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团组织生活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09 03:34
tags:朱栋霖

炉火纯青-穿越火线滑步

2021年1月9日发(作者:甘铁古)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考研笔记(朱栋霖版)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
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
27.1918.5 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
月他又发表了《窗纸》 ,《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
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
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
30.1918.5钱玄同发 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
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 名.
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
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
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
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
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
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
40.192 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

1
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
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
42.1934年10月周扬在〈国防文学〉中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
43.1936.6.7中国文艺家协会在上海成立.
44.〈倪涣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篇 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写于1928
年,初载〈教育杂志〉1929.8由开明 书店出版.
45.1930.3七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化改称左翼剧团联盟年改为左翼戏
剧家联盟
46.1932.9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
基本知识点(选择题)
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 37);第三个
十年(1938—1949)
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 :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
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 从鸦片战 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
命,五四新文化运动; 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
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 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
化思想.
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
芽.
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 春柳社1 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
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 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 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 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
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 《平民文学》.
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 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
得了决定性胜利.
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
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 陈衡哲是 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
上,是中国现代第 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
童话小说.
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
剧创作.
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
话剧刊物《戏剧》月刊.
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19, 1921年周 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
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

2
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
散文集《 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
题材小说集《 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
《花遍文学》《且介 亭杂文》.
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
22, 文学研究会: 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
周作人,许地山 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
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
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 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
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
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
谟,陈翔鹤,冯至等.
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
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
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 br>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
作品 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
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 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
是《新诗歌》
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名词解释
1, 五四文学 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
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
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 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
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 》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 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
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 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
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 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
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 形式上改变
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 这
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
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2, 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 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 实现大众化,革命作
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 众服务.从
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3, 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馆范围的抗战
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
的主要特点 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
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 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
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 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

3
4, 解放区文艺运动:
5, 延安文艺座 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从根 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
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 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
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 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
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 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
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
6,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 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
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 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
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 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
《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 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
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7, 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
了西方文化的影 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
是个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 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
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 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
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 书写思想的探索,首先是思想自己,思
想希冀与一切社会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既要有凝聚的沉潜德育深 切的个人投掷,又要有全局
的把握和超人的目光.
8, 街头诗运动:1938年夏,田间来 到延安,于是认柯仲平一起,积极提倡街头诗运动.所谓街
头诗,就是群众的诗,它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 ,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
墙头诗或诗传单.这种诗歌形式出现后,受到群众的欢 迎,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汹涌着诗人从心底流出来的政治热情 ,有昂扬激荡的节奏感,语言简
练,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三,简答与论述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各个阶
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 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
的出现 ,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
基性,开创 性.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
正式 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
容:(1)左翼革 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
蒋光慈,叶紫,鲁迅后 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
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 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
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 的格局.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
段.特点:(1)抗战爆发, 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
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 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
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 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
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 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2,简单理解五四新文学初期,在各种文体的发展中,为什么散文的成就最大
其一,传统文 学,传统观念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
这样一种文学主张, 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
其二,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 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

4
作家不一定写 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
讲就高一点.其三,五 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
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 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3,在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 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1)鲁迅讽刺幽默是一
种思想 结果,来自一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
辑的思辩的色彩 .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
的讽刺幽默效果.2)老 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
的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 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3)张
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 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
是充满泪水的,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 ,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钱钟书以其渊
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在其作品中表现出 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
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妙笔生花的.
4, 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
有哪些共同 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 同点:'郁'以情
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 ,是非常
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 说
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
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孙'到孙
梨的笔 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
拓了小说文体的 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
美,讲究分寸,如《荷 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
大胆. '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
深处的描写,擅 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
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 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
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 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如《太
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 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关系,金钱对人
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本 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张爱玲在后
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都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如《 倾城三月》《金锁记》.
6,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
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有
不同的艺 术表现和追求.'冰心'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
切,爱能融化一切 ,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
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 家,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
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 ,颂扬爱.'萧红'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现出对人生的痛苦,
失望和悲伤,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 ,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孤独和凄凉等景象.
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的本质的表现.通过这种血 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如《小城三月》
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
7,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
老舍的创作道路 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三
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 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

5
显示出来 .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
代表作《骆驼祥 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长篇,有政治色彩
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 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
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作.后期: 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
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独特的体系,构成了老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
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 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
格,即是他的语言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
丁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以《莎
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
光.中期 ,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
品,另一部分 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
化.后期,40年代,以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
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体现了 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
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 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
8,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
茅盾《子夜》对现代长 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的独特的贡献是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描写时代
社会生活,《子夜》让我们看到整 个时代长篇小说的成熟和成功.a.《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
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 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
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 命运.b.塑造吴逊甫这样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广阔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提示 人物性格和命运在时代社会发展中变
化,以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又以人物带动情节的发展写人,写物融为 一体,合二为一.c.多种艺
术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手法是典型人物和环境的塑造,即人物和生活背景 的关系,运用细节
描写手法(用细节描写很深的具有时间跨度的东西),吴太太与雷参谋(少年维特之烦 恼)中的
一朵枯萎的玫瑰花.场景(环境),交易场所,农村,纱厂等,刻意的场景描写来提示人物本质 ,赵
伯韬用场面显示基本质,心理描写手法,杜竹斋以复杂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从农村来的资本
家的内心矛盾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客观,准确,
冷静, 没有抒情和议论,主要是作家的描写(生活材料,堆积多,艺术消化不够),人物语言是鲜
活的,个性化 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和地位,赵伯韬凌驾一切,吴逊甫,多面(恳切,刚腹自用),人
物语言,越鲜活, 个性化,茅盾的叙述语言越客观,越准冷静.
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开拓出哪些崭新的时代意义 对农民命运的描写
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
赵是解放区作家中,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刻的关注农民 命运的作家,这种关注的视角很独特,以
《小二黑结婚》为例.首先,赵的小说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眼光 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一些人们
不以为然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农村中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敏锐地感 受到解放区的时代变
化了,政权改变了,但人们的思想变化还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赵的作品告诉我 们,以鲁迅
开始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和改造,这样的思考仍然是解放区作家的重要任务,并不因为政权变化
了,农民落后的思想就一扫而光了,《小二黑结婚》是从解放区依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角度来
写 的.更沉重的告诉我们,封建意识还是很顽固的,作家从敏锐的政治视角来写.其次,赵的作
品特别准确 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作品中描写各种各样的农民,在当时的农村里,残存的
封建势力在人民政权下 不成气候,象二黑,小芹这样有先进意识的农民还是不多的,在农民中
更普遍的是像三仙姑这些农民是绝 大多数,还根不上时代的步伐方向,他们也在跟着时代的主
潮,只是跟不上,他们已经在转变之中了,而 这些是中国发展前途的基础,作者这些人给予热情
的期待,是善意的扶持,这个描写体现了鲁迅以来对农 民描写的变化,赵抓住了时代的本质.对
农民命运的描写在赵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中国农民的发展变化,并 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在理
解,同情中对农民的命运充满了期待,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至鲁迅以来对 农民描写的根本

6
变化,在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中,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追求.
10,30年代初中期曹禺《雷雨》《日出》等作品,真正显示了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结合现代话剧的发生,发展来论述曹禺是真正意义上的话剧奠基人
中国的话剧从世纪之初的引进, 一直到曹禺《雷雨》《日出》问世,人们才领略到话剧这种艺术
形式的魅力.是种高雅艺术,曹禺在某种 意义上讲,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卓越的开拓者,
是中国的话剧的奠基人,是他奠定了中国话剧由引 入发展到走向成熟的基业.现代的话剧作为
一种移植的艺术品种,在新文学中起步并不晚,经过胡适,田 汉,洪深,欧阳予倩这四位奠基人
的积极努力,一直在推动着话剧的发展;现代话剧的发展,一直没有得 到高度的认同,一直没有
真正感受到话剧的真正魅力.曹的出现,《雷雨》《日出》的问世,中国的读者 和观众才真正为
话剧所震撼,所倾倒,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 始的.
两部作品一举奠定了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曹禺的话剧创作从艺术结构,人物形象,语言形式,< br>从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价值.是最中国的,也是最不中国
的, 他懂得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方法,他表现的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式的情节,这就是最
中国的.因为 他懂得话剧的是外国的剧种,有其特点要了解,以语言为主,以人物对白来表现情
节,又是最不中国的.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中国的话剧引入中国戏剧,曹是第一人.充分显
示悲剧的力量,在舞台和理论两 个方面来成就中国戏剧,他一出现就是高峰,他的存在是为话
剧而存在的.
结构上的,生活戏 剧化,冲突,善于运用偶然,巧合来构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偶然中寓示着必
然,在巧合中蓄含着必须, 力图把握命运和命运的难以把握.(这段话我没有记全,要听一下录
音).【话剧的发展脉络(中国现代 话剧史的发展);话剧发展中哪些人做出什么贡献;曹禺对话
剧的贡献.】
11,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
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
学自身的 发展所决定的.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
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 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
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 ,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
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 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
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 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
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 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了鲁迅一出
现就是一个高峰,也是为什么鲁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要再听 一次录音,29页第二题
说要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12,从胡适 到穆旦中国新诗大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诗人,流
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特 (重要)贡献
⑴胡适,郭沫若对传统的旧诗格式的打破,对现代新诗格局的开创,即破旧立新,开创 了一代诗
风.⑵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
了特有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出新,即新中有
旧 .⑶戴望舒所代表的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的现代派诗歌的出现,贡献在于及时的感应着
世界文学 思潮的发展和流变,吸取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表现手法,并表达了现代人生的一些独特
的情绪,代表作《雨 巷》,同时,30年代现代派诗人比较注重旧诗歌中的情韵,含蓄的长外,因
此,30年代的诗人丰富了 现代新诗的格局,提高了新诗的表现艺术,扩大了新诗创作的视野,
特别是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 合点上,开辟了一条现代新诗的发展道路.⑷艾青,抗战
前期,40年代初中期的诗人,是胡,郭以来现 代诗歌的第二个高峰,是新的聚合和新的开创.他
把胡,郭等人开创的现代自由诗的开放洒脱与新月诗人 特别注重格律的规范化追求融合起来,
加以重新的整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散文美,散体化的诗歌.⑸以 穆旦等人为代表的九叶诗
派,40年代中后期.贡献在新的时代社会条件下,及时的感受着时代发展的信 息,同时又更加

