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3 16:03
tags:

-

2021年3月3日发(作者:左手边)



氮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



1


)掌握氮的重要性质,了解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


)掌握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氮的重 要化合物的用途及硝酸的相关注意事


项。



3


)掌握氮族元素的性质,理解氮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 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硫的相关 性质,


掌握非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


那我们又知


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气,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已有的学习方法,


对氮及其


化合物知识展开学习!



二、知识讲解



使用建议说明: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高考命题的


热点内容之 一。


试题常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


考查基本概念、< /p>


基本理


论、实验、计算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 br>


考点


1



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



使用建议说 明:


考纲要求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了解氮的氧化物及


其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


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

< br>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一、氮气(


N


2





1


)分子结构:电 子式为


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结构式为


N


?


N


,氮氮叁键键能大,




2


)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空气中约占总


体积的


78%





3


) 化学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


条件下能与


H


2



O


2



II


A


族的


Mg



Ca


等发生化学反应,即发生氮的固定(将


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形式)



N


2



N


元素


0


价,为


N


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



①与


H

< br>2


反应:


N


2

< br>?


3H


2


②与

< br>O


2


反应:


N

< br>2


?


O


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


3



放电


2NO



点燃


③与活泼金属反应:


N

< br>2


?


3Mg


Mg


3


N


2



4


)氮气的用途:化工原料;液氮是火箭燃烧的推进剂; 还可用作医疗、


保护气等。



二、氮的氧化物



< br>1


)氮的氧化物简介:



氮元素 有


?


1



?< /p>


2



?


3



?


4


< p>
?


5


五种正价态,对应有六种氧化物



种类



N


2


O



色态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液体(


?


20





红棕色气体



无色气体



无色固体



化学性质



较不活泼



活泼,不溶于水



常温极易分解为


NO



NO


2



NO



N


2


O


3


(亚硝酸酐)



NO


2


< /p>


N


2


O


4



较活泼,与水反应



较活泼,受热易分解



气态时不稳定,易分解



N

< p>
2


O


5


(硝酸酸酐)




2



NO



NO


2


的重要性质和制法



①性质:

< br>2NO


?


O


2

< br>2NO


2


?


红棕色


?




2NO


2


(易被氧气氧化,无色气体转化为红棕色)


N


2


O


4


(


无色


)


(平衡体系)






3NO


2


?


H


2


O




2HNO< /p>


3


?


NO


(工业 制硝酸)


NO


?


NO

< br>2


?


2NaOH




2NANO


2


?


H


2


O


(尾气吸收)< /p>


NO


2


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变蓝。


②制法:


NO



3Cu

< p>
?


8HNO


3


?



?


?


3Cu


?


NO


3


?

< p>
2


?


2NO


?

< p>
?


4H


2


O


(必须


________


法收集

NO





NO


2



Cu


?


4HNO


3


?


?


?


Cu


?


NO


3


?


2


?


2NO


2


?


?


2H


2


O


(必须


___________


法收集


NO


2



< /p>



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NO


2

< p>


NO


2



N


2



< br>O


2














3NO


2


?


H


2


O


2HNO< /p>


3


?


NO


利用气 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NO< /p>


2



O


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


4NO


2


?


O


2


?

< br>2H


2


O


4HNO


3


进行计算,


当体积比


V< /p>


?


NO


2


?


:


V


?


O


2


?


?


4


:1


时,


恰好反应;


剩余< /p>


NO



NO


2< /p>


过量,



4: 1


时,



4: 1

时,


O


2


过量,剩余


O


2



< br>③


NO



O

2


同时通入水中时,



4NO


2


?


O


2


?


2H


2


O

< p>
同②。




NO



NO


2


< p>
O


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先按①求出

< p>
NO


的体积,再加上混


合气体中

< br>NO


的体积再按③方法进行计算。


三、硝酸(


HNO


3


< p>



1


)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常用浓 硝酸的质


量分数大约为


69%





2


)化学性质< /p>




原理


4HN O


3


进行计算,



硝酸为强酸,具有以下性质:



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不稳定性:


4HNO


3


光或热


4NO


2


?


?


O


2


?


?


2H


2


O




③强氧化性:无论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放出氢气。

< br>


A


、与金属反应:


Cu


?


