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nsys
中英文对照
1
Application
library (
应用文库
)
1.1
年度时间表
1.1.1
数据开始的日期在
1
月一日以后
519b
1.1.2
数据开始的日期在
1
月一日
519a
1.2
供暖制冷的每日设定点
514
1.3
供暖制冷的季节时间表
515
1.4
小时时间表
1.4.1
一周时间相同
517
1.4.2
工作日,周末
516
1.5
月份时间表
518
1.6
供暖制冷的每周时间表
520
2
Controllers
(
控制器
)
2.1
3
级室内恒温器
2.1.1
热延迟
8a
2.1.2
热延迟与温度死区
8b
2.2
5
级室内恒温器
108
2.3
不同控制器的磁滞
2.3.1
温度
2.3.1.1
求解器
0
(可代替)的控制策略
2b
2.3.1.2
求解器
1
(
鲍威尔
)的控制策略<
/p>
2a
2.3.2
一般情况
2.3.2.1
求解器
0
(可代替)的控制策略
2d
2.3.2.2
求解器
1
(
鲍威尔
)的控制策略<
/p>
2c
2.4
反馈迭代控制器
22
2.5
微处理控制器
40
2.6
比例积分控制器
23
3
Controllers
library
(
控制器文库
)
3.1
5
阶多区域恒温器
698
3.2
5
阶房间恒温器
645
3.3
水温自动调节仪
3.3.1
制冷模型
503
3.3.2
供暖模型
502
3.4
延时输入
661
3.5
恒湿器
658
3.6
N
阶微分控制器
3.6.1
制冷模型
672
3.6.2
供暖模型
671
3.7
比例控制器
669
4
Electric
(电学)
4.1
电池
4.1.1
输入流
4.1.1.1
谢菲德方程
47d
4.1.1.2
谢菲德方程改进后的海曼方程
47e
4.1.2
输入能量
4.1.2.1
dQ/dt=P
eff 47a
4.1.2.2
谢菲德方程
47b
4.1.2.3
谢菲德方程改进后的海曼方程
47c
4.1.3
增加气流效果
185
4.2
燃料电池
4.2.1
AC
燃料电池
188a
4.3
柴油机
4.3.1
DEGS
分配控制器
102a
4.3.2
类属模型
120a
4.3.3
特殊
DEGS120b
4.4
光伏面板
4.4.1
5
参数模型
194
4.4.2
晶硅电池模型
94a
4.4.3
热电联供控制器
4.4.3.1
聚光型
4.4.3.1.1
不变损失
4.4.3.1.1.1
电池的工作电压作为输入
50g
4.4.3.1.1.2
电池的工作电压没作为输入
50e
4.4.3.1.2
顶部损失(以风速、环温为未知的函数)
4.4.3.1.2.1
电池的工作电压作为输入
50h
4.4.3.1.2.2
电池的工作电压没作为输入
50f
4.4.3.2
平板控制器
4.4.3.2.1
根据透过率的角关系
50c
4.4.3.2.2
不变损耗
50a
4.4.3.2.3
损失
=f(T,WS
,
G)
与
t=f(
角度
)50d
4.4.3.2.4
损失
=f(
温度,风速,几何
)50b
4.4.4
薄膜电池
94b
4.4.5
带有数据文件的电池阵列
4.4.5.1
不跟踪最大功率点
4.4.5.1.1
热计算用
MODE=1 180b
4.4.5.1.2
热计算用
MODE=2 180d
4.4.5.1.3
热计算用
MODE=3 180f
4.4.5.2
跟踪最大功率点
4.4.5.2.1
热计算用
MODE=1 180a
4.4.5.2.2
热计算用
MODE=2 180c
4.4.5.2.3
热计算用
MODE=3 180e
4.5
电量调节
4.5.1
输入电量已知
175a
4.5.2
输出电量已知
175b
4.6
调节器与变频器
4.6.1
带有蓄电池的系统
4.6.1.1
阵列电压
=
电池电压
48d
4.6.1.2
MPP
追踪
4.6.1.2.1
SOC
与
SOV
的监测
48c
4.6.1.2.2
只检测
SOC 48b
4.6.2
不带有蓄电池的系统
48a
4.7
风力涡轮机
5
GHP
Library(
燃气热泵文库
)
5.1
水平管道地埋
5.1.1
明细的
556
5.1.2
简略的
31b
5.2
地上热交换器
5.2.1
垂直套管
5.2.1.1
标准
557d
5.2.1.2
热阻已知
557c
5.2.2
垂直
U
形管
5.2.2.1
5.2.2.2
标准
557a
热阻已知
557b
5.3
地面温度模型
501
5.4
水源热泵
5.4.1
含湿量
504a
5.4.2
相对湿度
504b
6
Green Building
Library(
绿色建筑文库
)
6.1
先进的灯管控制
6.1.1
自动调光
726
6.2
建筑一体化
6.2.1
有玻璃的
6.2.1.1
简单建筑接口模型
6.2.1.1.1
光伏输入效率,
ASHRAE,IAMs 566-1
6.2.1.1.2
光伏输入效率,包括性能
566-2
6.2.1.1.3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ASHRAE,IAMs
566-3
6.2.1.1.4
<
/p>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包括性能
