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
2020
届高中毕业班线上质量检查
p>
(
一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
本试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I
C-12
O-16
Na23
P31
S32
K39
Mn 55
Fe56
Co59
第
I
卷
(
选择题
)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7
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有关垃圾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能使溴水退色
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氧化铝制取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不能填埋处理
D.
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
< br>CO
2
和
H
2
O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
白色垃圾,聚乙烯不含双键,不能使溴水退色,故
A
正确;
p>
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电解
熔融氧化铝可制取金属铝,故
B
正确;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填埋处理会造成土
壤、水污染,所以不能填埋处理,故
C
正确;
< br>
D.
丝、毛
成分是蛋白质,
含有
C
、
H
、
O
、
N
等元素
,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生成
CO
2
< br>和
H
2
O
的同时还有含氮物质生成,故
D
错误;
选
D
。
2.
螺环化合物
A.
分子式为
C
5
H
8
O
B.
是环氧乙烷
C.
一氯代物有
2
种
(
不考虑空间异构
)
D.
所有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
B
【解析】
【详解】
< br>A.
根据
B.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
CH
2
原子团的化合物,
是同系物,故
B
错误;
的
的同系物
可用于制造生物检测机器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的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
C
5
H
8
O
,故
A
正确;
和环氧乙烷
的结构不同,不
C.
p>
的一氯代物有
、
,共
2
种,故
B
正确;
< br>
D.
选
B
。
p>
画红圈的碳原子通过
4
个单键与碳原子连接
,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
D
正确;
3.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9
N
A
A.
常温下,
1 L pH=9
p>
的
CH
3
COON
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1×
B.
常温下,
10 mL 5.6 mol/L
FeC1
3
溶液滴到
100 mL
p>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为
0.056N
A
p>
C.
向
Na<
/p>
2
O
2
通入足量
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
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6.8 g KHSO
4
< br>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0.15
N
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常温下,
pH=9
的
CH
3
COONa
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
1
?
10
-5
mol/L
,
1 L pH=9
的
p>
CH
3
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
1×
10
-5
N
A
,故
A
错误;
B.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常温下,
10 mL
5.6 mol/L
FeC1
3
溶液滴到
100 mL
p>
沸水中,生成
胶粒数小于
0.056N
p>
A
,故
B
错误;<
/p>
-
C.
2N
a
2
O
2
+2
H
2
O=4NaOH+O
2
??
2e
,由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质
量增大,固体增加
4g
转
bN
Λ
2
移
2mol
电子,向
Na
2<
/p>
O
2
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
/p>
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N
Λ
,故
C
正确;
2
D. KHSO
4
固体含有
K
+
、
HSO
4
-
,
6.8 g KHSO
4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错误;
选
C
。
p>
6.8g
?
2
?<
/p>
N
A
?
0.1
N
A
,故
D
136g/mol
4.
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
100
℃
B.
反应前,试管甲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适量冰酸醋和乙醇
C.
试管乙中应盛放
NaOH
浓溶液
D.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乙酸乙酯
【答案】
A
【解析】
【详解】
< br>A
、由水浴加热制备并蒸出乙酸乙酯,可知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
< br>100
℃
,故
A
正确;
B
、浓硫酸的密度大
,应该先加入适量乙醇,然后慢慢地加入浓硫酸和冰酸醋,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
险
,故
B
错误;
C.
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
试管乙中不能盛放
NaOH
浓溶液,
应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
C
错误;<
/p>
D.
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实
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故
D
错
误;
选
A
。
p>
5.
一种新型漂白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W
.Y
.Z
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
< br>W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等于
X
的最外层电子数,
W
、
X
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
X>W>Y
B.
Y
的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为三元酸
C.
可利用
W
与
X
、
Y
形
成的化合物热还原制备单质
Y
D.
该漂白剂中仅有
X
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由
W
2+
可知,
W
最外层有
2
个电子;
Z
形成
1
个键,
Z
是第Ⅰ
A
或Ⅶ
A
族元素;
W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等于
X
的最外层电子数,
X
形成
2
个键,
X
p>
是Ⅵ
A
族元素;
Z
与
X
形成共价键,
Z
是
H
元素,
X
是
O
元
素;
Y
是
B
元
素;
W
、
X
对
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W
是
Mg
元素。
【详解】
A. W
是镁,为金属元素,
非金属性:
O>B>Mg
,故
A
错误;
B. Y
是
B
元素,
B
的
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为
H
3
BO
3
,
H
3
p>
BO
3
中的质子无法直接电离出,
H
3
BO
3
结合水
中的
OH
-
,电离出
H
+
,
p>
H
3
BO
3
是一元弱酸,故
B
错误;
C.