7
充分的吸取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营养,因此,他们追求诗歌的纯粹 的艺术性,实用性,注重诗歌本
身价值,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整个时代的融合,他们诗的诗情诗意,形式和 语言都与传统的诗不
同了,他们用新鲜的感觉与新颖的看法来写诗,是反传统的,是有创新的.(再听录 音)
(注:⑴+⑵也是一道题结合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历程,阐述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所显示出的意义⑴+⑵+⑶+⑷也是一道题为什么说艾青是郭沫若等人以来的现代新诗发展的
第二个高 峰
13,郭沫若的新诗创作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就郭沫若的新诗创 作本身而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并不是最杰出的.但是郭沫若的最大
贡献在于,他首先彻底打破了 中国传统旧诗的格式,以真正的崭新的现代诗歌的形式取而代之.
郭沫若的诗让人们看过以后知道了什么 是现代新诗,让人们看过以后知道了现代新诗原来是
可以这样写的.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新诗真正意义上的 开创者和奠基人.
14,《四世同堂》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1)思想的丰富性.它既是 一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侵
略者的觉醒史和斗争史,作品具有广 阔的史诗意味.2)思想的深刻性.它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抗战时期,论陷了的北平),深刻展现了我 们民族性格的种种情状,深刻反省了民族性格的变
化与升华(好的变坏,坏的变好,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作品具有深刻的反思意味.
15,《四世同堂》比老舍以往创作的突破:
1)在人物塑 造上,《四》集老舍平民世界之大成,终于完整地,系统地塑造刻画了市民形象的群
体,三教九流,各色 人等,构成了完整的市民形象的体系.2)在艺术结构上,《四》打破了老舍以
往主人公命运单线索发展 的结构模式,而是众多人物命运,众多的情节线索,纵横交叉,构成了
一网状的结构方式,极大拓展了作 品的生活分量和容纳的空间.3)在语言特色上,《四》把老舍
一以贯之的北京方言口语推向更为纯熟, 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准确地境地,该作可以称为老舍
的'语言库'.
16,《边城》所体现的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色:
1)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 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
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合在整 个故事和人物之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
感.2=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 抒情性,独创出一种诗化的境地.
《边城》全书21节,每一节都是诗,也都像梦,然而又是现实,是梦 与现实的协调一致.3=结构
疏放,色味清淡,意境超逸.这类小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抒情小说 ,并将其大大地推进了
一步,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者.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名词解释
双簧戏:
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
的序幕.
2, 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
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
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4,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

8
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
1, 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2,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3,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 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
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
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3,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 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 ,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
1, 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2,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3,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 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 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
言.
4,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 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 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
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 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
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
3, 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
面有郭沫若的 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 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
些因素于其创作中.
2, 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
无产阶级文学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 ,冯乃超等;太
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
左联
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

9
2,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
3,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左联的主要成就:
1, 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3,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4,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5,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中国诗歌会
1, 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会刊《新诗歌》.
2, 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京派
1,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2, 称之为京派是 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
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 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4, 京派 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
派作家的第一人.京 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
讽刺小说.
论语派
1,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2, 《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 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
于说笑话.
文协
1,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
茅盾等 .
2,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3, 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
4, 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 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
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
1, 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
2, 这期间曾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论争.
3, 戏剧特别活跃:于伶《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
七月诗派
1,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
2, 主要刊物《 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
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 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九叶诗派
1, 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2, 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
3,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4,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
和手法.

10
战国策派
1, 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
2, 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3,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第二章 鲁迅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 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
刻.
1, 多数作品描写了 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
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 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
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 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 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 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
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 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 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
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 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
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 ,《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
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
闰土是个 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
由于社会的压迫 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 辫子而
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 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
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 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 建主义残酷压迫
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 动.同
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 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
和县城的影响.
1, 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
2, 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
3, 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
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1, 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2,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

11
1, 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
统 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2, 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 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
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 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3,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 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
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 象,是清醒
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1,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 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
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 以象征意义.
2,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1,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2, 艺术 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
成熟的白话, 具有现代意味.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
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
1, 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 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
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 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
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 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
抗斗争.
2, 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
术形象.
3, 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
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 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
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
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
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
革命观中 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
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 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
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
1, 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
2, 白描手法的成功 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 性格特征.
3, 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 刺是
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4, 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祝福》),爱 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

12
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 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
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 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封建
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 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 .
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 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
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 .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
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
1, 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
2, 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 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
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 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3, 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 ,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
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 的问题.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 ,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
于 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
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
没顾忌的议 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
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 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 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
是深重的.
2, 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
主义. 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动摇妥协(吕纬甫),消沉颓废(魏
连殳).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
遗弃子君 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
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 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
告了自己的失败.
涓生 ,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
路问题,表明了 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一: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 同时又非常个
性化.
2,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的各种特征进行描
写.如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孔乙己的长衫.
3, 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写幻觉,潜意识等,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
4, 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
艺术特色二:艺术多姿多彩
1, 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但也常有诗意的抒情和以抒情手法为主的

13
作品.
2, 主要是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性格,但也不乏对人物心理,幻想等的描写和以心理刻
画见长.
3, 基本上是悲剧的结局,但在悲剧中常融进幽默夸张的悲剧因素,形成悲喜剧交融的特色,并
有以讽刺手法为主的喜剧作品.
4, 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
三.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民情,使小说成为中
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
四.结构形式丰富多样
1, 小说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景,片段连缀而成;
2, 或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
3, 顺序为主,也有倒叙;
4, 多为单线发展,也有两条线索的交叉叠合;
5, 体式有日记体,随笔体,章回体,速写等多种;
五.以口语为基础,吸取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
一.思想方面:
1, 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
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
批判,异常 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
2, 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 不争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
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
3, 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
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二.《呐喊》《彷徨》的 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
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 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
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鲁迅杂文以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为主要思想内容,由此构成鲁迅杂文的两个思想特色:
一,批判性(战斗性)
1, 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 节烈观》中批判封建父权,
夫权,妇女节烈观等等.
后期杂文增加了批判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都市等方面的内容.
2, 暴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对卑怯,保守等国民性作了深刻的剖析.
3, 社会批评的内容更为广泛,如 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的罪行等都予以
猛烈抨击.这种批判,具有战斗的现实意义 .
二,深刻性
鲁迅的杂文对各种问题的论述,都极其深刻,富有辨证哲理.
如《 灯下漫笔》中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代的循环,这从人民 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本质性论断,是何等的深刻.
《拿来主义》中批判封建闭关主义 ,论述国家民族应对世界采取开放态度,以及开放的意义和
方法,见解精辟.
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
鲁迅后期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14
一,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杂文广泛揭露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罪行.
二, 对旧中国社会,文明进行了更广泛的批判,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半殖民地都市种种病态
心理现象也予以 深刻剖析.
三,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表现在:
1, 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相结合.批 判现实时,深挖坏种祖坟,批判封建历史时,紧密结合现
实斗争,如《病后杂谈》等.
2, 辨证分析各种问题.
3, 能运用阶级观点分析问题.如作者后期能运用阶级分析揭示国民性在不同阶 级阶层身上的
不同表现,以及国民劣根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并对比民族性优点作了开掘和发扬.
四,后期杂文表现出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纪念左
联五烈士 .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一,形象性
1,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
统一.如 《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片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
明了对文化遗产要 批判继承.
2,创造了类型形象,如叭儿狗,蚊子等类型形象,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 特征,
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创造出来,简练传神.类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
二,抒情性 鲁迅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
并茂, 情感浓烈.
三,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 四,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其风格也多姿多彩.结构严谨论证严密;三言两语,
尖锐锋利.但多样而又统一,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五,语 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
满幽默感.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小说塑造了各类古人形象:
1,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如《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
2, 历史是上中国的脊梁如《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
3, 复仇英雄形象,如《铸剑》中的复仇英雄眉间尺和宴之敖.
4, 讽刺性的人物,如《出关》的老子,《起死》中庄子.
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1,取 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
缚,在把握古人古 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如《铸剑》原文献只简略记叙复仇故
事,鲁迅则着重于性格刻画 ,这是出自作家在文献基础上的想象和加工,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
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 彩的复仇者形象.
2,《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如《铸剑》是一浪漫主 义之作,其中
虽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但作为主要倾向的,是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等手法,塑造了眉 间尺
和宴之敖两个复仇者形象.
3,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为主,但也掺进 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如《补天》
中女娲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这些 现实生活内容,暴露和
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语 ,如时装表
演莎士比亚等.

15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一 ,《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
追求,牺牲 精神.
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
《这样的 战士》中战斗显得英勇而悲怆.战士面对无物之阵这样的绝望的抗战反映了鲁迅
的思想矛盾,也更体现了 鲁迅的清醒执着,永不停息战斗的坚韧意志.
《过客》中反映了在人生长途中战斗,探索的艰苦和矛盾 ,但不停顿地向前走,对旧社会绝无留
恋的态度.
二,《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
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 自己的精神.
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内心斗争的深刻.
《希望》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
《墓碣文》自我解剖艰难痛苦.
三,以辛辣的讽 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或
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 麻木.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 创造又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
心感受.
例:人物如过客;自然景物如天空,枣树都是象征性形象.作品中的故事也都具有象征性形象.
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
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
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 描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传记意义.
2, 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副副世态图和风俗画.
3, 贯穿全书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
4, 展示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某些历史真实,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艺术特色:
1, 十分注意人物刻画.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
《藤野先生》中 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中的范爱农.
2, 文体不很一致.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 》三篇夹叙夹议,描述往事也批判
现实穿插交织,有较多的杂文笔法.《藤野先生》《范爱农》重在写人 .
3, 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
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
一,作为叙事散文 ,十分注意人物刻画,尤其是写人散文.人物性格鲜明,如长妈妈朴质,愚昧,
范爱农耿直古怪,藤野先 生严谨认真.
二,刻画人物方法有:
1, 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如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
2, 如实描写,如写藤野先生衣着马虎等.
3, 饱含感情,常有凝练的抒情文字.
三,全书贯穿的人物形象是我——作者自己.我从充 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
制迫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出走,成为爱国青年等.既具有传记意 义,又因注意性格刻画,我
又是个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