566-4
6.2.1.1.5
光伏效率修改器,
ASHRAE,IAMs566-5
6.2.1.1.6
光伏效率修改器,包括性能
566-6
6.2.1.2
使用
56
型的接口
6.2.1.2.1
光伏输入效率,
ASHRAE,IAMs 567-1
6.2.1.2.2
光伏输入效率,包括性能
567-2
6.2.1.2.3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ASHRAE,IAM567-3s
6.2.1.2.4
文件读取光伏效
率,
包括性能
567-4
6.2.1.2.5
光伏效率修改器,
ASHRAE,IAMs567-5
6.2.1.2.6
光伏效率修改器,包括性能
567-6
6.2.2
无玻璃的
6.2.2.1
简单建筑接口模型
6.2.2.1.1
光伏输入效率
569-1
6.2.2.1.2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569-2
6.2.2.1.3
光伏效率修改器
569-3
6.2.2.2
使用
56
型的接口
6.2.2.2.1
光伏输入效率
568-1
6.2.2.2.2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568-2
6.2.2.2.3
光伏效率修改器
568-3
6.3
灯光
6.3.1
连续阶梯
727
6.3.2
多功率级
728
6.4
光伏阵列遮蔽
551
6.5
PVT
收集器
6.5.1
复杂建筑系统的相互作用
563
6.5.2
简单建筑系统的相互作用
560
6.6
简单光伏模型
6.6.1
覆盖
6.6.1.1
6.6.1.2
6.6.1.3
恒定效率
562a
光伏输入效率
562b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562c
6.6.1.4
光伏效率修改器
562d
6.6.2
未覆盖
6.6.2.1
恒定效率
562e
6.6.2.2
6.6.2.3
6.6.2.4
光伏输入效率
562f
文件读取光伏效率
562g
光伏效率修改器
562h
6.7
窗
6.7.1
NFRC
窗
687
7
Ground Coupling
Library(
地面耦合文库
)
7.1
地下室热损失
7.1.1
使用
56
型的接口
7.1.1.1
7.1.1.2
7.1.1.3
输入输出文件
701a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1b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1d
7.1.1.4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1c
7.1.2
区域空气接口
7.1.2.1
7.1.2.2
7.1.2.3
7.1.2.4
输入输出文件
702a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2b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2c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2d
7.1.3
简单
ASHRAE
方法
715
7.2
平板供暖及地板辐射
7.2.1
使用
56
型的接口
7.2.1.1
7.2.1.2
输入输出文件
705a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5b
7.2.1.3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5d
7.2.1.4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5c
7.2.2
区域空气接口
7.2.2.1
输入输出文件
706a
7.2.2.2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6c
7.2.2.3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6d
7.2.2.4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6b
7.2.3
简单的
< br>1
节点模型
653
7.2.4
没有土壤储存
7.2.4.1
使用
56
型的接口
712
7.2.4.2
7.3
平板等级
7.3.1.1
7.3.1.2
7.3.1.3
7.3.1.4
区域空气接口
713
7.3.1
使用
56
型的接口
输入输出文件
703a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3b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3d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3c
7.3.2
区域空气接口
7.3.2.1
输入输出文件
704a
