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8:47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grd是什么意思)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注意: 电解质


必须是化合物


。因而金属不是电解质。

< br>CuSO


4


是电解质,不能说


C uSO


4


溶液


是电解质,因其是混合物 。



(一)


.物质的分类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纯净物






















































































含氧酸











































































无氧酸











化合物











强碱



弱碱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1.


胶 体同其他分散系


本质的区别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是:


1


< br>100nm


之间为胶体








丁达尔效应只是胶体的性质和鉴别其他分散系的方法。



2..


混合物实例






石油




汽油







水玻璃




玻璃




水泥




漂白粉




氯水




盐酸




聚乙烯





聚氯乙烯




淀粉




油脂





碱石灰




水煤气









3.


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或熔融



状态下








导电





化合物







酸、碱、大多数盐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强碱




< /p>


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K SO


4



NaCl


弱酸



弱碱



H


2< /p>


CO


3



H


2


SO


3



H


3


PO


4



H


2


S



HClO



CH


3


COOH




NH


3


·




H


2


O


、不可溶的碱如


Cu


OH



2



Fe



OH



3



非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弱电解质



二、各类反应



(一)



基本反应类型:


会熟练判断一个反应属于化合、分解 、置换、复分解中的哪一种。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表达式



A



B



AB


A B



A



B


A



BC


=< /p>


AC



B


AB



CD



AD



CB



1


、置换反应要遵循两大“活动性顺序”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


K Ba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的还原性:
















































离子的氧化性:




K


















Fe






















Ag< /p>



Fe


+


2+< /p>


+


3+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F



O



Cl



Br



I



S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

















弱,即:


F


2



O


2


>< /p>


Cl


2



Br< /p>


2



I


2



S




离子的还原性:
























强,即:


F




2








< I




2




2


、复分解反应要掌握能否发生的条 件:


沉淀,气体,水或其他弱电解质




(二)


.氧化还原反应



会根据有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物



升价—失

e



—作还原剂


—表现还原性—< /p>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变为氧化产物



降价


74


—得


e



—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变为 还原产物



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



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

< p>
X


2



O


2



S


高价金属离子:


Fe


3+



Sn< /p>


4+


???



不 活泼金属离子:


Cu


2+


< p>
Ag


+


?其它:



Ag(NH


3


)


2< /p>



+


、新制


Cu (OH)


2


?



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


Na



Mg



Al



Zn



Fe


?



某些非金属单质:



C



H


2


S


?



低价金属离子:

< p>
Fe


2+



Sn


2+


???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2-< /p>


S



H


2


S



I


-



HI



NH


3



Cl


-

< p>


HCl



Br


-



HBr


含氧化合 物:


NO


2



N


2


O


5


、< /p>


MnO


2



Na


2


O


2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


< br>SO


2



H

2


SO


3



Na


2


SO


3



Na


2


S


2


O


3



Na NO


2




H


2


O


2


?、< /p>


HClO



HNO


3




H


2


SO


4



Na ClO



H


2


C


2


O


4


、含


-CHO


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 p>
Ca(ClO)


2



KC lO


3



KMnO

4


、王水



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 原剂的有:


S



SO

< br>3


2-



HSO


3


-



H

2


SO


3



SO


2



NO


2


-



Fe


2+


及含


-CHO


的有机物

< p>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


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


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


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


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的系数;



五平


: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 /p>


六查


: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 数)


,画上等号。



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


.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


3


(



)



3C u==2NO↑



2Cu(NO


3


)


2



4H


2


O





S+6HNO


3

(



)===H


2


SO


4


+6NO


2

< p>


+2H


2


O










4HNO


3


(


浓< /p>


)



Cu==2NO

2




Cu(NO


3


)


2


2H


2


O






3S+4


HNO


3

< br>(



)===3SO


2


+4NO



+2H


2< /p>


O


2


.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 产物不同




Cl

2


+2NaOH=====NaCl+NaClO+H


2< /p>


O



高温


< /p>


3Cl


2


+6NaOH=====5Na Cl+NaClO


3


+3H


2


O



3


.溶液酸碱性


.


