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再论三国时期的关城、阳安关口与阳平关的地理位置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7:04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thermal)


再论三国时期的关城、阳安关口与阳平关的地理位置





.


关城即 阳安口,但不是


古阳平关





黄盛璋


先生的《

阳平关


及其演变》(《历史地理论集》)一文,对于



关城



在历史记载中


出现的时间仅仅推论到南北朝时代。


那么在此之前,


有没有区 别于


古阳平关


的关城这个地方


呢?答案 是肯定的。有以下几个证据:




1.


《水经注》


所引晋代文献对于


古阳平关


及关城分开表述,可证关城与古


阳平关


并非一地。




《水经注



卷二十七



沔水》记载:




仲雍


云:是水(今


汉水


西源)南至关城,合


西汉水


(今


嘉陵江


)。汉水又东北,合沮口


……

< br>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


武都


氐中,


南径


张鲁


城东。


… …


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


张天师

< br>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


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


阳平关


。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


浕 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


……”




经过古今地形对比,


可以确认


古阳平关


大致在今陕西


勉县

< br>武侯镇附近。


而关城则在今


汉水


西


源以南。


《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条又记载:

< p>



仲雍


又言,汉水(今 汉水西源)自武


遂川



南入蔓葛谷,越 野牛,径至关城合


西汉水


(今


嘉陵江< /p>


)。




汉水 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


南与北谷水合,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北谷水 。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


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 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


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 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


水。汉水又西南,


.....”




武兴即今陕西

略阳


,则当时的关城当在今


阳平关


镇。




既然


《水经注》


关城与


阳平关


是并列出现的 且位置不同,则


古阳平关


与关城绝非一地。



《后汉书


< br>李杜列传》


李固


传:



出为


广汉


雒令,至


白水 关


,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


事。



李贤


注说:




梁州


记》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 也。故关


城今在梁州金牛县西。





《后汉书》


的这些注解是

< p>
唐高宗


之子


李贤



张大安



刘纳言


等所 作。注解所引的《


梁州


记》


作者为南朝 刘澄之,与《后汉书》作者基本是同一时期。李贤注说



故关城 今在梁州金牛县


西



,明确了



关城



所在的位置: 唐朝时候的金牛县在今陕西


宁强大安镇


西南,其在金牛县


西,也证明就是今天


阳平关


镇。且唐初时关城 已经废弃,所以称



故关城



,到天宝元年,


三泉县


移治今陕西宁强


阳平关镇


。(见


《新唐书》


《旧唐书》


)。




《三国志



姜维传》


裴松之


注引《蜀记》曰:


“< /p>


蒋舒


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


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若按《蜀记》,蒋舒开 城投降前胡烈已在阴平,这是


完全不可能的。其一,阳安口在汉城西去阴平的路上,胡烈 不可能绕过;其二,此时阴平桥


头尚有廖化军驻扎,胡烈也不可能绕过而到阴平,但并没 有关于胡烈与廖化军接触的记载。


就此,我认为此


< p>
阴平



当为


< p>
阳平



之误!


胡烈军主力 虽然在攻阳安口,但他本人尚在阳平。


如果是这样,则亦可证明



阳平





阳安关口



并非一地!




2.


关城即阳安关口




而《三国志



季汉辅臣赞



傅佥注》引《蜀记》晋武 帝诏曰:



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


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



作为皇帝


诏书,不可能用简称或者代称代替。《晋武帝诏》说明



关城



是独立的 地名,不是


古阳平



的代称。则傅佥死 在关城而非


阳平关





《三国志



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



拜(傅肜)子(傅)佥为左中郎 ,后为关中都督,


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


< br>则景耀六年前,傅佥本不在关城。所谓



临危授命



,指的应该就





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 为维援,左车骑张翼、


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姜维传》)这件事。又《姜维传》载:




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


蒋舒


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



可见,



傅佥死在


阳安关口。



?





可见,


阳安关


口与关城乃是一地。




东晋曾立阳安县,其地望应在今陕西阳平关 镇,当即沿用


阳安关


而命名。




《晋书卷一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梁州


条:


刘备


据蜀,又分


广汉


之葭萌,涪城、


梓潼


、白


水四县,改葭萌曰


汉寿


,又立汉 德县,以为


梓潼郡



......


泰始三年,分


益州


,立梁州于


汉中,改汉寿为晋寿,


......


后孝武分梓潼北 界立晋寿郡,统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


县;梓潼郡徙居梓潼,罢

剑阁县



......


及安帝时, 又立新巴、


汶阳


二郡,又有北新巴、


华 阳、南


阴平


、北阴平四郡,其后又立巴渠、

怀安


、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


怀汉、新兴、 安康等十郡。




东晋时代,改晋寿县 ,立晋寿郡,辖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宋书



卷三十七》、


《南齐书



卷十五》同)。安帝时,改立宋熙、白水等郡。




宋熙郡所辖,


《宋书》


作兴乐令、归安令、宋安令、元寿令、嘉昌令(令即县,见《宋书




三十七》


梁州


条),


《南齐书》



兴平

、宋安、阳安、元寿、嘉昌(《南齐书



卷十五》梁


州条)。可见归安即为



阳安





白水郡所辖,两书都作晋寿、新巴、汉德、益昌、兴安、平周(见《宋书



卷三十七》


梁州


条、《南齐书

< br>


卷十五》梁州条)。




可见,原来晋寿郡的晋寿、白水、兴安归于白水郡,邵欢不知归属。或改称。




又据《宋书


< p>
卷三十七》


梁州


条所载,



宋熙太守,


...