镁和
B
< br>2
O
3
加热生成
B
和氧化镁,故
C
正确;
p>
D.
该漂白剂中
Mg
2+
、
B
、
O
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需要通过微观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结合题目信息推断元素,关键是联系宏观物质的
性质、灵
活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本题的突破口是该漂白剂的结构示意图。
6.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将电解饱和食盐水
与电催化还原
CO
2
相耦合的电解装置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理论上该转化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B.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O
2
+2e
+2H
=CO
+H
2
O
C.
Na
+
也能通过交换膜
D.
每生成
11.2 L
(
标况下
)
CO
转移电子数为<
/p>
N
A
【答案】
C
【解析】
-
-
【详解】
A.
总反应为
CO
2
+Cl
=CO+C
lO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该转化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故
A
正确;
-
+
B.
阴
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O
2
+2e
+2H
=CO+H
2
O
,故
B
正确;
p>
C.
右侧电极氯化钠生成次氯酸钠,根
据反应物、生成物中钠、氯原子个数比为
1:1
,
Na
+
不能通过交换膜,
故
C
错误;
D.
阴极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
CO<
/p>
,碳元素化合价由
+4
降低为
+2
,每生成
11.2 L
(
标况下
)
CO
转移电子数为
N
A
,故
D
正确;
选
C
。
p>
+
-
+
7.
己知:
N
2
H
4
+H
2
O
儍
N
2
H
5
+OH
,N
2
H
5
+H
2
O
2+
N
2
H
6
+OH
-
;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
N
2
H
4
的水溶
-
+
液中,混合溶液中
pOH[ pOH=-lgc
(
OH
-
)
]
随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
M
表示
p
OH
与
1g
的变化关系
c
?
N
H
?
2+
c
N
2
H
6
2
+
5
B.
反
应
N
2
H
5<
/p>
?
H
2
O
?
C.
pOH
1<
/p>
>pOH
2
?
?
2
?
N
p>
2
H
6
?
OH
?
的
HK=10<
/p>
-15
D.
N
2
H
5
Cl
的水溶液呈酸性
【答案】
C
【解析】
【分析】
c
?
N
H
?
?<
/p>
?
M
、
N
点
=
=1
,
M
点
c
(
OH
)=10
c
?
N
H
?
c
?
N
H
?
< br>2+
c
N
2
H
6
2
+
5
2
+
5
4<
/p>
-
-15
N
点<
/p>
c
(
OH
-
p>
)=10
-6
,
M
点表示的电离平衡常数
=10
-15
,
、
2
N
点表示的电离平衡常数
=10
-6
;第一步电离常数大于第二步电离常数。
【详解】
A.
Ka
< br>1
?
+
c
?
N
2
H
5
?
c
?
OH<
/p>
?
?
c
?
N
2
H
4
?
?
K
a
2
,所以曲线
M
表示
pOH
与
1g
2+<
/p>
c
N
2
H
6
2
+
5
?
?
的变化关系,曲线
c
?
N
H
?
p>
?
?
N
表示
pOH
与
1g
的变化
关系,故
A
正确;
< br>c
?
N
H
?
+
c
N
2
H
5
2
4
p>
?
B.
反应
N<
/p>
2
H
5
?
H
2
O
?
2
?
N
2
H
6
?
OH
< br>?
表示第二步电离,
Ka
p>
2
=
2+
c
N
2
H
6
c
OH
?
?
?
?
c
N
< br>2
H
?
+
5
?
?
=10
-15
,故
B
正确;
C. pOH
1
=
-lg
K
a
1
、
pOH
2
=
-lg
K
a
2
,
Ka
1
?
Ka
2
,所以
pOH
1
<
br>H <
br>FeC <
br>-2H <
br>M=- <
br>。 <
br>处残留黑色固体。 <
br>或
2<
/p>
,故
C
错误;
D. N
2
H
4
是二元弱碱,
N
2
5
Cl
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
呈酸性,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C
。
8.
草酸亚铁晶体
(
2
O
4
2
O
,
1
)
为淡黄色固体,难溶
于水,可用作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
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1
探究纯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
(
1
)
p>
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设计如下装置
(
可重
复选用
)
进行实验:
①装置
B
的
名称为
____
。
②按照气流从左到右
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
___
→
点燃
(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
③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
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
。
p>
④
C
处固体由黑变红,其后的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则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____
。
(
2
)
固
体产物成分的探究,
待固体热分解充分后,
A
黑色固体可能是
Fe
FeO
,设计实验
证明其成分
为
FeO
的操作及现象为
____
p>
。
(
3
)
依据
(
1
)
和
(
2
)
结论,
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____
。
实验
2
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 br>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
FeSO
4
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流程如下图:
(
4
)
p>
草酸亚铁晶体溶解酸化用
KMn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
/p>
(
5
)
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
____(
p>
用代数式表示
)
,
若配制溶液时
Fe
2+
被氧化,
则测定结果将
____(
填
< br>“
偏
高
”“
偏低
”
或
“
不变
”
)
。
【答案】
(1).
