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精馏塔和再沸器的设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3 18:27
tags: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mar)


前言






设计就是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综合各方面知识而设计的


满足生产要求的工程技术方案。


化工项目设计的基本过程是,



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详细设计、项目施工、开车验收等。我们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初步设计即方案设计和设备设计。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


设备、管路设 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 中对精馏塔和再沸器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


对于


辅助设备 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简单的说明。



< br>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


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的错误,


希望 各


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0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4


第二章


1.1


精馏塔…………………………………


5


1.2


再沸器…………………………………


5


1.3


冷凝器…………………………………


5


第三章



方案流程简介………………………………


6


2.1


精馏装置流程………………………


6


2.2


工艺流程………………………………


6


2.3


设备选用………………………………


7


2.4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7


第四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


9

3.1


设计条件………………………………


9

< p>
3.2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9 < /p>


3.3


塔板数的计算…………………………


10


3.4


精馏塔工艺设计………………………

< p>
13


3.5


溢流装置的设计………………………


15


3.6


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 的选取……


16


3.7


塔板流动性能 校核……………………


17


3.8


负 荷性能图……………………………


19



1


第五章



再沸器的设计………………………………


22


4.1


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


22


4.2


估算设备尺寸…………………………


23


4.3


传热系数的校核………………………


24


4.4


循环流量校核…………………………< /p>


27


第六章



辅助设备的设计……………………………


32


第七章



管路设计……………………………………


38


第八章



控制方案……………………………………


39


附录一



主要符号说明………………………………


40


附录二



参考文献……………………………………


44


附件一


C


程序



附件二


matlab


程序



附表三



塔板负荷性能图










2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


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精馏过程在


能量剂驱动下 ,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


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


难挥发组分由


`


气相向液相转移,


实现原料中各组


分的分离。


第一章



概述




精馏塔



精馏塔是该工艺过程的核心 设备,


精馏塔按传质元件区别可


分为两大类,

< br>即板式精馏塔和填料精馏塔。


本设计为板式精馏塔。


精馏 塔是一圆形筒体,


塔内装有多层塔板,


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


进料板。


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


液相被 加热,


液相中易挥发


组分向气相中转移;


气相被部分冷凝,


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


中转移,从而使混 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


只有一股进料,


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


馏段, 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


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 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本设计为浮阀塔,


浮阀塔板综合了泡罩塔板和筛板塔板的优


点,塔板上的孔较大,每个孔还装有可 以上下浮动的浮阀。



1




再沸器



作用:用以将塔底液体部分汽 化后送回精馏塔,使塔内气液


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3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它是一垂直放置的管


壳式换热器。液体在自下而上通过换热器管程时部分汽化,


由在壳程内的载热体供热。再沸器的热源一般采用饱和水蒸


气,但考虑 到我们所要处理的情况,再沸器中需要加热的塔


釜液温度为


5< /p>


℃,所以我们可以用廉价的


40


℃左右的 的热水


加热即可。



立式热虹吸特点:




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 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 粘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区。



2




冷凝器



(设计从略)



用以将塔顶蒸气冷凝成 液体,


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


其余


作 回流液返回塔顶,


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最< /p>


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第二章



方案流程简介



1




精馏装置流程




4



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


使混合气液两相经多次混合接触和


分离,


并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


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


的分 离,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流程如下:




原料


(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液体)


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 某一


位置(进料板处)流入塔内,开始精馏操作;当釜中的料液建立

起适当液位时,


再沸器进行加热,


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


气相


沿塔上升直至塔顶,


由塔顶冷凝器 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



塔顶蒸气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 出,


称为馏出物。


另一部分凝


液作为回 流返回塔顶。


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


在下降过程中与


来自塔底的上升蒸气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


当流至塔底时,


被再


沸器加热部分汽化,


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 流,


而其液相则


作为塔底产品采出。



2




工艺流程



1




物料的储存和运输




精馏过程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不同容积的原料


储罐、泵和各种 换热器,以暂时储存,运输和预热(或冷却)所


用原料,从而保证装置能连续稳定的运行 。



2





必要的检测手段



5



为了方便解决操作中的问 题,


需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


要的仪表,以及时获取压力、 温度等各项参数。




另外,< /p>


常在特定地方设置人孔和手孔,


以便定期的检测维修。

< p>


3




调节装置



由于实际生产中各状态参数 都不是定值,


应在适当的位置放


置一定数量的阀门进行调节,< /p>


以保证达到生产要求,


可设双调节,


即自 动和手动两种调节方式并存,且随时进行切换。



3




设备选用




精馏塔选用浮阀塔,配以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4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处理量:


