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书香文化彰显学校风采
宜宾市三江学校多年来秉承“关注成长,
把最好的教育给
孩
< br>子,让师生度过有质量的每一天”的办学理念,
以“弘扬‘流
杯
'
文
化,打造书香校园”为办学宗旨,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狠
抓教师队伍建
设,以此带动学校整
体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学
校先后获得义务教育
示范学校、
宜宾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等多项荣誉。
目前,
学校
已申报了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
学校和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
校,
相关工作正在全面、
深入地
开展。
2009
年
4
月,学校决定创建“弘扬‘流杯
'
文化,打造书
香校园”
特色学校。
为了凸显“弘扬‘流杯
'
文化,
打造书香校
园”的办学宗
旨,学校以“让经典诗文浸润孩子心田”为依托,
< br>组织了内容丰富的朗
诵活动和书写活动,
促进了学校科学、
和谐、
持续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筹备足够数量的图书,供学生阅
读
学校有藏书室一间,教
师阅览室一间
,学生阅览室一间,图书管理员
一人,周一至周五
全天开放,
还分班安排了课外阅读时间,
由老师带
领孩子们共同
阅读,共同遨游于书海之中。学校还专门设计了特色陈列
室。陈
列室能够让师生更好地了解流杯文化,
走近流杯文化。
室内还
摆
放了师生的作品,
激励大家争做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
达到百花
齐放的目的。
设置新型书架,丰富校园长廊文化
学校依托特“流杯”文
化资源,
p>
把流杯池的古韵搬到校园,再加上相应的诗词,可谓是
别具一格,更是
一种校本教材的活用。另外,操场上设置了书架,
并配置了图书,供师
生随时有书可读、有诗可
诵,让书香、诗香
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每间教室外的走
廊上挂上适合学
生读的经典诗词,
让不同年级学生自主选择适合
自己阅读、吟诵的诗书,充分体现了以生
为本的教育情怀。
< br>
建立特色班级书吧,开辟班级诗香香专栏
利用各班的黑板
报出专栏,要求不仅要有诗,还要配上与内容相符的图画。学校
为每个
班级配了一个书架,号召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为加强图
书管理,每班
都要建立图书借阅机制
,让学生们都来分享图书,
感受读书的乐趣。学
校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创建特色班级活动,
并
要求人人都参与、个个有特长、班班有特色,鼓励冒尖,允许差
异,力
求使整个学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视觉引导为先,听觉升华为后
无论是集体朝会集合的音乐,
还是大
课间活动的音乐,都选择经典的诗词唱诵代替进行曲,
孩
子们和着轻松
的音乐,唱诵着经典诗词有序地来到操场集合,
唱诵成为一种习惯,让诵读自然融入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动丰富多样,特色精彩纷呈
把特色学校创建与规范汉字书写、校本研修、语言文字示范
<
/p>
学校的
创建紧密结合,形成学校常规性的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
让
习,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读两本教育方
面的专
著,
读与古诗词相关的书籍,
并做好
5000
字以上的笔记;
规定单周
二下午
4
:
20
—
5
:
20
为全校教研活动时间,由各教研
组集体组织学习;
双周三下午
4
:
20
—
5
:
20
为分年级组集体研
讨时间,由备课组长组织同
伴互相探讨诵读指导方法。
二是同伴互助,
实践反思,培训校本化。学校组建了“学校—
教
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四级校本研修梯级运行网络;
确立了
“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实践
(自我反思)
——
信息反馈
(集中研讨)——发展提升”的校本研修基本模式;制
定了详细的校本
研修制度,
开展了教学叙事、
教学案例等多项扎
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
动。
三是上好专门的诗词诵读指导课。
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
紧扣
校本研修项目,
上好诗诵读指导课,
规定每周下午有一节活
动课为诵
读指导课,
要求语文老师组织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展示
特色读书情
况。
四是开展好书写兴趣班的指导活动。
学校规定每周有一节活
动
课,以培养书写兴趣、提高书写水平为目的,以点带面,以提
升学校整
体书写水平。
五是把诗文教学渗透到每一个学科。
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不
仅仅
局限于语文学科,
数学等课堂教学也有体现,
在课堂上全面
提升学生
的文化素养。
在建设创新活动中确定学校文化方位
一是开展月主题活
动,丰富成
长色彩。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安排了月主题活动:每学
期的第一学月为
“推广普通话,
书写规范字宣传月”;
第二学月
为“流杯文化吟唱
月”;
第三学月为“流杯文化书法月”;
第四
学月为“特色班级展示
-
-
-
-
-
-
-
-
-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近义词和反义词考试必备
下一篇:一年级下近义词和反义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