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试
卷
一、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住在
乡下,窗前是一大片
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
...
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 br>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
的样子,
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
他的脸上。弟弟也假
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
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
来了不少快乐。
1
.第
1
自然段中的“一大片”一词说明了
_______
___
,“长满”表明草地上的
蒲公英
__________
。
2
.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
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B
.因为草地上的草都被蒲公英覆盖了,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C
.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上铺满了金色
的花
瓣,所以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3
.第
2
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是(
)
A
.总领全文
B
.总结全文
C
.概括总述
D
.承上启下
4
.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作者却观察得如此细致。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
___
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
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
花却要靠外
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
/p>
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
1
/
19
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
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
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
蛾三大望族。
< br>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
厚礼,才
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
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
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
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
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
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
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
.花朵怎
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自动落粉
B
.靠外界的力量传粉
C
.请昆虫传粉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
媒介是
_____
___
。
3
.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
.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
.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
性
4
.短文把昆虫比成了
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
__
。
5
.
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类文阅读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
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
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
,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
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
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
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年间(
1041
2
/
19
—
1048
),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
第一个活字印刷术
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
400
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
南京、无锡、
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
.(找
中心句)短文第
1
自然段是围绕“
__
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来写
的。第
2
自然段是围绕“
_____________
____
”这句话来写的。
2
.(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
/p>
制成
______
→按稿
______
→排列
______
→涂墨
______
→印完
___
___
→留待
______
3
.(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p>
(
1
)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
字印刷术的诞生
。
..
“诞生”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
(
2
)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
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
“创制”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4
.(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有说
服力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
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
术早约
400
年。
后半句用
______
p>
和
______
的方法对前半句进行
______
说明,说明毕昇是当之无
愧的<
/p>
_______________
。
四、
课外阅读。
燕子一对黑色的燕子
p>
,
撞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
,
这一对小客
人
,
却又忽然不见了。
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我在窗口等着
,
等待这春天的使者
,
这幸福的使
者。我的心也在发芽
,
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
,
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燕子终于又<
/p>
回来了
,
衔着泥草
,
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
,
在我的房角
上
,
造起一个小小的房子。
一会儿
p>
,
它们又出去了
,
又回来了
,
并且吱吱地叫着
,
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
工场
,
找到了工作
,
在向我
(
p>
报
抱
)
告它们的快乐……接着
,
它们又出去了。不知<
/p>
3
/
19
道从什么地方
,
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
,
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
/p>
,
它们在
窗外唱了一会儿歌
,
又到它们的工厂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
,<
/p>
不是衔着泥
沙
,
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
,
燕子
,
我知道你是在劳动中
,
变得如此矫健的
!
也知道你是在劳
动中
,
吸
取了太阳的光亮
,
才使你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的。甚至你那火红的嘴唇
< br>,
也
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
,
p>
才变得如此艳丽的
!
啊
,
你是春天的使者
,
劳动的使者<
/p>
!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矫健—
______
艳丽—
______
2
.第
2
自然段中,“春天的使者”指的是(
)
A
.春风
B
.桃花
C
.燕子
D
.泥草
3
.燕子忙忙碌碌飞来飞去的原因是(
)
A
.燕子在忙碌地建窝
B
.燕子受到惊吓
C
.燕子开心春天的到来
D
.燕子喜欢在窗外唱歌
4
.下列哪一项不是燕子衔回来建窝的材料?(
)
A
.泥草
B
.虫子
C
.泥沙
D
.树枝
5
.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能力我最棒。
骄傲的蚊子
从前,有一只蚊子飞到狮
子面前,快速地飞来飞去,然后它戏弄起狮子:
“我一点都不怕你啊,你实在不比我厉害
。你说说看,你能做些什么?用爪子
拼命抓?还是用尖尖的牙齿咬?我告诉你,我可是比
你强我了,你如果不相
信,我们可以来比试比试,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的话。”
夸口的蚊子竟然还在狮子眼前嗡
(w
ē
n
ɡ
)
嗡地吹嘘
(x
ū
)
接着紧紧盘旋在狮子
脸部周围,找着鼻孔附近没有长毛的地方一口叮下去
,狮子只能用爪子不断抓
自己的脸,对蚊子毫无招架之力,只好告饶
(r
á
o)
投降
< br>(xi
á
n
ɡ
< br>)
了!
4
/
19
蚊子看到狮子投降,满脸得意高唱胜利歌声飞走了。
可是,它一不小心掉进蜘蛛的网里,白白成了蜘蛛的一顿午餐。
在被蜘蛛吃掉之前,蚊子不禁悲叹命运作弄:“我有能耐赢得了万兽之
< br>王,却意外栽在这小小不起眼的蜘蛛手里!唉
!实在是太惨了!”