16
第三章 郭沫若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在文学上,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个 性解放的呼声通过对自我的
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如:《天狗》中的天狗这种冲决 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事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
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
《浴海 》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诗的宣泄.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不仅仅着眼
于个人本身,诗人 将个体的解放作为社会,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它们融合为一体.
《地球,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出他个性解放的要求呈现出了劳苦大众利益的一致性.
二,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表现在: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如:《 凤凰涅盘》中的凤凰双双自焚前的歌唱,对朽败的旧世界作了极真切而沉痛的描绘.凤凰
的自焚,乃是与 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 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
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 的极度蔑视.
《匪徒颂》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
创造精神表现在: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
2,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
3,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诗人笔下的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如《晨安》《光海》.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
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盘》中更生的凤凰等形 象,不难看出诗人对
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1, 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
2, 创作特色 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如
《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 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3, 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
之理.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
1, 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
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
理想主义精神 .
2,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3,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 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 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4,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5, 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17
一,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
精 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二,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 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
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 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
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三,在诗歌形式上, 《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
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 ,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不足之处:
1, 他把形式的自由强调到绝端的地步,造成有的诗一泻无遗,有的诗过于散文化.
2, 有的诗用语造句属于生造,还夹入一些欧化语法.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
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基本思想是:
1,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鞭挞卖国求荣的民族罪人.
《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 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但他刺侠累
的行为超出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 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
《屈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爱国的政治路线,以郑袖等为代表的卖国路线. 剧中的屈原受尽迫
害而始终坚持斗争.
3, 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鞭挞了暴君的黑暗暴政.
《虎符》写的是姬夫人舍身窃符,窃符后为不辱 信陵君名声而自戕身亡.整个剧本贯穿着把人
当成人的主题思想.
《高渐离》歌颂义士高渐离 为刺暴君秦王不惜牺牲个人性命的英雄气概,宣扬了除掉暴君
的思想.
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1, 以正义力量对垂死力量的对比悬殊的勇敢抗争及其过程中身历的磨难与痛苦.如屈原
2, 经常使人物 处于两难处境,来创造浓郁的悲剧情境,从中展示正义人物人格与道义的美.如
聂嫈在扬弟英名与自取灭 亡上的现实矛盾等.
这些历史剧充满着悲壮的情绪,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
1, 他的性格特征是热爱祖国人民,坚贞不屈,勇于和种种危害国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及诗人
的气质.
2, 屈原的政治主张是面对强秦的侵略,联齐以抗秦.为此,遭到了南后的迫害,南后以淫乱宫
廷的罪名使他罢官.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屈原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是为国家的前途忧虑.他
愤怒痛斥 张仪.屈原的斗争使南后老羞成怒,进行更的迫害,把屈原关在庙中,并阴谋毒死他.
3, 屈原忧国 忧民的强烈情感,想火山岩浆.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电颂雷电颂是对黑暗势
力的愤怒诅咒,是对毁灭黑暗 势力的光明与力的歌颂.表现了屈原崇高的内心世界:痛恨黑暗,
追求光明,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诗人的气 质.
结尾屈原随卫士到汉北人民中间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
1, 作者大胆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创作原则,如剧 中将屈原坎坷的一生浓缩在一天里展
开,创造了婵娟形象,以淫乱宫廷向屈原问罪等等,都参合着作家的 大胆的艺术想象,艺术真
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2, 根据历史可能性的原则舍弃了人物某些 非必然的生活情节而突出其精神,从而将人物理想
化.如屈原潜到汉北以图再起.
3, 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和大开大阖的戏剧冲突的结合,如《雷电颂》.

18
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
《屈原》作为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其主题则是富有战斗 性的.因此抗战时期的现实,
和屈原时代的历史有着惊人相似之处.这表现在:
1, 剧作中 屈原坚持齐楚联盟团结抗秦,反对强秦妥协的精神,具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
团结,反对分裂;坚 持进步,反对倒退的现实意义.
2, 屈原的诅咒黑暗,呼唤光明的雷电颂更是喊出了国统区人民的心声,产生了强烈的社会
反应和效果.
第四章 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胡适《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 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
致的.
主要思想内容:
1, 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揭露军阀,如《威权》
2, 贯注着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
3, 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
4, 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
5, 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
6, 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
艺术形式:
1, 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
2, 平实,冲淡的意境.如《一颗星星》等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
自的韵味, 意境.
3, 托物寄兴.如《乐观》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而以树为喻,表达不畏摧折 ,
终将获胜的信念.
4, 在诗形和用韵上,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
地位在于:
1, 最早尝试用白话写诗,思想倾向上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向一致.
2, 冲破旧诗律绝体的束缚,自创新制,是他的诗体大解放理论的实践.
胡适是白话自由体诗的开创者,《 尝试集》作为第一部白话自由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
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
1, 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
2, 缺乏想象力,较少余香与回味;
3, 重理轻情,有些诗平铺直叙.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
1, 取材广泛,不拘一格 ,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
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 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
2, 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 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
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 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
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
3, 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4, 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

19
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小说展示了倪焕之性格发展 的
三个阶段:
1, 倪焕之是一个小学教员,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认为,改革社会在于 人,而造就理想
的改造社会的人在于教育.他有一套改革教育的思想,但真正实验时却受到社会恶势力的 阻扰.
但它的最终失败,却是因为理想化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被那个社会同化,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了.
2, 倪焕之觉悟到改造社会,要走有组织的群众斗争的道路.他从农村到了上海,参加了五卅
运动.
3, 大革命失败后他忧愤而病死.
倪焕之道路,说明教育救国,个人奋斗道路不能改造社会 ,必须走集体主义,群众运动的道路.
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成就.
《倪焕之》在艺术上充分体 现了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
象生动鲜明,风光习俗,以工笔细描 .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1,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意常见于言外,情不 外露文中,如《多收了三五斗》作者对农民
的同情深深地潜伏在不露声色的笔致后面.
2,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作者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对于潘先生等主人公,作者看
不惯他们的怯 弱,自私自利,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但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
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 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既有讽刺,又有同情,于是讽
刺也显得温婉.
3, 结构多变,讲究结尾饶有余味.如《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纵线;《多收了三五斗》无
一中心人物, 颇有散文风.《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不少小说结尾的艺术匠心,尤
见功力.
4, 语言平实,纯正.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味,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
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主要思想内容有:
1, 暴露旧中 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如《一篇宣
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 育的迫害.
2, 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 灰色卑
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3, 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在中国现 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
并无第二人可与匹 敌.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1, 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内涵,外表浪漫实质写实.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使他的作
品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借异域写故土,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中常暴露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
2, 思想和人物性格的 复杂性.思想复杂性表现在他作品中的爱国民主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
宗教宿命倾向的矛盾;人物性格复 杂性,如《缀网劳蛛》中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在逆境
中,她们既有沉稳坚毅积极乐观的一面,也 有宿命倾向的消极面.
简析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
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有三要素:
1, 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为缅甸,印度,等南亚 ,东南亚国家,南国的自然,人文,风俗等使作品
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
2, 宗教氛围.既描写了许多宗教习俗和活动,更着重描写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主人公的出世精

20
神.
3, 爱情线索.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婚姻的线索.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 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
《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 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战乱
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 ,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自己勇敢的选择,在我
是我自己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 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
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下 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
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 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
国民党当局的卖国 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
《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 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
从浪漫传奇转向客观写实.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1, 对人生哲理的玄想,是《空山灵雨》的 基本内容.生本不乐的佛教多苦乐观,他悠怨地对
死的礼赞,流露出许地山思想的迷惘和矛盾.
2, 平民主义的礼赞,如《落花生》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写质朴无华的落花生是有用的,不是
伟大好看的东西自然地引发出为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3, 夫妇情感的 抒写,写闺房之趣相思之苦,透露出性爱有信仰,人性与佛性的冲突,以及二者
由共处到对抗的经路,而 以人本主义对禁欲主义的胜利表明了作者终于弃佛入世的心路历程.
艺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上《空 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
朦胧,洒脱的语言蕴含着破费咀嚼的玄理思辨 .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山雨》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思想有:
1,《山雨》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展现了当时北方农村在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双重阴影
下广阔的生活图景.作品通过对中农奚大有一家 悲惨生活的描写,把农民对故土的依恋,离乡
的无奈和流入城市寻求生活的艰辛一一写出,在动荡的社会 背景下画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

2,对农民心态的细腻体察与表现.奚大有是个安分,憨直的 农民,农村崩溃的现实,使这个依恋
乡土的农民一步步离开了乡土,同时也一步步走上了反抗和觉醒的新 路.
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1, 纵观王统照从20年代前到40年代的创作历程,可 以看到,他的艺术风格有着比较明显的数
度转变,而对于象征的艺术手法,他始终都未释怀.以《沉思》 为代表的早期小说,以女人体模
特儿象征艺术之美.
2, 作者的暗示和象征往往失之虚玄.《沉船》的象征意味比起《沉思》多了点凝重.
3, 现实主义的力 作《山雨》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象征趋向写实的重大转变.《山雨》展现
的广阔生活画面正是当时中国 现实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象征.写实与象征较为融洽的结合
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1,问 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
旧社会,旧家庭的 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
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
三步曲 爱的核心是母爱
3,冰心的思想中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分》将教授与屠夫的孩子从同一个产院的婴室 分

21
道扬镳的不同前途加以比照,透露了作者思想中开始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思想:
《繁星》《春水》主要内容是对母亲,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
1, 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已 融为一体.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
至高至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 着一切的万有之源
2, 作者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
3, 对大自然的礼赞,也与作者对母爱的宣扬一脉相承.
艺术:
受泰戈尔的《飞鸟集》,日本俳 句的影响,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
托物喻理,常以哲理入诗.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思想:
《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 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
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亲,童真,大自然 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除这三
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 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艺术:
《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
冰心的文学创作是多面的,小说,诗歌,散文,都取得了 相当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而贯串于她的
文学创作的,是爱的哲学.冰心的爱的哲学,其内容包括母爱, 童真,爱自然,爱祖国.母爱,
童真,大自然三者以母爱为中心而有内在联系.童真是母爱的自然延伸, 爱大自然与母爱也一
脉相承.冰心的爱国主义也和母爱,亲友之爱,对祖国河山之爱密切相联.爱的哲学 是冰心文
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内容.
1, 冰心文学创作中的爱的哲学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 人的情操以及加强作品诗情的作用.
散文集《寄小读者》,是书信体儿童文学作品,写了作者赴美途中及 在美国的生活.爱是她散
文集的主要内容:父母之爱,兄弟亲人之爱,小朋友的爱等.在一切的爱中,母 爱占着中心.冰
心的爱的哲学的道德感情力量应充分肯定,在艺术上也使她独树一帜.
2, 冰心的爱的哲学也有局限,不足.对于黑暗残酷的现实,爱的哲学显得苍白无力.爱
的哲学并非是解决社 会问题的良药.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
一,这类散文以致情感人,《背影》写父子之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
二,艺术上的特点是:
1, 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子
等.
2, 构思上,弃巧取平.
3, 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
朱自清的这类文章在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朱自清的借景抒情类散文,指《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
这类散文的特点是:
1, 文中有画.意境幽美,景物描写细致而有神韵,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
2, 画中有诗,情景交 融.似诗如画的美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思.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
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 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