去州七百;去京都 九千八百






寿太守,


......


去州陆一千 二百;去京都水一万



。而同书所载汉中太守领县四为


南郑


令、


城固


令、


沔阳


令、


西乡


令。 则宋熙郡在晋寿以北、沔阳以南。白水郡最北当为兴安,


《隋书



卷二十九》




绵谷旧曰兴安




地望在今四川


广元




《中国历 史地图集





巴汉诸郡》




则阳安县应该更在广 元以北,


地望当在今陕西阳平关镇。


阳安县也可能就是原晋寿郡 的邵欢


县。





今人多认为


古阳平关


就是


阳安关


口,其依据有三:




一是根据《三国志



钟会


传》



会使护军


荀恺



前将军李辅


各统 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


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


诸葛 亮


之墓。使护军


胡烈


等行前,攻破关城 ,得库藏积谷




这一段记载,


认为既然钟会已经出了阳安口,


则阳安口已经是攻克了,


后面接着又说派人攻


破关城,则证明阳安口、关城并非一地。




一是《三国志



姜维传》



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 口,


蒋舒


开城出降,


傅佥



斗而死。



及裴注所引< /p>



《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 汉


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认为在 关口是



助汉中守


< br>的话,关口就应该离汉中很近。



一是认为


钟会


主力是沿明清时代的金牛道路线从汉中经过今 宁强县城、


广元



昭化一线进军


到剑阁的,不必经过关城。所以阳安口及关城都是指的阳平关。




对于第一点,关键是对于





字的理解。如果理解为



……


而出


,表出发点,则


阳安关



是已经被攻下了。




但是





字还可以理解为




......


而出



,表目的地。如《吴主传》说:



秋九月,魏乃


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 ,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



、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


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

< p>


很明显,洞


口、濡须都是曹军进军的方向而非出 发的地点。又如《晋书



武帝纪》说:



十一月,大举


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 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


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 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


下,


……”


涂中、江西、武昌、夏口、江陵都是东吴的属地,此言





也是


< br>向



的意思。






攻乐城,不能克



(《姜维传》),所以,径过汉、乐两城 ,向西面的阳安口进军,


在途中祭祀了定军山上的


诸葛亮


墓。然后派别将,即


胡烈


,攻破关城。



闻关口已下,长驱


而前


。(《姜维传》)这段记载实际上也证明阳安口即关城。另一方面,从汉、乐城向 西


到阳安口,


必然要经过阳平关所在的地方,但是并未发生战斗 ,甚至没有提到。颇疑诸葛亮


修筑汉城之后,因与阳平关所在甚近,阳平关遂废。或者姜 维建议撤汉中诸围,退就汉、乐


二城时弃守。



?





对于第二点,关键是对



助汉中守





汉中

< p>


所指的理解。




古阳平关


扼守


汉中盆地

的西口,


对于由西面故道上来敌的防御作用非常显著。


曹操



张鲁



曾受 困于此而想退军。


姜维


建议撤汉中诸围后,汉中的防御体系仅仅 依靠汉、乐二城。


而古


阳平关


就在汉城 以西,


近邻汉城。


如此近的距离不会设置两个防守要点。


所以阳平关当也在


被撤之列。


汉城修筑以后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阳平关的战略防御作用,


但是因汉城较阳


平关位置更东,


战略地位实不如阳平关。


因此需要一个从阻挡西 面来敌的战略据点来加强汉


中的防御。阳安关口正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所以,

< p>
蒋舒


在阳安口,确实是



助汉中守



,惟



汉中



并非指

< br>汉中郡


城而言,而是指汉中全郡的防御体系而言。另外,即使汉中或武都


的防御体系被打破,


阳安口也能同时对从武都沿


嘉陵


道(即故道)


南下、


从汉中沿


金牛道


西


进的进攻起到防御作用,


阻止魏军的西进或南下。


阳安口对于汉中、


蜀中 的作用与


阴平


桥头


对于阴平、蜀中的作 用是相似的,也正因如此,桥头和关口在姜维的防御


——


反击战 略构想


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 /p>


另外,从



及锺会将向骆谷,

< p>
邓艾


将入


沓中


,然后乃遣 右车骑


廖化


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


张< /p>




辅国大将军


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 姜维传》


)的记载可以看出,阳安关


口实际上是起到汉中防御体 系



外助



的 作用,也说明了



助汉中守



的真正意义。




< /p>


对于第三点,可以明确的是


钟会


一定经过 了今


阳平关


镇的地方。





钟会


传》 记载:





姜维



沓中


还,至

阴平


,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

< br>张翼



廖化


等合守剑阁拒会。< /p>






邓艾



姜维



阴平


,简选精锐,欲从汉


德阳


入江由、左儋道诣


绵竹


,趣成都,与

< br>诸葛绪



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 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


西,


径出江由。


未至百里,


章先破蜀伏兵三校,


艾使章先登 。


遂长驱而前。


会与绪军向剑阁,


……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7: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2573.html

再论三国时期的关城、阳安关口与阳平关的地理位置的相关文章

再论三国时期的关城、阳安关口与阳平关的地理位置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