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寒索裘
【词语】:大寒索裘
【释义】: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
事到临头
十分慌乱。
【出处】: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
亦晚乎?”
【
人物:小顽童,阿雷;
道具:色子、碗、桌椅、泡沫粉一小包
】
字幕:春天
(艳阳高照,阿雷依门框
上打盹,一顽童过来把阿雷晃醒,指指门梁)
小顽童:叔叔,
叔叔,你家门框都快掉下来了,你怎么还不修修啊。
阿雷:着
什么急啊,马上都夏天了,天更暖和了。
家短)
(阿雷在大街上和邻居们闲聊,东家长里
字幕:夏天
阿雷:哎,你知道吧,昨
天晚上狗蛋和他媳妇干仗了,
;哎,你说菊花和金锁他
俩真好了
;哎你跟我说说,村西头王二麻子和春妮是啥关系啊?
(小顽童,在身后拉拉阿雷)
小顽童:叔叔,叔叔,你家房子破了个洞,你怎么不补补啊。
阿雷:现在天热,不碍事。
字幕:秋天
(阿雷和邻居在家里打牌)
阿雷:<
/p>
6
点大,
6
点,
6
点,哈哈,又赢了!
(小顽童,站在门口)
小顽童:叔叔,叔叔,你家墙都快倒了。
阿雷:哪来的小孩子儿,真讨厌,快走,快走
~~
字幕:冬天
(咚咚,阿雷敲门,小顽童开门)
小顽童:叔叔,你有什么事吗?
阿雷:天太冷了,我家房子塌了,求求你借我个皮大衣吧。
大寒索裘:出自汉·扬雄《法言·寡见》
大寒索裘,这则成语讲的是因为平时没有准备,等到天冷了才去找御寒的毛
皮衣服。
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2
焚琴煮鹤
【释义】
: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处】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篆集》
引
《西清诗话》
:
“义山
《杂纂》
,
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
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
楼,烧琴煮鹤。”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人物:小顽童,父亲;道具:古
琴或吉他,一只鸡,仙鹤的纸张,一把刀,
米缸,大米几粒。】
(从外入内,看到爹爹正在弹琴)
小
顽童:爹爹,我要学琴,我要学琴。
(伸手去抓,拨,拨不成调儿,比比
没琴高)
父亲:儿子,等你长大了,父亲再教你吧,
你在家好好看家,为父出去一下。
(空房子,小顽童一人,继
续拨弄琴。突然,肚子咕噜乱叫。一手捂肚)
小顽童:饿死了,饿死了。
(跑到灶炉前,环顾四周,没有柴火,抓耳挠腮)
小顽童:没有柴火怎么办啊?(看到了父亲的琴,抱来塞进炉灶里)对有了。
还有米呢?
(跑到米缸前,空空如也,脸上沾几粒米)
p>
小顽童:没有米?院里溜达。看到一只鸡经过。
(此处指鸡为鹤,给
鸡挂上
大大的牌子上书:仙鹤二字。)
(小顽童,飞身上前,与鸡展开激烈追逐,最后终于抓住了。)
一手握利刃,一手握鹤头,哈哈哈
~~
焚琴煮鹤: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
焚琴煮鹤,
这则成语讲的是因为没有
柴,把琴当柴火给烧了,
没有吃的把仙
鹤给煮着吃了。比喻糟蹋
好东西。
3
酒入舌出
释义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谓酒后话多。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
身,不宁弃酒乎?”
【人物:客人甲、客人乙,阿帆、阿雷
、小顽童;道具:桌子,四把椅子,
酒壶,酒盅。】
(众人落座,小顽童捧着酒壶跑过来)
小顽童:爹爹,爹爹,请喝酒。
阿雷:哈哈,谢谢儿子,玩去吧,来弟兄们喝,喝。
(一组镜头,频频举杯,碰杯,干杯,音效)
阿雷:都说我媳妇是个母老虎,我在家怕媳妇,你看我像吗?告诉你们我在
家哼
一声,我媳妇连大气都不敢出。
张三:是,是,是
李四:雷兄,威武
小顽童:爹爹,爹爹,什么是母老虎啊?
