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
20
个常用实验器材一览
< br>
1
、对基本技能和观察能力的考查;(仪器的使用和实
验基本操作);对氧气、二氧化碳以及与它们
性质类似的未知气体制备、检验、收集、除
杂、干燥、性质实验。
2
、
C
、
Fe
、
Cu
、
Fe2O3
、
p>
CuO
等物质综合应用的还原反应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题。
3
、
CaO
、
Ca(OH)2
、
C
aCO3
、
NaOH
、
Na2CO3
性质有关的探究题。
< br>4
、对未知物或非初中常见物质的研究,主要采用提供信息的方式,考查快速提取
有效信息,运用知
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难度较大。
(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1
、试管
(1)
用途:
①
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
溶解少量固体。
③
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④
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
注意事项:
①
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
然后才能集中受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②
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
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夹应夹在
的中上部(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
1/3
处)。
③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
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试管炸裂。
④
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
管容积的
1/3
(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⑤
约成
45
°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
止液体喷出伤人)。
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2
。
2
、烧杯
用途:
①
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
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注意事项:
①
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
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
②
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
1/2
(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
、烧瓶
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用途:
①
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
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
1
)圆底烧瓶
p>
圆底烧瓶一般用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容器。
而平底烧瓶用于不加热条
件下的气体发生器,
也常用来装
配洗瓶等。由于平底烧瓶底部平
面较小,其边缘又有棱,因此应力较大,加热时容易炸裂。所以它一
般不用于加热条件下
的反应容器。
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分,常用为
150
mL
、
250
mL
和
500
mL
几种。
使用注意事项
①
圆底烧瓶底部厚薄较均匀,又无棱
出现,可用于长时间强热使用。
②
加热时烧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
③
实验完毕后,应撤去热源,静止冷
却后,再行废液处理,进行洗涤。
(
2
)蒸馏
烧瓶
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所不同者,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
下的支管,它专用作蒸馏液体的容器。
蒸馏烧瓶有减压及常压
2
类。
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
部、
中部和下部的
3
种,
蒸馏沸点较高
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
在上都的蒸馏烧瓶。而支管位于瓶颈
中者,常用来蒸馏一般沸点的液体。
蒸馏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别,常用为
150
mL
和
250 mL
2
种。
使用注意事项
①
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
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要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
②
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之均匀受热。
4
、锥形瓶
用途:
①
加热液体,
②
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
③
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
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
1/2
,蒸发溶液时
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5
、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注意事项:
①
盛液量不能超过
< br>2/3
,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
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
③
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6
、胶头滴管
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
①
先排空再吸液
②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
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
能向下或平放
,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
除吸同一试剂外
,
用过后应立即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防
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
滴瓶上
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7
、量筒
-
-
-
-
-
-
-
-
-
上一篇:生活饮用水常规检测项目全套方案
下一篇:公共营养师三年级技能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