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8 23:47
tags:

-expanded

2021年1月28日发(作者:thief)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声声蝉唱动诗情——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蝉,雅 名谓


之蜩,俗称“知了”,翼如薄绡,呈黑褐色,雄性腹部有发声


器,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


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 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


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创 造


出诸如“蝉唱”、“蝉韵”、“蝉清”、“蝉露”、“蝉饮”、“蝉冠”、“蝉


珥”、“蝉鬓”、“蝉娟”、“蝉媛”、“蝉嫣”、“蝉联”、“蝉緌”等优美


的词语,也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晋代陆机在他的《寒蝉赋


序》中认为蝉有六德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


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居巢,则 其俭也;应


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

< br>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人,更是结合


社会现象、自身经历 和感受,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


足道的蝉,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


《诗经》中已有“五月鸣


蜩”的句子,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的宋玉在《九辩》 中写道:


“燕翩翩其辞归兮,


蝉寂漠而无声。

< br>雁廱廱而南游兮,


鹍鸡啁


哳而悲鸣。”而后历代咏蝉诗则 呈“蝉嫣”之状,唐宋尤甚。纵


览古代咏蝉诗,其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 /p>


高蝉——象征高洁的品质因为蝉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


无争, 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予


自己崇高的情怀。唐代有三首咏蝉诗 ,被称为咏蝉三绝,它


们是虞世南的《蝉》


、骆宾王的《在狱咏 蝉》和李商隐的《咏


蝉》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 风。


这是虞世南的《蝉》


,诗先写蝉的形貌和生活习性。它颈垂


着高贵冠缨那样的须,饮的是天上的清露。这里,表面上是


写蝉 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意含象征。“垂緌”,暗示身份,


显其“贵”;“饮清露”,暗示 品质,昭其“清”。屈原早就在《离


骚》中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 表达高洁


的情怀。


接着写它的居处和声音。

“凤翱于千仞兮,


非梧不栖。



它 的鸣叫是从高大疏阔的梧桐树间传出来的,像神鸟凤凰一


样非同凡响。

< br>“流响”状蝉鸣不已,


悦耳动听;


“疏”则更见高拔


清远;听到这鸣声,使人仿佛见到了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


气韵。后 两句是托物寓意的点睛之笔,阐释了一个深刻的哲


理:立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


名远播。


短短的二十个字,


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事理相通,

物我一体。堪称佳什。我们再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


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


难进,风多响亦沉。无人信高 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是“初


唐四杰”之一。他天资聪明,七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 唐高


宗凤仪三年(


678


年)


,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书论事,因


而触怒了武则天,被诬下狱。在狱 中,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咏蝉抒怀之作。首联写狱中听到蝉鸣而勾起深沉的客地乡思。< /p>


“西陆”指秋天,点明季节;“南冠”,典出《左传


?

< p>
成公九年》



指代囚徒,点明诗人此时的身份和处 境。恰在这满目凄凉的


深秋季节,在这失去自由的狱中,凄切不绝的蝉声怎不牵动


蒙冤者的沉沉怅怀?颔联续写闻蝉见蝉的感受。“玄鬓”即蝉


鬓,古代 妇女的一种发式,把鬓发梳得像蝉翼。“玄鬓影”,


在这里指的就是蝉。“白头吟”,< /p>



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汉代


卓文君的弃 妇诗。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要娶茂陵


女,卓文君有感而作。以男女关系比君臣 关系,象征诗人自


己被君主所弃。一是指自己已垂垂老矣,哪能禁得起黑色的

< p>
蝉对着白头的自己哀吟呢?颈联由对蝉的埋怨转写对蝉的


同情哀怜,同情它 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里有翅难展,有声


不扬的遭际。


而实际上 ,


写蝉怜蝉就是喻己哀己。


言路阻塞,


有志难酬;身陷囹圄,有冤难深;自己的不幸与蝉的遭际竟


何其相似!尾联又把咏蝉和抒 怀交融在一起,传达出两者共


同的苦闷,抒发心怀高洁而不被人相信,满腹心事却无处表


白的怅恨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不亢不卑的性格,表达了对


黑暗 世道的控诉和不满。用典贴切,双关自然,对仗工稳,


风骨凝练,亦属上乘之作。李商隐 的《咏蝉》也非常出色: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


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一


生仕途坎 坷,落寞凄凉。他七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极为艰


难。二十五岁中进士,走上仕途。但此 后由于李牛党争的原


因,被人排挤,四十六岁便郁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抒发


仕途潦倒的苦闷和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他的这首《咏蝉》


就表达了这种 怨愤。首联借蝉写自己的怀才不遇。蝉高居却


难饱,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声音传得很 远却无人欣赏,


也是徒劳。这居高和声远,说明自己具有拔俗的品行和高超


的才能,


理应得到重视和重用,


以施展才华,


干出一番事业。


但“难饱”何以高飞,只是徒存壮怀。诗一开篇就表露 对现实


的极大义愤。颔联紧接“徒劳”进行具体描述。尽管蝉悲痛欲

绝地呐喊,但看似青翠的树木却无动于衷,并不理会,比喻


自己不能被人理解,知音 难觅。颈联则由蝉转向自己,用两


个典故直接表达内心的忧伤。一典出于《战国策


?


