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2020届文化常识72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6:31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谢谢英文)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课时作业


010


时 长:


40


分钟



使用时间:


2019.03.


编写:杨小波



审编:黄慧容



学生姓名:



班级:



评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有“诗


三百”之称。



B



《诗经》为我国古典 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 经”之首;


“楚辞”


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 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


.< /p>


《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 雅》



《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


,艺术成就最高;


《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与“风”



“雅”


< br>“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



《雅》



《大雅》



《小雅》



作者多属贵族阶 级;


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

< p>


《大


雅》中的一篇。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p>



A


.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 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 br>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


.


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 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3


.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A


.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 润例或润格。



B


.阳文:指采用刀刻 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


.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 等。



D


.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 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4< /p>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r>



)


A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 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



B



“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 个阶层。



C



“衅钟”



古代的一种礼制,


“钟”


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行祭,


叫作< /p>


“衅钟”




D



“黔首”


,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 朝对平民百姓的尊称。



5


.下列关于 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华 盖”


,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 盖星,运


气就好。



B



“襁褓”


,本义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 子。现在以此借指婴儿。



C



“六部”


,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


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



D



“中岳”

< p>
,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国五岳之一。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优”的本义指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如《柳敬亭传》中提到的“优孟”< /p>


,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B



“乞巧”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 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C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 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


首尾,表示恭敬。


< p>
D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 三牲全备;


“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豕、牛。天子祭


祀社稷 用“太牢”


,诸侯祭祀用“少牢”




7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br>A



“五谷”是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泛指粮食。古代对 其有多种说法。




1


B



“黄金台”


,相传战国 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C< /p>



“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在《廉颇蔺相如列 传》中廉颇与蔺相如终成刎颈之交。



D



“国子监”指国家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 学人员为博士、直


讲、助教等。



8< /p>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r>



)


A


“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



C



《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



D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 ,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9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p>


“四书”


,即《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p>



B



“令”是 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

的尊称。



C


.春秋时,秦晋两国 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



《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 “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p>


.上元、中元和下元合称“三元”


,其中“上元”指农历的正月十 五,旧俗在上元夜张灯游乐,所以又叫


“灯节”




B



“鼎”


,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生


活奢侈豪华。



C


. 在“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


“亲戚”指的是外亲,也就是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 或血统关系的


人。



D



《阳春》


《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被认 为是高雅的乐曲。后多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典


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1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



“百越”


,又作“百粤”


“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 ,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


泛指南方地区。



B



“察举”

< p>
,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



“乡试”


,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



D



“祭酒”


,古代主管国 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


大学校长 。



1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 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


应该是指敬酒献 物,祝人长寿的意思。



B


.杜牧《赠 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子,


“豆蔻年华”指的是


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



C



“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 枷锁,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D


.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 北风何


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1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p>



“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 豳风》


,共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B



“齐宣王”


,春秋时齐国国君,与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




C



“斋戒”


,指古 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



“社稷”


,古 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


,谷神叫“稷”


。后来就以“ 社稷”代称国家。




2

< p>
1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免胄”


,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 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


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 敬。



B



“ 崩”


,本指山,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师表》中有: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


“赵惠文王十六年”属


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D



“伯乐”

< br>,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


才的人。



15


.下列对文 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即 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



< p>
B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 意思是安抚集聚。



C



“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



D



“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



“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 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


期,至宋神宗时期 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 br>“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


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 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



“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


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 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D



“授”


“迁”


“补”


“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


“转”


“徙”


“升”等。


“授”


“拜”


“转”


“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


“擢”


“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


“徙”< /p>


“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17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 br>


B


.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 为“四海”



“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 p>


C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 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


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 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 br>


D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 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


姓。



18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A


.九州 、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

< br>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 /p>


梁州。一般地说,


“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 马齐喑究可哀。



B



“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 p>


C


.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 /p>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 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


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 全书”




19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小于郡,所以 “郡国”连称。



B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C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 ,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


行政区,是州以上一 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D



【路】


宋元时期 行政区域,


相当于现在的省。



{


指南录


>


后序》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0


.下 列【古称别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


.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B


.扬州称广陵、维扬



C


.杭州称临安



D


.苏州称武林,福州称三山



2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毛泽东词《浣溪沙


.


