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本册《旧约概览》针对有心研经者的需要,将旧约圣经中各卷书之作者、日
期、写作地点、目的、主旨、简介、历史背景、大纲及章题等,均作一有系统之
介绍。主
要内容摘选自马有藻/张西平合著的《旧约导读》,华人基督徒培训供
应中心出版。
p>
原书内容简
明、扼要、易读,对各卷书之作者、写作日期、地点等均按一般
保守派学者之结论为根据
,
且因是导读,
故对各种学术性之争论也不涉及。
有关
书中「章题」部份之使用解释如下:
1.
章题数字前有
*
符号者乃指该章有关弥赛亚之预言。
2.
章题选该章要事,不求详点,只记要旨。
为配合中国学人培训材料的格式,
本册已将原书中所附之图表,
移为
「作
业」
。
在附录的前后次序上,
也稍作调
整。
读者若肯花工夫,
先就圣经内容试着自行整
理,之后再参考「作业」之「答案」,相信必能有全面之鸟瞰与认识。同时,也
对各卷书要义之掌握,与往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册材料可以作为信徒个人阅读旧
约圣经的之导引,
也可以作为教会成人主
日学之教材,教师可按
书中顺序内容为基本教材,并在「作业」部份,加以解释
发挥。学员须在自习或上课前,
至少先速读及熟读
创世记
至
历代志下<
/p>
各一遍。
第一课
圣经的分类与旧约正典的形成
一、圣经的分类:
圣经分类合参
旧约(卅九卷)
历史
摩西的
其他的
训
诲
预言
大先知
书
出埃及记
士师记
利未记
路得记
诗篇
耶
利
米
箴言<
/p>
书
阿摩司书
路加
约珥书
马可
小先知
历史
福音
教会
传
哥林多前后
雅各书
书
彼得
前后
加拉太书
书
民数记
撒
母
耳
记
传道书
耶
利
米
俄巴底
亚书
约翰
(
上下
)
哀歌
申命记
雅歌
约拿书
列王纪
(
上
以
西
结
以弗所书
约翰一书
马太
使徒行
罗马书
新约(廿七卷)
训诲
保罗的
其他的
预
言
创世记
约书亚记
约伯记
以
赛
亚
何西阿书
希伯来书
启示录
下
)
历代志
(
上
下
)
p>
以斯拉记
书
弥迦书
腓立比书
约翰二书
歌罗西书
约翰三书
帖撒罗尼迦
犹大书
前后书
但
以
理
那鸿书
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尼希米记
哈该书
以斯帖记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提摩太前后
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二、圣经的历史分期
历史分期
1
2
PRIMEVAL
太古时期
3
EXODUS
PATRIARCHAL
先祖时期
年代
(B.C.)
2166
重要事件
创世
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约瑟
摩西
出埃及记
民数记
利未记
申命记
约书亚
俄陀聂等士师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母耳
扫罗
大卫
所罗门
历史书:撒上
1-7
章
撒上
8
章至撒下
24
章
王上
1-11
章
代上至代下
9
章
诗卷
诗篇、箴言、传道书
雅歌
7
DIVIDED
KINGDOM
分裂王国或南北
931
国时期
(210
年
)
罗波安
(
南
)
耶罗波安
(
北
)
历史书
王上
12
章
-
王下
17
章
代下
10-28
章
先知书
北国
圣经书卷
创世记
(1-11
章
)
创世记
(12-50
章
)
约伯记
(
埃
及时期
430
年
)
1446
出
< br>埃
及
时
期
(40
1446
年
)
1406
4
5
CONQUEST
JUDGES
争战时期
(335
年
)
6
UNITED
KINGDOM
1406
1399
1051
联
合
王
国
时
期<
/p>
1051
(119
年
)
1050
1011
971
931
士
师时期
7
年期
1399
722
8
SURVIVING
独存王国或剩余
722
KINGDOM
王国
(136
年
)
626
612
606
597
586
9
CAPTIVITY
被掳时期
586
539
536
10
RESTORATION
归回时期
536
516
479
458
445
430
11
INTER-
两约之间
430
TESTAMENTAL
331
323
(430
年
)
198
168
63
37
约拿书
阿摩司书
何西阿书
南国
俄巴底亚书
约珥书
亚述亡北国
以赛亚书
何细亚
弥迦书
历史书
王
下
18-25
章
约西亚
代下
29-36
章
亚述亡于巴比伦
先知书
「尼」
第一次临耶京
耶利米书
(
掳但以理
)
耶利米哀歌
「尼」
< br>第二次临耶京
哈巴谷书
(
掳以西结
)
西番雅书
「尼」
第三次临耶京
那鸿书
(
全国亡
)
西底家
巴比伦亡于波斯
但以理书
古列准归回
以西结书
古列准归回
历史书
所罗巴伯
以斯拉记
耶书亚
以斯帖记
第一次归回
尼希米记
圣殿完成
先知书
以斯帖
哈该书
以斯拉
撒迦利亚书
第二次归回
玛拉基书
尼希米
第三次归回
(
旧约终
)
波斯亡于希腊
亚历山大卒
多罗买胜西流古
,
埃
及接管以色列
旧约译成希腊文「七十
士
西流古胜埃及,
接管
译本」(约
p>
250B.C.)
