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向
SCI
杂志投稿
韩济生
何谓
SCI
杂志
SCI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
: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出版
收录全世界数千种优秀杂志,其论文被称为
< br>SCI
论文
外圈:
SCI Search
,收录<
/p>
5000
+种,中国
20
+种
内圈:
SCI CDE
光盘版,收录<
/p>
3000
+种,中国不到
10
种
〔理论依据〕
p>
80/20
规则,
20%
< br>有代表性的刊物包含
80%
有用信息
Impact Factor
,
IF
:
0-51
〔计算方法〕某杂志两年内被引用论文次数
< br>/
可以被引用论文数
中国
SCI
:
Sci
ence
in
China
,
Science
Bulletine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Acta
Phatrmacologica Sinica
,
IF
=
0.3±
中国作者的
SCI
< br>论文
80
+
%
< br>发表于国外杂志,此比例可能进一步加剧
各国
SCI
论文平均
IF
:中国
0.94
,韩国
1.24
,日本
2.99
准备投稿
选择
SCI
杂志(
IF>0.5,
p>
一般
1-2
即可)
,必须找到该杂志,找出其风格
仔
细阅读投稿简则,包括文献格式等等(可以从网上
down
)<
/p>
先写出中文稿,再译成英文,免走弯路
英文应用简单句
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句型尽量套用,特别是方法部分
论文书写
摘要:
Aim,Methods,Results,Concl
usion,
结构式,不分段。简洁明快,信息量大。
引言:回顾全貌,提出特定问题,说明本工作的目的。必须充
分引用别人的成果。知而不引,是
不道德行为。
方法:不能只引文献,应说明要点,使人能重复。
结果:图表的设计非常重要(中国人多用表而少用图,应当纠
正)
。
不解自明
self-explanatory
图表与文字不要过多重复
最后把事实明确(不能推翻)
论文书写
讨论:是全文的灵魂
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加深印象
从不同角度,更全面的视角来提出问题(横
< br>/
纵,纵
/
横)
,必要时可用一个
diagram
加以表述
每一段有一个意思,论点明确,先把有利因素
摆够。
在另一段中可以再说不利因素,
使论点更全
面
旁征博引,为我所用
对别人的工作少加针对性(刺刀见红式)批评,但须指出异同,突出自己的贡献
论文书写
结论:结果要点及意义,浓缩表达
致谢:个人、单位、基金等
文献:严格按格式要求书写,前后一致
关键词:
Index
Medicus
规范
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CA
)
,有所分工
Han
Jisheng
(
Han J
)
,
(
Jisheng
H
)
,
Ji-Sheng
Han
(
Han
JS
)
,
HAN Ji-Sheng
计量单位:
M=mol/L…
应符合国际惯例
抓紧时间,分秒必争,早去早回
<
/p>
充分利用
e-mail
投稿,省时省钱<
/p>
投稿后
应有收稿单,登记号(
Ref#
1234
)
,妥为保存
如无回音,超过一个月即可去问,或网上查
退修:
正确的意见:接受、修改,补实验(从中接受教益)
不太正确的:解释,不要轻易放弃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但做好退稿准备
肯定有不公平待遇问题,但要安下心来,找出可行对策
出版费:可申请免交
订复印本:可以不订
首先在上一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在你所研究的范围内,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和研究
并与在你的领域内的大牛们(或者其中一个)进行讨论,听听
他们的意见
大多的时候,他们的意
见就是你的文章的主体结构,而且大牛们不会和你
争文章的署名次序的问题,而一般的小小牛们就差得太多了。
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内,将你的最新的想法写成论文投稿
到一个审稿
相对较慢的刊物,然后
在今年的开始的时候,将你的完整结果写好投稿到
审稿较快的刊物,这样,你将在年底的时候,见到你的成果。
另外,关于论文的新颖性,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新,提出的想法
也要新
这样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最大
在我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哪个方向好做,当时也
很茫然的
导师给我的题目,很快作
完了。回头想想那时候的研究,无非就是在
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自己就看不上自己做的东东。幸好导师不在乎我
做什么,他告诉我:
“
一篇文章的接收与否,关键是审稿人看到你的文章
是否会
surprising
一下,如
果是,你的文章就会被接收
”
。我的第一篇文章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接收的
---
我自己认为。
说过了
--~0~--
不符合我的研究的过程,归正
在我也不知道怎样做研究的时候,我就在图书馆里泡着,把所
有关于我的
研究方向的书,主要还
是期刊上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一遍,很累人的,因为
当时还不知道怎么从网上搜索资料,现在就轻松多了。当时是
PRE<
/p>
上的文章
看
得最多,大家都知道,在那上面发表文章的牛牛们的文章大都是理论方面的,
能看懂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沿着人家的方向去做,所以那时
候是最苦恼的。
因为既看不懂,也
不知如何从新的角度去做。这种情形过了有半年的时间,
<
/p>
在此期间,我的老婆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
关键是精神上的支持,再次谢谢她!
时间过了半年,情形的转机出现在我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
-
-
-
-
-
-
-
-
-
上一篇:大体格式 范文 以写作要求为准
下一篇:Eviews常用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