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




B



【中原】


又称中土、< /p>


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广义 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


个黄河流域。



C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六合】左右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

< br>“旷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2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 官员,


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



“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




B



【三 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送杜少 府之任蜀


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五津。




C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宛、


西都长安、


南都 洛阳。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


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D



【两都】汉代指 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


,泛指北方。


《采草药》



“朔漠则桃 李夏荣。



《木兰诗》



“朔气


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 /p>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指北风。



B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


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




C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


《梦游天姥吟留


别》



“势拔五岳掩 赤城。




D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左忠毅公逸事》

< p>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2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


《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


”指潼关以东地区。



B

< p>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 》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C



【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


为相。

< br>”


《过秦论》



“始皇之心,自 以为关中之固。




D



【西域】古代称我国西藏及其以西地区。


《雁荡山》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

< p>
山芙蓉峰龙湫。




2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表】长江以北地区。


《赤壁之战》< /p>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p>


B



【江南】长江以南 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


“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 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D



《鸿门宴》



“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









4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课时作业


010


时 长:


40


分钟



使用时间:


2019.03.


编写:杨小波



审编:黄慧容



学生姓名:



班级:



评分:



2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过秦论》



“于是秦


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


< br>《过秦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河,为黄河。


《鸿门宴》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河,为


大运河。



C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 江东。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


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 南、浙


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D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 计》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2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词,


“迁、转、徙”是表 调动官职一类的词,


“罢、除、黜”是表罢


免官职一类的词,< /p>


“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

< p>
.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 帝


王年号纪年法。



C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D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礼记·曲礼》中记载:


“天子死曰崩,诸

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28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 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


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 数为主。



B


.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 语中,


“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除”是指降职并 外放,与“谪”


相近。



C

< p>


在古代地理术语中,


“三秦”

< br>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


故得名。


“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D



“中 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


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2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法、


帝王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之秋”


中的


“壬戌”


属于干支纪 年法。



B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 的一种形式。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查、选取人才,推荐给上


级或重要,经 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


.古代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



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


格也有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 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


.字,也 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



皆为二十岁取字。



30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乘 :亦作“骖乘”


,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入。乘,四匹马拉的车。



B


.禊事: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 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



C


.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称“跬”




D


.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


“鲤对”指接受师长教诲。


31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忧,也称“丁艰”

< br>。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


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




5


B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 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


记事之用。



C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古人还常用致 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



D


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


诸侯、


卿大夫、


高官大臣等死后,


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 称号,


带有评定性质。



32


.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双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B


.学士,古代官职名称,一般负责管理与教育相关的事务



C


.流火,是指大火星下行,农历七月暑气已 经退去,天气不再酷热。



D


.更,是 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通常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



33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兄称 “伯父”


,父之次


弟称


“仲父”



仲父之弟称


“叔父”



最小的叔父称


“季父”



后来伯仲之弟统称


“叔父”


< br>古代称为


“伯夷”



“仲尼”< /p>



“叔向”



“ 季路”的四人,正确的排行顺序是:







A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B


.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C


.老二、老三、老四、老大



D


.老三、老四、老大、老二



34


.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错误的一项是:



A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



B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转:调动官职。



C


.劳苦而功 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D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兼:开始任官职。


< br>35


.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 不是从


远古发展过来的。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错误的是:


< /p>


A


.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 乞巧为主。



B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 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C


.清明节,亦称“禁烟节”


,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 主。



D


.中元节,俗称“鬼节”



“七月半”


,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 为主。



36


.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 选出错误的一项



A


.中国隋唐以后的 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


,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 /p>


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尚书省、兵部。


< p>
B


.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 格者,分别称为:院试——秀




乡试——举人



会试——贡士



殿试——进士



C

.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其中隋唐以后封建制五刑是指:



黥(


q


í


ng


墨字)


、劓(


y


ì割鼻)< /p>


、斩趾、枭首(


xi


ā

< br>o


砍头)


、菹(


z


ū剁肉酱)



D


.我国古人 把“喜”


“米”


“白”