7.3.2.2
7.3.2.3
7.3.2.4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4b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4d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4c
7.3.3
简化的
< br>ASHRAE
方法
7.3.3.1
平板不绝热
714c
7.3.3.2
平板部分绝热
714a
7.3.3.3
平板绝热
714b
7.4
地埋部件土壤模型
7.4.1
水平管
711
7.4.2
垂直柱形储蓄槽
7.4.2.1
输入输出文件
707a
7.4.2.2
7.4.2.3
7.4.2.4
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7c
无输入文件,无输出文件
707b
无输入文件,有输出文件
707d
8
Heat
Exchangers(
热交换器
)
8.1
恒定效率换热器
91
8.2
逆流式
5b
8.3
交叉流式
8.3.1
两种流体混合
5f
8.3.2
两种流体不混合
5e
8.3.3
冷端混合
5c
8.3.4
热端混合
5d
8.4
顺溜式
5a
8.5
壳管式
5g
8.6
废热回收
17
9
HVAC
9.1
吸收式制冷
107
9.2
辅助冷却单元
92
9.3
辅助加热器
6
9.4
空调设备
9.4.1
1
个自变量
42c
9.4.2
2
个自变量
42b
9.4.3
3
个自变量
42a
9.5
冷却盘管
9.5.1
详细
9.5.1.1
9.5.1.2
9.6
冷却塔
9.6.1
外部性能文件
51a
9.6.2
用户定义系数
51b
9.7
双源热泵
20
9.8
加热炉
9.8.1
输入含湿量
121a
9.8.2
输入相对湿度
121b
9.9
并联冷水机组
53
9.10
部分负荷性能
9.10.1
线性负荷
43b
9.10.2
外部文件性能
43a
10
HVAC
Library(HVAC
文库
)
10.1
双管控制单元
10.1.1
能源率控制负载
673
10.2
吸收式制冷
10.2.1
双效蒸发器
10.2.1.1
直燃式
678
10.2.1.2
热水燃烧式
677
10.2.1.3
蒸汽燃烧式
676
10.2.2
单效蒸发器
10.2.2.1
直燃式
681
10.2.2.2
热水燃烧式
680
10.3
10.2.2.3
蒸汽燃烧式
679
空调
10.3.1
分离数据的形式
10.3.1.1
输入含湿量
651-1
10.3.1.2
输入相对湿度
651-2
10.3.2
统一数据的形式
10.3.2.1
输入含湿量
756a
10.4
10.3.2.2
输入相对湿度
756b
空调设备
环形翅片
52a
矩形翅片
52b
9.5.2
简单模型
32
10.4.1
绝对湿度模型
696a
10.4.2
相对湿度模型
696b
10.5
空气式热回收
10.5.1
空气换热器
10.5.1.1
显热和潜热
10.5.1.1.1
输入含湿量
667a
10.5.1.1.2
输入相对湿度
667b
10.5.1.2
只有显热
10.5.1.2.1
输入含湿量
760a
10.5.1.2.2
输入相对湿度
760b
10.5.2
能量转轮
10.5.2.1
输入含湿量
667c
10.5.2.2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5.3
焓转轮
10.5.3.1
输入含湿量
667c
10.5.3.2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5.4
热管
10.5.4.1
输入含湿量
689a
10.5.4.2
输入相对湿度
689b
10.5.5
热转轮
10.5.5.1
输入含湿量
760c
10.5.5.2
输入相对湿度
760a
10.5.6
吸湿热交换
10.5.6.1
输入含湿量
667c
10.5.6.2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5.7
透过墙平板换热器
10.5.7.1
输入含湿量
667a
10.5.7.2
输入相对湿度
667b
10.6
空气源热泵
10.6.1
电辅热
10.6.1.1
输入含湿量
665-3
10.6.1.2
输入相对湿度
665-4
10.6.2
气辅热
10.6.2.1
输入含湿量
665-5
10.6.2.2
输入相对湿度
665-6
10.6.3
无辅热
10.6.3.1
输入含湿量
665-1
10.7
10.6.3.2
输入相对湿度
665-2
空气热泵
10.7.1
电辅热
10.7.1.1
输入含湿量
665-3
10.7.1.2
输入相对湿度
665-4
10.7.2
气辅热
10.7.2.1
输入含湿量
665-5
10.7.2.2
输入相对湿度
665-6
10.7.3
无辅热
10.7.3.1
输入含湿量
665-1
10.7.4
输入相对湿度
665-2
10.8
辅助加热器(空气)
10.8.1
输入含湿量
643-1
10.8.2
输入相对湿度
643-2
10.9
辅助加热器(流体)
659
10.10
锅炉
10.10.1
输入效率
