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
岁儿童少年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
09-03-31
16:57
发表于:
《南京小学生-家长俱乐部》
分类:未分类
6
、
7-10
、
11
岁这个时期是上小学的阶段,这个阶段又称为学龄
儿童期或儿童期。
11
、
12-14
、
p>
15
岁这个时期是上初中的阶段,
这个阶段
又称为青少年期。
人的认知能力和
心理的发展与生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
让我们了解一下小学生和初中生生理发展
的情况。
学龄儿童期
从出生到成熟,
人的身高和体重
的发展会出现两个高峰期,
一
次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另一
次为青春期。小学阶段正好在
这两个高峰期之间,儿童身高年增长
4-5
厘米,体重年增长
1.5-2.5
公斤,是相对平稳的过渡期。
在生理发展中,神经系统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着最为密切
的联
系。新生儿的脑重为成人脑重的
25%
左右,
< br>6
、
7
岁时达到成
人脑重的
90%
,
12
p>
岁时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在儿童期,大脑
体积增大最为明显的皮
层部分是额叶。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额叶与人类的记忆、
抑
制、
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学儿童所有皮层传
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在
6
岁末时几乎都以髓
鞘化,这时的神经传导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在小学阶段,神经纤
维还从不同的方向越
来越多的深入到皮层各层,在长度上也有较
大的增长。
除了神经
纤维的发梗
⊙
Ф
云げ闵窬
赴
奶寤
苍谠龃
螅
淮サ氖
咳找嬖龆啵
堑姆⒄构餐
龆
诵⊙
Ф
竽曰
艿耐晟
啤
?br />
青少年期
青春期生理发育有三大变化:
一是身体外形改变了。身高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出现,这对
青
少年的心理发展作用很大,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产
生了成人感。
二是内脏机能健全了。
心肺功能增强,
脑和神经的
发育趋于成
熟,脑功能趋于协调,但依旧没有发育到成人的水平。在青春期
腺体大量分泌激素促进全身组织迅速发育,但也加强了脑和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因而使中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
三是性成熟。这是人体内部发育最晚的部分,它的发育成熟,
标
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性成熟也使男生、女生意识到两
性之间的差异,带来全新的
社会化的问题。
然后我们分两部分
来探讨一下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一
部份是皮亚杰理论,另一部分是国内的一些
理论与研究。
皮亚杰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
杰把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
段
(
0-2
岁)
、
前运算思维阶段
(
2-7
岁)
,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
7-12
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2-15
岁)。
学龄儿童期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具有的是具体运算思维。这一阶段的
特点
是守恒性和群集运算。
守恒性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能
在头
脑中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的或是本质的东西,
才算达到了守恒。比如说我们将水从一个底面积较大的矮容器倒
到一个底面积较小的
高容器,然后问处在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
哪个容器的水多,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高容器
的水多,那个阶段
的儿童是缺少守恒概念的。而问一个处在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
童,他就能抓住同一些水在不同容器里的本质是一样的,自然就
会有两
个容器里的水一样多的答案。守恒是通过两种可逆性实现
的,所谓可逆性即思维问题时可
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从反面去
想;可以从原因看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守恒
通过的
两种可逆性:
一个是逆反性,
即
否定性。
例如
+A
是
< br>-A
的逆向或否
定;另一个是相互性,例如
A>B
,则
B
群集运算,例如女性
+
男性
=
人类,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由于
出现了守恒和可逆性
,因而可以进行群集运算;能对这些运算结
构进行分析综合,
从
而能正确的掌握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等。
这个阶段之所以叫具体运算阶段,
< br>是因为:
这种运算思维一
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离
开具体事物而进行纯粹形式逻辑
推理会感到困难;这些运算仍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
结构的
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认为儿童发展存在水平变化
p>
(
horizontal
decalag
e
),指的是儿童解决一些具体运算问题要
早于其他一些问题。
也就是我们有时候所说的儿童思维发展的不
平衡性。比如说一个
9
岁的儿童已经学会用具体运算来解决
6+3=9
,
但同一个儿童可能不会用具体运算思维来解决他的书包放
< br>在哪里了。作为成年人,我们在用具体运算思维回忆书包在哪里
时会想:“我是背
着书包进的家门,当我坐在书桌前的时候是没
有书包的,所以书包一定在从家门口到书桌
这个范围内”。所以
当儿童回答“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懒或是在智力发育上
p>
有问题,而是存在这种不平衡性。
一般来说由于现代儿童的学前教育的普及,
学校教育难度的
提升,儿童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有提前的趋势。
青少年期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发生于
p>
12-15
岁儿童,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即
具体运算思维在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在旧的具体运算
结构的基础上初步出现新的
运算结构。所谓形式运算,就是可以
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
据假设来进
行的逻辑推演的思维。在这个年龄段,青少年已经能运用某些形
式运算结构来解决所面临的逻辑课题,诸如组合、包含、比例、
排除、概率、
因素分析等。
形式运算思维有两大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系统的、
< br>有
方法的探索。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有两个变量的
实验,小学儿童会同时改变两个变量,而青少年会对一个变量进
行控制,改变另
一个,从而得到每一个变量与实验问题之间的关
系。二是假设演绎推理。具体运算思维阶
段的儿童会使用归纳推
理,
这种推理是基于个人经验的推理。<
/p>
假设演绎推理是先有假设,
比如“如果人人平等”,
从而得到结论“那么你与我是平等的”。
但这种推理也会造成天真的理想主义
(
naive idealism
),构造
自己的理想世界。所以经常会不满意于现实社会和生活。美国对
小学儿童和初中生做
了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研究者给学生们提出
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美国总统,
你会做什么?
10
岁儿童的答
< br>案往往是具体的,
比如在太空复制美国的城市。
而
13
岁青少年的
答案则包括了演绎推理和理想
主义,会出现一些抽象的观点,比
如假设的仇恨与犯罪的关系,这是在
< br>10
岁儿童中见不到的。
孩子思维能力的改变也使他们的决策过程发生了变化。<
/p>
面对相
同的问题,初中生会考虑到未来和存在的可能性,而小学生
往往
只能看到眼前的情况。比如给他们一个两难问题——是否进行手
术去除脸部的一个缺陷,而且不同的医生提出了不同观点,让他
们选择相信哪个医生
。初中生会认为未来的可能性决定结论,小
学生则认为现在的情况比如在学校会不会被欺
负决定答案。
中国心理学家对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学龄儿童期
中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
-
-
-
-
-
-
-
-
-
上一篇:2013届闸北区高三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钢材英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