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8 16:24
tags: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黑条灰灯蛾)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精华篇



< p>
1




“三皇”:伏羲、 女娲、神农;


“五帝”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2



“三教”:儒 教、道教、佛教;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 、墨家、纵横


家、杂家、农家。



3< /p>



“四书”



《 论语》


《中庸》


《大学》


《孟子》



“五经”



《诗 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


秋》




4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


:宫、商、角、徵 、羽。



5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 指双手双脚;五谷指稻、黍、稷、麦、豆。



6


、佩服得五体投地:五体指四肢加头。



7

< p>
、中国古代学校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



《诗经》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9

< p>
、汉字的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 /p>


11



“二十四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清代乾


隆年间编定。



12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 br>,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 /p>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


、名:在婴儿出生后由父母或尊长取名,供长辈叫唤。人在成年后一般不 能直呼其名,只


用于传记、自称或所厌恶的人。



14


、字:男


20


岁、女< /p>


15


岁也由父母等尊长取字,


称别人字是 出于礼貌和尊敬,


字和名有意


义上的联系;不是每个人都有字, 只有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才有。



15


、号:由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16< /p>


、谥号:从西周开始,朝廷对皇帝、皇后、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 /p>


称号。谥号有褒扬、同情、批贬几类。如隋炀帝中的“炀”就是个批贬的谥号;个别的有民


间赠予的谥号,比如陶渊明民间赠他为“靖节”




17


、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蒲松龄 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18

、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19


、称郡望:


郡望表示某一地域 的名门大族。


比如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


故世人称韩愈为韩


昌黎。



20


、称 官名:如孙权被称为“孙讨虏”


,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王羲之称王右军;王


维称王右丞;杜甫称杜拾遗、杜工部。



2 1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刘备曾任豫州刺史,


故称刘豫州。


柳宗元曾任


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 p>


22


、年龄称谓



(1)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


孩提:指


2



3


岁的儿童。


(3)


始龀(


ch


è


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


垂髫:指


3-9


岁的儿童阶段。



(5)


总角:指


10-14


岁的少年阶段,男女均可。



(6)


豆蔻:只指女子十三四岁。


< /p>


(7)


及笄


(j


ī


)


:指女子十五岁。女子成年



(8


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9)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

< br>又称“弱冠”


)


。男子成年



(10)


而立:指三十岁。



(11)


不惑:指四十岁。



(12)


知命:指五十岁


(

又“知天命”


“半百”


)




(13)


花甲:指六十岁。也称“耳顺”< /p>




(14)


古稀:指七十岁。



(15)



(m


à


o)


耋(


dié



:指八九十岁。



(16)

< p>


(j


ī


)


颐:一百岁。



23


、敬称、谦称、讳称和贱称



(1)


敬称:



②加“令”字。如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令 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


令郎或令息(对方儿子)


、令爱 或令嫒(对方女儿)等;加“贤”字,如贤伉俪


(


夫妇


)


、贤


乔梓


(


父子


)


、贤弟等。



(2)


谦称:



①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此乃愚见。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鄙人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敝人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卑职



窃,有 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之意;如“窃以为不可”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


“舍”

< br>“愚”


“犬”等谦词。



“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


“愚”


“犬”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 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后者如舍弟、舍妹、


舍侄、愚弟、犬子、犬女等。

< p>



用“先”表示已经去世的长辈,如先父、先母 。




向对方有所馈赠,要用谦称。



如菲仪(菲薄的礼物)


、芹献(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寸志(指微小的心愿)等,是说自 己的东西微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



希望对方收 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 br>(3)


讳称:古人对“死”的称呼。主要有:



①天子之死:崩、驾崩、山陵崩等。


(如果是掌朝权的太后、王后死了, 也可以用崩)



②皇后、一二品高官、王侯、皇子、妃子之死:薨。



③大夫之死:卒。



④士之死:不禄。



⑤佛道徒之死:涅 槃、圆寂、坐化(佛)


;羽化、仙游(道)


< br>


(4)


贱称:是对他人的侮辱、轻视的称呼。



称百姓:布衣、黔首、黎民等。



称少数民族:北戎;南蛮;西狄;东夷。



6


.古代职官



【爵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类似的还有亭长、保长、什长等。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 /p>


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


(


管文职官吏 的任免与考核等


)


、户部


(

< p>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


礼部


(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 /p>


、兵部


(


管军事及武官考核


)


、刑部


(


管司法刑狱


)


、工部


(


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


)


。各部长官称尚书 ,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


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 末。



7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语



(9)


大臣辞职:退、请老、悬车(古人辞官家居

,


废车不用


,


故云)


、移病、乞身、乞骸骨



8


.古代的刑罚


(1)



(q


í

< br>ng)


:又叫“墨刑”


,额颊上刺字涂墨



(3)



(ch

< p>
ī


)


:又叫“杖刑”


,打 板子


(


背、腿、臀


)


(5)


膑:剔去膝盖骨



(15)


枭首:斩下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9


.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


(


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 止


)


院试


(


又叫“童试”


,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秀才”



)


乡试


(


又叫“秋 闱(



i




,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 br>)


会试


(


又叫“春闱”


,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


殿试


(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 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


包括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


秋闱

< p>
(


闱,考场


)


。考中叫举 人,第一名叫解


(ji


è


)

< p>
元。



【会试】


明清两代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 /p>


考中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一般是皇帝主考。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


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


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 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


“连中三元”




【庠


xi


á


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 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


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 晋至明清或设太学,


或设国子学


(


监< /p>


)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 有变化。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 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


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 br>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


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之人。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 学官的


官员。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 、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


课试具体事务。



10


.古代历法



(1)


古代纪年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6: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82332.html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