140kmol/h


产品质量:(以乙烯摩尔百分数计)



进料:


x


f



65




塔顶产品:

< br>x


D



99



塔底产品


:


x


w



1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





第一节



设计条件



1





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乙烯含量


x


f


=< /p>


65



(摩尔百分数)

< br>



6


塔顶乙烯含量



x

D



99


%,

釜液乙烯含量



x


w



1


%,


总板效率为


0.6






2


.操作条件:


1


)塔顶操作压力:


P=2.5MPa

(表压)



2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 :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



3


)冷却剂:制冷剂



4


)回流比系数:


R/Rmin=1.3



3


.塔板形式:浮阀




4


.处理量:


q


nfh


=


140kmol /h



5


.安装地点:大连




6


.塔板设计位置:塔底




第二节



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物料衡算



1.


求摩尔流量






FX


f=


DX


d


+WX


w



F=D+W



解得:




D



=


91.4286kmol/h




W


=


48.5714kmol/h






7



塔内气、液相流量:



1


)精馏段:


L =R


·


D; V =(R+1)


·


D;


2


)提馏段:


L



=L+q< /p>


·


F; V


=V-(1-q)


·


F; L



=V



+W;






热量衡算



1


)再沸器热流量:


Q


R


=V

< p>
’·


r





再沸器加热热水的质量流量:


G


R


=


Q


R< /p>


/


r


R



2





凝器热流量:


Q


C


=V


·


r


冷凝器冷却剂的质量流量:


G


C


=


Q< /p>


C


/(


c


l


·


(


t


2


-


t


1


))


第三节



塔板数的计算



1




泡点计算:





泡点计算流程图如下:







P,x,T




K


i


=f(T,P)



y


i


=Ki*xi





fn(T)=



fn1(T


)


?


?


y


i


B


i

fn


(


T


)



(


C


T


?


i


?


T


)


2


T


?


fn


1


(


T


)

< p>




|fn(T)|





T=T


b





8




计算过程包括:



假设塔顶温度


Tto=256K


经代计算得塔顶温度


Tt=255K


塔顶压力


Pt=2500+101.325=2601.325KPa

< br>;




P-T-K


图读得:


K


A


=1.00



K


B


=0.69;




??



?



K



K



A




1.4 49




B



预设塔板数为


75


(含釜),则塔底压 力


Pt



=Pt+1000*9.8* 100*0.001*74*0.001=2673.87KPa


假设塔顶温度


Tto=257K


经代计算得塔顶温度


Tt=257K




P-T-K


图读得:


K


A


=1.48



K


B


=0.995;


???


K


A


/K


B


=1.487



??????????????????


②计算过程包括:


泡点进料:


q=1




q



线:< /p>


x


=


x


f




y


?


?


x



1


?


(


?


?


1


)


x


代入数据,解得


x


e=0.65;


y

e=0.7325;




R



min


?


x


D


?


y


e


y


?< /p>


x


=3.165;


e


e



R=1.3Rmin=4.1145;


③为逐板计算过程:




9


逐板计算流程图如下




输入:


q


nF


, z


F


, R , x


D ,


q


nD


, q


nW


, x


q


, y


q



y


1


=x


d


j=1


平衡关系求,


x


j


x


j



w


x


j



,


y


j



,


NF


,


NT



x


j



q


结束



精馏操作线


y


j+1


提馏操作线


y


j+1


NF=j+1


j=j+1



y


1


=


x

< p>
D


=0.99



x



y



y


n


n


?



?



?



(


?



?



1


)


y


n


R


x


x


D


n


?


