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2017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
?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
但符合题目要求
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
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
?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
(
24
分
)
(
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
10
分)
(
1
)
____________
,于我如浮云。(《论语》)(
1
分)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的诗句,表现了诗人
与友
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
2
分)
(
3
)
___________ ,
_
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2
分)
(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
1
分)
(
5
)
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
4
分)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
1
)不义而富且贵(
2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4
)何日
遣冯唐(
5
)黑云压城城欲摧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
4
分
)
(
1
)
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
r
o
rg y
i
r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
2
)
................................................ ........................
然而圆规很不
平,显出
b
I
y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
(
3
)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
4
)
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
2.
3.
A.
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
f
u
r
U
ji
的人物了……
z
a
i ji
e
n
(
l
n t
ao
(
< br>1
)荣膺(
2
)鄙夷(
3
)妇孺皆知(
4
) 在劫难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他是班长,有工作
..
的。
B.
我们原打算天 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
..
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 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 精
..
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1 / 9
3.C
(解析:“前仆后继”意为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勇冲杀向前。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
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
B.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
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
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
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
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4.
B
(解析:词语使用不当,应把“模式”去掉。
)
5.
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
(
4
分)
1
)
_____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____
, ________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
2
)
_
_________
,
_____
,
_______
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5.
(
1
)惠风和畅
莺飞草长
是生命的萌发
二、(
46
分)
(一)
(
10
分)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
(
2
)明月朗照
五谷飘香
是生命的纯熟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 br>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
臣不胜受恩感
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 / 9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
1
)躬耕于南阳()(
2
)夙夜忧叹()
(
3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
3
分)
6.
(
1
)躬:亲 自(
2
)夙:早晨(
3
)慢:怠慢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
(
1
)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身扬名。
效忠陛下所应尽的分内之事。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3
分)
A.
《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
了他对蜀汉的忠
诚。
B.
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
法先帝,知人善
任。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
,指“五月渡
(
2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
(
4
分)
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
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
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
善纳雅言。
(二)
(
9
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
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
铜具,驰突
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
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
《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
尚
也。”公于是博览书史 ,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
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是时西边用兵
/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
常被发面铜具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
士大夫翕然称之
/
往来翕忽
D.
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
风力虽尚劲
9.
A
10.
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10?
登辅弼
/
书史策< br>/
配享宗庙
/
为宋名将
11.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
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
3
分)
(
3
分)
11?
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
(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
,
敌人畏
惧,没有谁敢 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
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
《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
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
3 / 9
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
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
天下人都称赞
他贤能。
(三)(
10
分)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
明代陈继儒的
《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
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
病,畏 心蔽之也;讳愚者
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
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
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
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
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
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
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
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
胜心也就是争强好
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
正是这种心促
使人们不懈追求,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
譬
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
过犹不及,
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
的东西,往往
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
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
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 而
后者才是根本。
④
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
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
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
究其根本
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
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
生常态,任他多
4 / 9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busy的用法-什么是asp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23: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7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