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
年高一化学导学案
编辑:高一化学组
2011.11.29
第
3
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
氮的循环
(课时
2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
C
】
认识氨气的性质(溶解性、与水的反应、还原性等)及实验室制法
2
、
【
C
】
通过认识铵盐的性质(受热分解、与碱的反应)
【
B
】
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并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
C
】
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解释现象总结性质,
【
B
】
并通过思考和讨
论培养观察能
力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氨的泄漏事件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及自救意识
【
A
】
重难点:氨气及铵
盐的性质
铵根离子的检验
【课前自主学习】<
/p>
目标:通过自学完成对基础知识的了解。
【预习学案】阅读课本
P76
—
P7
9
1
、
【<
/p>
C
】
在我国,
1
800
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
0.73
< br>吨粮食,
1978
年开始使用化肥
每公顷耕地生产
4.63
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
中国只能养活
2
亿多人口,
剩下
11
亿人的吃
饭问题要全靠进口解
决。
写出铵态氮肥的化学式
硝态氮肥化学式
有机氮肥化学式
【
p>
B
】
实验室储存使用铵态化肥时,应注意什
么?
p>
2
、
【
B
】
工厂制冷车间用液氨制冷,若氨气泄漏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并弥漫
着一股浓
烈的刺激性气味,会感到呼吸困难、寒气逼人。请据此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p>
3
、
【
A
】
氨水为什么呈碱
性?可与哪类物质反应?请举例。
4
、
【
A
】<
/p>
将氨气等溶解度大的气体通入于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可选择下列哪些装置?
A
B
C
※
【课上交流研讨】
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深化。
一、氨气
:
1
、
【
C
】<
/p>
氨气的物理性质
:
〔学生归纳
1
〕
在通常状况下,<
/p>
氨是
色有
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
。
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能溶解约
。
1
2011
年高一化学导学案
编辑:高一化学组
2011.11.29
2
、氨气的化
学性质
:
实验卡
1
1
、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
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
(预先吸入少量水)
的胶塞。
按图
3-2-6
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
察现象。
〔问题组一〕
①
【
C
】
描述实验现象
②
【
B
】
挤压胶头滴管的目的是什么?产生喷泉的原
理是什么?
③
【
B
】
红色喷泉的产生,使你对氨气的性质,有了哪些认识?
④
【
B
p>
】
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氨水具有怎样的性质?
[
总结
]
氨气与水反应:
< br>【思考】
【
B
】
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
O
2
和<
/p>
NH
3
两瓶气体,
因急事离开后,
忘了哪一瓶是
NH
3
。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加以鉴别
实验卡
2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
〔问题组二〕
①
【
C
】
描述该实验的现象,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
B
】
通过实验现象,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各具有什么性
质?
③
【
B
】
若将浓盐酸改为浓硫酸会有什么现
象?为什么?
【总结】
〔设问〕
【
B
】
根据氨气中氮的化合价预测氨气
还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
信息:在氨气中不断通入氧气并用红
热的铂丝加热和作催化剂,发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
有少量白烟生成,试分析产生这些现
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铵盐
:
常见的铵态氮肥:硫铵、氯铵、碳铵、硝铵
〔整理〕
【
C
】铵盐的物理性质
:
实验卡
3
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