1
.照样子,写词语。
嗡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蚊子戏弄狮子时说了些什么?请用“
____
”画出来。
3
.读完故事后,你想对蚊子说些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回答问题。
读书让我长知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已经成为我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书把我带到神秘的太空中,让我知道九大行星,让我了解各种彗星,
让我懂得怎样生活。
书把我带到地下,让我领略祖国的宝藏。金属的形成是多么的奇
妙,地下
的矿物是多么的丰富。翻开书,我似乎正跟着地质学家一起去探
险、去考察、去研究……
书把我带到梦幻的世界,
让我了解人类美好的梦想。从科幻小说《从
地球到月球》到阿波罗飞船登月,从幻想到现
实,一切都是通过想象得来
的。翻开书,我好像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着各种奇
怪的事……
书带我认
识了微生物“大军”。“大军”中既有人类的“帮手”,
又有人类的“敌人”。捧着书,
我像是在和人类的“帮手”打招呼,帮着
抵抗人类的“敌人”……
书把我带到了动物世界,又把我带到了植物
王国;把我带到人的身
体里,又把我带到数学天地中;把我带到了成功人士的童年,又把
我带到
了各个美丽的地方……
书,像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书,像一叶小舟,载
5
/
19
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让书陪伴着我们快乐成长,为人
类的美好梦
想而奋斗吧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
__________
)<
/p>
丰盛——(
________
__
)
抵御——
(
__________
)
2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分别把书比作
p>
_____
、
______
、
_____
、
____
p>
。
3
.全文除了
比喻还运用了
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4
.本文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
5<
/p>
.请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用心读书”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
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
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
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
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
发光器官,游
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
.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
____
”画出来。
2
.这段话写了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和
____
几种动物。
3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
)
忽然—(
)
旅游—(
)
一般—(
)
4
.你还
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的树(节选)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6
/
19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
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
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
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
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
p>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
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
.在短文中的“(
)”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
.根据选文,说出树的变化过程:
树
(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3
.短文采用
____
的方式展开,表现出鸟儿对朋友的
_______
。
4
.想象一下,鸟儿在想些什么?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
_______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她想:
_______
九、
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新寡到乞丐
——选自鲁迅的《祝福》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有一年冬初,四叔家里更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
着白头绳,
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
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
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
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
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个寡
7
/
19
妇。但看她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
个安分耐劳
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间,她整天地做,
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
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
頰上消失了
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
堪,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
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
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
了裂,她分明已经沦为一个乞丐了。
1
.短文的作者是
___________
,节选自他的作品<
/p>
___________
的一部分。
<
/p>
2
.鲁迅原名
__________
p>
,是我国伟大的
__________
、<
/p>
__________
和
_______
___
。
3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动、形象。鲁迅在写祥林嫂的外貌时精雕细琢突显了人
物形象。祥
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时的外貌,先是写
______________
,再写她的
_____________
,写
出了特色。
4
.卫老婆子带祥林嫂进
来了,头上
___________
,乌裙,
< br>________
,月白背
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p>
_______________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5
.到了鲁镇,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外貌没多大
变化,只是两颊上
_______________
,顺着眼,
眼角上
____________
,眼光
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将祥林嫂被赶出鲁家后的外貌描写用“
__
______
”划出。
7
.从哪里表现出她是个乞丐的模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看了这篇短文,在写人时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些地方值得你学?<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
.四婶为什么留下了祥林嫂?请
用“﹏﹏”划出。
10
.鲁迅雕刻的
祥林嫂的外貌形象给人以心灵的触动,用生动的外貌形象来展
8
/
19
现祥林嫂悲惨的命运。你读了这些短文有什么感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如灯盏
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
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将会
在爱里。
蒋江萍,旅程天下控股集团董事长,她有一颗柔软的心。她看不得别人的
眼泪,尤其是看不得那些陷入困境的老人和孩子的眼泪。于是,她总会不断地
向他们伸
出援手,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甚至命运。
“在偏远落后的山村
,许多身患白内障的老人因为拿不起一两千元的手术
费,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生活,非常
可怜。”一个偶然的机会,蒋江萍听到一
位医生讲述去粤北山村的见闻,心里一阵酸楚。
“如果我来帮他们出这笔手术的费用,他们的生活就会完全不
同!”她详
细了解了手术的可行性后,决定拿出一笔钱来帮助这些不幸的老人。一个月<
/p>
后,当地几十名白内障患者终于重见了光明。在打开眼罩重新看到这个美丽世
界的那一刻,许多老人兴奋得手舞足蹈、热泪横流。他们不停地拉着医生的
手
,表达着自己深深的感激。可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支付这笔医疗费的人是
谁,更不知道她
此时的心情也像他们一样充满快乐。
“我不需要他们知道接受
了谁的帮助,只要他们记住这个世界的温暖与友
爱,然后再以温暖与友爱面对他人与社会
,这就足够了。”对于帮助过的人,
她一无所求,甚至常常不会留下姓名。
说起蒋江萍的爱心之举,人们常充满敬意地说:“她以一颗慈善之心无私<
/p>
奉献,使许多不幸的家庭重获幸福,使许多陷入困境的群众摆脱了困境。她用
爱心温暖了社区,而社区又将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是一种爱的传递,是一种温暖的传递。而在这种传递中,蒋江萍感受到
的是一
种特别的幸福与快乐。
1
.联系上下
文,说说“手舞足蹈”的意思
____________
。
p>
2
.本文的主人公是
,她救助的病人是
(
)
9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