洗气瓶
(2).
f
g
→
b
c
→
hi
→d
e→b
c
(3).
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4).
CO
(5).
取少量固体溶于硫酸,无气体生成
(6).
FeC
2
O
4
?
2H
2
O
?
FeO+CO
?
+CO
2
?
?
2H
2
O
(7).
?
3MnO
4
-
+5H
2
C
2
O
4
+5Fe
2+
+14H
+
=3Mn
2+
p>
+5Fe
3+
+10CO
< br>2
?
+12H
2
O
(8).
5
250
c
?
V
1
?
V
2
?
?
10
?
3<
/p>
mol
?
?
?<
/p>
180g/mol
(9).
偏低
2
25
?
100%
mg
【解析】
【分析】
(
1
)
①根据图示分析装置
B
的名称;
②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气体,再用热的
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检验
CO
,最后用点燃的方
法处理尾气;
③用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④
p>
CO
具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
(
2
)
铁与硫
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
(
3
)
依据
(
1
)
和
(
2
)
,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为氧化亚铁、
CO
、
CO
2
、水;
(
4
)
草酸亚铁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Fe
p>
3+
、
CO
2
p>
;
(
5
)
亚铁离子消耗高锰酸钾溶液
V
2
mL
,则草酸根离子消耗高锰酸钾溶液
V
1
mL-V
2
mL
,由于样品含有
FeSO
4
杂质,所以根据草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
【详解】
(
1
)
①根据图示,装置
B
的名称是洗气瓶;
②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再用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气体,再用热的
氧化铜检验
CO
,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最后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仪器
的连接顺序是
a→fg→bc
→hi→de→bc
;
③为了排尽装
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
/p>
④
CO
具有还原性,
C
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其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
化
碳生成,则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
(
2
)<
/p>
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取少量固体溶于硫酸,没有气体
放出,则证
明是
FeO
;
(
3
)
< br>依据
(
1
)
和
(
2
)
,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为氧化亚铁、
CO
、
< br>CO
2
、水,反应方程式是
Fe
C
2
O
4
?<
/p>
2H
2
O
?
p>
FeO+CO
?
+CO
2
?
?
2H
2
O
;
(
4
)
草酸亚
铁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Fe
3+
、
CO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MnO
4
-
p>
+5H
2
C
2
p>
O
4
+5Fe
2+
+14H
+
=3Mn
< br>2+
+5Fe
3+
+10CO<
/p>
2
?
+12H
2
O
;
?
p>
3
?
3
(
5
)
25mL
样品溶液
中亚铁离子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c
mol/L
?
V
2
?
10
L
?
cV
2
?
10
mol
,草酸根离
子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c
mol/L
?
V
1
p>
?
10
L
?
c
mol/L
?
V<
/p>
2
?
10
L
p>
?
c
?
V
1
?
V
2
?
?
10
mol
,
根据方程
?
3
?
3
?
3
-
+
2+
式
5H
2
C
2
< br>O
4
+2MnO
4
+6H
=2Mn
+10CO
2
?
+8H
2
O
,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
5
25
0
c
?
V
1<
/p>
?
V
2
?
?
10
?
3
mol
?
?
?
180g/mol
;若配制溶液时
Fe
2+
被氧化,则
V<
/p>
1
减小,
V
2<
/p>
不变,测
2
25
?
100%
mg
定结果将偏低。
【点睛】本题通过探究草酸亚铁的性质,考查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和获
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实
验原理与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知道草酸、亚铁离子都
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9.
利用菱锰矿
(
主要成分是
MnCO
3
,含少量
A1
2
O
3
、
Fe
2
O
3
、
< br>FeO
、
CaO
、
MgO
等
)
为原料制备
p>
MnO
2
的工艺
流
程如下:
已知:①
25
℃时,
K
sp
?
MnF
2
?
=5.3
?
10
;
K
sp
?
CaF
p>
2
?
=1.5
?<
/p>
10
;
K
sp<
/p>
?
MgF
2
?<
/p>
=7.4
?
10
-3
-10
-11
②相关金属离子
?
?
c
0
M
?
n+
?
=0.1mol
?
L
p>
?
?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pH
范围如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