阿雷:啊,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来再给为父打酒去。来,弟兄们,喝,喝。
(碰杯,喝酒,阿雷喝高了。)
阿雷
:告诉你们,你们的嫂嫂,我的媳妇特别怕我,真的,我说一她绝对不
敢说二。
(此时,阿帆站在阿雷背后,张三李四猛然抬头发现,不敢说话了,唯
有阿
雷自己低头言语。)
阿雷:我老
婆,平时见我都和老鼠见了猫似的,哎,你们,你们怎么不说话
啊?
(一扭头发现,阿帆,一个机灵,酒醒了一半)
啊,夫人?
阿帆:嘿嘿,吹,你给我接着吹。
(顺准备扭耳朵,小顽童跑过
来。)
小顽童:妈妈,妈妈,什么叫母老虎啊。
(
闻听此言,阿帆对阿雷怒目而视;阿雷双手捂嘴,十分害怕。闪黑回来,阿
帆坐在太师椅上,阿雷低着头。
)
阿雷:夫
人,我错了,这酒一入口,我就管不住我这张嘴了。一喝就我这话
就多,就乱嚼舌头。<
/p>
酒入舌出,出自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酒入舌出,
这则成语讲的是人喝了酒以后就喜欢唠叨,也可以理解为酒后话
特别多。
4
量金买赋
【
人物:阿帆扮陈皇后,阿雷扮皇帝,某男扮司马相如,某女扮宫女,小顽童
扮皇子;道具:纸两张(子虚赋、长门赋)
,
】<
/p>
阿帆(陈皇后)
:
(独依栏上,长吁短叹)
想当初,武帝对我是何等柔情;他却又
如此狠心把我关在这长门宫,哎
…
哎
…
宫女:娘娘,娘娘
陈皇后:什么事啊,一惊一乍的
宫女:娘娘你看。
(捧子虚赋奉上)
(陈皇后,认真捧读,赞不绝口)
宫
女:娘娘,写辞赋的人叫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听宫里的人说,皇帝看了辞赋
以后也是连
声称号,
对此人的才华十分推崇。
奴婢,
想娘娘对陛下也是一片痴心,
何不请先生也为你做赋一篇。让陛下也了解您的心思啊。
陈皇后:哎
,玉儿,你还不明白吗,陛下把我贬到这长门宫,还是因为我这不
争气的肚子,结婚<
/p>
11
年,没为陛下生下一个子嗣。仅凭一篇文章岂能让陛下回
p>
心转意。
宫女:
娘娘,
不试怎么就知道不行呢?不如奴婢把这位司马先生请来,
赠予千金,
求他一篇文章如何?陛下非常欣赏此人的才华,倘若因此回心转意也未可知啊
。
司马相如:娘娘,把小人找来因为何事?
陈皇后:
司马先生,
你才华横溢,
就连当今圣主对你所做的子虚赋也是赞不绝口,
这有黄金千两,望先生念在我对陛下一片
痴心的份上,也为这弱女子做赋一首。
汉武帝:
…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
,哎可怜我那阿娇,陈皇后,可
叹她对寡人是一片痴心啊,罢了,罢了。来人
啊,速传陈阿娇前来觐见。
量金买赋,出自【出处】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
量金买赋,这则成语讲的是,西汉时期,
汉武帝与陈皇后结婚
11
年没有生育
儿子。因为陈皇后嫉妒卫子夫妃
子生儿子,被打入“长门宫”,失去了宠爱。
她看了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就送
去一千金请他为自己写一篇《长
门赋》,汉武帝看后就重新宠她。量金买赋比喻文章写的
非常好,
非常值钱。
5
龙多乃旱
【人物:游人甲乙丙
仆人一名
官差一名;道具:火炉,柴
火,火柴。
】
(天气寒冷,三游人相约火炉取火烤手。炉火很旺)
游人三名:哎呀,冷,真冷啊,你说这天怎么这么冷呢?