以色列
马喀比推翻西流古,
(
旧约次经;伪经
)
国家独立
罗
马
庞
比
接
管<
/p>
以
色
列
大希律登位
4
12
LIFE OF
CHRIST
13
APOSTOLIC
使徒时期
耶稣时期
4 A.D.
32-33
32-33
35
63
64
70
100
耶稣降生
大希律卒
耶稣被钉十字架
保罗归主
保罗到罗马
犹太叛罗马
耶路撒冷毁灭
(
新约终
)
使徒行传
保罗书信
普通书信
启示录
四福音
三、旧约正典的形成
基督徒历代以来都相信圣经是神的话,
有最高的权威,
是信仰与生活的准则。
至于圣经正典的形成,
包括圣经的起源与收集的过程,
每位信徒亦应有一些基本
的认识。
A
、正典的观念
1.
正典的意义
「正典」
一词,
希伯来文及希腊文的字根意为
「量度的竿」
和
「量度的杖」
。
这字后来
喻作「标准」,尤是真理的准则或模范,更是指圣经的书卷。质言之,
所谓
「正典」
,
就是
「标准」<
/p>
,
一切的真理也以此为准绳,
也以此为量
度而取舍。
「正典」的观念是犹太教信仰的基础,也是每个敬虔的犹太人从小就认识的。
2.
正典订立之观念
正典观念的开始是根据犹太人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a.
神的观念
神是独一的,绝对的,至高无上的
。所以凡神所说的、所行的都带着权威。
b.
启示的观念
神是启示的神,是说话的神,将自己的心意、计划、期望、要
求向人显明;
要人透过神的启示(言语和作为)来认识神。
c.
默示的观念
犹太人授命将神的启示记录下来,
这记录的权威与启示的权威是一致的。
启
示的权威源自神本身内蕴的权威;
默示的权威源自受托的权威,
两者的权威是同
等的。犹太人认为,书(启示记录)的性质便决定了该书是否属正典。
他们相信
神的灵与人合作,
藉着人的文笔,
将神的心意,
配上自己受圣灵的领会而记录下
来。故旧约是
神人合作的结晶。
B
、正典的范围
1.
正典的分组
正典的分法共有三种:一是三分法
(律法、先知、诗篇);一是二分法(律
法与先知);还有一分法(统称「律法」)。<
/p>
2.
正典的集成
a.
写作与接受时期
一本书的成为正典全在乎该书有无神的默示正典(「内蕴」的
权威)及作者
是否有先知
(神的代言人)
的资格或条件
(
「受托」
的权威)<
/p>
。
所以该书写成后,
属神的人就立刻觉察
这书有默示的成份及先知的因素在其中
(
「公认」
的权威)
,
而把它收集起来,列成正典。
(1)
律法书的集成──摩西完成五本律法书后
立即成为神的律法,圣经有多处称
摩西五经为神的律法。
摩西的
后继人约书亚早已承认这律法书是正典,
并要求百
姓遵守(书一
8
)。
(2
)
部份历史书、诗类书、部份先知书──因作者具有先知的职份或工作,他们
便是神的代言人,
神的启示以他们为对象。
他们虽
写历史或其它作品,
但因他们
具有神授权的权柄,
凡代神所言的记录皆是正典,
这些作品便逐一加入原来五经
< br>的阵容,成为正典。
(3)
其
余的书卷──当不同的作者写完其书卷,这些书卷便陆续受到当时人的尊
重并保存下来,
并立刻采用、诵读、默想,及作教导的准则。
b.
收集与整理时期
旧约大部份的经卷陆续完成,
但没有
正式收集,
统归于一。
犹太人传说在以
斯拉时代(
450B.C.
),犹太人组织大公会,文士以斯拉
受权将旧约的书卷收集
及组织起来。以斯拉收集经典的目的有:
(1)?
要重建百姓的宗教生活,必须有经典作依归及指引。<
/p>
(2)?
要延续百姓的宗教生活,一代
代的延续下去,必须要保存神的真理。
(3)
在新旧宗教生活青黄不接的阶段,很容易有假冒的经典出现,因此需要有一
套完
整公认的经典,以保护神话语的权威及纯真。
-
-
-
-
-
-
-
-
-
上一篇: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管理规定范本
下一篇: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