2S


2-




SO


3


2-



6H+



3S


↓+


3H


2


O



-


-


+


5Cl



ClO


3



6H



3Cl


2


↑+


3H


2


O


S


2-



SO


3


2-



Cl


-



ClO


3


-


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


2+


-


2+


-


+


3+


Fe



NO


3


共存


,


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


.3Fe


NO


3



4H



3Fe


NO


↑+


2H


2

< br>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

,


在酸性条件下


,


氧化性比在中性 及碱性环境中强


.


故酸性


KMnO


4



液氧化性较强


.


4


.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 /p>


点燃


点燃


1


、< /p>


2P



3Cl


2


===


2PCl


3

(Cl


2


不足


)











2P



5C l


2


===


2 PCl


5


(Cl


2


充足


)


点燃


点燃


2

< p>


2H


2


S



3O


2


===

< p>
2H


2


O



2SO


2


(O


2

< p>
充足


)



< p>
2H


2


S



O


2


===


2H

< p>
2


O



2S(O


2


不充足


)


缓慢氧化


点燃


3



4N a



O


2


== ===


2Na


2


O
















2Na



O


2


===


N a


2


O


2


< /p>


CO


2


适量


4< /p>



Ca(OH)


2



CO


2


====

< br>CaCO


3




H


2


O




Ca(OH)

2



2CO


2

(


过量


)==Ca(HCO


3


)


2



点燃


点燃


5



C



O


2


===


CO


2


(O


2


充足


)
















2 C



O


2


===


2CO (O


2


不充足


)

6



8HNO


3

< br>(



)



3Cu==2NO↑



2Cu(NO


3


)


2



4H


2


O





4HNO


3


(



)



Cu ==2NO


2



Cu(NO


3


)


2



2H


2


O


7



AlCl


3



3NaOH==Al(OH)


3

< br>↓



3NaCl













AlC l


3



4NaOH(

< br>过量


)==NaAlO


2



2H


2


O


8



NaAlO


2



4HCl(


过量


)==NaCl



2H


2


O



AlCl


3







NaAlO


2



H Cl



H


2


O ==NaCl



Al(OH)


3




9


< p>
Fe



6HNO


3


(


热、浓


)==Fe(NO

< br>3


)


3



3NO


2




3H


2


O



Fe



HNO


3

(


冷、浓


)→(


钝化


)


Fe


不足


10



Fe



6HNO


3


(


热、浓


)


====


Fe(NO


3

)


3



3NO

2




3H


2


O


Fe


过量








Fe



4HNO


3


(


热、浓


)


= ===


Fe(NO


3


)


2



2NO


2




2H


2

< br>O


Fe


不足


Fe


过量


11



Fe

< p>


4HNO


3


(



)


====


Fe(N O


3


)


3


+< /p>


NO↑



2H


2


O



3Fe



8HNO


3


(



)


====


3Fe(NO


3


)


3


< p>
2


4


2NO↑



4H


2


O


12



C


2


H

< p>
5


OH












CH


2


=CH


2< /p>




H


2


O



C


2


H


5



OH

< p>


HO



C


2


H


5




冷、稀


4




H


SO



170





H


2


SO


4< /p>









C


2


H


5



O


140





C


2


H


5



H


2

< br>O



Cl


Fe


13








Cl


2
















HCl





Cl


Cl













3Cl


2




Cl








Cl


(六氯环已烷)





Cl Cl


H

2


O



14



C


2


H


5


Cl



NaOH




C


2


H


5


OH



Na Cl







C


2


H


5


Cl



NaOH



CH


2


=< /p>


CH


2




NaCl


15



6 FeBr


2



3Cl

< br>2


(不足)