齐策》桃


梗和偶人的对话,桃梗说土偶(泥 人)原是西岸之土,淄水


至,就会溃散。土偶则对桃梗说,我确是西岸之土,即使溃


散,仍然在西岸;而你,是东国桃梗,如果削为木偶,淄水


至,则漂 流不知所至。用这个典故,意在比喻自己的官宦生


活像桃梗一样,无法摆脱飘零之苦。一 典出自陶渊明《归去


来兮辞》


“田园将芜胡不归”,

< p>
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念。


尾联,


感谢蝉对自己的启 发和警示:情志高远的人在污浊的社会是


难以生存的,同时也表白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 心志。以上


三首咏蝉诗都是托物言志之作,歌颂了高洁的品格,但由于

< br>作者地位、遭际和气质的不同,使之面貌各异,构成了各有


个性的艺术形象。虞世 南是高官,声望自大,以蝉暗喻品性


高贵;骆宾王是囚徒,自哀自怜,显其高洁;李商隐 是落拓


士人,


悲蝉悲己,


自叹高清。< /p>


清施补华说:


“三百篇比兴为多,


唐人犹 得此意。


同一咏蝉,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是清华人语;


骆宾王‘重露飞难进,


风多响亦沉’,


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 难饱,


徒劳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


比 兴不同如


此。”以咏蝉来歌颂高风亮节,抒发胸怀的诗句很多。如



“流


响绕从藿,余响彻高轩”(南朝萧子范)


,“得饮玄天露,何辞


高枝寒”(南朝刘刪)


,“饮 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朝戴


叔伦)


,“高蝉多远韵,茂树 有余音”(宋朝朱熹)等。我们知


道,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


靠吸食植物根部汁液维持生命,


成虫则靠吸食树木枝干的汁液为 生,因为它们居于高枝,古


人误以为是餐风饮露,于是联系到社会生活,把它们视为高< /p>


洁的象征,且歌之咏之,足见诗人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受


到士人 美化的蝉,其实正是对象化的士人自身,是士人自身


道德人格的美化。

< br>二、






怨蝉——抒发哀怨的感情马缟


《中< /p>


华古今注》


云:


“昔齐后忿而死,


尸变为蝉,


登庭树嘒唳而鸣,


王悔恨。


故世名蝉为齐女焉。”传说蝉是齐后所化,


李商隐有

< br>诗云:“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于是,蝉鸣则常喻为含


恨而死的女子的哀鸣 。而感叹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遭际,诗


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个哀婉的故事。蝉也很自然地 成了诗人


抒发哀怨感情的载体。前面我们用三首唐诗再现了“高蝉”的

< br>艺术形象,


下面,


我们用三首宋词来解读“怨蝉”的哀婉 情怀。


先看王沂孙的《齐天乐


?


蝉》< /p>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


树。怎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 情深诉。西窗过雨。怪瑶


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 br>铜仙


铅泪似洗,叹移盘远去,难贮风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

< br>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薰


风,柳丝千万缕。王沂 孙,宋末词人。元人南下,南宋亡,


至元中曾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内心极为矛盾。入元 以后作


品,情绪低暗,常怀家国之恨,充满深厚的“遗民”情结,被

称为亡国哀者。这首咏蝉词就是亡国哀者之音。词的上片,


用宫女化蝉的典故,把蝉 想象成一个极受委屈冤恨难诉而容


貌美丽的女子,为全词笼罩上悲剧的气氛,把人们带入 那个


哀婉的传说。只是齐后忿而死化为蝉,而蝉冤魂不散,在这


里又还原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年年月月在庭院的绿荫丛


中,满怀怨恨,时而在寒枝之 上,时而在暗叶之下,在这孤


寂凄清的环境里,用她那凄切的悲鸣,申诉着离恨冤屈。接


着作者用“瑶佩流空,玉筝调柱”的美妙声音形容蝉在雨后发


出 的清脆鸣声,让人惊叹。上片尾,突出一个反问:妆镜已


尘暗,妆容已消残,还为谁留下 那漂亮的头发呢?(古代女


子用蝉翼比喻头发之美)这一反问很自然,却很深沉,寄寓< /p>


对家国破亡的无尽感慨。下片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的诗意 来哀叹自己的命运。


传说,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

< p>


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


欲立之殿前。


宫官既拆盘,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expanded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23: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82548.html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