1


?


R


?


1


n


?


R


?


1

< br>直至


x


i


<


x


f


理论进料位置:第


23


块板


进入提 馏段:



x



y


n


n


?



?



?



(


?



?



1


)


y


n


y


q


nL


?< /p>


qq


nF


q


nW


n


?


1


?


q


q


x


n


?


x


W


nL

< p>
?


qq


nF


?

< p>
nW


q


nL


?

< p>
qq


nF


?


q

< p>
nW


10














1.10502



n -0.00105



直至


x


n


<


x


W


计算结束。理论板数:

Nt=45


(含釜)




C


语言程序


(


见附件< /p>


)


进行逐板计算得,该精馏过程需理论


塔 板数


Nt



45,

进料位置


Nf=23



总板效率为


Et=0.6,


则实际塔


板数为


Np=75,


与假设相符,进料位置为第


37


块塔板。




塔内气、液相流量:



精馏段:



L=376.18256 kmol/h



V=467.611 kmol/h







提馏段





L



=516.183kmol/h


=15521.623kg/h=39.789


m


3


/h=0.011


m


3


/s



V



=467.11 kmol/h=14061.06kg/h=281.109 m


3


/h=0.078 m


3


/s




第四节



精馏塔工艺设计



1




物性数据



气相密度:


ρ


液相密度:


ρ


V


=50.2kg/ m


3


=390.1kg/ m


3


L


液相表面张力:


σ


=2.846mN/m


2




初估塔径



气相流量:


q


mVs


=0.078kg/s


液相流量:


q


mLs


=0.0 11kg/s


q


V


L


s


?


L


q


m


Ls


?


V


F


?


?


LV

< br>两相流动参数:


=0.393


q


V


V


s


?


V


q


m


Vs


?


L



11


初选塔板间距


H


T


=0.4m,


查《化工原理》(下册)

< p>
P107


泛点


关联图,得:


C


20


=0.05


0


.


2


C


?

< br>C


20


?


?

所以,气体负荷因子:


=0.03385

< p>
20


?


L


?


?


V


?


?

< br>u


f


?


C



液泛气速:




0.088m/s


?


V



取泛点率为


0.8



操作气速:


u


=


泛点率



×


u


f=0.0704 m/s


q


VVs


A


?



气体流道截面积:


=1.108m


2



u


?


?


?



选取单流型弓形降液管塔板,取


Ad / AT


=


0.10;




A / AT=1-



Ad / AT


=


0.90


?



截面积


: AT=A/0.90=1.231 m


2


4


AT


D


?



塔径:


=1.252m



圆整后,取


D=1.4m



符合化工原理书


P108

< p>


6.10.1



P11 0



6.10.2


的经验关

< p>



2


AT


?


D



实际面积:


=1.539 m


?


2


4



降液管截面积:


Ad=AT


×


0.10=



0.1539 m


2



气体流道截面积:


A=AT-Ad=1.358 m


2


?


VVs


实际操作气速:


u


= 0.0563m/s


A


q


实际泛点率:

u


/


u


f



=0.640



12


3




塔高的估算




Np=75



有效高度:


Z= H


T


×


Np=30m



釜液高度(略),进料处两板间距增大为


0.6m

< p>
设置


4


个人孔,人孔所在板间距增至


0.6m


裙座取


5m,


塔 顶空间高度


1.5m,


釜液上方气液分离高度取


1.5m.


设釜液停留时间为


20min


釜液高度:


Δ


Z=4*Vh/(3*3.14* D*D)


=8.616


m




所以,总塔高


h=Z+0.5*5+ 5+1.5+1.5+8.616=47.616m


第五节



溢流装置的设计



1




降液管(弓形)



Lh=39.789


m


3


/h;



由上述计算可得:降液管截面积:


Ad=AT


×


0.10=



0.1539 m


2




Ad /AT=0.10,


查《化工原理》(下册)


P113


的图


6.10.24


可得:


lw/D=0.724


所以,堰长


lw=0.724D=1.013m


2




溢流堰




13



E


近似为


1.08


?