4HNO


3


?



?


?


Cu


?


NO


3


?


2


?


2NO


2


?


?


2H


2

< p>
O




3Cu

< p>
?


8HNO


3


?



?


?


3Cu


?


NO


3


?

< p>
2


?


2NO


2

< p>
?


?


4H


2


O


3



< br>3Ag


?


4HNO


3

< p>
?



?


3AgNO


3


?


NO


?


?


2H


2


O

< p>



常温下浓硝酸与铁、铝发生钝化。



B


.


与非金属反应:


C

< br>?


4HNO


3


?



?


CO


2

< br>?


?


4NO


2

< br>?


?


2H


2

O




C


.


与其他还原剂反应,如


H


2


S



SO


2

< p>


Fe


2


+


等。



D


.


与有机物反应:硝化反应、酯化反应、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等。




3


)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硝酸盐与浓硫酸微热,



NaNO


3


?


?


?


H


2


SO


4


?



?


?




NAH SO


4


?


HNO


3


?


(不能用强热和稀硫酸)


催化剂


?


②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


4N H


3


?


5O


2


4NO


?


6H


2


O




2N O


?


O


2


2N O


2



3NO


2


?


H


2


O< /p>


2HNO


3


?


N O




尾气处理:

NO


2


?


NO

?


2NaOH


2NaNO


2


?


H


2


O

< p>



4


)用途:制硝酸盐 、氮肥、炸药、染料等




考点


2



氨气和铵盐



使用建议说明:


氨气与铵盐部分是常考内容,


考纲要求了解氨气的主要性质


及其应用,


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铵盐的主要 性质及其应用。


所以此处内


容大家再授课时务必要注重学生基础 知识掌握的把控。





1


、氨气(


NH


3





1


)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


N


原子有一孤对电


子;


N


< p>
?


3


价,为


N

< p>
元素的最低价态;




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 br>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能溶解


70 0


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3


)化学性质:



①与


H


2

< br>O


反应:


NH


3


?


H


2


O

NH


3


?


H


2


O


?




NH


?


4


?< /p>


OH


溶液呈弱碱性,


氨水的成份为:


NH


3



H


2


O



NH


3


?


H


2


O



NH


?



OH


?


< br>H


+



4


氨水易挥发;



②与酸反应:


NH< /p>


3


?


HCl


③还 原性(催化氧化)




4NH


3


?


5O


2

< p>
催化剂


?


NH


4


Cl



NH


3


?


HNO


3




NH


4


NO


3


(有白烟生成)




4NO


?


6H


2


O



N


为< /p>


?


3


价,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


?



4


)实验室制法


Ca


?


OH


?


2


?


2NH


4


ClCaCl


2


?

2NH


3


?


?

2H


2


O




工业上采取


N


2

< br>与


H


2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 合成氨气;




5


:化工原料,制硝酸、氮肥等,作致冷剂。



2


、铵盐




1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NH


4


HCO


3


?



NH


3


?


?< /p>


H


2


O


?


CO


2


?



30









NH


4


Cl


NH

< p>
3


?


?


HCl

< p>
?




?


②与碱反应:


Ca


?


OH


?


2


?


2NH


4


Cl


CaCl


2


?


2NH


3


?


?


2H


2


O< /p>




?


铵盐与碱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


?


4


?


OH


NH


3


?


?


H


2


O


(该性质可用




于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




三、例题精析



使用建议说明: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


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


答案和解析部分,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或与学生互动练习。



例题


1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

< br>NH


4


Cl


< br>?


NH


4


?

2


SO


4



NaCl



Na


2

< br>SO


4


四种溶液


区分开,这种试 剂是(




< br>A



NaOH


溶液



C



Ba


?


OH


?


2

< br>溶液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四种盐溶液,两种铵盐,可以用碱液区分,两种硫酸盐都可用


Ba


2


?


区分,故选用


Ba


?


OH


?