22
3, 文字优美清丽,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多样.比喻新鲜生动,运用通感的手法.
简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1,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美文数量不 多,而精品不少.尤其是像以至
情为特色的《背影》,以诗情画意为特色的《荷塘月色》等,是中国现代 散文中的名篇,奠定了
他作为现代散文大师的地位.
2, 朱自清以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证明白话文也能写出漂亮的美文巩固了文学革命的胜
利成果.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1, 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 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
儿女之情等.如《背影》中父亲的深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 ,《荷塘月色》以景物之
静反衬心情之不静.
2,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文中有画,画中有 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
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 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3, 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 里的四次背影四
次眼泪,《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4, 清幽细 密的语言艺术.如《背影》的质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
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 画美,《荷塘月色》里的26个叠词,颇有听觉的美感.
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海滨故人》是庐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思想:
《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 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
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
风格:
1, 自叙传的写法.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的前半生的写照.
2, 对 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作者对男女之爱虽然有所希望,而更多的却是疑惧.对异性
的不信任感,导 致了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恨而不是爱.
3, 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1, 对女性婚恋题材的偏好.她触及了男女情爱中的各个侧面 .作者本人坎坷而丰富的感情生
活,使她对爱情婚姻获得了相当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她对人生问题的答 案不同于冰心
的爱而反复地渲染异性的不可靠,爱情不是医治人生的灵丹.庐隐的这些作品确实能给青< br>年人更多人生的真谛与警悟,在感伤哀怨的基调中投射出力量.
2, 庐隐小说的基调,深受中 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作者对女性心
理大胆,真率,细腻的剖白,与社会心理 ,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
写.
简析《沉沦》的思想
《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
凌,最后投海自 尽.
1, 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以及由此而生的**性心理.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
2, 作品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喊出的祖 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表达了郁达夫
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1, 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 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
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等,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 自身的凄凉,

23
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 的心理.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
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却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赋予 形象相当深厚的感
伤色彩.
2, 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如《银 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
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们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对于 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
压迫提出了控诉.人道主义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通过我与烟厂女工,人 力车夫的
生活境遇的联系对比,流露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和对普通平民真诚的同情,挚爱,剖析了落拓下层知识者的心理及其在自渐中因受劳动者的感化趋于升华的过程.
3, 颓废的气息,色 与欲的描写.《沉沦》中的主人公的精神心理,言行举止表现出颓废气息.
在消沉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 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自我的写真.自叙传的色彩.
1, 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
2, 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 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
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
3, 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 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
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他特别对忧 伤的情绪感兴趣.以
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
三,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
几乎都 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人物
感情的波澜起伏结 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四,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 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
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 写景.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是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高度
一致的.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
时代氛围.
2, 吟唱出张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
3, 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 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
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派别,开创了鲁迅 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1, 歌颂祖 国,思恋祖国.身在美国,他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表现在《太阳吟》,《忆
菊》中,《孤雁 》中他以流落的孤雁自比,从内心深处发出不如归去的感叹.他眷念的家不仅
仅是小家,抒发的情也不是 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
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2, 反帝反种族歧视.一些诗篇中抨击了金元帝国的罪恶,护卫民族尊严,抒写华工的劳碌和
遭受凌辱的境遇,喊出对民族压迫的沉痛抗议.如《洗衣歌》中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
义文明的鄙 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在平易的诉说中,包含着对同胞的深厚同情
与尊敬.
3, 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
国现实的作品中 ,一面为祖国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出自己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另一
面《一句话》中对自己心爱 的祖国怀者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这就是一直浅埋在心底的
一句话咱们的祖国
简述闻一多在 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24
1, 爱国主义诗篇.闻一多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 一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诗篇具
有反帝反封建憎恶黑暗现实,期盼祖国新生的丰富内容.
2, 对新诗格律的理论提倡和创作实践.他提出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死
水》《忆菊》《洗衣歌》等,既有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又有三美的艺术形式.这对于纠正白话
新诗创 作中态度不够严肃,过于散文化的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诗派有着 很大影响.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 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1,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 要有规律.作者在继
承我过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新格律诗的< br>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
验的 力作.全诗五节二十行.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
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
2,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如《死水》< br>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3,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 之间要均齐.《死水》《洗
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
徐志摩前期诗集是《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大多具 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思想.由于作者长期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教育,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
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主义的混合物.如《婴儿》里,寄托着他的
政治理想. 《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追求的
过程中,他显得自信 ,乐观.由于他的政治理想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矛盾,作者又感到这理想有如
一个梦,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开 山诗人,他的内心也不无悲凉之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产阶级
个人主义的诗魄.
2, 反 映现实社会.如《太平景象》《人变兽》揭示了反动军阀统治的罪恶,发出了对黑暗现实
生活的诅咒.《 先生!先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这些诗篇,明晰地显示了诗人关注现实,
憎恨封建军阀,同情下 层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倾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3, 描写爱情体验.爱情诗是他全 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经历为基础,
有时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真挚,坦率地表 现了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如《起造一座墙》《望月》
《决断》《翡冷翠的一夜》等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 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
歌咏大自然.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为最伟大的一部书不少诗作中,经常出 现众多美丽的物象
景观.如《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都以自己曾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为对 象写出
的佳作,抒发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徐志摩后期诗集主要有《猛虎集》和《云游》,主要思想有:
1, 随着革命的深入和爱情理 想的破灭,他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他的资产阶级理想之
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于是苦闷更深.表现 了较深厚的消极悲观倾向.如《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
吹》表现的是梦的悲哀.
2, 对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恐惧和敌视.如《西窗》
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真挚地独抒性灵, 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
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 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25
1,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她是睡着了》 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白莲琴弦
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心 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
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腹中的婴 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
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
2,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在大 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
《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 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
外平添了旋律感.用韵上和谐中显出变化.
3,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4, 词藻华美,风 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夕阳中的
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 …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1, 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较多的流露出对旧制度,旧礼教的不
满.如《柚子》.
2, 对一些善良的乡村小人物关爱,赞美他们纯朴的人性美和古朴的生活方式.如《竹林的故
事》《桃园》
3, 田园山水之美有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对于佳山秀水的留恋,加浓了废名小说的隐逸倾
向,长篇小说《桥》中表现最为充分.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1, 抒情小说,浪漫特 色,充满恬淡清逸的抒情色彩,洋溢着田园牧歌的静雅气氛,传达出远离
尘嚣的浪漫主义气息,从中透出 一种悠悠的感伤.
2, 诗话小说,意境冲淡而诗情浓郁.自觉地把小说当成诗,追求独特的意境,独特的神韵.
3, 结构上 大多属于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不重情节而重情绪,意境的渲染,颇具古典诗词含蓄而
有跳跃性的特点.
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1, 对青春,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沉思.如《我是一条小河》
2, 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之鸣,也表达了知
识者的苦闷.
3, 叙事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如《帷幔》从中国民间故事与
神话传说中取材,反封建的色彩尤为浓烈.冯至的叙事诗,融抒情于叙事,为新文学叙事诗的起
步,作 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 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
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 标志.
1, 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 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 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
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 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 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茅盾
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由三个系列中篇所作成:《幻 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 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
深刻地揭示了革命中的各种矛盾和阶级分化.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 潮中所经过的

26
个时期:幻灭,动摇,追求:
一,《幻灭》中,作者 描写了一个抱着美好幻想的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主人公静
女士从小在恬静的家庭中长大, 把革命也看作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但现实的社会带给她精神
世界的幻灭幻想破灭成了她思想弊病. < br>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
毫无 准备的投入革命,革命动荡中必然就回出现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
二,《动摇》反映的是1927 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的风波.主人公
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 识分子典型,在激烈的阶级斗争面前,他表现得软弱动
摇,以致让人有机可趁.他对反动势力打击不够, 立场也不分明.在对待爱情上也表现出动摇
的本性.一方面是结发之妻的纯情包围;另一方面是时代女性 的性感诱惑.
方罗兰是属于即保留着传统道德,同时又呼吸时代新鲜空气的知识分子,在两者的选择中 ,他
永远处在矛盾和动摇中.
三,《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
悲剧命运.在上海悲观,颓废等是他们流行的通病,然而,不甘黑暗现实的 压迫,企图作一次新
的挣扎和追求.
通过对张曼青的描写揭示教育救国梦的破灭;通过王仲昭 揭示爱情至上主义的美梦破灭;通过
史循揭示了失败主义者的失败;通过章秋柳揭示病态反抗者的悲哀.
《蚀》中的这些主人公,都难以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只能用这种病态的反抗来宣告对黑暗社会
的 诅咒,他们不是不想有所作为,而是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所以才在黑暗中盲目地,消极地
追求新的出 路.
简析《动摇》中的胡国光形象
《动摇》中对土豪劣绅胡国光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1, 政治上他是个投机革命的老奸巨滑的狐狸,玩弄反革命的手腕,善于伪装保护自己.他会察
言观色,见机行事.他笑里藏刀,一旦革命是时机成熟,他就会毫不手软地镇压革命.
2, 生活上 ,在剥削阶级荒淫堕落的本质上,他给自己罩上了一层温和的面纱.他的大度蒙蔽了
一大批革命者,使他 很快钻进革命堡垒的内部.
简析《蚀》的艺术特点
一,再现与表现
1, 作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描写视角(本意是客观的,本能又是主观的).
2, 作品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相当逼真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
动荡,革命运动的起伏,具有鲜明的写实 主义的创作特征.
二,现实与象征相结合
1, 如《追求》本是想写成又重新点燃希望的火 炬,去追求光明了的,然而结局却是幻灭
它超出了客观描写的本意,而趋于本能的表现.
2, 作者常以象征主义手法赋予物体,自然景物等以特定的内涵.
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
茅盾《子夜》的主要思想成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 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 描写.作品中描写的吴荪甫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他开办
了规模很大的丝厂.作品还写出一些中小工业资 本家,但他们的公司,工厂最后都以经济破产
结局.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家,国民党政权的 压迫.各种压迫使得民族工业举步维
艰.再加上军阀大战,农村经济破产,更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吴 荪甫等的失败结局,说明了
实业救国道路是不行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
2, 表现了30年代的时代特征.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等的压迫下为求出路,而加剧对工人
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吴荪甫等使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无法生活,只得被
迫罢工.