==4FeBr


3< /p>



2FeCl


3






2Fe Br


2



3Cl


2


(过量)


==2Br


2

< p>


2FeCl


3



(三)离子反应有关问题



▲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 应,


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


离子间的反应是趋向于< /p>


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p>


理解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


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离子反 应的关键。


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


取决于离子之间

< p>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离子间能反应,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1


)复分解离子反应能够 进行的条件是:①生成难溶物(记住《碱盐溶解性表》中不溶、


微溶物)


;②生成气体物质(主要有


NH


3


CO


2



SO


2



H


2


S


等)


;③生成难电离物(弱电解< /p>


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以上三个条件的本质是:能造成离子浓度的减小,则可以发生,否则不能。


(2)


《碱盐溶解性表》速记顺口溜:钾钠铵硝盐全溶, 硫酸盐除钡、盐酸盐除银不溶,碳酸


盐大多数不溶;溶碱钾钠钡铵、钙微溶。

< p>



3


)在溶液中会发生 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熟记《碱盐溶解性表》和化学方程式是正


确判断离子能否大量 共存的关键。




4

< br>)要求会写或判断离子方程式:


a.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p>


b.


拆分是否正确


c.

< br>原子及电荷是否


守恒


d


是否缺失 半个反应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


凡能使


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

< br>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


.


如< /p>


Fe


3+



Al


3+



Zn


2 +



Cu


2+



NH


4


+



Ag


+



均 与


OH


-


不能






大量共存


.


2



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CH


3


COO


-


F


-



CO


3


2-



SO


3


2-



S


2-



PO


4


3-




AlO


2


-


+


均与


H





不能大量共存


.

< br>3


.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 p>
.


它们遇强酸



H


+


)会生成弱



-< /p>


-


-


-


-


2-




酸分子;遇 强碱(


OH


)生成正盐和水


.



如:


HSO


3



HCO


3



HS



H


2


PO


4



HP O


4





H


2


O < /p>


4


.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 共存


.


如:


Ba


2+



Ca


2+

2-



CO


3





SO


3


2-




PO


4


3-



SO


4


2-


等 ;


Ag


+



C l


-



Br


-



I


-


等;


Ca


2+



F


-



C


2


O


4


2-




3+


-< /p>


2-


-


5


.若阴 、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


如:


Al



HCO


3

< p>


CO


3



HS



S


2-



AlO


2


-



ClO


-




2-


3+


-

< p>
2-


-


-


2-

< p>
-


+


-


2-




SiO


3



Fe



HCO

< p>
3



CO


3



AlO


2



ClO



SiO


3



C


6


H


5


O


等;


NH


4



AlO


2



SiO


3



ClO


-



CO

< p>
3


2-




6


.若阴、


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 共存


.


如:


Fe


3+



I


-



S


2-



M nO


4


-



H


+




I


-



Br


-




Cl


-



S


2-


< p>
SO


3


2-


< p>
Fe


2+


等;


NO


3


-



H

< p>
+


)与上述阴离子;


S


2 -



SO


3


2 -



H


+



7


.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


-


-


-


-


3-


2-







如:


Fe



F



CN



SC N


等;



H


2


PO


4



PO


4


会生成


HPO


4


,故两者不共存


.


▲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写、拆、删、查四个 步骤来写)








1


)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


)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 合理。








3


)号实 际:


“=”“


”“→”“↑”“↓”


等 符号符合实际。








4


)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

< p>
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


)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 等。




6


) 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例如:


(1)


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


Fe


2


O


3


与氢碘酸:


Fe


2


O


3



6H


+



2


Fe


3+



3H


2


O


错因:忽视了


Fe

< br>3+



I


-

发生氧化一还


原反应



(2)


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2+


3+


-





如:


Fe Cl


2


溶液中通


Cl

< br>2



Fe


< br>Cl


2



Fe

< br>+


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




(3)


混淆化学式 (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


NaOH


溶液中通入


HI



OH


-



HI



H


2


O


I


-


错因:


HI

< br>误认为弱酸


.