< p>
3


?


q


VLh

< p>
?


h


ow


?


2


.


84


?


10


E


?


< br>堰上液头高:


=

< p>
?


l


?


?


0.03544m


?


W


?< /p>


取堰高


hw=0.06m,


底隙


hb=0.03m


2


/


3


q


VLs


?


液体流经底隙的流速:


u


b =0.365m/s


l


w


h


b


ub<0.5m/s


符合要求



第六节



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取塔板厚度


б


=4mm



进出口安全宽度


bs=bs



=70mm



边缘区宽度


bc=50mm



Ad/AT=0.10,


查《化工原理》(下册)

P113


的图


6.10.24


可得 :



b


d


/D=0.155


所以降液管宽度:


b


d


=0.155D=0.2177m


D


x


?


?


(


b< /p>


d


?


b


s


)


=0.48m


2


D


?


b


c< /p>


r= =0.65m


2


A< /p>


a


?


2


(


x


r


?


x

< p>
?


r


sin


)

< p>


1.123 m


2



有效传质面积:


=


2


2


2


?< /p>


1


x


r


选取


F1


型的浮阀,阀孔直径


d


0


=0.039m;


初选


F


0


=11




计算阀孔气速



u


0


?



F


0


=1.55m/s


(


?


V


)

< br>0


.


5


V


S


d


u


2


0


0


n


?


?


4


14


浮阀的个数



=42




选错排方式,其孔心距估算得


90mm


按实际可能的情况进行调整确定



按< /p>


t=105mm


布置


n=42


计算得



< br>n


?


d


2


?


?


?


4


0



2


?


n


d


0


2


2


4


D


D


=0.0326


第七节



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1




液沫夹带量校核



验证泛点率


F1


< br>V


?


V


S



F


?


1


.


36


L


S


Z< /p>


V


?


V


S


L


?


?


?

< p>
V


1


?


KC



F


?


L

< br>?


?


V


A


1


?


b


F


0


.


78


A


T< /p>


KC


F


K=1;


Z=D-2b


d


=0.966m; < /p>


A


b


=A


T


-2A


d


=1.2312


F1=0.217



F1=0.3138;


均低于


0.8


,故不会产生过量的液沫夹带。




15


2




塔板阻力


hf


的核对

< br>


h


f


= h

< br>o


+h


l


+h

< br>σ



临界孔速,联立方程




阀全开


:h


0


?


?


5


.< /p>


34


v


?


L


0



阀未全开时


:h


2


?


u


0


?


?


?


?< /p>


2


g


?


?


?


0


.


175


?


19


.


9


u


0


/


?


L



u


oc


=1.63m/s=u


o


按浮阀在未全开的状态下计算



h


o


=0.0551(m)


h


l


?


?


0


?


h


W

< br>?


h


O


W


?


=0.45


×


(0.06+0.0 354)=0.0954



m





4


?

< p>
10


?


3


?


h


?


?


?

< br>L


g


?


d


0


=0.0000758(m)


h


f


= h


o


+h


l


+h


σ


=0.09313


m


液柱



3




降液管液泛校核



?

< br>h


W


?


h


O


W


?


?


?


h


f


?


h


d



Hd


可取


Δ


=0


?


q


VLs


?


u


?


8


?


qv lh


?


?


?


?


?


h


?


?


?


0


.


153


?


1


.


18


?


10


d


式中


=0.00202 m


?


?


?


?


2


g


?


l


W


h


b

< br>?


?


l


W


h


b


?


2


d


2


2


液柱


< /p>


?


h


W


?


h


O


W


?

< p>
?


?


h


f


?


h


d


Hd =0.2089 m


液柱



取降液管中泡沫层相对密度:


Φ


=0.6


H


d



Hd



= =0.348 m


液柱



?< /p>


H


T


+hw=0.51> Hd





所以不会发生液泛




16


4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



=5.596s>5s


?


?


A


d


?


H


T


q


满足要求



VLs


5




严重漏液校核




F0’=5;


u


?


0


?


F


0


?


/


?< /p>


V


=0.7057;



K


?


u


0

u


?