27
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是中国民族工 业的命运.资本
主义列强的在中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危及民族工业,而国民党政府也以苛捐杂税来排挤民 族
工业,买办资本家操纵中国的金融,公债市场破坏民族工业,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
资本家在这重重压迫下一步步走向破产结局.
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
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
一,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
义.因此 ,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
确实显示了他沉 着干练,刚愎自用.
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 .当吴荪甫与赵
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
二,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1, 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
恐惧与仇视.
2, 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
农民运动. < br>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
级有 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
的一面又随着革 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
《子夜》里的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
1, 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 动统治阶级有关系,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宰着上海
滩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 业.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在赵吴斗
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
2, 作者还用他荒淫的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他玩弄各种女人,并以此为豪.在他
带有兽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一,宏大严谨的结构.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
有致地进 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
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径纬交汇地建成
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二,心理描写
1, 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2, 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3, 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
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主要有两点:
1,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
失 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果敢,自信和动摇,悲观.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
示出民族资 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等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
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 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
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两 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
级有反帝反封 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

28
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
2,《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子夜》是现
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
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它为中国 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
广阔的天地.
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标志着矛盾短篇小说成熟期的到来.这些小说融外来形式技巧
于 现实主义的再现创作方法之中,深刻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本质和农村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以及
农民,小商人 的悲剧命运.
1,《林家铺子》叙述的是一·二八前后江南小镇林家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小说以林老 板
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两线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 个作品的情节有起有伏,分层铺开,首尾照应.作品以林老板与黑麻子,卜局长之间的冲突
为主要矛盾, 又以若干小事件作为多头线索,展开纷繁的细节,使得情节发展有张有弛,而有井
然有序.
3 ,《林家铺子》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和经济
恐慌,深刻地揭 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肆掠夺和欺压小商人以及农民的罪行,从而挖掘
了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中 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以三部曲的形式深刻地 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
盾的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
1,《春蚕》通过描写30年代沪凇战役前后江南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的养蚕丰收成灾的悲惨
事 实,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由于转嫁危机与农民阶级
形成的尖锐矛 盾,同时勾勒了两代中国农民不同的思想与行为,预示着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
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多多头却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 代农民的形象化身(从他对荷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他与众不同的思想).他在勤劳这点上与老一代农民有 着共同点,与老通宝相比,他显得豪爽,
热情,更有独立见解.
2,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优美,在工细的笔墨中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3,作品用极细腻 的笔法描写了养蚕的程序,礼仪等民俗风情,为烘托人物的心境作了殷实的铺
垫.
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白杨礼赞》,《风景谈》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
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 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扰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
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
艺术上:
《白杨礼赞》借物咏怀,具有浓郁象征色彩,景物,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风景谈》吸取电影的艺术手法,由六个场景组成,注意光,影,色彩,音响的搭配,有极强的画
面感 .
第六章 老舍
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 ,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
思,批判.老舍继承了鲁迅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
特色.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 长篇中,相当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如
被金钱锈损了灵魂的老张,浑浑噩噩的赵子曰,抱残 守缺的马则仁.《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
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 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

29
进行了崭新的透视.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
《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表现了作者
对民族文 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
《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地层贫苦市民的热 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
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
《四 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
民族性更新的信 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从某
种意义 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1, 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2, 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 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
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 格调.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对下层贫民与
某些小人物,他嬉 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
火.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 排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
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获得了 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
造成祥子的悲剧的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
1, 是把人变成 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买自己的一辆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
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 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
他不可能以一己力量与这个黑暗社会 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了鬼——个人主
义的末路鬼.
2, 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 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截然不同,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他们的婚姻
是没有爱情强扭的瓜这个一个资产者 的丑女引诱与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从主观上来说:
1, 个人奋斗的理想.祥子没有能 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
者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在于 他的长期执迷不悟
2, 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接踵而来的打击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弃.他曾经全 力反抗命运
去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
最后在虎妞生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之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
放 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小说的思想:
1,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 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
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 鬼的罪恶.
2,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祥子走的是个人奋斗的道 路,
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在屡受打击后,个人奋斗就变为自暴自弃,从自私自利变为损人利己.小说对祥子个人奋斗道路的
批判, 也揭示了悲剧的思想根源.说明祥子个人奋斗道路是走不通的.
分析祥子的形象
老舍的《骆 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
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 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30
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1, 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 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
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 美丽的梦想.
2, 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 排却是
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 br>抗争的生活姿态.
3, 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 望买车,又得知自己
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 性下的野
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
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形象的意义:
2,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 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
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 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
3, 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 的正确道路.个
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
1,老舍的长篇小说《二马》思想上的重要特色 是对国民性的剖析.作者把二马放在英国环境中
考察,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老马,小马新旧两代人对比中 ,剖析中国民族性弱点.
老马是中国老派人物,人虽正派,但抱残守缺,他的人生哲学是好歹活着吧他 无所作为,一
辈子未做过官却又是官迷,开口闭口以做官为上等.
小马则是感作感为,富有进取心,具有面向潮流走向开发的个性.
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新旧两 代人对比中,小说对以老马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弱点
作了深刻批判.
2,小说也暴露了英国的种族歧视和偏见.
艺术上:《二马》标志着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通 过对人物的不合时宜的可笑行为的描写引导
读者在笑中反思.如老马在店铺中摆店主架子,开着店铺却瞧 不起做买卖,重面子轻法律等.
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
寓言体小说《猫城记》写一个 漂流到火星上猫国里的机师在猫国都城的所见所闻,在科幻小
说的外衣下寄寓着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为 一个行将没落的社会(当时的中国)写照.
1, 作品借猫人丑恶行径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
2, 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
3, 对革命力量进行了不正确的嘲讽.
4, 在对民族前途的瞻望上,又染有比较浓厚的悲观色彩.作品的基本倾向则是表达了对统治
中国的国民党政权的无情抨击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民性的严厉批判.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通过对北平财政所和几个科员及其家庭风波的描写.
1, 暴露和批 判了旧中国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科员们整天无所事事,勾心斗角.如一肚子坏水
的科员小赵.作品虽然 描写的是点滴小事,但暴露和批判了旧中国的社会制度.
2, 暴露和批判了因循守旧,凡庸的国民劣 根性和生存哲学,对这种小市民性格和性格形成的
社会生活环境等作了全面系统的挖掘.如主人公张大割 就集中了北平市民社会的凡庸空气.
艺术上:《离婚》标志着老舍幽默艺术的成熟,语言含蓄而机智,幽默适度而有节制.
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
老舍的短篇佳作有《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月牙儿》写母女两代被迫为娼.小说结构 精致玲珑,月牙儿贯穿全篇.月牙儿是主人公命
运的诗意象征.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含蓄点题等 多重作用.加强了作品的诗的韵味.作

31
品兼具散文诗之风,抒情味极浓.
《微神》也写暗娼.主人公自尊而倔强,不受人怜,具有人性美,艺术上也具有诗情浓郁特点.
《断魂枪》写拳师,写时代巨变中名拳师沙子龙的复杂心态.理智上认识到时代的狂风已把过
去的世界 连同自己的事业吹走,感情上却对过去的世界有着无限的留恋.这一人物具有深刻的
典型意义.
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1,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 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
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 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
2,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 也因之**,虎妞是刘四
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有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 辈子车夫的老
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企图把祥子也拉上她生活理想的轨道.
3,当然,虎妞对 于祥子,也不能说是没有一些感情.祥子也得到她的关心——一种虎妞式的,近
乎粗野的疼爱而更多的, 是她那种畸形的,祥子所接受不了的性的纠缠与索取,这是完全从
她自身的需要出发,甚至也可以说,就 是对祥子心灵和肉体两方面的摧残,她害了祥子.
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她的不幸,而她介入 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心崩溃的悲
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 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紧凑,落笔谨严.
作 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单纯中略
有错综.既通过祥 子与周围人的关系,把笔触伸向更广大的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
实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景象 ,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二,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以下方面来表现:
1, 祥子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语的个性.
2, 以动作,情状写心理.
3, 从语言方面写心理.
4, 通过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变化.
5, 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祥子的心理.
6, 借助祥子眼中景物的变化来衬托心理.
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
1, 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 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别置于一个
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虎妞筹 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祥
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 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
瞬息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 ,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
相一致.
2, 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提炼了 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
物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 简洁朴实,自然明快.人物语言,
都是个性化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祁老者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长者:
1, 他思想 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当侵略者点燃的战火烧
到家门口的时候,他 还一厢情愿地力图保住自家的安宁.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闻.
2, 他持有传统观念的偏见,瞧不起大杂院的普通人家.
3, 当战争初起时,他认不清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但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安度晚年的

32
幻梦,他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他怒斥侵略者的罪恶和卖国者的丑行.老一辈北
平 市民觉醒的过程,在祁老者身上得到了信服的反映.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祁瑞 宣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第三代,既有从老一代市民身上留下来的性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
教育,这就使他的 内心和行动都充满了矛盾.
他是祁家的长房长孙,在他的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新与旧 两方面的作用力.
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 想尽
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
之间的矛盾.他的思想中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面,但他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
反侵略的 新生之路
瑞宣从苦闷中觉醒走向反抗的过程,是体现在他身上的国民精神弱点被逐渐清除的过程,是他
不断摆脱传统文化影响的过程.
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一,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
1,《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
2,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 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一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
景图.
二,在人物关系的设 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间以
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 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
也有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上与下之间,正 与邪之间的矛盾,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
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四世同堂》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就是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
1, 小说中心的祁家, 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
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 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
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 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
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2, 小说以明确的批判 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
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 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
性的努力.
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老舍的宏篇巨著《四世同堂》由三部连续性的长篇《惶惑》《偷 生》《饥荒》组成.反映的是抗
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作品以祁家为中心,广 泛地描写了北京市民
阶层的各式人等.
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点:
1,是异 族统治下灵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国奴的生活是惨痛的.物质极度匮乏,人民陷于饥饿
之中,生命没有保 障.
祁天佑安分守己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日寇枪杀;钱默吟老诗人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长期监禁;祁瑞宣作为教师面临着要他教日语的苦恼.
2,是憎恨侵略者,民族败类,也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 性的恨史.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也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如大赤包,蓝东洋,冠小荷等.汉奸 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
体现.
3,是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激励人民奋起抗争 的壮史.如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他深明大
义,重视民族气节;祁瑞宣和老三后来也一起抗日等,颂扬了 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沦为亡
国奴的抵抗精神.
第七章 巴金

