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抛弃学问
(胡适)
诸位毕业生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
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
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依自己的心愿
自由研究了。趁
现在年富力强
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
是一去不复返
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
也来不及了。即为
吃饭计,学问决
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的少年淘汰掉的。到那
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
怕也太晚了。
有人说:
“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
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
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
/p>
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
p>
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
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作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
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
10
页有
用
的书,每年可看
3600
多页书;
30
年可以读
11
万页书。
诸位,
11
万页书可以使你
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纸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功夫;四圈麻将
也得费你一
点半钟的光
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
易卜生
说
:“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
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
Notes
:
1.
《不要抛弃学问》是胡适先生在
1928
~
1930
年在上海任中国公学校长时为毕业生所作的
赠言。胡适(
1981
~
1962
p>
)是新文化
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194
6
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除学术著作外,他写过不少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小品文,本文
就是其中一例。
“不用抛弃学问”若直译成:
Never Give up L
earning
,意思不明确,统观全文可以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用放弃对学问的
追求”,必须加字:
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更为准确。
2.
“毕业生同学”是指即将毕业的学生,所以应该译为:<
/p>
students of the graduating
class
,
而不是
graduates
。
3.
“年富力强”,指年纪轻,精力旺盛,在英文中可以表示为:
i
n the prime /flower of life
。
4.
“少年”通常用来指人在十岁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即:<
/p>
early
youth
,但在这里不是
确指,而是泛指人们青春年少的时光,即:
youth
。
5.
“做学问”可以译为:
to go into
scholarship /to devote oneself to scholarly
research /to engage in
learning
。
6.
“即为吃饭计”的意思是“即便从维持自己生活的角度考虑”,其中的“吃饭”是使用具体的意象
来指代抽象的概念,在翻
译时应该做抽象化处理,宜译成:
in
terms
of
making
a
living
/as
a
means
of
subsistence
。“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译为
Knowledge
will do you a good return.
7.
“凡是……也……,
凡是……也
……”
是一个对仗工整句型,
翻译这个句子时应注意通过对主语
进行选择
(如
those
who
refuse
to
...
)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而采用的补偿手段(如
to
do so
),从而使译文尽可能简洁。
8.
“撙衣节食”即“省吃省穿”,“撙”即“节省”,这里
可译成:
cut down on food and clothing /to
economize on food
and clothing /to live
frugally
。
9.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可以译成:
Time is
not a problem
,或使用英语习语:
Time
is no object
。
10.
“麻将”,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应该采用通用的音译译名:
m
ah-jong.
11.
“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可以译成“
the choice
lies with you / It is up to you to make the
choice
”。
12.
易卜生(
Henrik Ibsen
,
1828
~
1906
< br>),挪威著名戏剧家、诗人。其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13.
“眼睁睁地”,通常是指“无可奈何地”,这里可以理
解为“热切而充满期待地注视着”,故译成:
watch
eagerly
。
14.
“成器”一词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因为用在比喻句中与“材料”相照应,故而译成:
a useful implement
,以突出其
< br>形象性;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句中,直接译出其内涵意义即可,故而译成:
what
will become of you
。
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Hu Shi)
Translated by Zhang Peiji
(
张培基
)
13
14
12
11
10
9
7
8
6
3
4
5
2
1
-
-
-
-
-
-
-
-
-
上一篇:英文简历写作:明确目标
下一篇:JMP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