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
长
度和时间的测量
< br>1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
织制定了
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
m
)
,
其他单位有:千米
(
km
)
、
分米
(
dm
)
、厘米
(
cm
)
、毫米
(
mm
)
、微米
(
呵)、纟纳米
(
nm
)
。
1km=1
000m
;
1dm=0.1m
;
1cm=0.01m 1mm=0.001m
;
1 pm=0.000 001m
;
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
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
3
、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4
、
1h=60mi n 1min=60s
(
< br>s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
/p>
h
)
、分
(
p>
min
)
。
。
5
、
测量值
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
产生与测量仪
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选用精密
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
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
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
运
动的描述
1
、
运动是
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
在研究
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
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
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
个物体结论可能
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
运
动的快慢
欢迎下载
精选
1
、
物
p>
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
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采用
“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
物体的快慢时,
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
计算公式:
v=-
其中:
s
-
------
路程
-
----
米
(m)
;
t -----
时
间
----
秒
(s)
;
v -----
速度
-----
米
/
秒
(m/s)
符号为
m/s
p>
或
m s
-1
,<
/p>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s
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s
v
km/h
或
km
h
-1
,
1
m/s
=3.6
km/h
。
v=~
,
变形可得:
s
=
vt
,
t=-
。
t
2
、
快
p>
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
_____________
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
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
、
停表的
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
(
启动
)
;
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
(
停止
)
;
第三次按下
时,表针弹回零点
(
回表
)
。
s
v=
第二章声现象
2
、
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
_______________
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
_
振动发声,清
欢迎下载
精选
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p>
20-20000
次
/
秒
之间。
2
、
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
达人耳,引起鼓
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空气能传播声音。
3
、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
v
固
>
p>
液〉
v
气
声音在<
/p>
15
C
空气中的传
播速
度是
340m/s
合
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p>
Om/s
。
4
、
回声是
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
利
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
_
在海水中的传
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
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
,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p>
,
则发声点距物体
S=vt/2
。
二、声音的特性
1
、
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
音调<
/p>
: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
发现:戈啲快音
_______________
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
_
______
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
_
________
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
单位次
/
秒又记作
Hz
。
3
、
响度: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
_____________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
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
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
1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
/p>
2
)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p>
欢迎下载
精选
4
、
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
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
-------------------
指响度;高音
歌唱家一一指音调。
三、
声
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
噪
声的危害和控制
1
、
当代社
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
物理学
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
度噪声是扌
的声音。
3
、
人们用分贝(
dB
)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
;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4
、
减弱噪
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欢迎下载
_________
90dB
;
50dB
。
精选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
定
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
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C
)
0
p>
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
度,它们之间分<
/p>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某地气温
-3
C
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
3
、
测量一一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
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
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
C
?
110
C
1
C
水银煤油(红)
-30
C
?
50
C
1
C
酒精(红)
35
C
?
42
C
0.1
C
水银
分度值
所用液体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
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
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
欢迎下载
精选
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矶、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k
丄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
,
__________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
< br>1
)达到熔点。(
2
)继续吸热
。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
,
__________
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的条件
:
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欢迎下载
精选
三、
汽
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
叫蒸发。
发
影响因素:(
1
)液体的温度;(
2
)液体的表
面积;(
3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Z-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
沸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
沸腾条件:(
1
)达到沸点。(
2
)继续吸热<
/p>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
增大时升高
广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 br>方法:(
1
)降低温度;(
2<
/p>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四、
升
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
: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丄升华
的物质有:碘、冰、
_______
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_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定义
: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
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
__________
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欢迎下载
精选
2
、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
光线是
由一条带方向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
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
、
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
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
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
、
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
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
C=3
xio
8
m/s=3 xi0
3 4
5
km/s
;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xio
8
m/s
。光
p>
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
。
二、
光
的反射
1
、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
反射定
律:三线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两线分居:反射光线
______________
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
光的反射过程中
光路是可逆的;不发
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
分类:
(
1
)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
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_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
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
2
)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
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
_
p>
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
/p>
物体上发生漫反射
的缘故。
三、
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
,
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
相等②像、
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③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2
、球面镜: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
—
欢迎下载
-
-
-
-
-
-
-
-
-
上一篇: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下一篇:人体英语及人体解剖学相关英文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