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3-02 12:31
tags:

-

2021年3月2日发(作者:hargreaves)




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应用以及实验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热点,而最常见的中和 反应是稀盐酸和


氢氧化钠的反应,中考试题常以这个反应去诠释中和反应知识。



例题



小何进行盐酸 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


记 了加入指示剂。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




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






2




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



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


(


填写离子符号


)


。为避免碱性溶液污 染环境,


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






3




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 酚酞溶


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


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 的结论。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


张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了


(


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


的实


验。




4




交流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 冒出,


你认为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解析




1




该实验若不使用酸碱指示剂,就不易判定反应进行的程度,也不易直接判断反应所得溶液的酸


碱性,所以小何要


探究的问题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 溶液的酸碱性”





2





碱中和反应,若完全中和,反应所得溶液就显中性,若酸过量则显 酸性,若碱过量则显碱性,碱溶


-


液里含有大量的


OH


,若对碱性溶液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加入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铁盐等,然 后滤去沉淀即可。




3




在使用酚酞溶液鉴别溶液酸碱性时



若溶液 显无色,


则不能判断溶液是中性还是酸性。


正确的方法有:


加活泼金属(看是否冒气泡)


、加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出现红色)


、加碳酸盐(看是否冒气泡)等。




4




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


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 了碳酸钠。



参考答案




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2




中性


OH


滴加氯


化镁溶液至无沉淀


生成,然后过滤

< br>




3




盐酸过量时溶液也不变色



取样,加入


锌粒,观察现象等





4



Na


2


CO


3


+2 HCl


=


2NaCl+H


2


O+CO


2




变式题



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 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


一定量的稀盐酸。




1




充分反应后,你认为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最多有



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中一定含有






2




由于忘记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 后



溶液,并向其中滴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 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的结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 么?




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参考答案




1



3 NaCl [:



,



,]



2




不正确,因为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




3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恰好中和(答案 合理


即可)



2019-2020


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 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 p>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p>



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 的是



A


.吹胀气球

< br>——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


分子 在不断地运动



C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 燃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吹胀气球是因为气球中的气体增多,气压增大的原因。此项不正确。



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利用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的原理;




C


.液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分子构 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程中: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所以选


A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氧气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 约是: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p>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p>


0.03%


、其它气


体和杂质占


0.03%


,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

< br>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 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


点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3


.下列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是(






B


.水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A



称量固体药品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故选项


A


不正确;



B


、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更快,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故选项


B


不正确;



C


、过滤时 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把要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选项

< br>C


不正确;



D


、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化学常见 的实验操作,掌握各操作要领,能轻松解答。



4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比减小的是



A


.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B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



C


.锌和硝酸铜溶液



D


.氯化钠和稀硫酸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生成沉淀,所得溶液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总质量减


小,故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沉淀溶解,使所得溶液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


总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


、锌和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置换出铜的 质量小于消耗锌


的质量,因此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 意;



D


、氯化钠和稀硫酸不反应,因 此,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通过灼烧闻气味鉴别羊毛和蚕丝



B


.通过加水溶解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C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二氧化碳


D


.通过溶解、过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燃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不可以鉴别羊毛和蚕丝,


实验方案不可行;



B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通过加水溶解可以鉴别硝


酸铵和氯化钠,实验方案可行;



C< /p>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可行;



D


、过滤能液体与固 体进行分离,通过溶解、过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实验方案可行。故选


A

< p>



【点睛】



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 适当的试剂,


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6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不同于其他的是

< br>


A


.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C


.用泥土烧制陶器



D


.在蚊虫叮咬处涂肥皂水消肿止痒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食醋中的醋酸会和水垢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镁、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用活性炭除去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 附性,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用泥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泥土转化为了陶瓷,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肥皂水显碱性,会和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发生化学 反应,消肿止痒,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 /p>


7



Cl


2



H


2


O



HCl



HClO< /p>



氯气


(Cl


2


)


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其中


HClO


是一种酸,



Cl


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反应的生 成物有



A



NaCl



NaClO



H


2


O


【答案】


A


【解析】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首先发生反应


Cl


2


+H


2


O=HCl+HClO




B



NaClO



H


2


O


C



NaCl



NaClO


D



NaCl



H


2


O

< p>
由于


HCl



HClO< /p>


都是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


NaCl



H


2


O


NaClO



H


2


O



所以生成物应该有


NaCl



Na ClO



H


2


O




故选


A


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下列做法合理 的是



A


.森林着火时,将火焰蔓延线 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B


.我国森林覆 盖广阔,可以随意砍伐林木制一次性筷子



C

< br>.进入林区,将塑料袋、


.


矿泉水瓶等随手丢弃山林中< /p>



D


.随身携帶打火机进入平天山森林公 园生火野炊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森林着火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可因缺乏可燃物,使火焰熄灭,选项正确;



B.


我国森林覆盖广阔,但不可随意砍伐林木制一 次性筷子,否则会导致植被面积减少,空气的净化能力降低,


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



C.


进入林区,将塑料袋、矿泉 水瓶等随手丢弃山林中,会导致白色污染,选项错误;



D.


随身携帶打火机进入森林公园生火野炊,易引发火灾,选项错误。



故选


A




9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 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


B


【解析】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 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



B

< br>、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



C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体积小于


2 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

< br>了,解释正确;



D


、湿衣服在 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



故选


B


10


.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正确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


.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和稀盐酸不用其它试 剂无法鉴别



C


.粗盐提纯的步骤:计 算、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D


.< /p>


Na


+



K


+



CO


3


2-



NO


3


-


四种离子可在


pH=12

< br>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选项


A


不正确;

< p>


B


、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产生气泡又能产生 沉淀的是碳酸钾,跟碳酸钾反应生成气体的是稀盐酸,跟碳酸钾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 化钡,只跟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硫酸钠,这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选


项< /p>


B


不正确;



C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选项


C


不正确;



D



pH=12


的溶液显碱性,


Na

+



K


+



CO


3


2-



NO


3


-


四 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会反应,能够共存,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11


.以下的变化曲线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p>





A


.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 br>


B


.向


pH=3


的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

< br>.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



D

< p>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答案】


D


【解析】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2 12: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9568.html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