“茶”四字作为 高龄老人的寿年,其中“喜寿”



指七十七岁。



37

< br>.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

< p>
.古代有“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 纪日。


《庄子?逍遥游》



“朝菌


不知晦朔”



“晦朔”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月末的一天。



B



生肖文化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时间文化,


是用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的一种计时系统。


戌时即晚上


5-7< /p>


时。



C


.中国 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

< br>法。


“淳熙丙申至日”就是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



D



中国古人用

< p>
“天色纪时法”


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孔 雀东南飞》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 初。





6


句中“黄昏”是晚上


19


时至


21


时。



38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


(


父母或祖父母

)


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

< br>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齐衰、斩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B


.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


“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



C


.廷试


,


殿试、御试

< br>,


科举制度中皇帝对会试录取的举人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

< br>


D


.经筵


,

< br>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


为宋、 元、明、清沿袭。



39


.对下列古代 文化常识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授 ,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


.酬倡,亦作“唱酬”


“唱和”


,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


.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


.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 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4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古时,


“左迁”指的是贬官;

< br>《琵琶行》中“行”


,是古诗的一种题材。


< p>
B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 ”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 br>


D



“社稷”指国家。社,土 神。稷,谷神。


“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 /p>


4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p>



A



陛,


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


就告诉在 陛下的人,


请他们转达,


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


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


.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 甘肃东部地区;


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 /p>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


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


.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 ,萧关以南,处


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4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 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


)


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


.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4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中,表时间,中午


1 2


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


.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


.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 匈奴使”




D


.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44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r>


A



“迁”

< br>在古代称调动官职,


一般指升职,


如:

< br>升迁。


也指贬谪,


放逐,



“迁谪”



指贬官远地,

< br>“迁客”


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


.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 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


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 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


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p>




C



“明年进都督佥事”中,


“明年“指“第二年”


,而在现代汉语中,


“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


,古今意< /p>


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


“提拔 任用”




D


.文中“谥武勇”的“


< p>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7


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 明为靖节征士,


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p>


4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



A



“ 解褐”


,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B



“外姻”


,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



C



“临 幸”


,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D



“博士”


,是对攻读博 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



46


.下列 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r>.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从“薄


父死山阴”的交待来看,薄姬的父亲不是 官宦,也不是读书人,只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



B

< p>
.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 度


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


< br>C


.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 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


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 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



《史记》和《汉书》


《后汉书》


《三 国志》并称“前四史”



《史记》分为“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五部分。



4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


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 后调复原


职叫迁复。



B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


王的《讨武瞾檄》


。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 叫“践祚”



“登极”



“登庸”



“御极”




D


.卒,


“死” 的‘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


之死,称为“薨”


;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


;只有平 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4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 是继承位子。



B


.刺史是古代官职名 ,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


.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


.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 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49


.下 列对相关文化常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p>
.古人室内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坐南朝北,最卑坐东朝西。



B


.帝王将相死后有“溢号”

,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帝王赐给大


臣的谥 号褒扬的居多。



C


.古人叙述地理, 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江表,


泛指 长江以南地区。淮左,淮东。



D


.古 人纪时,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为主要办法;古人纪月,把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


“孟”


“仲”


“季”以示区分;古人纪年,则运用帝王 年号纪年法,如《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


< br>










8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课时作业


010


时 长:


40


分钟



使用时间:


2019.03.


编写:杨小波



审编:黄慧容



学生姓名:



班级:



评分:



5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弘治,


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 樘的年号。


年号,


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p>


始于汉武帝。



B


.疏,又称“奏议”或“奏疏”


,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


,这里引申为


分条说明的文字。



C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 忧”


,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

人不准为官。



D


.谥,谥号,是 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


或 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



51


.下列对 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


18


岁时举行加冠礼,


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 已成人的帽子,


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

故称


“弱


冠”


< br>20


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


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 为进士,


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



“ 进士及第”


的称号,


即状元、榜眼、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 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


类:天神、地衹、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


大夫,故死为“卒”




52


.下列诗句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 )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


(唐·王维)



⑤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唐·孟云卿)