700
10.10.2
外部效率
751
10.11
冷却装置
10.11.1
10.11.2
空气冷却器
655
水冷却器
666
10.12
闭路冷却塔
510
10.13
冷却盘管
10.13.1
旁路部分方法
10.13.1.1
输入含湿量
10.13.1.1.1
独立盘管
508h
10.13.1.1.2
10.13.1.1.3
10.13.1.1.4
出口空气湿度控制
508g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508f
出口流体温度控制
508e
10.13.1.2
输入相对湿度
10.13.1.2.1
独立盘管
508a
10.13.1.2.2
10.13.1.2.3
10.13.1.2.4
10.13.2
性能图
出口空气湿度控制
508d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508c
出口流体温度控制
508b
10.13.2.1
输入含湿量
697a
10.13.2.2
输入相对湿度
697b
10.13.3
简单的制冷与除湿
10.13.3.1
输入含湿量
10.13.3.1.1
出口空气湿度控制
752d
10.13.3.1.2
10.13.3.1.3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752a
温度与湿度控制
10.13.3.1.3.1
温度与含湿量
752b
10.13.3.1.3.2
温度与相对湿度
752c
10.13.3.2
输入相对湿度
10.13.3.2.1
出口空气湿度控制
752d
10.13.3.2.2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752a
10.13.3.2.3
温度与湿度控制
10.13.3.2.3.1
温度与含湿量
752g
10.13.3.2.3.2
温度与相对湿度
752h
10.14
除湿器
10.14.1
旋转干燥剂除湿器
683
10.14.2
单一除湿器
10.14.2.1
输入含湿量
688a
10.14.2.2
输入相对湿度
688b
10.15
节热器
10.15.1
焓的控制
10.15.1.1
输入含湿量
684a
10.15.1.2
输入相对湿度
684b
10.15.2
湿度控制
10.15.2.1
输入含湿量
684c
10.15.2.2
输入相对湿度
684d
10.15.3
温度控制
10.15.3.1
输入含湿量
684e
10.15.3.2
输入相对湿度
684f
10.16
蒸发冷却器
10.16.1
直接蒸发冷却
10.16.1.1
输入含湿量
506c
10.16.1.2
输入相对湿度
506d
10.16.2
间接蒸发冷却
10.16.2.1
输入含湿量
757a
10.16.2.2
输入相对湿度
757b
10.17
液体冷却
692
10.18
雾化装置
10.18.1
输入含湿量
507a
10.18.2
10.19
锅炉
10.19.1
10.19.2
输入相对湿度
507b
输入含湿量
643-1
输入相对湿度
643-2
10.20
地热热泵
10.20.1
输入含湿量
505a
10.20.2
输入相对湿度
505b
10.21
换热器
10.21.1
空气与空气
10.21.1.1
空气与空气换热
10.21.1.1.1
显热与潜热
10.21.1.1.1.1
输入含湿量
667a
10.21.1.1.1.2
输入相对湿度
667b
10.21.1.1.2
只有显热
10.21.1.1.2.1
输入含湿量
760b
10.21.1.1.2.2
输入相对湿度
760a
10.21.1.2
能量转轮
10.21.1.2.1
输入含湿量
667c
10.21.1.2.2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21.1.3
焓转轮
10.21.1.3.1
10.21.1.3.2
10.21.1.4
热管
输入含湿量
667c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21.1.4.1
输入含湿量
689a
10.21.1.4.2
输入相对湿度
689b
10.21.1.5
热转轮
10.21.1.5.1
输入含湿量
760b
10.21.1.5.2
输入相对湿度
760a
10.21.1.6
吸湿热交换
10.21.1.6.1
输入含湿量
667c
10.21.1.6.2
输入相对湿度
667d
10.21.1.7
透过墙平板除湿器
10.21.1.7.1
10.21.1.7.2
10.21.2
流体与流体
输入含湿量
667a
输入相对湿度
667b
10.21.2.1
冷面调整
10.21.2.1.1
使热面大于最小值
669
10.21.2.1.2
使热面小于最小值
657
10.21.2.2
热面调整
10.21.2.2.1
10.21.2.2.2
10.22
供热与通风单元
使冷面大于最小值
652
使冷面小于最小值
650
10.22.1
无户外空气
10.22.1.1
输入含湿量
663-3
10.22.1.2
输入相对湿度
663-4
10.22.2
有户外空气
10.22.2.1
输入含湿量
663-3
10.22.2.2