33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灭亡》是巴金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
思想内容:作品通过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
的 心灵历程.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
人物形象:杜大 心是一个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肺病使他看不
到人生的前途,过于强大的 黑暗换金个又使他看不到人类的前途,最后白白牺牲了自己.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代表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
这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是:
1, 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如《灭亡》中的杜大心,《电 》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
路.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
2, 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都内心苦恼而苦行僧似的生
活,都是人格高尚.
3, 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
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其思想 内容为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腐朽
及其走向崩溃,表现了青年一代的民主主义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 br>《家》描写高家祖孙之间的矛盾,以三个女性的悲剧控诉封建家庭的罪恶,以觉明抗婚觉慧出
走表 现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觉醒和反抗,高老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标志封建大家庭开始走向崩
溃.
《 春》继续这一主题.惠和觉新相爱,但由于封建包办婚姻酿成了悲剧;淑英则在觉民等的帮助
下,敢于反 抗包办婚姻离家到上海,走上新生.
《秋》写封建大家庭彻底崩溃.一方面一些年轻生命的悲剧在继续 ,另一方面败家子变本加厉
的挥霍,最后把高公馆卖掉,大家族解体.
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29-941年为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
2,1942年后: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这种风格演变有三个标志:
1, 家庭涵义发生变化.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后期家庭是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
的伦理组织.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
立 体感的复杂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
简析《家》的艺术特点
《家》是一部具有很浓的主观情感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
1,它再现了五四时期内地四川封建 势力浓重但五四时代浪潮已冲击着古老土地的典型环境,
作品中的祖孙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当时典型的社 会矛盾冲突,塑造了高老太爷,觉新等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性格.许多生活细节也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2,作者极端憎恨就制度旧家庭,热情歌颂敢于反抗旧势力的新生力量.强烈的爱憎感情渗透于
《家》中,使《家》具有很浓的抒情色彩.或通过作品中人物抒发对旧制度的愤懑;或通过人物
的心灵描 写来倾诉旧制度的黑暗,如鸣凤投湖前的心理描写.
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

34
一,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 的牺牲品.她是旧式才女,与觉新青梅竹马.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
人不能成眷属.封建婚姻给 她带来的是不幸,痛苦,最终抑郁而死.
鸣凤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爷把她送给六十来岁的冯乐三为 妾,她最终以投湖自尽的方式来
抗议黑暗的社会.
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她温柔贤 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对梅也是感情真纯.但封建
伦理和迷信导致瑞珏难产而死.
这一切的 悲剧都是由于封建家长制.三位女性的悲剧及高家的一切罪恶,都和封建家长制及其
代表人物高老太爷有 关.家长制使高家这个典型的中国旧式大家庭成为一个罪恶的深渊和黑
暗的王国.
二,《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觉民,觉慧就是觉醒青年的代表.
觉慧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潮,和 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支持觉民抗婚,怒
斥捉鬼闹剧,并离家出走到社会上去,成为封建家庭 的叛逆者.
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
觉慧,觉民代表着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种反对封建的叛逆力量.
三,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 ,成都北门首富,书香门第.表面上很融洽,内里却极其腐朽.第二代克安,
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败家子 的代表.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赌.克安和他狼狈为奸.这个大家庭经
济上挥霍亏空,精神上腐朽分裂.高老 太爷一死,克定等在灵堂前就把家分了个彻底,四世同
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溃解体了.
内部的腐 败导致大家庭彻底崩溃,时代潮流冲击下产生的新生代进一步敲响了封建家庭的丧
钟,使小说具有鲜明的 时代色彩.
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
觉新是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是一个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
1, 自愿的牺牲自 己.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
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 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作为封建家庭
的孝子贤孙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 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
2, 他是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 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
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
为了维护封建 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识分子
的悲剧.他清醒的认识到自 己的命运,由此产生了绝望,悲观等心态.这一形象对现代中国的某
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简析《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
1, 高家的家长, 依借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来统治这个大家庭.他是高家一切悲剧的元凶.他要
抱承重孙,于是依封建婚姻 制度而造成了梅和觉新的悲剧;把鸣凤送给冯乐三为妾;甚至在他
死后还受到迷信保护造成瑞珏的悲剧. 但他对儿孙也有温情的一面,这是表现了他实现四世
同堂家庭形式的一种满足.
2, 高老太 爷是封建末世的家长制代表人物,他是在理想幻灭极度失望后病死的.临死前他破
天荒地答应取消觉民婚 事要觉民觉慧不要走,是他为维护封建大家庭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他是
带着幻灭感死去的.他的死具有象 征意义,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简析《家》中觉慧的形象
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
大胆表现在:他受五四思想影响,以改造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

35
军阀的学潮,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鸣凤恋爱,支持觉民抗婚,怒斥 捉鬼
闹剧.他极端憎恨这个家庭,第一个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幼稚表现在:他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是个逐渐的过程.
觉慧是五四时期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知识青年形象,旧家庭礼教叛逆者的形象.
分析《寒夜》的思想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 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
就.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 小
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
小说描写一个走向崩溃的家,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型家庭模式:
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 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
信心和勇气.由于贫困与疾病的折磨 ,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
想都发生了巨大扭曲.
汪文宣成了一 个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曾树生则凭着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这
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 给家庭带严重危机.加之汪文宣的母亲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潜
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入 无以自拔的悲剧.最终,曾树生随人而去,汪文宣在吐血
中身亡.
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
《寒夜》在艺术上达到了巴金所追求的无技巧的境界,风格朴素自然,是巴金最优秀,成熟的现
实主义杰作.
1, 抗战时重庆的典型环境和这环境中产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剧性格和命运,揭示出人物命
运的社会根源.
2, 情节发展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推进;结构布局,一切象现实生活本身一样流动.
3, 人物平凡,具有复杂性格和复杂感情.
4, 大量的客观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支撑了小说的 框架,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
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简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
《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是个为了生活在图书公司整天埋首做校 对工作的小公务员.菲薄的工
资,贫困的生活,,庸俗势力的社会,仰人鼻息的环境,使汪文宣曾树生年 轻有为的性格发生扭
曲.汪文宣善良而懦弱无能,虽勤劳做事但仍受歧视,因正派不善巴结而心情郁结. 家庭少有欢
乐,婆媳经常不和吵架,使得他左右为难.在单位受气,在家又两面受气,终于肺病发作死亡 .
简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
曾树生是个个人主义者.
健康,漂亮,追求幸福 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
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 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
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 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完全是一种个人意
义上的追求幸福.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 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
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
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第八章 沈从文
简述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1, 沈从文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在小说 中表现真实地自我,自由地写自己
所经历的题材与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心灵的真切感受,其作品几乎可以 看成是他的自叙传
2, 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思想.这种创造思想是 受到五四
新文化运动与思潮的积极影响.沈从文把表现人性看成是美的至极,把它当作文学表现的终
36
极的理想.他笔下的各种劳动者都表现出真,善,美的人性.生命,人性,自然三 者的统一,构成
了一种爱与美的新的宗教
分析评价《边城》中的边城世界的特点和意义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
一,《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1, 这里 人性皆真,善,美.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
在难却的则买 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
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商客,妓女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加上美
丽的自然环境,俨然是如诗如画 的世外桃源.
2, 集中表现边城世界人性美的,是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也同样建立 在人
性思想的基础之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而翠翠却是
心属傩送.天保求婚未成,失望之下驾船外出而以外溺水而死.船总在大儿子死后,一时未答应
傩送娶 翠翠的要求,使傩送与其父发生争吵而远走他乡.这种种的不巧使翠翠与傩送的爱
情终成善的悲剧.天保 与傩送,对翠翠展开自由竞争,未伤同胞之情.作者所表现的似乎是一
个谁也没有错的悲剧.
二,浓厚的悲剧意识
以翠翠为中心人物的恋爱悲剧,其实并非完全是谁也没有错的悲剧.苗, 汉两个民族婚俗的
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傩 送以马
路求婚,是苗族的习俗.他相信唱山歌能使翠翠心领神会.所谓车路是汉族的婚俗观念.这
种观念在作品中通过天保及其父得以表现.两种婚俗观念冲突的结果,使热恋中的翠翠与傩送
生生分离 .
三,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作者把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
以次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茶峒地区历史上过着原始,自由自在的牧歌生活.20世纪2 0年代国民党实行黑暗的统治.非人
性,非人道的现实生活,为满目疮痍的现实所感发,呼唤着自由,美 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
并以次对当时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这种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思想上 的批判,是独特
的,理想主义的,也是苍白无力的.
简析《边城》中的翠翠形象
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 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自然即长养她
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 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
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
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
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
第三阶段 :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
情的忠贞,她明确 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
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 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
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 的一面.
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
简析《边城》中的老船夫形象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的摆 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从不
计较个人得失.他质朴憨厚,狭义心肠,不仅拘收过客的钱 财,而且还善待乡亲.
2, 老船夫的善主要通过对外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慈祥,仁爱,