(火炉不慎引燃了旁边的柴火。
)
甲:着火了,着火了。
乙:哎呀呀,怎么着了。
丙:
(连忙拽拽包袱)哎,可别烧了我的东西。
(三位都撤到一边,大眼瞪小眼)
乙
:各位,这火要着大了,可要吃官司的,来来来,一起动手把火浇灭吧。
甲:救火,你再行还是你来吧。
丙:
你不动手,凭什么让我动手啊,我不干。乙,你提议的,要不你灭吧。
乙:火是三人一起点的,吃官司也是三人一起吃,哼,我也不管了。
(火势渐大,一名仆人跑了过)
仆人
:几位爷,你们怎么不救火啊。这都快烧了衣服了。哎呀。
(仆人灰头土脸
的灭火。
)
龙多乃旱,出自
宋
·李季可《松窗百说·恃众》<
/p>
龙多乃旱,这则成语讲的是,古时候人们烤火,炉火很旺引燃了
周围的木头,
众人互相推脱,不知道如何处理,直到仆人赶到才把火扑灭。比喻人多了会
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6
眉下添眉
【解释】
:在眉毛下面再画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复。
【出处】
:
明
·
李贽
《
四书评
·
大学
》
:
“
则第一章释
?
< br>明明德
?
,第二章释
?
新民
?
,是本
来已释过
了,何必又释
?
本末
?
?无乃眉下添眉耶?
”
【人
物:两名顽童,一个女性;道具:气球、棒棒糖、纸张。
】
某女:
(手拿一个棒棒糖)
小顽童
1
:啊,姐姐,姐姐,我要吃这个糖。<
/p>
小顽童
2
:姐
姐,我也要这个糖,给我吃吧。
某女:可我只有一个糖啊,怎么分呢。
(两小孩闹)
1
:给我。
2
:给我。
某女:好,好,这样吧,你们俩个上幼儿园都学过画画吧,这样你俩画个姐姐的
画像,谁
画的又快又好,姐姐就把糖送给他。
1
:好吧,我在幼儿园画画还得过小红花呢?
2
:我也得过。
某女:预备开始。
(小顽童
1
、
2
提笔奋战;
p>
1
很快就画完了,看着
2
< br>还在画得意洋洋,闲来无事,
又在眉毛底下添了一画。成了两个眉毛。正在此时,
2
大呼我画好了。
)
< br>
2
:我画好了,画好了。
(手
握棒棒糖,准备吃)
1
:明明是我先
画好的,我先画好的,我画好了看你在画,我又添了几笔?
某
女:又画了什么?我看看?
(看后一脸囧像)
姐姐眼睛上面有几
根眉毛?
1:1
根?
某女:哪你怎么画了
2
根,这不就多余了吗?
< br>
眉下添眉,
【出处】
:
明
·
李贽
《四书评·
大学
》
。
<
/p>
眉下添眉,这则成语讲的是本来眼睛上面只有一道眉毛,又在眉毛下面画了
一道。比喻做事重复多余。
7
明珠弹雀
【解释】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做法不当。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
大材小用
、得不偿失
故事梗概:
鲁哀公
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
他出山。贫穷的
颜阖不受。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
迎。
这样的人难得。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
[3
]
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 br>
【人物:鲁哀公、谋士、颜阖;道具:金银珠宝、补
丁衣服一件,珍珠。】
鲁哀公:寡人,正值用人之际,你有什么贤明之人,与我推荐。
谋士:陛下,微臣,听说有个叫颜阖的学富五车,深谙治国之道,何不把他
请来辅佐圣主?
鲁哀公:呵呵,好,寡人命你,把
颜阖速速与我请来。
(谋士赴颜阖家)
谋士:颜先生,陛下命我挟金百两,请先生出山。陛下承诺,若你能出山还
将送先生百
顷良田。
颜阖:多谢陛下、先生抬爱,学生一心想读圣贤书,
无意于富贵荣华,先生
还是请回吧。
(谋士返回宫殿)
谋士:陛下,颜阖他说无意于富贵,拒不出山。
鲁哀公:哎?难得,难得。
谋士:要不,要不我带几个人把他抓来,放进大牢关他几天。
鲁哀公:且慢,你懂什么。眼下像颜阖这种无意于富贵的人,你不觉得十分
难得吗?
谋士:请主公明示?
鲁哀公:人为财
死鸟为食亡,眼下有多少人为了权势钱财拼的头破血流,甚
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就如同
拿着这样一颗珍珠去打麻雀,往往得不偿失。
明珠弹雀,出自《
庄子
·让王》汉·
扬雄
《太玄经·唐》。
明珠
弹雀,这则成语讲的是用价格昂贵的珍珠当弹子去打麻雀。比喻得到的
补偿不了失去的。
-
-
-
-
-
-
-
-
-
上一篇:成语解释25387
下一篇:关于又什么又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