2


即可区分。



例 题


2


下列关系图中,


A


是一种正盐,


B


是气态氢化物,


C


是单质,


F


是强

< br>酸。当


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 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


条件均已略去)


,当


X


是强碱时,过量的


B


< p>
Cl


2


反应除生成


C


外,另一产物是


盐酸盐。



X


CL


2


O

< br>2


O


2


H


2


O


A





B





C





D





E



< br>→


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当< /p>


X


是强酸时,


A



B



C


、< /p>


D



E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F

可能是


H


2


SO

< br>4



B


.当

X


是强碱时,


A



B



C


D



E



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F


< p>
HNO


3



C

< p>


B



Cl


2


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


X


是强酸时,

< br>C


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答案】


D




解析】


A


是正盐,既可以与强酸反应 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并且生成产物


B


都是氢化物,


A


必须是铵盐,


B


如果是酸 根离子形成的氢化物能与


Cl


2


反应, 说


明其有还原性,有还原性的氢化物常见的是


H


2


S


,故


A

< br>是


?


NH


4

?


2


S



A


项,当


X


是强酸时,


B


就是


H


2

< br>S



那么


C


S



D



SO


2



E



SO


3


,< /p>


F


就是


H


2


SO


4



A


对;


B


项,当


X


是强碱时,


B


就是


NH


3



C


就 是


N


2



D< /p>


就是


NO



E< /p>


就是


NO


2


、< /p>


F




HNO< /p>


3


,故


B


对;< /p>


C


项,不管


B



H


2


S


还是< /p>


NH


3


,与氯气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


反应,


C


对;


D< /p>


项,当


X


是强酸时


C



S


,是固态单质,


D


错。



例题


3


物质的量之比为


2: 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


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

< br>2


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


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B



AgNO


3


溶液



D



BaCl


2


溶液




之比是(





A



1: 4



C



2: 3



【答案】


A



【解析】



2 mol


Z


n


参与反应,



Zn


无剩余,


则最终生成了

2 mol


Z


n


?


NO


3


?


2



?


显然含有


4 mol N O


3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HNO


3



HNO

< br>3


?


N


2


O



B



1 : 5



D



2: 5



2


?


n


?


Zn


?


?


n


?


HNO


3


?


?


4



程中


N


元素的化合价


+5


价 →


+1


价,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n


?


HNO


3


?


?


1 mol


,即有


1MOLHNO


3


被还原。



例题


4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


4


种气体(


A



B



C


表示相应


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 p>
,其中可行的是(







A



B



C



D



气体



NO


2



A



浓硝酸



浓硫酸



稀硫酸



浓氨水



B



铜片



铜片



Na


2


CO


3


固体



C



NaOH


溶液



酸性


KMNO


4



浓硫酸



浓硫酸



SO


2



CO


2



NH


3



生石灰



【答案】


C



【解析】


由装置图可知,


制取气体采用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


且采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


C


为净化提纯装置。


A


项不能用

< br>NaOH


溶液作干燥剂,


因为


N aOH


不仅与挥发出的


HNO


3


反应,也与


NO


2


发 生反应;


B



Cu

与浓硫酸只能在加热


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且


SO


2


不能用酸性


KMNO


4


干燥;


D


项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NH


3


,且收集


NH


3


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例题


5


甲、


乙两个研究 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


氢原子个数比,


设计

< p>
如下实验流程:



制取氮气→

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管→装有足量


浓硫酸的洗气瓶→测定 生成氮气的体积



实验中,


先用制得的 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


再连接洗气瓶和


气体收集 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2NH


3


?


3CuO


?


。下图


A



B



C


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


N


2


?


3Cu


?


3H


2


O



时可能用到的装置,


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

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


m


1


g



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m

< p>
2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


V


1


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


D


的质量


m


3


g


、洗


气后装置


D


的质量


m

< br>4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2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________




2


)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 装置的字母编号


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


硫酸铵


< br>为


①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于氨水


乙小组


< p>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浓氨水、


氢氧化钠


< br>后放热,增加氢氧


根浓度,加快氨气


逸出




3


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


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__




< p>
4


)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 /p>


论值,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圆底烧瓶




2

)①


?


NH


4

?


2


SO


4


?


Ca(OH)


2



B




3


5V


1


:7

?


m


1


?


m


2


?



?< /p>


2NH


3


?


?< /p>


2H


2


O


?


CaSO


4






4


)浓硫 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含量偏高



【解析】



1


)


仪器< /p>


A


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2


)①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


< br>酸


















?


