名大学生辩解和责备与控制源的关系 中发现,


外控者辩解倾向较内控者高,责备倾向在交互负有责任的情境下较内控者低;张 永红(


2003


)对大学生心理


控制源 与时间管理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越外控的学生


在时间管理能力上越差,反之,内控的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强。之后,阮昆良(


2004


)对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源


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也表明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李祚山(


2004


)研究中指出父母的文化 和职业等社会因素


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


外控者正性情感少,


负性情感多,


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钟慧等人(


2004


)指出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


0.31



外控与抑郁呈正相关。


王钢等人

< br>(


2006



在三~五年级小学 生心理控制源的发展特点研究中发现:


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 /p>


年级差异是影响三~五年级小学生心理控制源的重要因素。


杨智辉 和王建平



2008



的研究指出,


初中生内控感得分要高于外控感,其处在一种不稳定的以内控感为 主的状态。



(二)人际信任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家 对信任进行实证研究始于


50


年代,在


80


年代与


90


年代,信任成为西方社 会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课


题。可虽然有许多学者研究过信任这个话题,也同样的对信任做过 解释定义,但是至今为止,对于信任概念


的界定还是没有汇成统一的意见。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对人际信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为


Johnson



George


Swap



1982

< p>
)提出的:


对某种人际关系具有的信心程度,是对交往对象的一种预期及信 念。



国内,杨中芳等(


1999


)提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


任的一种保障感。


在此人际信任被视作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


因此用两人关系作为研究信任的单位。




人们面对利益冲突时需要人际信任,信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之中,人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结果。若


能了解影响信任行为发生的相关的因素,就可能帮助人们去建立和维护人际 信任关系,影响人际信任的因素


可以分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宏观因素。根据人际信任 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对人际信任的探索大致有


以下四种研究模型:特质研究模型、人 际关系模型、结构决定模型、综合研究模型。



1.


特质研究模型


< br>这一理论模型从信任者或被信任者的角度研究人际信任。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 p>
心理学者开始对信任问


题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De utsch



1958



Rotter



1967



Wrightsman



1974)< /p>


。一般来说,心理学者所关注的


焦点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环境 的反应。


他们认为信任是一种存在于个体内部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或信


念,具有不同心理特质或信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信任倾向。信任者对人性、人的可信度的看法会直接影响 到


信任关系能否顺利建立。王绍光、刘欣


(2002)


依据这一研究形成了探讨建立机制的一种理论取向——信任的


认识发生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信任度是从自身以往的经验中学来的,以往信任成功的经验有助于信任度

< br>



的增加,而如果以往与人交往中曾受到过欺骗,则会 使人倾向于怀疑别人。这一理论对个体的心理发育期的


经验非常重视,认为信任感或不信 任感一经形成便不易改变。



人际信任是包含至少两个人的社会 心理现象,


仅仅从信任者一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信任建立的机制显然是

不够的,交往对象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信任关系是否能够顺利建立。



2.


人际关系模型


< br>这个理论是从信任者与被信任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


人际信 任毕竟是涉及至少两


个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研究者认为,只有同时从信任者与被信任者 两个角度出发加以考虑,或从两者之间


的关系角度出发才是最适当的。沿这一研究路径进 行研究的突出代表人物是列维斯和维加尔特


(1985)


,他们


直接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决定的人 际态度,理性和情


感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两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 信任。后来还有许多学者采用了与列


维斯和维加尔特同样的视角,他们或者直接按照他们 的分类来研究信任的建立机制。他们采用的研究视角是


一致的,都是将人际信任看成是人 际关系的产物,既重视信任者的特质对信任关系建立的影响,也重视被信


任者的因素。< /p>



3.


结构决定模型


< br>此理论模型是从文化、制度或社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信任产生的机制。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信任是和文


化、制度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现象,众多的社会学者正是沿着这一路径来研究隐藏 在信任背后的


机制的。福田(


2001


)认为信任由文化决定,低信任的社会是由低信任的文化造成,反之,亦成立。社会学


家 并非不承认个体因素及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对信任建立的影响,


只是学科性质致使他们更 加关注其他的社


会因素对信任的影响作用。卢曼(


2005


)认为除了个人信任


(Personal


Trust)


之外,还有一种信任,即系统


信任


(System


Trust)


。系统信任和个人信任 的最大差异在于,系统信任的信任对象与个人特质无关,但却与


系统的运转机制有关,并 假定所有交换各方都会遵守特定的规范。从他的论述来看,人际信任关系的建立受


系统的 有效运转的影响。与卢曼持同一观点的还有吉登斯


(2000)


,他指出“对某个人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总


是与对系统的信赖有关,但是所信赖的只是这 些系统的有效运转,而非系统本身”。祖克尔


(Zucker



1986)


还认为,信任是可以基于制度而产生的,也即“制度 信任”。实际上,福山、卢曼及吉登斯等人的社会学视


角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信任 的建立是同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有关,而且为研究信任建立机制开辟了


一条新的途径。



4.


综合研究模型




该理论模型从多维的视角去分析信任产生的机制。信任的 多维性与复杂性使一些学者,特别是社会学家


开始从比较综合的角度来研究信任的问题。 一些学者从多种视角综合起来,试图通过多学科整合的方式来深


入探讨信任建立的机制,


Shapiro



Sheppard< /p>



Chemskin(1992)


的研究 正是这样一种尝试,他们认为有三种


信任模式:威慑型信任


(D eterrence



based Trust)


、了解型信任


(Knowledge-based Trust)


和认同型信任


(Identification< /p>



based Trust)


。祖克尔< /p>


(Zucker



1986)

< p>
从发生学的角度界定出信任发生的三种机制:有


交往经验产生的信任


(Process



based Trust )


;来源于特征的信任


(Characteristic- based Trust)


;来源于


制度的信任


(Institutional



based


Trust)


。祖克尔的分类是出自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但并没有局限 于社会


学的研究框架,而是试图综合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去全面地审视信任 建立的机制。



国外有关人际信任的研究比较多,主要的有,< /p>


Johnson



George



Swap



198 2


)研究提出对某种人际关


系具有的信心程度,是对交往对象的 一种预期及信念。


Rotenberg


等(

2002


)对儿童青少年在性别和年龄差


异上进行的研究揭 示了人际信任的发展存在同性别模式,即男孩更信任男孩;女孩更信任女孩;女孩的信任


水平要高于男孩的信任水平。而


Levin


< br>2006


)等人的研究表明受试者的人际信任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

< p>
著差异。


Lewicld



Tomlinson



Cfillespie(2006)< /p>


的研究指出,影响人际信任的变量涉及到信任者的品质特


征、被信 任者的品质特征、双方以往的关系、交流过程的特征、双方关系的特征、影响双方关系的结构性环


境等。



国内对人际信任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两大类:前 因变量角度,包括心理控制源、养育方式、人格特征、依


恋、信仰状况;后果变量角度, 包括自尊、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孤独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自我效


能感、亲社会 行为等。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饱和度



本文更新与2021-01-29 09: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84863.html

相关研究开题报告参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