A


.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寒食节重阳节



B


.中秋节元宵节春节寒食节端午节



C


.元宵节中秋节春节重阳节寒食节



D


.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



5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A


.孝廉 是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指选拔孝顺父母、做事康正的人担任官职。汉代张衡曾被举荐为孝廉。

< br>


B



“践阼”指皇帝登上皇位 ,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这一意思的词语还有登基、登极、陛下等。



C



《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的“参”和“井”分别 指“参宿”和“井宿”


,均属我国古代二十八


星宿之一。



D


.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 成


60


个基本单位,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序号。

< p>


5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



“序”之 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



“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


《尚书》


《礼经》


《论语》

< p>
《周易》


《春


秋》




C


.在古代,擢,一般表示升官。黜:指 罢免官职。


“左迁”是降职,而范仲淹《岳阳楼语》


“迁客骚人 ”


中的“迁客”是指被贬在外的官员。



D


.古代“社”指土地神,


“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 ,右社稷。后来以“社稷代表国家。



5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


.< /p>


“御史”


是古代一种官名,


其职责多有变 化。


自秦朝开始,


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 br>一直延续到清朝。



B


.大学士 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为官名和文

人学者的泛称。



C


< p>
“宣德二年”


中的


“宣德”


是年号,


习惯上,


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


如汉武帝、


隋炀帝、


唐睿宗,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高祖、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


代才用 年号来称呼,如“永乐”


“康熙”




D


.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 生。



56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氏 ”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


住地名等。



B


< p>
“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


“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 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


基本单位。



C



“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 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


非洲北部。



D



“谥”分为官谥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 。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


朝廷赐予。



57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 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


.陛下是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 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D


. 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p>


58


.下列诗句涉及年龄的文雅说法,其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 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弱冠,是指男子


20

< br>岁)


(左思《咏史》




B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是指女子


13


岁)



《 诗经·氓》




C

.女年甫及笄,袅袅有容色。


(及笄,是指女子


15


岁)


(和邦额《夜谭随录》




D


.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 p>
(期颐,是指


100


岁)


(陆游《老甚自咏》




59


.下列各项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


.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 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


为“先考”


;已故的母亲称为“妣”



“先妣”


;已故父母合称“考妣”




C



冠,


即帽子。

免冠,


就是脱帽。


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

< br>18


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


备受重视。


笄礼是年满


16


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 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


髻。



D



《汉书》


,又名《前汉书》


,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 八篇,


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 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60


.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古者


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


.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 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 时


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 p>
C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 ,始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


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 的人才选拔制度。



D


.秦汉时,二十 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


此 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 /p>


6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10


A


.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 杭州又称钱塘。



B


.关中,指潼关以 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C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


代史。

< br>


D



《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


100


篇。



62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 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高的从高到低,形成一个五声音阶。



B


.笞刑也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罚,隋 代把它定为五刑之


一。



C

< p>
.先秦时衣长而裳短,后来变成衣短裳长。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D


.案,又称食案,古代孟光对丈夫“举案 齐眉”里的案就是食案,它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



63< /p>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 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29


年的历史。


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




B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 都有严格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


薨,大夫死曰卒,士 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 p>


C



“经筵”


,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


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



《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


氏传》


《春秋 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6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A


.字


:


古人幼时取字, 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 p>


B


.高祖


:

< p>
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关


: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 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


.践


:


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

< br>:


践祚,践极。



6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B


.韩愈《师说》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


.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 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


.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


国家。



66


.下列各项对于文化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鸡鸣入机织、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 初”中的“鸡鸣、黄昏、人定”分别指的凌晨



1


点到



3


点、


19


点到



21


点和



21


点到



23


点。



B


.二 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



24


个特定节令,夏季的六个节气按顺序分



别是:立夏、


芒种、小满、夏至、小暑、大暑。


< p>
C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 秋节、重阳



节、腊八节等。其


中中秋 节是全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



语:



1


)拜 。用一


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


“左



除”也指升职。



3


)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4


)谪。降



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7


.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是农历“丁酉”年,


“丁酉”年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 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


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丁酉”年之后,


2018


年为“丁戌”年。



B



“名讳”

< p>
,旧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



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但含



11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2365.html

2020届文化常识72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