(4)


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


HCl



ClO


-



H


+



Cl


-



OH


-



Cl


2


↑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


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





如:


H< /p>


2


SO


4



溶液加入


Ba(OH)


2

< br>溶液


:Ba


2+



OH


-



H


+



SO


4

< br>2-



BaSO


4


↓+


H


2


O









正确:


Ba


2+



2 OH


-



2H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6)


“=”




?




“↑”


“↓”符号运用不当






如:


Al


3+



3H


2


O



Al(OH)

3


↓+


3H


+

< br>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


Al(OH)


3


量少,故不


能打“↓”



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


H



、碱性溶液(


OH



、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



H




OH

< br>-


=


1×10


-a


mol/L(a>7



a<7)

的溶液等。



有色离子


MnO


4


-


,Fe


3+< /p>


,Fe


2+


,Cu


2+


,Fe(SCN)


2+



MnO


4


-


,N O


3


-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


2


O


3


2-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p>


S


2


O


3


2-


+2H


+


=S< /p>



+SO


2


↑< /p>


+H


2


O


注意 题目要求“一定


大量共存”还是“可能


大量共存”



“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一定


< br>..


..


..



-


能大量共存”




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



“少 量”



“适量”


“等物质的量”



“任意量”


以及 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 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


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间的氧 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还应注意:



1

.微溶物向难溶物转化,如用煮沸法软化暂时硬水



MgHCO


3


==MgCO


3


+CO


2



+H


2


O MgCO


3


虽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当


Mg


遇 到水溶


液里



OH


会结合


生成


< br>MgCO


3


溶解


度更

< p>
小的


Mg



OH



2


而沉


淀析出


MgCO


3


+H


2< /p>


O==Mg



OH



2




+


CO


2




2


.生成络离子的反应:



FeCl


3


溶液与


K SCN


溶液的反应:


Fe



+


SCN



==Fe



SCN


< br>


生成物既不是沉淀物也不是气体,


为什么反应能发生呢 ?主要是生成了难电离的


Fe



SCN



络离子。



3


.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p>


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Na


2


S


溶液与

< p>
FeCI


3


溶液混合,


生 成


S



Fe


2 +


离子,


而不是发生双水解生成


Fe< /p>



OH



2Fe


3+



3


沉淀 和


H


2


S


气体 。


+ S


2-


= 2Fe


2+


+ S




总之:


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


离子间只要是能发生反应,


总是 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


向进行。反之,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四)



化学能与热能――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燃烧反应、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


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钠与水、生石灰放入水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反应有:


Ba



OH

< p>


2.


8H


2.


O



NH


4

< p>
Cl


反应、大多数


的分解反应。

< br>


判断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的方法:



①从微观结构表现判断



断键吸收


的能量



大于



成键放出


的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断键吸收的能量



小于



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②从宏观表现去判断:



反应物具有的 总能量



E


反)



大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E


生)


时,


反应放出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E


反)小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E


生)时,反应


吸收能量




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 /p>


——


“三查”



1


.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


s



、液(


l



、 气(


g




2


.检查△


H


的“


+



“-”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


注意△


H


的“


+


”与“-”


,放热反


应为“-”< /p>


,吸热反应为“


+


)


3


.检查△


H


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 br>注意: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


298K



1.013×


10


5


Pa


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



要 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常用


s


l



g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




H


与化 学计量系数有关,


注意不要弄错。


方程式与△

< br>H


应用分号隔开,


一定要写明



+





-


”数值和单位。计量系数以“


mol


”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一定要区 别比较“反应热”



“中和热”



“燃烧热”等概念的异同。



(五)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


.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 p>


三看



。先看电极:两 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2+


3+


-


2+


2+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8: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91959.html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