输入相对湿度
663-4
10.23
加热盘管
10.23.1
旁通系数方法
10.23.1.1
输入含湿量
10.23.1.1.1
可自由活动的盘管
753a
10.23.1.1.2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753b
10.23.1.1.3
出口流体温度控制
753c
10.23.1.2
出入相对湿度
10.23.1.2.1
10.23.1.2.2
10.23.1.2.3
10.23.2
效率方法
可自由活动的盘管
753d
出口空气温度控制
753e
出口流体温度控制
753f
10.23.2.1
输入含湿量
670
10.23.2.2
输入相对湿度
670-1
10.23.3
简单供热与加湿
10.23.3.1
输入含湿量
10.23.3.1.1
出口空气含湿量控制
754c
10.23.3.1.2
出口空气控制
754d
10.23.3.1.3
温度与湿度控制
10.23.3.1.3.1
温度与含湿量
754b
10.23.3.1.3.2
温度与相对湿度
754a
10.23.3.2
输入相对湿度
10.23.3.2.1
出口空气含湿量控制
754e
10.23.3.2.2
出口空气控制
754f
10.23.3.2.3
温度与湿度控制
10.23.3.2.3.1
温度与含湿量
754g
10.23.3.2.3.2
温度与相对湿度
754h
10.24
加湿器
10.24.1
输入含湿量
641-1
10.24.2
10.25.1
输入相对湿度
641-2
电辅热
10.25
末端暗装
的热泵
10.25.1.1
输入含湿量
665-15
10.25.1.2
输入相对湿度
665-16
10.25.2
气辅热
10.25.2.1
输入含湿量
665-17
10.25.2.2
输入相对湿度
665-18
10.25.3
无辅热
10.25.3.1
输入含湿量
665-13
10.25.3.2
输入相对湿度
665-14
10.26
分析式热泵系统
10.26.1
电辅热
10.26.1.1
输入含湿量
665-9
10.26.1.2
输入相对湿度
665-10
10.26.2
气辅热
10.26.2.1
输入含湿量
665-11
10.26.2.2
输入相对湿度
665-12
10.26.3
无辅热
10.26.3.1
输入含湿量
665-7
10.26.3.2
输入相对湿度
665-8
10.27
湿垫冷却器
10.27.1
输入含湿量
506c
10.27.2
输入相对湿度
506d
10.28
暖风机
10.28.1
无户外空气
10.28.1.1
输入含湿量
663-1
10.28.1.2
输入相对湿度
663-2
10.28.2
有户外空气
10.28.2.1
输入含湿量
664-1
10.28.2.2
输入相对湿度
664-2
10.29
单一空调
10.29.1
分离的数据格式
10.29.1.1
输入含湿量
651-1
10.29.1.2
输入相对湿度
651-2
10.29.2
统一的数据格式
10.29.2.1
输入含湿量
756a
10.29.2.2
输入相对湿度
756b
10.30
水回路热泵
10.30.1
输入含湿量
505a
10.30.2
输入相对湿度
505b
10.31
水源热泵
10.31.1
10.31.2
输入含湿量
505a
输入相对湿度
505b
10.32
水热泵
668
11
Hydrogen
Systems
(氢系统)
11.1
压缩气体储存罐
11.1.1
氢
11.1.1.1
理想气体
164a
11.2
11.3
11.1.1.2
实际气体
164b
压缩机
167
控制器
11.3.1
电解槽
11.3.1.1
恒定功率模型
100b
11.3.1.2
变功率模型
100a
11.3.2
主控制
105a
11.4
电解器
11.4.1
高碱性
11.4.1.1
TMODE=1
160a
11.4.1.2
TMODE=2 160b
11.4.1.3
TMODE=3
160c
燃料电池
11.5.1
AFC
11.5.1.1
空气
-
氢气
173a
11.5.1.2
氧气
-
氢气
173b
11.5.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1.5.2.1
空气
-
氢气
11.5.2.1.1
TMODE=1
11.5.2.1.1.1
RTCTMODE=1 170a
11.5.2.1.1.2
RTCTMODE=2 170b
11.5.2.1.1.3
RTCTMODE=3 170c
11.5.2.1.2
TMODE=2
11.5.2.1.2.1
RTCTMODE=1 170d
11.5.2.1.2.2
RTCTMODE=2 170e
11.5.2.1.2.3
RTCTMODE=3 170f
11.5.2.2
氧气
-
氢气
11.5.2.2.1
TMODE=1
11.5.2.2.1.1
RTCTMODE=1 170g
11.5.2.2.1.2
RTCTMODE=2 170h
11.5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英文名言_有关诚信的英文名言
下一篇:02 管道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