?


NH


4

< p>
?


2


SO


4


?


Ca(OH)


2


2NH< /p>


3


?


?


2H


2


O


?


CaSO< /p>


4


;②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


固体, 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


气挥发放出气体 ,故选


B


装置。


3


)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


m


1< /p>


g


、氧化铜反应后


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 /p>


m


2


g


,则氧化 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m


1

< p>
?


m


2


?


g


,生成的水中


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氧化铜中氧 元素的质量,


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


?

?


m


1


?


m


2


?


?


?< /p>


N


A


;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 倍,因此氢原子个数为


16


?


?


?


?


m


1

< p>
?


m


2


?


?


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


1


L



则氮气中氮原子的个< /p>


?


?


?


2


N


A



16


?


?


2V


1

< p>
?




?













?< /p>


?


N


A


?


22.4


?


?


?


m


1


?


m


2


?


?


?


2V


1


?



4


)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


N

< br>:


?


?


2


N


?


5V


1


:


7


?


m


1< /p>


?


m


2


?



?


?


A

< p>
?


?


22.4


?


?


1


6


?



?


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洗气瓶


D


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


了反应生 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四、


课堂运用


使用建议说明:


在对课堂 知识讲解完,


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


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


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

< br>3


个难


度层次:易,中,难。



基础



1


.< /p>


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


.


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


.


氨水中的


NH


3


?


H


2


O


少量电离



C


.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发生电离



D


.


氨本身的碱性弱



2


.


物质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


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还与物质的浓度和


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在反应中的产物与物质的浓度有关的是(






Cu< /p>



HNO


3


溶液 ②


Cu



FeCl

3


溶液③


Z


n


H


2


SO


4


溶液④


Fe


HCl


溶液



A


.


①③



C


.


①②

















B


.


③④



D


.


①③④





3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



②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③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④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A


.


①②



C


.


②③



【答案】



1


.


B



2


.


A



3


.


D



【解析】



1



氨气极易溶于水,


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 /p>



NH


3


?


H


2


O





OH


?

< p>
,因此氨水呈弱碱性。氨气本身不能电离,


NH


3


?


H


2


O


少部分电离成


NH


?


4


也不显碱性。



2


、本题考查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因素。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NO


2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


,硝酸氧化性的强弱与浓度有关;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与 浓度和温度无关,产物唯一;锌与硫酸反应:稀硫酸生成氢气,浓硫酸则生成


二氧化硫,


硫酸氧化性的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铁与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亚铁 和氢


气。



3


、常温下,二者均能使铝钝化,①正确;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吸水质量


增加,②错误; 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没有明显的反应,③错误;在空气中,浓硝


酸挥发、浓硫酸吸水,二 者浓度都降低,④正确。



巩固



4


、在下列反应中,


HNO


3


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


H


2


S


?


2HNO


3


B


.


CuO


?


2HNO


3


C


.


4HNO


3


?


S


?


?< /p>


2NO


2


?


?< /p>


2H


2


O



Cu


?


NO


3


?


2


?


H


2


O

















B


.


③④



D


.


①④


< /p>


4NO


2


?


?< /p>


O


2


?


?


2H


2


O



D


.


3Cu


?


8HNO


3


?



?


?


3Cu


?


NO


3


?


2


?


2NO


?


?


4H


2


O





5


、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 /p>


.


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


.


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


3


(除水外)



D


.


1MOL


·


L



1


的氨水指在< /p>


1L


溶液中含


NH


3



NH


3


?


H


2


O


、< /p>


NH


?


物质的量之


4


和为


1MOL


< br>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过量的

Fe


粉中加入稀


A



HNO


3







< br>,




















现象


< p>







解释或结论


< p>


HNO


3


< p>
Fe


氧化



Fe


3


?



Fe

< p>


Al


与浓


HNO


3




H

< p>
2


SO


4


发生钝化



Al


箔表面被


HN O


3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




K


SCN


溶液



常温下,


Fe



Al


放入浓


HNO


3


或浓


H


2


SO


4




B



C



Al


箔插入稀


HNO


3




D



用玻璃棒蘸取浓


HNO


3



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浓< /p>


HNO


3


具有酸性



7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 的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16: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701529.html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