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
俄巴底亚书查经
背景部分:
一、作者
依巴底亚
< br>(
Obadiall
)
意即
p>
“主的仆人”
。
中文圣经中的俄巴底
(王上十八
3
)
,<
/p>
俄已底雅(代上八
38
)
,及俄巴第雅(代上廿七
19
)
,原文都是同一字,但从他
们的时代与职分之不同可知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先知俄巴底亚的履历,
圣经没有
别的记载,所以无
可稽查,虽然有解经家推想,他或即亚哈王手下的俄巴底,也
有人以为他可能就是第三次
去捉拿以利亚的五十夫长,但都缺乏明确的根据。
他可能是在
公元前
840~830
时期,继犹大王亚他利雅篡位到约阿施王
初期,
北方的以色列王耶户在位时作先知的。
但按内容,
有两点有力的根据,
可推想俄
巴底亚是在以色
列人被掳时,即圣城被毁之后的先知:
(
1
.
)本书一至九节的记载与耶四十九
11~ 22
相似:
(
2
.
)本书
10
至
14
节指责以东人幸灾乐祸的情形,很可能
是指耶路撒冷被
巴比伦攻陷时的情形。
二、主题:以东受罚
按以东原是以扫的别名。以扫因贪吃红豆汤出卖长子的名分,因而得以东之
名
(以东就是红的意思,创廿五
30
)
。
所以以扫在圣经中成了贪恋世俗,失去蒙
恩之机会的象征(来十二
16
)
。
按创卅六章记述以扫的后代时,曾称“以扫是西珥西里以东人的始祖”
(创
卅六
9
)
。以扫后代住在迦
南的东南方,东面是亚拉伯旷野,北面是死海,即亚
拉巴海,
西
面是犹大国,
南面是红海。
圣经中有时也以
“提幔”
代表以东全地
(耶
四十九
7
)
。犹大王亚玛谢曾攻打以东,并将
西珥的神像带回(代下廿五
14
)
,可
见以扫定居西珥之后,
他的子孙也变成拜偶像的民族。
事实上以扫本身对属灵的
事就是门外汉,
这从他
因听闻父母不喜悦他娶赫人之女为妻,
便另在以实玛利的
后裔中
娶一妻,
便可以看出他不会分辨信仰上问题,
未明白他父母为什
么不喜悦
他所娶之赫人女子不是因她是赫人,而是因她不是以色列人(创廿八
7~9
)
。
第
一
页
共
一
页
以东的京城波斯拉(耶四十九
p>
13
)南部有二重要城市:以拉他和以旬迦别。
以色列人进迦南时,
曾经想在此借路经过,
但以东人不但拒
绝借路,
还要出来攻
击以色列人(民二十
14~21
;参申二
1~18
)
p>
,并继续与以色列人为仇敌。在巴比
伦王攻占耶路撒冷时,以东人幸
灾乐祸(诗一三七
7
)
,且作帮凶,陷
害以色列
人(结卅五
5
)
。
除俄巴底亚外,
先知以
赛亚
(赛卅四
5
,
六十三
l~6
)
、
耶利米
(耶四十九
7~22
;
哀四
21~22
)
、以西结(结廿五
12~14
,卅五章)
< br>、约珥(珥三
19
)
、阿摩司(
摩
一
11~12
)
、玛拉基(玛一
2~5
)
,都曾预
言以东毁灭。
新约中的以土买(可三
8
)就是以东地,是希腊人对以东地的称呼。曾逼害
基督和使徒
和几个“希律王”都是以东人(太二
1
;路十三
31
,廿三
8
;徒十二
21
)
。到现在以土买地仅余旧城的基址,荒
凉破灭,无人居住。
讲义部分:
一、以东骄傲的刑罚(
l~9
)
<
/p>
1
.先知的异象(
1
)
本书第一节,先知声言他所得的默示,是“从耶和华那
里听见信息”
。主张
本书是被掳时写的解经家认为,这话是指俄
巴底亚从耶利米那里听到神的信息,
所以本段的信息与耶四十九
14~22
的话几乎相同。
而主张本书作者是早期的先知
的解经家,则认为是先知耶利米引用俄巴底亚的话。其实是些推测都是多余的,
只能冲淡这信息是从神而来的成份,
使人很容易有一种错觉,
< br>以为先知所谓
“从
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
,实际上不一定果真从耶和华那里听见,只不过先知从别
人的信息中受了感动,
就当作是从耶和华那里听见的罢了。
若然,
则今日所有听
道受感动的人,
也都可以作先知了!
但事实上旧约先知所领受的启示,
多是直接
从神
而来,但在神的启示已经完全的今日,教会的先知(弗四
11
)
,则只是领会
神已经启示的话,
然后从
神的话语中领受感动和教导,
再把自己从神所领受的亮
光教训人
,警戒人。
我们没有理由限定神只会把一种信息交给一位先知
,
不会把相似的信息给不
同的神仆。
若
在同一时代有普遍的需要,
这种二人领受相似的信息的可能就更大。
第
二
页
共
二
页
注意第一节的首句:
“俄巴底亚得了耶和华的默示”
(直译为异象,参英译本
及箴廿九
18
)
,就是第二句“从
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的最好注解。他从哪里听到
神的信息呢?从神所给他的异象中这前后
二句是互相解释的。
他们怎样得了耶和
华的默示就是“从耶和华
那里听见信息”
,而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就是“得了
耶华的默
示”
。若把第三者穿插在神与俄巴底亚之间,都近似画蛇添足。
“并有使者被差往列国说??”
这下半节说明第一句之
“默示”
应指
“异象”
为合宜。先知在异象中听见神的信息,同时又看见有“使者”
(单数,即一位使
者)被差往列国去,要他们一同起来与以东争战。
2
.以东的骄傲(
< br>2~4
)
以东所以为骄傲的,
是他们的地势险要,
又易于设防。
在此
先知称他们为
“住
在山穴中,居所在高处的”
< br>,因以东地多山,他们在山崖上挖洞设堡垒,自以为
是攻不破的坚城,
仿佛大鹰在高山绝顶的大树上搭窝,
就像住在星宿之间。
< br>所以
以东骄傲自欺地说:
“谁能将我拉下去呢?”
但神却说:
“我使你以东在列国中为
最小的,
被人大大藐视??我必从那里拉下你来。
”
< br>“骄傲在败坏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十六
18
p>
)
。不论个人或团体,这警
告都同样合用。
本段的要训有二:
(
1
)
以东人凭地势险要而骄
傲。
世俗人凭金钱、
地位、
学问、
p>
权势、
美容??
而骄傲。有些基督徒却凭外
貌的敬虔、真理的知识、信主年日的资历而骄傲,甚
至愚笨的人,
也会自认为比别人老实而骄傲。
骄傲是人性中最难提防的罪,
我们
应当省察,是否已不知不觉陷于骄傲之中。
(
2
)向骄傲人传讲神的信息是否常觉胆怯?先知凭
什么向骄傲的以东人传
信息?他是凭神的启示和差遣。
虽然他的
警告未必使以东人悔改——工作未必有
效果,
但神所要求于他仆
人的,
不是如何预料他工作的效果,
而是他的尽忠与否,
他一心奉行神旨意的态度。虽明知徒劳,仍忠心传达,完成任务。
3
.以东的毁灭(
< br>5~9
)
盗贼若入屋岂不尽量
取够为止么?虽然如此,盗贼偷窃究竟有些匆忙,未能
第
三
页
共
三
页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
-
上一篇:茶道文化、茶道知识
下一篇:初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