37
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最大的心愿是翠翠能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为此他遵循苗族婚恋
习 俗.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和出路求爱的途径,引来了天保家正式向他提亲,
未料翠翠却把答 应,好心办坏事.在明白翠翠心里有傩送之后,又为孙女与傩送的联姻劳碌奔
波,受到船总的冷遇,他怕 翠翠的自尊受到伤害,不讲实情,以至郁闷离世.
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是围绕着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 放大了去表现一个平凡老人充满人情
美,伦理美的宽大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 体.
分析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边城》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1,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 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
心世界.
如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揣 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
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 涩,温柔的个性突现出来.
2,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全篇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逐步展开, 情节集中,单纯;作品
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与翠翠为纬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为纬线,推 动故事有节奏
地向前发展.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为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女婿为暗线.经 纬交
织,明暗结合,将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结合.
3,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 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
风俗的描写,来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 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
的诗意烘托.
4,《边城》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 为诗情的载体,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作者叙事的笔端,倾
泻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 歌与咏叹.作者还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以
关于动作,对话的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 词情节结构方面,以经纬交织,明暗
结合的手法,烘托内在的情绪节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 活动置于一副副风俗风情
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边城》的故事基本上建筑在梦幻 的基础上.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半是梦一半
是理想的现实并非对当时社会的写真.人物与故 事是当时社会真实的超脱与超越.作者在
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解了种种对立因素.作品的结尾采用了比 较平和,并非绝望结局,结尾
更与余味袅袅的牧歌的情韵.
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长河》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
思想:
作品思想上的突出之点,是敢于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揭露与批判.
1, 作者嘲讽批判蒋介石提倡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2, 小说通过吕家坪保安队长与滕长顺一家的矛盾,揭露与 批判国民党地方势力的罪恶.同时,
作者还写到苗民对国民党地方罪恶势力的反抗.
艺术特色:
《长河》依然写人性美与风俗美,尤其对橘林秋色,农家摘果等乡土风俗风情,写 得绚丽多彩,
诗意盎然,颇具乡土气息.从人性美的表现看,滕长顺和夭夭的身上,保留着《边城》中老 船夫
与翠翠的影子,作者试图通过这两个人物,表现湘西的自古不变的常即人性永恒的美.
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
一,对湘西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关注,同情,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如《丈夫》描写一个青年农民进城看望当船妓的妻子,目睹妻子被人蹂躏,自己被人凌辱,麻木
的灵魂终于有了人的自尊和初步觉醒,带着妻子回乡下去了.小说揭示了在经济压迫下和金钱
魔力下人性 畸形,批判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8
二,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如《绅士的太太》流露了上流社会人物的假道学,假文明内质.
《八骏图》是讽刺知识分子的 代表作,八位专家学者都是假正经假道学,他们奢谈文明而压制
自己的人性形成性**.这是作者对传统 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阉寺性问题的嘲讽和批判.
三,对湘西完美人性的表现与思考.短篇小说中,表现的 是优美,自然的人性思想,而又以表
现青年男女的性爱作为切入视角与中心话题.
如《柏子》 写船夫柏子与妇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两人共同创造了食色和爱情的传奇,其中
包含着人的自然性与人 性本真的哲学思考.
四,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用意.
沈从文的小说里有湘西人性世 界和都市世界两个并存的世界,他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观和批判
都市文明世界,而统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 表现和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用意.作者追
求的完美人性,是一种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纯朴自然的 人性.
简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文体形态和文体结构
沈从文创造了三种基本文体形态:
1, 描述湘西与都市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运用的温情的现实主义.
2, 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3, 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运用的批判现实主义.
文体结构:
在文体创造上沈从文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
结构上是自然,流畅和千姿百态;文体上则使 他的小说打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
边缘性:有些运用散文笔致,似抒情散文,有的带有童话 色彩,似民间故事.
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色
1,《湘行散记》,《湘西》 两本散文集,是文化的散文,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涉及湘西地区
的政治,经济等地域文化.但并非作 纯客观的介绍,而是从中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评价和鲜明
的审美感情.
2,两本散文集表现了 作者炽热的本土性.反复抒写着他的一颗湘西之心,他书写湘西的历史
与现实,因她是作者心中永存的一 方热土.同时,作者还揭露与批判了贪官污吏的腐败.
3,鲜明的本族性.湘西民族问题,一直是作者 的内衷隐痛,因此他很自觉地在散文中流露出其
民族倾向,反复贯串着这样的思想:为苗族人民仗义执言 ,洗雪强加在他们头上苗蛮土匪的
罪名和耻辱.
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特色
《湘行散记》,《湘西》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的特色:
1, 作者以我的见闻与行动作为叙写线 索,一方面叙述现实的人与事,一方面将湘西历史,地
理等地域文化的背景资料加以穿插.
2, 沈从文的散文融进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细节,情节的描写,形成小说的情节性有情境氛围.
3, 作者的抒情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a) 描绘山川风景,民风民俗时,多采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形成诗一般的意境;
b) 叙述,评述湘西的历史与现实时,往往是议论与抒情的结合;
c) 涉及敏感的政治性问题时,作者则采用曲笔.
第九章 曹禺
简析《原野》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1937年曹禺写的三幕剧《原野》是作者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思想:
1, 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
2, 仇虎受了旧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非理性的复仇观念,

39
使他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之所以走上个人复仇的道路,是农民小生产的意识 决定
的.
艺术:
1, 作品渲染仇虎内心的恐惧与内心的谴责,带有浓厚的神秘色 彩.如他逃进森林时,产生的种
种幻觉和内心的恐惧.
2, 现代主义手法,如森林的阴森.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 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 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3, 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 br>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人物性格鲜明:
《雷雨》,《日出》,《北京人》中塑造了蘩漪 ,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
典型意义的人物.蘩漪,陈白露,愫方更是个性鲜明, 具有美学价值.
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
1, 人物语言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等,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
2, 《北京 人》里的含蕴隽永,抒情写意的台词,就是动作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的个性化的语
言,剧中人物都用自 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推动剧情的发展;
3, 《北京人》第三幕瑞贞和愫方的那大段台词,在平淡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感情冲击力
量.
简析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 《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
构严谨;人物 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剧作的这
些特点,是话剧创作成 熟的标志.
二,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
的《雷雨》《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
三,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 前,现代剧作多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
作,都是大型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 较复杂,反映的生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
出》以后,现代大型戏剧创作多起来了.
分析《雷雨》对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暴露及其反封建意义
《雷雨》对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暴露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周朴园对家庭的家长制专制 统治及其恶果表现出来.周朴园使周家成为一个黑暗王国,
把聪明的蘩漪压制的性情抑郁乖戾,使周萍很 他又怕他,导致蘩漪和周萍乱伦.
二,通过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导致侍萍不幸的一生表现出来.《雷 雨》中复杂的血缘关系也
由此决定,最后造成三死两疯的悲剧结局,这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恶果 .
分析《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
1, 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馆成为能窒
息人的黑暗王 国,他就是黑暗王国中的专制魔王.这最突出的表现于他和蘩漪的关系中.蘩漪
是有个性,有思想,追求 幸福的女性,在周公馆这个黑暗牢笼十八年,形成她抑郁乖戾的个性.
第一幕中的吃药一场,作者采用大 写特写的戏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戾,冷酷无
情的性格特征.正是周朴园的这种性格造成了蘩 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

40
等的美丽幻想.蘩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2, 第二条线索 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要和有钱小姐结婚,把刚生了孩
子的侍萍赶出家门,造成了 侍萍一生的不幸.在以为侍萍死后,又把侍萍作为他的第一夫人怀
念,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 想用金钱来封侍萍的口和赎自己的罪,他的这种态度是
对他的怀念的虚伪性最本质的揭露.
3, 他和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的关系上充分表现了他的冷酷的性格.他故意淹死民工发昧心
财,指使警察打死罢工的工人,使用利诱收买手段破坏工人运动.
分析《雷雨》中蘩漪的形象
《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鲜明独特,复杂而富有深度的艺术形象.
她的性格是抑郁乖戾,热情 强悍,极端而尖锐的一种悲剧性格.这是由于封建性的家庭和环境
造成的.蘩漪聪明美丽,而周朴园要的 是服从他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蘩漪的个性尊严.她
在周家被折磨了十八年,这是她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 .三年前,周萍的出现,燃起了她被压抑的
热情.她需要爱,能爱,她不顾一切的爱上了周萍且把一切都 交给了周萍.日子一长,周萍悔恨
和蘩漪的关系,想摆脱和蘩漪的关系.这使蘩漪不能忍受父子两代的欺 负,她要做困兽的搏斗,
她要破坏周萍四凤的关系,她要拉住周萍.她的反抗是极端的,在《雷雨》中她 最具有雷雨
的性格.她以尖锐的语言揭露和控诉周朴园和周家的罪恶,撕破他们道德家的伪善面目;她和
专横的周朴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她推动剧情向高潮前进.
绝望的可怕的前途使蘩漪走向了最尖锐而极端的困兽之斗.
典型意义:
揭露了带封 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
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 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
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 容.
简析《雷雨》中侍萍形象
侍萍是旧社会下层妇女
1, 她纯朴善良,顽强有 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
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 .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
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 .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
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
2, 命运观念: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
来.她把这一 切都归罪于命运.
分析《日出》的思想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
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社会.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
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
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小东 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
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 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平性.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 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
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 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
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 奉有
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1, 陈白露是个性 格复杂的艺术形象,她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际花.一方面追求奢侈的物
质生活,为此她和张乔治等都 市群丑厮混,强颜欢笑,维持她习惯的享乐生活.这实际上是出卖

41
色相,自甘堕落的生活.另一方面,她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内心里厌恶张乔治等人,
2, 夜阑人静,会有一种没有归宿的感觉.但又不甘心漂泊无依的非独立的生活.她玩世不恭,
游戏人间.她 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在黑暗中,但她沉溺太深无法自拔.
3, 有正义感不能自救却想救人,为拯救小 东西甘冒风险,这里表现她敢做敢为的倔强性格.她
念着太阳升起但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觉而自尽.她 成为黑暗社会的殉葬品.
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异化,扭曲,使一个漂亮 聪明的年轻女性
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
简析《雷雨》,《日出》的结构特点和曹禺戏剧结构艺术的变化
1,《雷雨》是属于锁闭式结构.
时间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时间不到20小时;地点集中 ,三幕都在周家客厅;剧本巧妙地以
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
2, 《日出》则是人像展览式的结构,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没有中心事件和中
心人物,让陈白露 将一个个人物引出.每个角色都占有相等的轻重,交相陪衬,共同烘托一个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结构 联系的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基本观念,用的是横断
面的描写
分析《北京人》的主题 < br>《北京人》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没落来表现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这一主题.这一主题是通
过 虚实结合手法写现在,过去,未来的北京人而得到表现的.
1,现在的北京人是实写.主要人物有封建家长曾皓,儿子曾文清,儿媳曾思懿.
曾皓自私,吝啬,怕死,总是表现自己衰老多病,他最关心的是他的寿材.
曾文清是封建家庭 培育出来的废物,外表温文儒雅,但什么事都不想做不会做,还抽鸦片,性格
是爱不敢爱,恨不敢恨在妻 子的逼迫下,他决心离家出去做事,但最终因找不到现代生活中
的位置,而自杀了.
曾思懿自 私,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她强送曾皓去医院为了怕曾皓死在家中房子卖不出去;逼迫
曾文清离家却又说 我没逼你做事;对愫芳视为眼中钉又装出同情的样子,谋划让愫芳做曾文清
的小老婆好一辈子侍侯她.
这一群现代北京人空虚,怯懦,腐朽,随着封建家庭的败落,表现了埋葬旧生活的主题.
愫芳 是剧中最感人的艺术形象.她出身名门,受封建士大夫文化熏陶,但父母早亡,只得寄人篱
下.她爱曾文 清,是精神上的苦恋者.她性格温柔文静,忍受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受着曾皓,曾
思懿对她的精神折磨 .她性格中最具美学价值的是:宁愿牺牲自己,但愿能使别人快乐的道德
情操.她自愿留在曾家就是希望 曾文清在外面成了人最后她跟瑞贞一起出走,向过去告别,
面向未来,表现了埋葬生活,走向新生活的主 题.她们又是未来的北京人,未来是虚写.
2,过去的北京人北京猿人模型.剧作以人类祖先北京人作 对照反衬,批判了不肖子孙
——现在的北京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社会理想和追求 .
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北京人》的戏剧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曾思懿与曾皓之间.
曾思懿与曾皓的冲突是封建家庭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剧中共有3次冲突:
1, 曾思懿策划了一场中秋讨债的戏,目的是使曾皓被迫交出存折.
2, 曾思懿不顾众人反对,强要送曾皓去医院.名为救人,实是害怕曾皓死在家中,房子买不出
去.
3, 寿材抵债.
曾思懿与曾皓之间揭示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封建家长的权威也荡然无存 ,这是封建制度末
世的特征.
二,曾思懿与曾文清,愫芳之间的矛盾冲突,既是性格冲突,又夹杂着感情纠葛.

