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原理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ne
=
me
·
ne
/9 549
(
1
)
p>
式中:ne
——
发动机输出功率(
kw
)
me
——
发动机转矩(
n·
m
)
ne
——
发动机转速(
r/min
)
泵的输出功率为:
nb=
pbqb
/60
=
pbqbnb
/60 000
(2)
式中:nb
< br>——
泵的输出功率(
kw
)
p>
pb
——
泵出口
压力(
mpa
)
qb
——
泵出口流量(
l/min
)
qb
——
泵的排量(
ml/r
)
nb
——
泵的转速(
r/min
)
泵与
发动机直接连接,有nb
=
ne。
由传动关系知,nb与ne又满足:
nb
=
ne
η
1
η
2
(
3
)
式中
η 1——
泵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
效率,泵与发动机直接
连接时取为
1
,
泵与发动机通过分动箱相连时取为
0.97
η
2——
泵自身的效率
,由于泵一般为
变量柱塞泵,当泵的
排量、转速、压力变化时,效率也随之变化,因此,泵的效
率值由供应商提供。
当发动机期望工作在某一最佳工作点时,其输出转矩为一常
值,所以泵与发动机功率匹配,有关系式:
mb=
pb
qb
/2π
=常值
(
4
)
式中:mb
——
泵的吸收转矩
n·
m
因此,当负载pb变化时,通过调节泵
的排量qb使得泵的
输出转矩不变,就实现了泵与发动机之间的功率匹配,发动
机的转速为设定的最佳工作点处的转速。从而得出结论:当
发动机在设定
的最佳工作点运行时,欲实现泵与发动机匹
配,则要求泵具有恒功率特性,图1所示。<
/p>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disablelbcode]
恒功率泵可采用机械控制或
微控器控制,机械控制的恒
功率变量是靠不同的弹簧组合来近似实现恒功率的,在其恒<
/p>
功率区段能实现泵与发动机的匹配,但是有调节不方便、存
在误差
等不足。而当采取微控器(如MC控制器)控制时,
能实现泵与发动机的精确匹配,而且
调节方便。
2
柴油机最佳工作点的选取
图2是发动
机的外特性转矩曲线图,曲线ABCD是发动机
的全负荷速度特性,斜线AH、BI、C
J、DK为不同油
门位置时的调速特性。点A、B、C、D分
别是对应的最大
功率输出点。因为一个油门位置X对应一个最大功率输出
点,
所以最大功率Nmax
(M,
n)
是油门位置x的函数,
即:
Nmax(M,n)=f1(x)
(
5
)
p>
所以只要调节油门的位置,就可选择不同的功率模式。发动
机在工作
时,其所受的转矩为自变量,转矩的大小取决于后
接负载的大小,而发动机转速是因变量
,所以:
n=f2(M)
6
因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后接负载
往往低于该油门位置时的
最大负载,所以发动机工作时往往工作在调速特性阶段,而
p>
调速特性段的功率低于该油门位置时的最大功率,因此发动
机在正常
工作时其效能往往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想得到最
大的工作效率,发动机应始终工作在最
大功率点。
在不同的油门位置下,虽然都可以工作在最大功率
点,但是
在有些最大功率点(如图2中的B、C、D点)抗过载能力
很差,容易导致发动机熄火,所以在不同油门位置下,最大
功率点的设定应如图2中
的A、E、F、G点,使得在每一
个最大功率点都留有一定的过载余量如
δ
M=MD-MG,
而不至于导致发动机熄火,
p>
δ
M大小视不同油门位置时的具
体工作特
性而定,其趋势如图2中的AEFG曲线,因此实
际工作时设定的最大功率点应落在
p>
AEFG曲线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DIS
ABLELBCODE]
由图3的NT855-C280BCⅢ柴油机外特性曲线
可以看
出(见图3中曲线2)
:发动机飞轮转矩的增加会引
起发动机转
速的下降(掉速)
,当发动机转速下降至最大转
矩点时
?
熏发动机输出转矩开始下降,此时发动机工作不稳
定,转速急剧下降直至熄火,为了防止发动机熄火和充分利
用发动机功率,只有及时
减小液压泵的排量,降低发动机的
负荷。从图3可以看出,只有当发动机工作在(1
p>
600,
1
900)
r/min
区段时即可兼顾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转矩
均在较大且比油耗最小状态
3
泵与发动机匹配的实现
对于全液压推
土机,泵与发动机匹配的实现,一般采用极限
负荷调节法。由图1可以看出,由于变量柱
塞泵具有恒功率
的特性,所以实现恒功率控制是一种最理想的
状态。但在实
际应用中,恒功率控制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比较成功的一种
办法是实现发动机的恒转速控制。采用极限负荷调节法,使
发动机工作在最佳转
速范围内。
如图4,发动机9和变量泵4刚性联接在一起,变
量泵4输
出的高压油液经高压油管7使行走马达8旋转输出动力,输
出的动力经减速后传给履带6。操作油门操纵杆10,会同
时拉动油门位置传感器1
1产生电信号传给MC微控器5,
所有信号可以通过仪表板1显示出来
< br>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
仪表板
2.
转速传感器
3.
行驶手柄
4.
变量泵
微控器
6.
履带
7.
高压油管
8.
行走马达
9.
发动机
10.
油门杆
11.
油门位置传感器
当机器在铲掘工况时遇到大负荷,行走马达8的负载转
矩增加;在行走闭式系统的流量、马达转速不变的情况下,
马达的排量
也会保持不变。但由于负荷的增加,高压油管7
内的压力就会
升高。这样使得变量泵4的负载转矩增加,由
于发动机9和变量泵4直接连接在一起,泵
的负载增加导致
发动机飞轮转矩增加。在负载的作用下,发动机转速下降。
此时,MC微控器5根据由转速传感器2传来的信号,计算
出此时实际转速与对应油门开度下的设定转速的差值
Δ
n,
经数据处理和PID运算后,调节变量泵4的比例阀电流,
以减小变量泵4的排量而使其吸入转矩减小,由于负载的减
轻,发动机转速回升;反之亦
然。这样使发动机9工作在最
佳转速范围内。
图5为极限负荷调节过程的原理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
马达与泵的匹配
从理论上讲,马达与泵并无特殊的匹配关系。但是在推土机