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楚国有个书呆子,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
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有一天,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
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
叶掉下来
,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
来,一片一片地试。
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
,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
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
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
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呀!”
***
成语“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
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
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
质。
《拔苗助长》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
民种了一块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结出果实。他
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
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
“
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
发,只能
是好心办坏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只小羊和一
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小羊和骆驼的肚子都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
起了树上的树叶
,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
这时,小羊发现
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多的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
饱,骆驼十分为
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这一片小草,但是
也只能在木栏外
干瞪眼。
***
这一句格言的意思是
: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
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
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
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也没有
消失,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
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
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
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
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三年级作文9篇
下一篇:谈诚信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