42
1, 曾思懿与曾文清是貌合神离的夫妻,但两人性格对立.两人冲突表现为曾思懿没有 一天不
给曾文清气受,曾文清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一再忍让.
2, 愫芳与曾文清精神上的相爱 使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复杂曲折.曾思懿总是对曾文清,
愫芳笑里藏刀,给愫芳以精神折磨.她视愫 芳为眼中钉,却又装出关心愫芳的样子,又盘算着让
愫芳做曾文清的小老婆,好侍侯她一辈子.愫芳对她 总是忍让,但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却有坚
强的一面,并最后出走.
《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
《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象征封建阶级的灭亡.棺材被爆发户 杜家枪了去,有着封建主义早晚
要进棺材的寓意.
简析《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1, 在日常家庭生活画面中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在曾家内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勾心斗
角的紧张气氛和 尖锐冲突.
2, 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腻刻画,把人物的兴趣,心态等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 ,关注
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3, 虚实结合,对照,象征等手法.实写现在的北京人, 虚写过去和未来的北京人以棺材为象
征,表达封建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
第十章 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简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的思想内容
《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是左翼作家蒋光慈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小说描写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南方的农民运动.矿工张进
德和大地 主的儿子李杰,携手合作发动农民起来组织农会,实行抗租.马日事变后,农民建立
自卫队,奔向金刚山 革命队伍汇合.
艺术:注意人物性格刻画与心理描绘,较以前作品来得细腻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 的一次
自我超越.
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失
蒋光慈是革命文学 的理论倡导者之一,又是革命文学创作的身体力行者.他的革命文学作品有
两个重要特点:
1, 塑造了具有进步思想,革命思想的新人形象;
2, 迅速反映和描写现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斗争.
缺点: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革命+恋爱的 公式.诗歌缺少诗味;小说不注意
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简析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点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红色鼓动诗
内容: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诗篇抒写 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
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如《别了, 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
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
艺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 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
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它比较真实 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
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 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
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 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4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是:人物各有个性.
1, 描写农民既写出他们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产者思想上的一些弱点:
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主要有张裕民,程仁.
张裕民是村党支部书记,土改运动的主要骨干,工作 踏实,人很能干,阶级警惕性高.他深入细
致地做群众工作,团结广大群众,终于斗到恶霸地主钱文贵; 作品也写了他在土改运动过程中
曾有过怕斗不倒地主的顾虑和工作上的一些失误.
程仁是村农 会主席,因与钱文贵侄女黑妮相恋,怕斗了钱会伤害黑妮,行动犹豫不决.随着革命
的深入,他毅然上台 揭示钱,对斗倒钱起了重要作用.
小说对农民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矛盾挖掘比较深,着重写 他们在土改中作为小生
产者的思想弱点不断克服和发展提高的过程.
2,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
地主形象主要是钱文贵,李子俊女人.
对于钱文贵 作者着重描写他的深谋远虑土改前把二儿子送去参军,当上了家属;把女儿嫁
给了村治安员;利用侄女和 程仁的恋爱关系企图收买程仁.
李子俊的老婆,作品写她对觉醒起来的农民常常施展出一种女性的千依 百顺当农会管制了
她家果树园,农民前来摘果子时,她内心充满仇恨,脸上却堆满笑脸向每个人陪小心. 小说对李
子俊老婆的性格,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是作品千方百计抗拒土改的阶级本性;但各个地主又有其不同个性和手腕,不是脸谱化的人物.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
1, 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
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
平时吃素拜 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
2, 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 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
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 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
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 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
1, 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 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
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
2, 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
3, 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简析《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
左翼作家艾芜的《南行记》,《南国之夜》短篇集,是带有若干自传体成分的流浪者手记.
1, 小说描写了一群底层人物:农夫,士兵,也包括流浪青年作者自己.描写他们的艰辛,对他们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山峡中》的小黑牛.
2, 作品着力表现人物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活 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信念及斗争勇气,并
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人生哲学的第一课》中的我3, 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异域和云南边地风光的描绘,也加强了作品的浪漫气氛.表现方式
熔 写景,叙事,抒情和刻画人物与一炉.
第十一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一)
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
1, 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 爱,感情深沉;前期的诗带有
忧郁的感情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诗篇抒发了对乳母大堰河的深 厚真挚的爱,以铺
陈手法,塑造和赞颂了这一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动人形象,对造成她一家悲惨命运的不 公道
世界发出咒语忧郁的色彩源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诗歌的动人力量.

44
2, 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 鲜明深刻的意象 和浓郁的诗情,想象丰富,比喻新颖,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革命现实
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 主义艺术技巧.《手推车》以手推车为中心意象;诗在色调,光彩,
线条与音响的调配上十分成功.《我 爱这土地》中,诗人运用了象征,暗示,移情等手法.
4, 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不注重诗的外在节律,常用排比,反复等手法表达
强烈的感情.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夏衍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标志着作者的剧 作题材已从历史转向现实,并自觉地运用严
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思想上:
1,《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一群立人檐下的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赵振宇安贫乐命 ;报贩李陵碑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宝沦落风尘;林志成时时担心丢失饭碗,提
心吊胆度日;黄家楣,失业 在家,生活无着.剧本通过这一幢石库门里的五户人家的不同遭遇和
命运的描写,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们 的不幸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那种另人窒息的时代气氛.主
线是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匡复出 狱与好友林志成和妻子杨彩玉重逢时,他们都
陷入了一种极度难堪的痛苦之中.这是一个由黑暗社会造成 的家庭悲剧.
《上海屋檐下》通过对这些人物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黑暗势力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发出了强 烈的
控诉.
2,作者还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的 政治气候,反
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艺术上:
1, 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活动.如杨彩玉见到匡复后既要跟他走又难舍林志成的内心
矛盾.
2, 剧本结构也很有特点,利用石库门房子结构和上海下层人民居住条件差的特点,将五户人
家用一个场景,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依靠各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线索多,但有主有从,
林,杨, 匡三人是结构主线,其它是副线,做到繁而不乱.
3, 语言洗练简洁,富有个性特征,如赵振宇的乐天安贫,好发议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 恰好是处于被围
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 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
可进的进口,一无 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 ,工作,婚姻恋
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
1,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 了小说独特的风
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
2, 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 ,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
的特征愈见鲜明.
3, 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思想: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
国人民曾经 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
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 的强烈呼喊.

45
艺术:
1, 精短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2, 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夏衍剧作的风格是:
1, 富有现实战斗性,选取与现实斗争 密切相关的题材,表达与祖国,民族命运相关的主题.历
史剧《赛金花》,是为骂国民党的媚外求和;从 《上海屋檐下》起转入现实题材,从小人物生
活中反映这个大时代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心防》《法西斯细 菌》都和抗战的大时代息息相关.
2, 简洁朴素,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朴素地再现生活本来面目, 重在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世相.
《上海屋檐下》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3, 注意人物刻画, 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如对俞实夫,选择了九一八前
夕,八一三战争,等几个特定时 代的场景,氛围,通过细节刻画俞实夫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心
理.
4, 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平易亲切.
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1, 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如短篇《小二黑 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
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 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
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 杂性.
2, 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这表现出他作品的
现实主 义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
层村政权还被坏 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3, 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 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
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 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
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4, 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 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
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 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
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表现在:
1, 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
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
等小故事. 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
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 好的变化.
2, 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3, 语 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
洁生动.如《 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
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 脱脱地勾勒出来了.
分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1, 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 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如《荷花
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 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
乐观主义精神.
2, 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 界和心灵美.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
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 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

46
性情.
3, 散文 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
交织成一副似诗 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夫妻月下话别,
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 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融诗,散文,小说于一
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分析《白毛女》的主题
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农民追求解放惟一正确道路的思想.
这一主题是通过剧情和人物形象得到生动深刻表现的.
贫苦农民杨白劳是旧中国老一辈被压迫 被剥削的农民形象.躲债七天,最后走投无路,只有以
死来了却在丑恶人世间的苦恼.表明农民在那个社 会里,已经到了连屈辱的奴隶生活也无法维
持下去了.杨白劳的命运,是旧社会农民的共同命运,很有典 型意义.
喜儿是剧作的主要人物.她虽生活于贫苦中,但性格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 ,
厄运接踵而来,父亲别逼死,自己被逼迫到黄家,遭黄世仁奸污,还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她逃出
深山.非人的野人生活,使她头发全白,变成白毛仙姑人变成了鬼喜儿是一个身受苦难
但不向命运低头 ,怀着深仇大恨决心复仇的坚强女性形象.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反抗性,要
向地主阶级报仇雪恨.但是 ,喜儿的复仇愿望和生存意志,只有在八路军到来,向黄世仁讨还血
债.喜儿由人变成鬼的遭遇,表现了 旧社会和地主阶级吃人喝血的凶残本质;喜儿由鬼变成
人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把旧社 会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喜儿为代
表的受苦难的人民群众,才能报仇雪恨翻身得解放.
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赵树理着力描写农民,创作了他们喜闻乐见的作 品.在艺术上能照顾农民欣赏习惯,把写农民
能看得懂听得懂奉为创作信条.赵树理在解决作家与群众关 系的问题上,找到了一条正确道
路,赵树理的创作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
1, 在音乐上,《白毛女》适当地运用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
2, 在艺术 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中国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三结合的传统手法,揭示人
物的内心活动.
3, 唱词高度诗化,富于感情,有许多歌词,简直就是一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白毛女》在继承民间歌舞剧的同时,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段,在秧
歌剧的基础上 创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剧.
《白毛女》以思想内容的战斗性和艺术上创新与民族风格,在中国歌 剧发展史上树立起一个里
程碑,表现新歌剧已经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的道路.

47

口红吊兰的养殖方法-瘦肉精图片


然若失-玉兰花语


电子商务介绍-节日礼仪


生命生命-计算机论文范文


谈心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推广产品-acer显示器


销售督导-调料代理


英语网名-掠怎么组词



本文更新与2021-01-09 03: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04425.html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