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刘小枫用散文式的语言通过叙述一些被淹没在历史之中的人或事来向人们阐释伦理的
哲学。
缓慢的语言,
平静的叙述,流露着哲理的悲伤之感,然后
从伦理的各个角度来叙述生
命和道德。
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
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
这是他对伦理的定义。
而理性伦
理学关心道德的普遍状况,
叙事伦理学关心道德的特殊状况,
而真实的伦理问题从来就只是
在道德的特殊状况中出现的。其实,
伦理更多的是有关悲剧的,凡是涉及到伦理,
大多数都
< br>是伴随着悲剧而发生的。
而这种悲剧不一定是看的到的,
更是关系到生命的隐性悲剧,
这种
伦理的悲剧可能让人快乐,<
/p>
当然是个人所认为所理解的快乐,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伦理是<
/p>
符合我们的要求或暂时的需要的。
p>
其中的章节“沉重的肉身”叙述的是肉体与灵魂的选择,卡吉娅与阿蕾特的冲突是男
人们关于身体与灵魂争夺在世支配权的冲突:卡吉娅要求身体的在世只服从身体自身的法
则,
阿蕾特要求身体的在世服从灵魂的法则。
萨
宾娜与特丽莎的关系是这种古老冲突的现代
再现,
托马斯站在她
们中间实在难受。
吉娅能给男人带来的是性和生活的逸乐,
代表
着生命
之轻
;
而阿蕾特带来的是辛劳厚
重的身体感觉和生活经历,她引导男人通向生命之重
——
所
p>
谓的
“
美好
”
p>
。这是很难抉择的,一方面,我们要求享乐,卡吉亚代表了享乐,性和青春美好
并且安逸,
这是人的需求,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都会倾向于这个选择;
另一方面,
阿蕾特是
信仰的抑或是心灵的需求
,
这种带给人生活的信念。
赫拉克勒斯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选择
代
表着男人对于不同生活、
不同伦理的选择。
< br>这是道德伦理和自由伦理的选择,
这个问题是从
“十字路
口上的赫拉克勒斯”说起,
说是宙斯不小心留下的生命痕迹,
真
实性有待考证。
赫
拉克勒斯面对卡吉娅和阿蕾特两个女人的选择
问题也可以看做是:
卡吉娅可以理解为“享受
生命”、
“随心所欲”;
阿蕾特则可理解为“神明的伴侣”、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通过
努力获取”。
而这个故事在苏
格拉底讲给自己的学生时加入了他的道德审判:
“你应该与阿
蕾
特一起”的道德指令。
从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念来看,
这个道德判
断似乎无可厚非。
但我们
需要思考的是:
“自然欲望的权利是平等的!
”从丹东跟妓女的故事中可见端倪。
即:
“卡
吉娅
< br>跟阿蕾特在伦理上是平等的。自然欲望的自然权利的启蒙就是要购销这种身体感觉差
异的不平等!
”换成昆德拉的话说:
“因为个体偶在与其灵魂
的关系‘限制了人的可能性’,
勾画出人的生存的界限。
由灵魂
(可以理解为道德)
来限制人的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伦理未必高于自由伦理。
这个故事后
来被米兰昆德拉加入了一些另外的元素,
成为
《生
命不能承受之轻》
。将男人的性漂泊由寻求女人身体感觉的不同以及背后隐藏
的生命意义的
不同,进一步演绎成探求历史规律下趋同群体中个体的差异。
其实从个人来讲,每个人的真实的
需求是来自本性的,没有遮掩和伪装的,这部分是
自由的伦理,只是,
< br>更多的人将这种称之为本能的需求加以掩藏,
束之以道德的外衣,
称之
为道德伦理。
我想,
很多
人有时候从内心里是鄙视道德伦理的,
道德为我们提出了大多数人
共同认可的标准或者说文明的准则,
人们也用这种道德来约束自己和社会,
以致人们偶尔抱
怨一下道德的不达人情,
而后又欣
然用道德来修炼自己和社会。
每个人在天性即自然的本性
或本能
上都是享乐者,不同的只是每个人寻求享乐的方式不同,有粗俗,有文雅,
这是‘人
p>
与人之间所能找到的唯一区别’,
感觉都一样,
都是为了能使自己心安理得。
在不伤害他人
的前提下,
p>
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善恶之分,但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做何种选择,
必定会放弃
其他,
就像走到分岔路口,选择了一条路,就必然会
失去另外一边的经历。
因为特定的时空
有且仅有一次。
虽然很多时候不会在意这份舍弃,
以及舍弃的究竟是什么,
但当这种选择影
响到自己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
支
撑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
亦或是制约住内心强烈需要满
足的欲望
时,
“舍弃”的代价便出现了,
这或许就是个体自由需要约束的
地方:
即抛开人民
民主国家理论,
亦或
是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命令,
感情、
压力
、
责任、
1
-
-
-
-
-
-
-
-
-
上一篇:Panabit常用命令手册(更新于20160919)资料
下一篇:上网行为管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