=2.196>1.5



2.0




0


故不会发生严重漏夜



第八节



负荷性能图



1




过量液沫夹带线




F1 = 0.8


< p>
V


?


V


S


?


.


36


L

< br>S


Z


V


?


V


S


L


?


?


?


1


V



F


1


?



F


?


L


?


?


V


A


1

< br>?


b


KC


F

0


.


78


A


T


KC


F


Ab>0.78AT


时用第一式(多见)



A

b


=A


T


-2A

< br>d


=1.0688


0.78 A


T


=0.78


×


2.011=1.5686


A


b


>0.78 A


T



q


v vs


=0.2947-3.4186q


vls

< br>


q


vvh


=-3.41 86q


vlh


+1060.92



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①



17



2




液相下限线



?


q


VLh


?



h


ow


?


2< /p>


.


84


?


10< /p>


?


3


E


?


?


l


?


?

< p>
?


0


.


006

< p>
?


W


?


2


/


3



整理出:


q


VLh

=2.77



m


3


/h


——




y


轴平行









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②



3




严重漏液线




F


0


=5;


q


vvh


=127.44


m


3


/h


;



4




液相上限线




=


?

< p>
?


A


d


?


H


T


q


5s


VLs



得:


q


VLh


=44.28 m


3


/h



;


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④



5




浆液管液泛线





H


H


d


d


’=H


T


+h


W


?


?




H


d


?


h


W


?


h


O


W


?


?


?


h


f


?


h

< br>d


Δ


=0


以及


how



q


VLh


,


h


d



q


VLh



h


f



q


VVh ,


代入前式整理得:




q


VLh


=82.66m


3


/s



上述关系可作得降液管液泛线⑤



VLh


的关系全部


18


由上述关系可作得线③


q



上五条线联合构成负荷性能图(见附件四)


< br>有图可以看出:


设计点位于正常操作区的中部,


表明该气 液负荷


的波动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有图查得


q

< br>VVhmax


=1060.92 m


3


/h,


q


VVhmin


=127.44 m< /p>


3


/h


故操作弹性:

q


VVhmax


/


q


VVhmin



8.325


所以基


本满足要求。



第四章



再沸器的设计





设计任务与设计条件



1


.选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塔顶压力:


2601.35MPa



塔底压力


=2673.8kpa


2


.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




壳程



管程



温度(℃)



40


4


压力



M Pa


绝压)



0.1013


2.67387


蒸发量:


Db=


q


,


mVs


=14051.71kg/h


3




物性数据



1




壳程凝 液在温度(


70



)下的物性数据:< /p>



潜热:


r


c< /p>


=2334kJ/(kg.k)


热导率:


λ


c


=0.618w/(m*K)




19


粘度:


μ


c =0.406mPa*s



密度:


ρ


c =977.8kg/m


3



2




管程流 体在(


4



2.674MPa


)下的物性数据:



潜热:


r


b


=9.0373kJ/kg


液相热导率:


λ


b


=100.5715mw/(m*K)



液相粘度:


μ


b =0.0602mPa*s



液相密度:


ρ


b =390.1kg/m


3



液相定比压热容:


Cpb= 3.471kJ/(kg*k)


表面张力:


σ


b



0.002846N/m


气相粘度:


μ


v =0.008855mPa*s



气相密度:


ρ


v =50.2kg/m


3



蒸气压曲 线斜率(


Δ


t/


Δ

P



=0.000157 m


2


K/kg




估算设备尺寸



热流量:


=


Q


R


?


V


b


?


b


?


V


c


?


c



1173.08kw


传热温差:


=40-5=35K


?


t


m


?


T


?

t


b



假设传热系数:


K=800W/( m


2


K)


估算传热面积


Ap =58.65 m


?


Q


R


2


K


?


?


t



m


拟用传热管规格为:


Ф


25*2.5mm,


管长

< br>L=3000mm


则传热管数:


=249


N


A


p


T


?


?


d< /p>


0


L


若将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按式< /p>


N


T


= 3a*(a+1) +1


2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8: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701938.html

精馏塔和再沸器的设计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